第十八章
先知在譴責以法蓮說謊話施詭計的同時,又安慰自己說: 猶 大 靠 神 掌 權 , 向 聖 者 有 忠 心 (何西阿書 11:12)。前章告訴我們以色列荒涼,那是極其悲哀的畫面,本章則向我們展示同時期的猶大,那是一幅很好的畫面,顯得神並未全然摒棄亞伯拉罕的後裔;參考羅馬書 11:1。希西家在這裡登基作王:I。在全國推行改革(第 1-6 節)。II。凡他所行的盡都順利(第 7-8 節),並且就在十個支派被擄的時候(第 9-12 節)。III。然而亞述王西拿基立入侵(第 13 節)。1. 全國遭災(第 14-16 節)。2. 耶路撒冷被圍困(第 17 節)。3. 拉伯沙基在惡狠狠的講話中褻瀆神,辱駡希西家,挑唆他的百姓造反(第 18-37 節)。但在下一章,我們看到結果是好的,我們這位偉大的改革家大得尊榮,大得安慰。
希西家作好王(主前 726 年)
1-8。1 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三年,猶大王亞哈斯的兒子希西家登基。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亞比,是撒迦利雅的女兒。3 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4 他廢去邱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因為到那時以色列人仍向銅蛇燒香。希西家叫銅蛇為銅塊。5
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6 因為他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7
耶和華與他同在,他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他背叛、不肯事奉亞述王。8 希西家攻擊非利士人,直到迦薩,並迦薩的四境,從瞭望樓到堅固城。
這裡簡述希西家作王。比較他和他父親的年齡,他似乎是在他父親十一二歲的時候出生的;天意使然,使他在他父親惡貫滿盈的時候,就已長大成人,有能力幹大事。這裡說的是:
I。他十分虔誠,因為他父親極其邪惡,更奇妙的是,他父親是最惡的王之一,他卻是最好的王之一,這表示人之善並非生來就有,而是因著恩典,因著神白白賜予的恩典;恩典逆著人性,將好橄欖枝嫁接在野橄欖樹上(羅馬書 11:24);恩典能克服最大的困難,最大的不利因素:亞哈斯不僅給兒子很糟糕的榜樣,也很可能給他提供了很糟糕的教育;也許是他的祭司烏利亞負責他的教育;他的隨從和伴侶想必也都是鍾愛偶像的;但希西家卻異常優秀。神的恩典一旦動工,誰能抵擋得住呢?
1. 他是大衛的好子孫,儘管大衛有大量敗壞墮落的子孫(第 3
節):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大衛一切所行的;神與大衛立約,因而他就有份於聖約的益處。我們見過幾個王行正的事,卻不像大衛(14:3)。他們不愛神的典章,不像大衛那樣持守;希西家是大衛第二,他像大衛那樣熱愛神的話,熱愛神的家。唯願我們不要懼怕,不要擔心美德持續敗壞,以為時代和世人一旦敗壞,就必越來越壞;未必如此,你看經過了許多惡王,神興起了一位像大衛那樣的王。
2. 他熱衷於在全國推行改革;如歷代志下
29:3 所言,他很早就開始推行,一旦登基就全面展開,並不延遲。他見國中多有敗壞,百姓在各樣事上極其迷信。他們一向迷信,但在前任治下變得更加迷信。在他邪惡父親的影響下,全地偶像風盛行;想必他父親在世時,他已經因偶像的緣故心中不安(好比保羅在雅典);所以一旦大權在握,他就立即決心將其除掉(第 4 節),儘管偶像在民間根深蒂固,如此行不可能沒有阻力。
(1)木偶和青翠樹完全是拜偶像,源於外邦。這些他將其盡行搗毀。這些雖是他父親所設,他父親又顯得極其鍾愛,但他不願保護它們。我們不能因為要尊敬地上父母,就不尊敬神。
(2)邱壇雖然有時在特殊場合下被先知使用,先前的好王也都允許,但卻是冒犯聖殿,是干犯律法條例(律法規定他們只能在一處敬拜);既然沒有祭司的監督,就有可能引進偶像風俗。於是希西家以神的話為準則,不以他前任的榜樣為準則,將邱壇盡都除去;他下令除去邱壇,拆毀廟宇、帳幕和所築的壇,並下嚴令禁止使用。也許以色列國當時因拜偶像遭大難,使得希西家在這件事上更熱心,百姓也更願意聽從他。鄰國遭災若能成為我們的告誡,那就是好事。
(3)銅蛇原是神所設立的,但只因銅蛇被濫用,被偶像化,他就將其打成碎片。以色列民將銅蛇帶進迦南;設在何處沒有告訴我們,但似乎是妥善保存了下來,要紀念神在曠野恩待他們的列祖,也是那故事真實性的傳統證明(民數記 21:9),為的是鼓勵病痛中人求告神的醫治,鼓勵悔改的罪人求告祂的憐憫。但隨著時間的遷移,有人開始敬拜所造之物而不是造物主,有不願效法別人敬拜外邦偶像的,也竟然受人引誘,向銅蛇燒香,因為那是按神的吩咐所製作的,曾是他們蒙福的器皿。然而希西家為神的榮耀大發熱心,不僅嚴禁百姓敬拜銅蛇,還向百姓表示這不過一片銅,因而向其燒香是愚蠢邪惡之事;為了防止將來有人濫用,他將銅蛇打成碎片,按派翠克主教所注釋的,就是將其磨成粉,灑在空中,連一小片都不留下。你別以為這樣一來,銅蛇的尊榮受到虧損,後來卻要大得彌補(約翰福音 3:14),那時我們的救主把它當成祂的預表。好事若被偶像化,那就寧可丟掉,不可保存。
3. 由此他是獨一無二的(第 5 節)。猶大列王中沒有像他的,在他前後都沒有。他在改革中有兩件事格外顯著:
(1)勇氣和倚靠神。他在除去偶像過程中,很容易得罪他的臣民,惹動他們造反;但他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所行的事上必支持他,救他免於傷害。只要堅信全能的神必能保護、賞賜我們,便可使我們在盡本份的路上像希西家那樣誠實、勇敢、積極。他登基時發現國家周圍都是敵人,但他不尋求外國的援助,不像他父親,而是倚靠以色列的神作以色列的盾牌。
(2)在盡本份的事上堅持不懈。在這一點上無人像他,他堅定抓住耶和華,總不離開(第 6節)。他的前任當中,有的開頭很好,卻半途而廢;但他好比迦勒,一心跟從耶和華神。他不僅摒棄所有偶像風俗,還持守神的誡命,凡事憑良心盡本份。
II。他十分興旺(第 7-8 節)。他與神同在,神就與他同在;他既得了神的特殊同在,就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凡他所行的都奇妙成功,打仗,建造,特別是改革,因這善工開展起來,比他預想的順利得多。凡是為神辦事的,只要定睛於祂的榮耀,倚靠祂的力量,就能指望亨通。真理為大,真理必勝。他見自己亨通:
1. 就掙脫亞述王的軛,這軛他父親曾卑鄙順服。這裡稱作是背叛,因為亞述王這樣稱呼;但這實在是捍衛他王權的正當權利,亞哈斯沒有能力做到。這樣快就走此險棋,雖有些不明智,有人覺得是不義,我卻不覺得;他既推翻了列國的偶像,乾脆就掙脫他們的壓迫。通向自由最有把握的路就是事奉神。
2. 他積極攻打非利士人,擊打他們直到迦薩,包括鄉村和堅固城,從瞭望樓到堅固城,將他們在他父親期間佔領的地奪回來(歷代志下 28: 18)。既然除去了他父親所導致的敗壞,便可指望奪回父親所失去的領土。關於他勝過非利士人的事,以賽亞曾有預言(以賽亞書 14:28 等)。
西拿基立入侵猶大(主前 726 年)
9-16。9 希西家王第四年,就是以色列王以拉的兒子何細亞第七年,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圍困撒馬利亞;10
過了三年就攻取了城。希西家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細亞第九年,撒馬利亞被攻取了。11 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米底亞人的城邑;12 都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違背他的約,就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吩咐他們所當守的。13
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14 猶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見亞述王,說:「我有罪了,求你離開我;凡你罰我的,我必承當。」於是亞述王罰猶大王希西家銀子三百他連得,金子三十他連得。15
希西家就把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16 那時,猶大王希西家將耶和華殿門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來,給了亞述王。
亞述國雖然直到上一個王治理期間,我們才聽說它,此時卻已頗有實力。國家和家族的變更就是這樣;弱小的變強大,名噪一時的又反過來降為卑。這裡說的是:
I。亞述王撒縵以色攻打以色列,圍困撒馬利亞(第 9 節),並將其攻取(第 10 節),將百姓擄去(第 11 節),還說出神為何要審判他們的原因(第 12 節):都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這件事在前章的記載更詳細,但這裡重複:1. 因為這件事激發了希西家和他百姓摒棄偶像的熱心,因為他們眼見偶像導致以色列毀滅。一旦鄰舍的家著火,自己的家垂危,就該及時拋棄可詛之物。2.
因為這件事希西家深感悲切,卻無力回天。雖然十個支派背叛大衛家,又經常騷擾大衛家,甚至在他父親當王的時候仍是那樣,但他作為以色列的後裔,並不喜悅他們遭災。3.
因為這件事使得希西家和他的國直接受到亞述王的威脅,使他更容易入侵。這裡說十個支派不聽從耶和華的誡命(第 12 節)。很多人只滿足於聽見神的話,卻不願聽從;參考以西結書 33:31;凡決意不盡本份的,都不願意聽從。
II。西拿基立登基作了亞述王,他見前任勝過了以色列,就大受鼓舞,率軍來攻打猶大,企圖與前任的榮耀相媲美,擴大戰果。他出兵攻打猶大,給王國造成極大災難,這是神要試煉希西家的信心,管教他的百姓,經上稱他們為褻瀆的百姓(以賽亞書 10:6),因為他們不順從希西家的改革,邱壇雖然廢去,他們仍不願離棄偶像,反倒把偶像藏在心裡,藏在家裡。即便是改革時期,也可能是患難時期,只因有人反對改革,並且把災禍怪在改革的人頭上。這場災禍極大,落在希西家身上:
1. 他失去了很多土地(第 13 節)。亞述王奪取了猶大的所有堅固城,至少是大部份,就是邊境的城邑和營寨,其餘的也自然落入他手。這場入侵所造成的動盪,先知曾有過形容(以賽亞書 10:28-31)。
2. 他為買和平代價慘重。他見耶路撒冷垂危,即將落入敵手,如撒馬利亞那樣,於是就願意花錢買平安:
(1)謙卑投降:“ 我 有 罪 了 ,不該拒絕進貢,我願意按所要求的繳納(第 14 節)。”希西家的勇氣何在?他對神的信心何在?他為何不和以賽亞商議,就打發人送去這樣卑躬屈膝的信?
(2)搭上一大筆錢,三百他連得銀子,三十他連得金子(約值二十萬英鎊),不是每年繳納,而是一次性的贖價。為了籌得這筆錢,他不僅倒空國庫(第 15 節),還將聖殿的門上和柱子上的金片取下來(第 16 節)。雖然金子因聖殿而成聖,但情況緊急,他以為可像他祖大衛吃陳設餅那樣大膽(他以大衛為榜樣),為保全整個殿宇,捨去一小部份不算不虔敬,不算不明智。他父親亞哈斯擄掠聖殿,那是藐視聖殿(歷代志下 28:24)。他已經連本帶利償還了父親所取的,如今他懷著極大的敬畏,在緊急時候只是懇求借用,並且決心日後一旦有能力,就必全然奉還。
拉伯沙基的褻瀆話(主前 710 年)
17-37。17 亞述王從拉吉差遣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領大軍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裏去。他們上到耶路撒冷,就站在上池的水溝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18
他們呼叫王的時候,就有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並書記舍伯那和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出來見他們。
19 拉伯沙基說:「你們去告訴希西家說,亞述大王如此說:『你所倚靠的有甚麼可仗賴的呢?20 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不過是虛話。你到底倚靠誰才背叛我呢?21 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壓傷的葦杖;人若靠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這樣。22
你們若對我說:我們倚靠耶和華-我們的神,希西家豈不是將神的邱壇和祭壇廢去,且對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耶路撒冷這壇前敬拜嗎?23
現在你把當頭給我主亞述王,我給你二千匹馬,看你這一面騎馬的人夠不夠。24 若不然,怎能打敗我主臣僕中最小的軍長呢?你竟倚靠埃及的戰車馬兵嗎?25
現在我上來攻擊毀滅這地,豈沒有耶和華的意思嗎?耶和華吩咐我說:你上去攻擊毀滅這地吧!』」
26 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和舍伯那,並約亞,對拉伯沙基說:「求你用亞蘭言語和僕人說話,因為我們懂得;不要用猶大言語和我們說話,達到城上百姓的耳中。」27
拉伯沙基說:「我主差遣我來,豈是單對你和你的主說這些話嗎?不也是對這些坐在城上、要與你們一同吃自己糞、喝自己尿的人說嗎?」28
於是拉伯沙基站著,用猶大言語大聲喊著說:「你們當聽亞述大王的話!29 王如此說:『你們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30
也不要聽希西家使你們倚靠耶和華,說耶和華必要拯救我們,這城必不交在亞述王的手中。』31 不要聽希西家的話!因亞述王如此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喝自己井裏的水。32
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就是有五穀和新酒之地,有糧食和葡萄園之地,有橄欖樹和蜂蜜之地,好使你們存活,不至於死。希西家勸導你們,說耶和華必拯救我們;你們不要聽他的話。33
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34 哈馬、亞珥拔的神在哪裏呢?西法瓦音、希拿、以瓦的神在哪裏呢?他們曾救撒馬利亞脫離我的手嗎?35
這些國的神有誰曾救自己的國脫離我的手呢?難道耶和華能救耶路撒冷脫離我的手嗎?』」
36 百姓靜默不言,並不回答一句,因為王曾吩咐說:「不要回答他。」37 當下,希勒家的兒子家宰以利亞敬和書記舍伯那,並亞薩的兒子史官約亞,都撕裂衣服,來到希西家那裏,將拉伯沙基的話告訴了他。
這裡說的是:
I。耶路撒冷被西拿基立大軍所圍困(第 17 節)。他派出三位大元帥,統領大軍攻打耶路撒冷。這是那亞述大王嗎?不,不要叫他大王;他是個卑鄙、虛假、背信棄義的人,應該遺臭萬年。他竟然做出這樣丟人的事,就沒有什麼榮耀可言:拿了希西家的錢,作為撤軍的條件,卻不按所約定的離開他的國,反倒攻打他的首都,也不歸還他的錢。說話不算話,只顧自己的利益,這樣的人實在是惡人,無論多麼偉大,也該稱作惡人。想必希西家十分後悔,不該與西拿基立談判,導致自己更窮,卻一點不安全。
II。希西家、眾首領和百姓受到拉伯沙基的辱駡;此人是三位元帥當中的主要發言人,最有諷刺人的才華。想必是西拿基立指示他要說些什麼,其目的是要挑釁希西家。他曾經應允,一旦收到希西家的錢就撤軍,所以他不能恬不知恥,立即攻打耶路撒冷;但他打發拉伯沙基來勸希西家投降,如果他拒絕投降,他就有了圍城的藉口,如果城中的人堅守,他就可一舉拿下。拉伯沙基極其狂妄,竟要求王親自到上池的水溝旁聽他說話,那裡沒有城牆;但希西家極其聰明,拒絕親自前往,只是吩咐眾人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箴言 26:4)(第 36 節);他們不可能說服他,只會激怒他,希西家從他祖大衛學會要相信,只要他如聾子不聽,神必聽見(詩篇 38:13- 15)。他在講話時,他們打斷過他一次,只是要求他使用亞蘭語,他們會考慮他所說的,並且稟報給王,如果不能給他滿意的回答,那時再用猶大言語,向百姓說話(第 26 節)。這個要求相當合理,也符合談判的規矩,首先由談判代表商定諸事,然後再向眾人宣佈;但希勒家沒想到他所要對付的人如此蠻不講理,不然就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拉伯沙基聞言,反倒咆哮起來,變得更粗魯,跳得更高(第 27 節)。他干犯了一切端莊和尊嚴的規則,不和使者對話,反倒威脅士兵,勸他們投降或兵變,威脅說如果堅持,就必餓死城中;隨後他繼續說話,內容是奉勸希西家、眾首領和百姓獻出城邑。請注意看他如何奉勸他們:
1. 過份他誇大亞述王他的主人。他一次次稱他為亞述大王(第 19,28 節)。那王不過是人,卻被他當成了偶像!神才是大王,但在他眼中西拿基立簡直是個小神,並且他想要叫他們也像他那樣尊崇他,於是恐嚇他們向他屈服。然而人若憑信心看見萬王之王的權能和榮耀,那亞述就顯得卑微弱小。與神相比,神若與他們相爭,再偉大的人也算不了什麼;參考詩篇
82:6-7。
2. 他試圖讓他們相信,投降大有好處。倘若堅持下去,那就無異於吃自己的糞,因為城邑被圍,已經絕了糧;倘若屈服,送他個禮物,尋求他的恩惠,臣服在他的憐憫之下,他就會很好地待他們(第 31 節)。我不知道拉伯沙基有何顏面說只要送他一份禮,就能講和;希西家剛剛才送了他主子一份厚禮,他卻違背了和約(第 14 節)。如此公然背信棄義之人,豈能信他呢?不過常言道,在鎖鏈上鍍金,愚昧人就任由你捆綁。他覺得要加上一點承諾,說只要投降,雖然還是要當戰俘,要被擄,還是大有好處的。也許連他自己都不信這些鬼話能夠奏效,但是魔鬼通過試探,天天都在這樣欺騙罪人。他想要勸他們相信:
(1)被囚對他們好處很大,各人可以吃自己葡萄樹的果子(第 31 節);產業雖然要被征服者奪去,卻可隨意使用。但他此刻沒有解釋,後來才解釋,至於產業能用多少,都要隨征服者的意思。
(2)被擄對他們好處更大: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都已經一無所有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3. 他尤其想說服他們,堅守下去沒有意義:你所倚靠的有甚麼可仗賴的呢?這是羞辱希西家(第 19 節)。他對眾人說(第
29 節):你們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被他騙就滅亡,因他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若不折腰就要折斷。倘若罪人能因這句話的份量低頭,與神和好,那就是好事:要放聰明點,臣服於祂,因為與祂相爭是徒然的:凡頑固與祂作對的,他們所倚靠的有什麼可仗賴的呢?我們比他還有能力嗎(哥林多前書 10:22)?我們把疾藜和荊棘堆在烈火面前,能有什麼好處呢?不過希西家並不像拉伯沙基在這裡所醜化的那樣全然無助,無力抵抗。他設想希西家有三樣東西可以倚靠,他試圖指出這三樣都不足以成為他的倚靠:
(1)自己的兵力: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歷代志下 32:3 告訴我們,他確實具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但這點,拉伯沙基卻極其輕看:我看不過是虛話;你們不是我們的對手(第 20 節)。他以最難以想像的傲慢和鄙視,竟挑戰他從民中挑出兩千個能騎馬的人來,他願意給他兩千匹馬。他誤以為希西家沒有人,沒有能戰的士兵(第 23 節)。他想借此用自信和嘲諷將他擊垮,並且願意打賭,說他主子的僕人當中最小的軍官,都有能力打敗他和他所有的軍隊。
(2)與埃及結盟。他假設希西家倚靠埃及的馬車馬兵(第 24 節),因為以色列王曾經倚靠埃及;在這點上,他算是說對了,他說那是壓傷的葦杖(第 21 節),人要是靠上去,指望靠得住,它不僅會倒下來,還要刺透他的手,閃了他的腰,先知更進一步,將這比喻用在埃及人身上(以西結書 29:6-7)。他說埃及王就是如此;亞述王對待亞哈斯果真如此;亞哈斯倚靠他,他沒有幫助他,反倒欺淩他(歷代志下 28:20)。人若倚靠屬血氣的膀臂,到頭來就會發現那不過是壓傷的葦杖;唯有神才是永世的磐石。
(3)與神的關系。這果然是希西家所倚靠的(第 22 節)。他倚靠神的權能和應許,以此鼓勵自己,鼓勵百姓(第 30 節):耶和華必要拯救我們;第 32
節重複。拉伯沙基知道這是他們的大倚靠,所以才針對這點說得最多,想要動搖他們的信念,就如大衛的仇敵,想方設法使他不信靠神(詩篇 3:2; 11:1);基督的仇敵也是如此(馬太福音 27:43)。拉伯沙基提出三點,想要動搖他們對神的信心,這三點都是錯謬的:
[1.] 希西家已經失去神的保護,並且是他自作自受,因為他將神的邱壇和祭壇廢去(第 22 節)。他在這裡將以色列的神當成和外邦神明一樣,喜悅眾多的祭壇,眾多的廟宇,因而斷定希西家限定百姓到一個祭壇前,已經大大得罪了以色列的神:他一生中所行最漂亮的一件事,竟被當成是不虔誠,是褻瀆,可見他根本不懂以色列神的律法,也不願意搞懂。若有無知或別有用心之人把在神看為善的、喜悅的事說成是惡事,是惹怒神,我們不要以為奇怪。如果這就是褻瀆,那就讓希西家褻瀆好了。
[2.] 神已發命,要在這時毀滅耶路撒冷(第 25
節):現在我上來, 豈 沒 有 耶 和 華 的 意 思 嗎 ? 這是嘲諷,是大言不慚。連他自己都不信他如此行,具有神的使命(他通過誰,得了這使命?),他只是以此為藉口,要取笑並威嚇城上的百姓。倘若他所說的真有些許依據,那也許是他從先知書中注意到十個支派的滅亡過程中有神的手,他就以為自己奪取耶路撒冷也是負有使命,如同奪取撒馬利亞一般。許多人與神為敵,卻裝作具有祂的使命。
[3.] 即便以色列的神耶和華要保護他們對抗亞述王,祂也沒有能力做到。祂用這樣的褻瀆話結束他的演講(第 33-35 節),將以色列的神比作曾他征服的列國的神明,將祂放在同一層面,結論是,因為外邦神明不能保護或拯救敬拜他們的人,以色列的神也就不能保護或拯救敬拜他的人。由此可見:第一,他的驕傲。他征服了一座城,就以為也征服了那地的神明,因而自命不凡。他把偶像看得過高,又把自己看得更高,以為偶像不是他對手。第二,他的褻瀆。以色列的神不是本地神明,而是全地的神,是獨一永生的真神,自古以來多次證明他比萬神都大;他卻把他看作和哈馬、亞珥拔的假神一樣,認定所有的信仰,所有的神明(現在有人說所有的祭司)都一樣,他都在他們之上。猶太人傳統說拉伯沙基是個叛道的猶太人,所以善用猶大人的言語;倘若如此,他對以色列之神的無知就更不可原諒,對神的敵意也更不奇怪,因為叛道者往往是最惡毒的敵人,尤利安就是證明。無可否認,拉伯沙基這番話中有大量的技巧和手段,同時也有大量的傲慢、惡毒、虛假和褻瀆。通篇的巧妙言辭及不上一點誠信。
最後,這裡告訴我們希西家的使者做了些什麼。
1. 他們默不作聲,不是代表神或代表希西家無話可說,他們本可輕易斥責他,嚴正揭露他主子詭詐,背信棄義,本可質問他:你信什麼神,竟然指望這樣做就必亨通?至少可將亞哈在便哈達發出類似狂妄要求時所發出的嚴正忠告送給他:才 頂 盔 貫 甲 的 , 休
要 像 摘 盔 卸 甲 的 誇 口 (列王紀上 20:11)。然而王吩咐他們不要回答他,他們就謹遵王命。說話有時,沉默也有時;對於有的人,要是向他說任何關乎信仰或理性的事,那就好比是把珍珠丟在豬前(馬太福音 7:6)。對一個瘋子,有什麼可說的呢?也許他們的沉默使得拉伯沙基更加驕傲,更加大意,他的心提得更高,更加剛硬,終至滅亡。
2. 他們撕裂衣服,對他的褻瀆表示憤慨,對耶路撒冷的慘狀表示悲哀,聖城受辱,他們心情沉重。
3. 他們將這件事原原本本稟告給王,他們的主人,將拉伯沙基的話告訴了他,好叫他考慮當如何行,應當採取什麼措施,應當如何回答拉伯沙基的要求。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