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4, 2019

柏遼茲(Berlioz) - 神劇《基督的童年》Op.25


基督的童年》, 是法國作曲家埃克托·柏遼茲基於耶穌基督童年時,隨家人走避埃及的經歷寫成的合唱曲,並由作曲家自己負責作詞。《基督的童年》(法語:L'enfance du Christ),作品號二十五,該曲主要創作於18531854年間。而全曲還包含了此前在1850年開始創作的《入埃及記(La fuite en Egypte)》的合唱曲。全曲於18551210日首演於巴黎海茲音樂廳(Halle Herz),由柏遼茲親自指揮巴黎喜歌劇院(Opéra-Comique)的團員演出。
創作背景
《基督的童年》全劇的意念起源於1850年,當柏遼茲的朋友約瑟-路易·杜克(Joseph-Louis Duc)委託柏遼茲寫一部風琴曲《牧羊人的告別(L'adieu des bergers)》,講述聖家和伯利恒的牧羊人告別,逃亡埃及的故事。而柏遼茲創作出了一首合唱曲,並在18501112日,訛稱是17世紀作曲家杜克瑞(Ducré)的作品上演,反而獲得柏遼茲反對者的讚賞。一位夫人更說到:柏遼茲絕對不能寫出,如這老杜克瑞的小作品,那般簡單而又可愛的作品。
其後柏遼茲為男高音編寫了《聖家稍息(Le repos de la sainte famille)》的篇章,再加上序曲,便成為1852年發表的《入埃及記》,並在次年12月首演於萊比錫。首演相當成功,柏遼茲在朋友慫恿下,開始添加第三樂章,《聖家抵步塞易斯(L'arrivée à Sais)》。其後柏遼茲可能為求平衡,在《入埃及記》前加入第一章,《黑落德王之夢(Le songe d'Hérode)》,全曲因而成形。


劇情簡介
取材自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章節
作曲:赫克多.柏遼茲
首演:1851.12.10
主要角色
·        瑪莉亞(基督的母親)女高音約瑟夫(基督的父親)男中音
·        希律王男中音以賽馬利神父男低音
·        古羅馬帝國百夫長男高音侍衛隊長男低音
·        說書者男高音預言者、牧羊人、士兵、天使合唱團
《基督的童年》劇情簡介
第一部希律王的夢
由「旁白者」開場的序幕,敘述在伯利恒的馬槽裡,誕生了一位嬰兒,他就是後來成為救世主的耶穌基督,這也是飽受希律王暴虐統治的人民所期待的解救時刻。
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希律王的侍衛隊長率領士兵們在街上巡邏,途中,侍衛隊長遇到一位羅馬百夫長,兩人談及希律王對於「嬰孩誕生」的惡夢徵兆感到恐懼的情形。
此刻在宮殿裡,以陰謀手段奪取權位的希律王,正擔心自己的王位寶座會不會有朝一日也被別人篡位?自己哪一天會不會也慘遭別人暗殺?希律王甚至為此常常半夜驚醒。 愛樂,協會
這一天,希律王又做了惡夢,他夢見自己的王位,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男孩取代,而這個惡夢也已經出現過好多次,希律王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卻始終擺脫不了這個干擾,於是他召集了宮廷裡的預言家,把一切夢中情境說個明白,請他們來解夢。預言家們聽過希律王的敘述之後,也證實了夢中徵兆的真實性,但就是不知道:這個神秘的小男孩是何許人也?來自何方?預言家們索性建議希律王:乾脆下令殺掉所有新生嬰兒,永絕後患。
生性殘暴的希律王竟然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以這個方法消除惡夢威脅。至於在伯利恒耶穌出生的馬槽房裡,這時耶穌已經是一、兩歲大的男孩,他的父(約瑟夫)(瑪莉亞)萬分疼愛這個上天所賜予的孩子。就在耶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突然傳來天使們的警告聲,他們要約瑟夫與瑪莉亞趕緊帶著耶穌逃難,因為希律王已經下令要把國家裡所有兩歲以下的孩童殺死!為了避免厄運,約瑟夫與瑪莉亞趁著天黑之前,趕緊帶著耶穌逃往埃及。
第二部埃及逃亡記
耶穌一家人動身前往埃及避難前,牧羊人群集在耶穌家的馬槽房裡,祝福耶穌未來一切平安,如果遇到挫折,他們也會張開溫暖的雙手、歡迎耶穌回來。在逃難路途中,天使們則是一路相伴,為這一家三口解決饑渴之苦,希望小耶穌平安抵達埃及,未來能夠成為解救蒼生的救世主。
第三部抵達薩伊斯
耶穌一家人歷經艱辛,終於抵達埃及薩伊斯,但這一家三口卻被視為流浪者、甚至是被社會唾棄的人,儘管瑪莉亞與約瑟夫挨家挨戶地懇求,就是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這孤苦無依的一家人。
就在約瑟夫用盡最後力氣敲著某個人家的大門時,卻走出來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者,他是「以賽馬利家族」的大家長,他熱情地歡迎狼狽不堪的耶穌一家人,並且幫助他們沐浴、提供飲食,給了這家人即時的溫暖和關懷;以賽馬利大家長看約瑟夫是一位木匠師傅,遂提議留他在家中工作,同時耶穌也可以在此地獲得保護;瑪莉亞與約瑟夫萬分感激以賽馬利長老的幫助,耶穌也在此長成為具有悲天憫人胸懷的聰明少年;十年之後,耶穌跟隨父母親回到出生的地方-以色列,展開他拯救世人的工作。
此時合唱團與旁白者在幕後歌頌,並祈求這位救世主賜予慈愛。
《基督的童年》作品結構
第一部曲:黑落德王之夢(Le songe d'Hérode)
第一場景:旁白:搖籃之中..”("Dans la créche") copyright SCNUAY
該曲並沒有任何純音樂序曲,而是唐突地由男高音旁白耶穌出生時,所在地的環境狀況。
夜間進行曲 (Marche nocturne)
描述羅馬士兵在黑落德王宮外夜巡景象的賦格。
波呂多洛斯:誰人正往此處來?("Qui vient")
夜間進行曲(再續)
第二場景:黑落德王的詠歎調
全曲的名段,這段悠長的詠歎段,表達了黑落德王內心的絕望,講述了他倍受一個惡夢折磨,一個小孩將推翻他的王位的惡夢。此段柏遼茲也安排了長號作伴奏,如同《浮士德的天譴》中的魔鬼梅菲斯特的唱段一樣。
第三場景:波呂多洛斯:主公”("Seigneur")
波呂多洛斯通報猶太巫師抵達宮廷
第四場景:黑落德王與巫師,黑落德王向巫師訴說夢境。
巫師開始猶太的求神驅邪儀式,柏遼茲寫下了一段短而狂野的7/4拍子舞曲。
巫師:那聲音說出了真相”("La voix dit vrai")
巫師證實夢境將會成真,並建議他殺掉所有轄地上初生的嬰兒。
黑落德王:好吧!” ("Eh bien")
黑落德王同意並發佈殺嬰令 
第五場景:伯利恒的馬糟
基督降生馬槽,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為嬰兒唱搖籃曲
第六場景:天使合唱:約瑟!瑪莉!” (Joseph! Marie!")
天使警告聖家逃往埃及,免受黑落德王的壓迫。柏遼茲仿效了高塞(François-Joseph Gossec)的《聖誕頌》(La nativité, 1774),安排後臺的合唱團代表天使。
第二部曲:入埃及記 (La fuite en Egypte)
序曲,三拍子的賦格
牧羊人的告別(L'adieu des bergers)
常常被單獨演奏的名段。
聖家的稍息(Le repos de la sainte famille)
一段柔和的樂章,講述聖母瑪利亞、聖約瑟和耶穌在樹蔭下稍息。
第三部曲:聖家抵步塞易斯(L'arrivéeàSaïs)
旁白:三天以來...”("Depuis trois jours")
旁白描述聖家由伯利恒到塞易斯旅途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第一場景:塞易斯城內
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乞求有人收留他們,但他們的猶太人身份,導致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們。該段落的伴奏顯示了相當的痛苦。 本文來自愛樂協會
第二場景:一戶以實瑪利人住家中
終於一戶以實瑪利人的家長同情他們,請聖家到他家中去。
以實瑪利家長:偉大的上帝!”("Grand Dieu!")
以實瑪利家長下令家族成員好好照顧聖家。
以實瑪利家長:看到你們一臉倦容”("Sur vos traits fatigués")
家長得知聖約瑟也是木工,便邀請他和自己一起工作,約瑟一家得以住下。
以實瑪利家長:為好好結束這夜”(Pour bien finir cette soirée)
家長更以音樂緩和聖家的情緒。
為兩支長笛和一部豎琴所作的三重奏
純音樂間奏曲,罕見的柏遼茲室內樂作品。對長笛和豎琴的應用明顯受夏爾·古諾的首部歌劇《莎孚》(Sapho)的影響,以塑造遠古的氣氛。
以實瑪利家長:你在哭泣,年輕的母親”("Vous pleurez, jeune mère)
家長勸聖母瑪利亞早點睡覺,無需擔憂。
第三場景:尾聲
旁白敘述耶穌如何在埃及渡過十個春秋的童年
旁白及合唱:!我的靈魂” ("O moname")
全曲以男高音領唱的大合唱結束。
《基督的童年》相關介紹
柏遼茲以宗教三部曲(Trilogie sacrée)”來歸類該曲:第一樂章講述猶太的黑落德王為保王位,而要下令殺死所有猶太的新生嬰兒;第二樂章則是描述天使為聖家帶來了追殺令的警報,因此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帶著耶穌逃往埃及;而最後一個樂章講述聖家逃到埃及的塞易斯,並獲以實瑪利人的家庭收留。 華南師範大學愛樂協會
值得留意的是,柏遼茲並非一個忠實教徒,創作此曲僅僅顯示了他對羅馬天主教的宗教音樂的贊許。而這部作品當中,也有不少地方顯示,柏遼茲的創作,受其入門導師讓·弗朗索瓦·勒絮爾(Jean-François Lesueur)的聖經故事神劇作品所影響。 
作品評價
《基督的童年》這部作品中,很多人想像自己可以偵測到我的風格和手法出現了劇烈轉變。這種觀點是毫無根據的。這個主題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溫和而簡單風格的音樂,明顯不是為了迎合他們的品味和理解力。時間可能有助這些風格的形成,但我相信二十年前的自己也會以同樣風格寫出《基督的童年》。
巴黎的觀眾和樂評人向來認為柏遼茲的音樂是相當奇異且刺耳的,因此柏遼茲的音樂很難獲得他們的好評。但《基督的童年》可謂取得即時的成功,巴黎除了兩位樂評人以外,各份報章都給予一致好評。部份人認為,這些好評是源于柏遼茲在該曲所顯示的比較和緩的新風格,但柏遼茲對此表示強烈否認。 愛樂,協會
在聖誕期間,聆聽《基督的童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Berlioz : L’Enfance du Christ (the Childhood of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