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本章說的都是亞哈斯作王期間的事,看了真是叫人倒胃口。他的父親很好,兒子更好,他本人卻是最糟糕的猶大王之一。I。他是個臭名昭著的偶像崇拜者(第 1-4 節)。II。他用殿裡的財物,加上自己的財物,賄買亞述王攻打亞蘭和以色列(第 5-9 節)。III。他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個偶像祭壇,竟然做成圖樣,在神的殿裡照樣做一個(第 10-16 節)。IV。他濫用並挪移殿裡的器具(第 17-18 節)。他的故事結束在第 19-20 節。
亞哈斯作王(主前 726 年)
1-4。1 利瑪利的兒子比加十七年,猶大王約坦的兒子亞哈斯登基。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祂神眼中看為正的事,3 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4 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
這裡簡述亞哈斯的品行。他的日子又少又糟糕:又少,因他三十六歲就死了,因為這裡告訴我們:
1. 他不像大衛行正的事(第 2 節),就是說他對於大衛所推崇的事奉和敬拜一點不上心。他不愛神的殿,對神缺乏責任心,不理會祂的律法。他不像大衛;他生在大衛家,是王位繼承人,這是他的尊榮;他能坐在寶座上,是由於神在古時和大衛立約的緣故,這就使他罪上加罪,因他使那值得尊敬的名和家庭蒙羞,因而也是自己蒙羞(常言道:凡是出身好卻又墮落的,都是自取其辱);他雖得享大衛虔誠的好處,卻踏著他的腳步行。
2. 他 效 法 以
色 列 諸 王 所 行 的 (第 3 節),他們都拜牛犢。他沒有像約蘭和亞哈謝那樣與亞哈家聯姻,但卻行他們所行的。以色列諸王以國策和方便為由拜偶像,亞哈斯沒有這樣的藉口,他拜偶像,那是最不通情理、最有違國策的事。他們都是他的仇敵,又因拜偶像而證明他們都是仇敵,他卻效法他們所行的。
3. 他 使
他 的 兒 子 經 火 ,以此來敬拜他污穢的神明。他將他們燒死,歷代志下
28:3 說得很清楚,將幾個兒子燒死,可能又叫另外幾個從兩堆火中經過(連希西家都不能例外,儘管他日後仍十分優秀),或者穿過火焰,象徵獻給偶像。
4. 他 照 著 耶 和 華 從 以 色 列 人 面 前 趕 出 的 外 邦 人 所 行
可 憎 的 事 。他明明看見這些人落在溝裡,卻仍在信仰的事上受他們左右,仍跟隨他們,表現出極大的愚昧;神明確宣告這些習俗在祂看為可憎,他卻還是照辦,神所趕出去的,他還要照抄,與神背道而馳,表現出極大的不敬。
5. 他 在 邱 壇
上 獻 祭 (第 4
節)。他父親若有足夠的熱心,將邱壇拆除,也許就能避免兒子墮落;凡是縱容罪孽的,真不知會給身後的人帶來多少危險的網羅。他離棄神的家;父親在世的時候,他常在耶和華面前,如今他厭煩那地方,竟在邱壇獻祭,那裡風景優美,有青翠樹,有宜人的樹蔭。信仰若受幻覺引領,不受信心引領,那就沒有什麼價值。
5-9。5 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6
當時亞蘭王利汛收回以拉他歸與亞蘭,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亞蘭人就來到以拉他,住在那裏,直到今日。7 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8
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9 亞述王應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馬士革,將城攻取,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
這裡說的是:
1. 亞蘭王和以色列王結盟,前來攻打他。他們企圖佔領耶路撒冷,另立新王(以賽亞書 7:6)。這企圖沒有得逞,不過亞蘭王還是收復了以拉他,那是紅海邊的一個重要港口,亞瑪謝曾經從亞蘭人手裡奪來(14:22)。人一旦失去信仰,還能守得住什麼?今後都只有失敗的份。
2. 他設謀想要擺脫他們。他既已離棄神,就沒有勇氣或力量與敵人交鋒,也沒有膽量尋求神的幫助;但他卻去討好亞述王,請他來幫助。良心定自己有罪的人,遇到災禍的日子四處求救,就是不向神求救。他差人去亞述求救,難道以色列當中沒有神嗎?千古磐石挪移地方了嗎?他不得不倚靠那壓傷的葦杖嗎?罪本身就是刑罰。他固然遂了心願(亞述王果然聽了他的,為了自己的目的,出兵攻打大馬士革,使亞蘭王首尾不能相顧,第 9 節,不得不放棄對亞哈斯的攻勢;亞述王還將亞蘭人擄到吉珥去,正如阿摩司所預言的;阿摩司書
1:5),但從全域考慮,他其實吃了大虧,因他為這一切:
(1)不得不為奴(第 7 節): 我 是 你 的 僕 人 , 你 的 兒 子 ,意思是:「只要你在這件事上幫我一把,我就向你盡忠,當你是主人,是父親。」他要是在神面前能這樣自卑,求祂的恩惠,本可得蒙拯救,並且條件要優惠得多;他本不必花錢,只需摒棄罪行。然而浪子一旦拋棄父家,很快就淪為惡主人的奴隸(路加福音 15:15)。
(2)不得不貧窮,因他打發人將殿裡和國庫裡的金銀都送給了亞述王(第 8 節)。為了滿足他的新主子,新保護者,殿裡的金庫和國庫都要被榨乾。我不知道他有何權利如此糟踐公眾財富,不過人因犯一罪陷入困境,就會想犯另一罪試圖得解脫,這是很常見的;凡是疏遠神的,都會毫不猶豫疏遠自己的義務。
15-16。10 亞哈斯王上大馬士革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裏。11 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士革送來的圖樣,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士革回來之先,建築一座壇。12
王從大馬士革回來看見壇,就近前來,在壇上獻祭;13 燒燔祭、素祭、澆奠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14
又將耶和華面前的銅壇從耶和華殿和新壇的中間搬到新壇的北邊。15 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16
祭司烏利亞就照著亞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亞哈斯雖然自己在邱壇、在高岡、在青翠樹下獻祭(第 4 節),但神的壇仍在原處,並且有人使用,王的素祭和燔祭(第 15 節)仍由在壇旁服事的祭司負責;可現在,邪惡的亞哈斯竟然要將這壇挪走,換一個拜偶像的壇;再惡的王也從未這樣明目張膽攻擊信仰。我們在這裡看見:
I。新壇的樣式:由王親自從大馬士革抄來的(第 10 節)。亞述王攻下了大馬士革,亞哈斯到那裡去恭賀他打了勝仗,感謝他為自己出征,又像他僕人和兒子那樣聽候他的吩咐。他若相信自己的神,就不需要在外國強權面前卑躬屈膝。他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個祭壇,格外喜歡,當時他也許正在四處遊玩,更有可能是與他們一同膜拜(既然在那裡,他以為入鄉隨俗沒有害處);這壇不是他自小在耶路撒冷見慣的那種平庸古老的式樣,而是精雕細琢的,可能有偶像的花紋,其上有許多漂亮的東西他覺得很新鮮,出人意料,引人入勝,令他心動。他覺得所羅門的想像力太差,比製作這壇的巧匠遜色得多。他非得要一個這樣的壇,才肯甘心,於是就有人立即畫了像;他不等自己回去,而是打發人火速回去,吩咐祭司烏利亞完全按這式樣做一個,等他回來時就能做好。神在山上指示摩西的式樣以及藉著聖靈指示大衛的式樣,竟然比不上來自大馬士革的式樣。拜偶像的人真是心隨眼動,難怪經上說他們對偶像行邪淫(以西結書 6:9);敬拜真神的都憑信心。
II。新壇由祭司烏利亞監製(第 11 節)。這烏利亞可能是當時負責殿裡供奉的祭司長。亞哈斯打發人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他(因我們沒有見他下達直接命令),要他按這式樣做一個壇預備好。他不力爭,不反對,而是立即照辦,也許和王一樣喜歡這式樣,至少很願意順著王的意思,很想討他的封賞。也可能他想以此為藉口,令王滿意,乃至留他在耶路撒冷的殿裡獻祭,不致全然拋棄,把祭物獻到邱壇和青翠樹去。烏利亞心想:“要讓他領這份情,他就會將祭物帶到我們這裡來;這樣我們才能生存。”他作為祭司,作為祭司長,竟然要按一個拜偶像之王的意思來築壇,無論是何理由,那都是最卑鄙邪惡的事;他這樣做:
1. 是褻瀆自己的權柄,是褻瀆祭司職任的冠冕,使自己淪為世人情慾的奴隸。事奉中最大的羞辱,莫過於向如此邪惡的吩咐獻諂媚。
2. 是背叛自己的託付。作為祭司,他理當捍衛神的典章,抵擋一切人為的發明,並且要見證他們的不是;他已經承接聖職,本當在神的壇前服事,卻竟然協助王築壇,公然與神所命定的壇相抗衡,如此兩面三刀,背信棄義,真該遺臭萬年。倘若他只是任憑別人築壇,或者他是受到威脅不敢不從,或者他努力勸說王放棄此舉,或者至少拖延一番,等王回來先跟他談談再說,那也都不至於那樣糟糕;但他心甘情願行他所吩咐的,倒像是很高興為他效勞,那就是大大冒犯他本該事奉的神,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III。新壇奉獻禮。烏利亞見王一心繫念在新壇的事上,就趕緊在他回來以前預備好,將新壇設在銅祭壇側面,稍矮一些,離殿門稍遠一些。王見狀大喜,他懷著極大的敬意走上前去,在其上獻祭(第 12-13 節)。他並非獻祭給以色列的神,而是獻給大馬士革的神明(歷代志下 28:23 說得更清楚),既然他能借用亞蘭人的壇,自然也就能借用他們的神。亞蘭人乃縵從以色列地取土回去築壇,那是擁戴以色列的神。
IV。挪移神的壇,為新壇騰出空間。烏利亞還算謹慎,把新壇安放在外院稍矮的地方,神的壇仍在原處, 在 耶 和 華 殿 和 新 壇 的 中
間 (第 14 節)。但亞哈斯不滿意,他將神的壇挪到外院北邊的角落裡,將自己的放在聖所正中央,取代神的壇。他覺得新壇氣派得多,壯觀得多,比原來的壇強多了,所以要將原來的撇在一邊,
好 像 人 不
喜 悅 的 器 皿 (何西阿書 8:8)。他那迷信的作為最初是挑戰神的神聖典章,後來乾脆全然取代。注意:人若不滿足於以神為神,很快就會全然離棄神。亞哈斯不敢拆毀銅壇,將其打成碎片(也許是擔心犯了眾怒),但他吩咐所有的祭物都要獻在新壇上(第 15 節),他說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銅壇的功用原是潔淨獻在其上供物;他撇棄所命定的功用,表面上卻裝作要抬高其功用,迷信之人往往如此。祭壇從來不是用來求問的,亞哈斯卻用來求問。羅馬教會表面上誇大基督的聖餐,其實卻是大大敗壞基督的聖餐。有人對亞哈斯的意思有不同理解:“至於銅壇,我要考慮考慮看怎麼辦,我會另外降旨。”猶太人說銅壇上的銅後來用來做了那有名的亞哈斯日晷(20:11)。這裡所說的,再次證明那內心怯懦的祭司唯命是從,那內心邪惡的王驕橫霸道(第 16 節): 祭 司 烏 利 亞 就 照 著
亞 哈 斯 王 所 吩 咐 的 行 了 。本該批評指出大人物犯罪的人,反倒縱容並協助他們犯罪,這樣的大人物有禍了。
17-20。17 亞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鑲著的心子,把盆從座上挪下來,又將銅海從馱海的銅牛上搬下來,放在鋪石地;18
又因亞述王的緣故,將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蓋的廊子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19 亞哈斯其餘所行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20 亞哈斯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裏。他兒子希西家接續他作王。
這裡說的是:
I。亞哈斯糟踐神的殿,不是殿宇本身,而是其中的器具。
1. 他玷污了銅盆的底座(列王紀上 7:28-29),將銅海搬下來(第 17 節)。銅海是祭司用來洗濯的,對此他似乎特別有成見。阻攔祭司潔淨,阻攔耶和華的使者潔淨,這是對信仰的最大傷害之一。
2. 他挪移 為 安 息 日 所 蓋 的 廊 子 ,那廊子可能是為紀念安息日所立,也可能是為方便祭司所立,在安息日主持大聚會,那時的人數比往日多。無論如何,他將其挪移的目的,似乎是藐視安息日,因而為各樣不虔不敬的行為打開缺口。
3. 通向耶和華殿宇的君王入口,原為方便王室人員(也許就是所羅門建的台階,示巴女王見了詫異得魂不守舍;列王紀上 10:5),他將其改道,表示他無意頻繁光顧耶和華的殿。他如此行是為了亞述王,想討好他;亞述王可能回訪了他,覺得這入口不好,不方便,配不上他的王宮。人若原有通向神殿的方便通道,卻為取悅鄰人的緣故將其改道,那就是踏上了走向滅亡的下坡路。
II。亞哈斯早早喪命,享年三十六歲(第
19 節),把他的國留給了比他強得多的兒子希西家(第 20 節);亞哈斯對神的殿有多敵意,希西家對神的殿就多善意。這兒子可能就是當初要他經火的,因而是獻給摩洛的;但神施恩將他搶回,好比從火裡抽出來的柴。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