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本章繼續猶大國和以色列國的繼位故事。I。在猶大國:1. 本書關於亞瑪謝的故事全在這裡。(1)他的好品性(第 1-4 節)。(2)他執法處死謀殺他父親的人(第 5-6 節)。(3)他勝過以東人(第 7 節)。(4)他和約阿施打仗,並且得勝(第 8-14 節)。(5)他最後被人謀害(第 17-20節)。2。亞撒利雅故事開始(第 21-22 節)。II。在以色列國,約阿施作王到盡頭(第 15-16 節),耶羅波安二世的全部故事(第 23-29 節)。在神的書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不過是小人物!
亞瑪謝作王(主前 828 年)
1-7。1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3 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4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裏獻祭燒香。5
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6 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7
亞瑪謝在鹽谷殺了以東人一萬,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約帖,直到今日。
這裡說的是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讓我們來看看他:
I。在殿裡;他在那裡所行的還算不錯,像約阿施,但不像大衛(第 3 節)。他開頭不錯,但不能堅持: 他 行 耶 和 華 眼 中 看 為 正
的 事 ,能在神的壇前事奉,又能聽神的話,但也不像大衛。只是仿效敬虔前輩的做法,這還不夠,必須行他們所行的,本著同樣的信心和敬虔原則,有同樣的誠信和決心。和先前一樣,這裡提到
邱 壇 還 沒 有 廢 去 (第 4 節)。曠日已久的敗壞很難除去,因為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II。在審判席上;我們見他向謀害他父親的叛國者行公義,不是登基以後立即行動,免得造成騷亂,而是明智等候,直到 國 一 堅 定 (第 5 節)。若有黨派不能得罪,但若能漸漸將其削弱,這也是消滅它的有效途徑。公義的鐵拳出得越慢,就越堅決,雖不能立即出擊,一旦出擊,往往是最聰明的。若得智慧引導,便大有益處。亞瑪謝就是如此:
1. 他謹遵那律法條例,就是那遠古的條例: 凡 流 人 血 的 , 他 的 血 也 必 被 人 所 流
(創世記
9:6)。決不允許叛國者或殺人者像別人那樣進墳墓。讓他們 往 坑 裡 奔 跑 , 誰 也 不 可 攔 阻 他 們 (箴言
28:17)。
2. 他謹守律法的限制: 沒 有 治 死 殺 王 之 人 的 兒 子 ,因為摩西律法明文規定, 不 可 因 父 殺 子 (第
6 節)。特別提到這件事,可能是因為身邊有人建議他採取強硬措施,既是報仇(謀殺君王是極不尋常的罪行),又是出於策略,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不能陰謀害他,為自己的父親報仇。但他沒有採納這些意見,沒有違背神的明文條例(申命記 24:16);神的律法本是他斷案的基礎,他決心信守,並且願意把結果都交在神手裡。神向子女追討父輩的罪孽,因為在他面前人人都犯了罪,都是該死的;倘若他因父親犯罪的緣故向子女追討,那他也沒有錯,因為罪人因自己犯罪的緣故,已經是該死的了。但神不許地上的王這樣做:在王面前,子女是無辜的,因而不該像罪犯那樣受刑罰。
III。在戰場上;我們見他在那裡戰勝了以東人(第 7
節)。以東在約蘭的時候就 背 叛 猶 大 , 脫 離 他 的 權 下 (8:22)。如今他向他們開戰,想要他們重新效忠於猶大;他殺了一萬人,奪了阿拉伯的主要城市西拉(西拉是石頭的意思),並另起一名。歷代志下 25:5
等經文有更詳盡的描述。
8-14。8 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9
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黎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黎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黎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裏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11 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12
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裏去了。13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14 又將耶和華殿裏與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馬利亞去了。
自從王國分裂以來,猶大國的好幾代王因以色列的敵視而多有災難。亞撒以後的幾代則因以色列的友好、因與他們結盟聯姻而多有災難。現在我們看見,他們之間又動起手來,這樣的事已經好久沒有出現了。
I。亞瑪謝無緣無故,竟然要和約阿施在戰場上決鬥(第 8 節):“ 你 來 , 我 們 二 人 相 見 於 戰 場 ;讓我們在戰場上比試比試。”倘若他只想與他個人決鬥,那麼錯就只在他一人,如今雙方都要投入大量兵力,那麼他那反復無常的性情就會叫雙方的數千人喪命。在這件事上,他顯得極其驕傲,狂妄,輕看人命。有人認為他這是要向以色列人報仇,因為被他遣散回去的以色列人心中惱怒,傷害了他的國(歷代志下 25:13);另外他虛榮心作怪,想要制服以色列國,重歸猶大。正是: 愚 昧 人 張 嘴 啟 爭 端 , 開 口 招 鞭 打 (箴言 18:6)。發出挑戰是爭競的開端,猶如洪水決堤一般。很想動手、很想打官司的,也許很快就厭煩,最先後悔。
II。約阿施嚴厲譴責他的挑戰,勸他收回(第 9-10
節)。
1. 他藐視他的驕傲,將自己比作華麗挺拔的香柏樹,將亞瑪謝比作醜陋不堪的疾藜,說自己不但一點不怕他,反倒藐視他,根本不願理會他,也不與他結盟,好比香柏樹不可能將女兒嫁給疾藜一般。他覺得古老的大衛家不配和耶戶家相提並論,儘管這耶戶家不過是個暴發戶。這兩個目中無人之輩竭盡所能,相互中傷,相互貶低,謙卑的人看見,無不嗤笑!
2. 他預言他必敗亡: 有 一 個 野 獸 經 過 ,
把 疾 藜 踐 踏 了 ,他向香柏樹的挑戰也就到此為止;約阿施覺得他的軍隊能輕易打敗亞瑪謝,覺得他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3. 他指出他的愚昧:“你誠然 打 敗 了 以 東 人 ,那不過是個弱小、沒有武裝、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你就以為自己戰無不勝,也能如此輕易制服以色列的正規軍。你這是 心 高 氣 傲 。”可見罪孽的根源所在:就是在心裡,由心發出,都是心的問題。導致人驕傲、大意、不滿等情緒的,不是天意,不是事件,不是場合(無論什麼場合),而是人心。“你打敗了以東人就驕傲起來,竟以為自己有能力征服全世界。”過份誇大自己成就的,都是大大欺騙自己,只因得了一點成績,一點名聲,就以為自己凡事都能,還要信誓旦旦。
4. 他勸他要滿足於已得的榮耀,不可貿然索取那無法夠到的:你為何要惹禍,像愚妄人那樣愛爭鬧呢?參考箴言
20:3。有很多人覺得財富和尊榮都不夠,皆因不知足的緣故。他警告他後果十分嚴重,不只是他要敗亡,他的國也要敗亡,他本當保護自己的國。
III。亞瑪謝執意要行,結果很慘;他本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約阿施給他的回應使他尷尬得很。挑戰人的,往往落敗。
1. 他的大軍落敗,被趕散(第 12 節)。約瑟夫說他們還未交手,就已驚惶,顧不得出擊,就四散逃命去了。
2. 他自己被以色列王生擒,那時就果真多多地相見。這裡有些突兀地出現了亞瑪謝的族譜(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也許因為他曾誇耀祖先的尊貴,也可能是他因他們的過犯而受擊打。
3. 征服者浩浩蕩蕩開進耶路撒冷,城門怯懦地為他打開,但他還是拆毀城牆(約瑟夫說,他的車輛凱旋穿過破口),表示他可隨意佔領王城。
4. 他擄掠了耶路撒冷,將所有值錢的都奪去,滿載而歸,回到撒馬利亞(第 14 節)。經上說約阿施
行 耶 和 華 眼 中 看 為 惡 的 事 ,又說亞瑪謝 行 耶 和
華 眼 中
看 為 正 的 事 ,但約阿施卻勝過了亞瑪謝,怎麼會這樣呢?因為神要通過亞瑪謝的命運,顯明他抵擋驕傲的人,也可能約阿施畢竟前不久善待了一位神的先知(13:14),而亞瑪謝則虐待了另一位(歷代志下 25:16),凡尊敬神先知的,神就賜他尊榮,凡輕看他們的,輕看他們神的,神就輕看他。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作王(主前 825 年)
15-22。15 約阿施其餘所行的事和他的勇力,並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16
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馬利亞,以色列諸王的墳地裏。他兒子耶羅波安接續他作王。17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18 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19
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20 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裏。21
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22 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
這幾節經文說到有三個王進了墳墓:
1. 以色列王約阿施(第 15-16 節)。我們在前面已經參加過他的葬禮(13:12-13),但只因筆者需要進一步講述他的生平事蹟,於是就重提他的死和埋葬。
2.猶大王亞瑪謝。征服他的以色列王死後十五年他才死(第 17 節)。一個人受辱之後可能還有很多歲月,可以顏面盡失(想必亞瑪謝就是那樣),卻還不死。這裡說他的事記在列王記上(第 18節),卻不提他的勇力;他征服以東人時的那種殘忍以及他挑戰以色列王時的那種傲慢,都顯示他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勇氣。他被自己的臣宰所殺,他們恨惡他的治理(第
19 節),使他在耶路撒冷不得安寧,城牆上那恥辱的破口就是他的愚昧和狂妄所造成的。他逃往拉吉。這裡沒有說他在那裡藏身或避難有多久,可最後他還是被殺了(第 19 節)。叛亂者的怒氣並沒有延伸,他們用車輛將他運回耶路撒冷,他在那裡與列祖同葬。
3. 亞撒利雅接續亞瑪謝作王,不過直等到他父親死了十二年之後,因為亞瑪謝死于耶羅波安第十五年(比較第 23 節和第 2 節),而亞撒利雅則要到耶羅波安第二十七年才登基(15:1);他父親死的時候他才四歲,在他十六歲以前,政權由監護者執掌達十二年。他作王時期很長(15:2),這裡所說的卻很簡單,並且戛然而止(第 22節):他修建以拉(該城原屬以東人,也許他父親將其收回;第 7 節), 之 後 王 與 他 列 祖 同 睡 1,仿佛他所行的只有這點值得一提;不過這話也可能指亞瑪謝王,是說他在亞瑪謝死後修建以拉。
1欽定本和原文都沒有直接提王的名字,欽定本顯然將其理解為亞撒利雅;但和合本聖經將其理解為亞瑪謝。
23-29。23 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十五年,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撒馬利亞登基,作王四十一年。24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一切罪。25 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26 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27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28
耶羅波安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怎樣爭戰,怎樣收回大馬士革和先前屬猶大的哈馬歸以色列,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29
耶羅波安與他列祖以色列諸王同睡。他兒子撒迦利雅接續他作王。
這裡說的是耶羅波安二世作王。他們給這位王儲起名叫耶羅波安,我不覺得這表示耶戶家鍾愛
尼 八 的 兒 子 耶 羅 波 安 事 以 色 列 人 陷 在 罪 裡 的 一 切 罪 ,把神的書中最臭最恥辱的名看作尊名。
I。他作王時間很長,是以色列諸王中最長的: 作 王 四
十 一 年 ;不過和他同時期的猶大王亞撒利雅作王五十二年。這個耶羅波安在位時間與亞撒相同(列王紀上 15:10),只是一個行善,一個作惡。我們不能用人的壽數或外表的光景來評判人的品性。 義 人 和 惡 人 都 遭 遇
一 樣 的 事 (傳道書 9:2)。
II。他的特點和別的王一樣: 他 行 耶 和 華 眼 中
看 為 惡 的 事 (第 24 節), 不
離 開 尼 八 的 兒 子 耶 羅 波 安 使 以 色 列 人 陷 在 罪 裏 的 一 切 罪 。;他繼續拜牛犢,從不離開,以為這樣做沒有害處,因為前輩和前任都是這樣做的。但即便是古時遺留的習俗,即便在人看來未必是惡,但在神眼中,罪還是惡事;以習慣作惡為由不作正的事,這樣的辯詞站不住腳。
III。不過他比別的王興旺得多,他雖在那一件事上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可能在別的方面還是做了一些好事,所以神認他:
1. 藉著預言認他。他興起 加 利 利 人 亞 米 太 的
兒 子 先 知 約 拿 2(有人說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約翰福音 7:52;真是大錯特錯),並藉著他表示他有意恩待以色列(儘管他們惹怒他),還鼓勵他和他的國要拿起武器,收復古時就有的國土,還保證他們必勝(這點對他們得勝不無意義)。倘若神仍有忠實的使者在民中,這就表示神尚未將這民剪除;以利沙曾堅固約阿施的手,一旦離世,神就差遣約拿來鼓勵他兒子。若在君王接替的同時也有先知接替,那地就有福了,因為耶和華的話要存到永遠。關於這位約拿,我們在聖經中以他命名的那卷很短的書中見過很多。也許在他年輕的時候,適合長途跋涉的時候,神打發他去尼尼微,那時他對神的異象瞭解不足,乃至逃走,不喜悅所行的事;倘若如此,這就是神饒恕他過錯和愚昧的鐵證,因他後來蒙差遣,作了神施恩給以色列的使者。使命意味著饒恕,他既自己蒙了憐憫,儘管多有過錯,便可更好地鼓勵他們也盼望得憐憫,儘管他們也多有過錯。有的人過去又愚昧又衝動,起先做起事來相當莽撞,後來卻能發揮大作用,成績顯著。我們不可因為一件過錯就否定整個人。
2作者似乎將這裡的迦特希弗人誤以為加利利人。
2. 藉著天意認他。結果正如耶和華所說的:他的膀臂很有成效: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收回了從北方的哈馬口直到南方的平原海邊(指所多瑪海)前沿各城鄉,這些都曾被亞蘭人占去(第 25 節)。這裡給出兩點緣由,為何神賜福,使他們得勝:
(1)他們苦難深重,因而成了神施憐憫的對象(第 26 節)。祂雖看不見他們有任何悔改和改革的跡象,卻看見了他們的苦難,見
他 們 甚 是 艱 苦 。住在敵佔區的人痛不欲生,淪為奴隸,一無所有;其餘地區想必也一貧如洗,因為飽受敵人的入侵和擄掠,不斷受驚嚇,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城邑鄉村都是一片荒涼,無人幫助。在耶羅波安作王的初期,他們在許多地區已落得山窮水盡的地步,那時神憐憫他們,聽見了他們的叫哭聲(這裡沒有提到他們的禱告聲),於是就藉著耶羅波安的手來拯救他們。但願身陷絕境的人能從神的憐憫得安慰;經上說神有愛慕的心腸(以賽亞書 63:15;耶利米書 31:20),又說他滿有憐憫(詩篇 86:15)。
(2)徹底毀滅的命令還未發出;他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第 27 節),既然沒有說,那就不會做。倘若將這裡理解為十個支派的分裂,那麼祂確實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因那名仍在天下存留,稱為福音以色列,且要存留到時間的末了;又因他們暫時還以這永享尊榮的名為名,他就向他們施恩惠,不只是為那名古時尊榮的緣故(13:23)。
IV。這裡說的是耶羅波安作王到了盡頭。我們看見他的勇力(第 28 節)和爭戰,但(第 29 節)他仍與列祖同睡;再有勇力也必須向死投降,在那場爭戰中無人倖免。在以色列出現過許多先知,每個時代都有先知出現,只是無人將預言寫成文字,直到那個時代,並且他們的預言成了聖經正典的一部份。耶羅波安作王期間,何西阿開始說預言(他當先知有很長時間),他是第一位將預言寫成文字的,所以神藉著他說出的話稱為
耶 和 華 話
語 的 起 頭 1(何西阿書 1:2);就在那時,那部份耶和華的話語開始寫成文字。與此同時,阿摩司開始說預言,並寫了先知書;稍後不久有彌迦,然後在亞哈斯和希西家年代有以賽亞。神就是這樣,
為 自 己 未
嘗 不 顯 出 證 據 來 (使徒行傳 14:17),即便是會眾最黑暗最墮落的時代,他也興起一些人,藉著他們的傳道和生活,給他們的世代帶來光和熱,其中有的還寫下文字,把光照到我們這些末世的人身上。
1欽定本將何西阿書 1:2 上半句譯為:耶和華話語的起頭,藉著何西亞說出。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