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 2024

[列王紀下 ] 第二十三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三章

這裡說的是:I。約西亞好王的統治有幸繼續進行,他所開展的改革頗有成效,誦讀律法書(1-2節),重新立約(3 節),潔淨聖殿(4 節),在各地,凡是他力所能及的地方,剷除各種風味的柱像和拜偶像習俗(5-20 節),守逾越節(21-23 節),除去國中的巫師(24 節),並且所行的這一切,都帶有不同尋常的衝勁(25 節)。II這場改革因他的死不幸中斷,表示神對耶路撒冷的忿怒仍在繼續(26-30 節)。III。更加不幸的是他的死所帶來的後果,在他以後的兩個兒子約哈斯和約雅敬都是惡王。

 

約西亞在猶大推行改革(主前 623

1-31 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2 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耶和華殿裏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3 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

 

約西亞得了神的話,說耶路撒冷毀滅不可避免,神只會救他自己的靈魂;但他沒有因此沮喪罷手,即便不能隨己意全面開展,也要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什麼。他仍決心要盡自己本份,然後把結果交給神。他所決定要的就是全面改革;倘若有什麼事能夠避免所宣告的毀滅,那就必是改革無疑;這裡我們看到改革的準備工作。

1. 他召集大會,召來國中的眾長老、官員或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代表,到耶和華的殿見他,連同眾祭司和眾先知,就是尋常傳道的和不尋常傳道的,都聚集到一處;他要叫這場大會成為全國性的行為,希望以此來避免全國性的審判。他要求他們都來參加1-2 節),要把這件事辦得更加莊嚴,要叫他們都出主意,都來相助,也叫反對的人不敢出面抵擋。國會不該削弱好王的尊嚴和權柄,反倒應當支持他。

2. 他不發表演講,而是吩咐人將律法書念給他們聽;甚至有可能是他親自誦讀(2 節),他自己受了感動,也很希望眾人都受感動。約西亞親自誦讀,並不覺得有失身價,正如所羅門親自講道,不覺得有失身價,大衛甘願在神家裡看門,也不覺得有失身價。除了大人物的聚會,他還舉辦猶大和耶路撒冷居民大會,念律法書給他們聽。君王在自己的版圖範圍內推廣聖經知識,這實在是符合王的利益。只要百姓持定信念,按律法聽從,他又按律法執政,國家就凡事平順。人人都應當知道聖經,凡掌權的,都應當傳揚聖經知識。

3. 他不制定新法,要求他們盡本份,而是要求他們與神立約(3 節)。律法書是約書,只要他們作神的子民,神就作他們的神;如今他們願意守自己那部份約,神自然也就守祂那部份約。

1這約就是他們要順從耶和華,順應的意願和典章,順應天意,回應的呼召,關注祂的作為,要發自內心謹遵祂的誡命,包括道德、宗教和司法方面的誡命,在遵守誡命的時候要盡心盡性,盡可能謹慎小心,要誠實、火熱、勇敢,要有決心,滿足約中的條件,仰望約中的應許。

2)立約人首先是王自己,他站在柱旁參考 1114),公開宣告他認同此約,為眾人作榜樣,不僅保證必保護他們,還保證必親自掛帥,盡全力叫他們順從。即便是王,也應當受神的約束,這並不影響自由。眾民都服從這約,就是說,他們都表示認同此約,並且承諾要守約。在要求自己盡本份的時候要盡可能莊重,這很有好處,尤其是在重蹈覆轍、善事衰敗之後。心裡誠實的,都不會害怕當眾表態:約束越嚴,果效越好。

 

約西亞摧毀偶像習俗(主前 623 年)

4-244 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並把門的,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都從耶和華殿裏搬出來,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5 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現在王都廢去,又廢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並天上萬象燒香的人;6 又從耶和華殿裏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打碎成灰,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7 又拆毀耶和華殿裏孌童的屋子,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8 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從迦巴直到別是巴,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進城門的左邊。9 但是邱壇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壇,只在他們弟兄中間吃無酵餅。10 又污穢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許人在那裏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11 又將猶大列王在耶和華殿門旁、太監拿單米勒靠近遊廊的屋子、向日頭所獻的馬廢去,且用火焚燒日車。12 猶大列王在亞哈斯樓頂上所築的壇和瑪拿西在耶和華殿兩院中所築的壇,王都拆毀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淪溪中。13 從前以色列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邊為西頓人可憎的神亞斯她錄、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築的邱壇,王都污穢了,14 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將人的骨頭充滿了那地方。15 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了亞舍拉。16 約西亞回頭,看見山上的墳墓,就打發人將墳墓裏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正如從前神人宣傳耶和華的話。17 約西亞問說:「我所看見的是甚麼碑?」那城裏的人回答說:「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預先說王現在向伯特利壇所行的事,這就是他的墓碑。」18 約西亞說:「由他吧!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們就不動他的骸骨,也不動從撒馬利亞來那先知的骸骨。19 從前以色列諸王在撒馬利亞的城邑建築邱壇的殿,惹動耶和華的怒氣,現在約西亞都廢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20 又將邱壇的祭司都殺在壇上,並在壇上燒人的骨頭,就回耶路撒冷去了。21 王吩咐眾民說:「你們當照這約書上所寫的,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守逾越節。」22 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23 只有約西亞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這逾越節。24 凡猶大國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術的,與家中的神像和偶像,並一切可憎之物,約西亞盡都除掉,成就了祭司希勒家在耶和華殿裏所得律法書上所寫的話。

 

我們在這裡看到一場改革,徹底除去一切可憎之物,為榮耀的善工立下根基,乃是在所有猶大諸王歷史中從未見過的;這裡有兩點,令我不勝感歎:

1. 竟有這麼多惡鑽進來,並且持續這麼久,在此我們看見盡數除去。

2. 儘管這些惡被除去,這裡又展望未來,但不出幾年耶路撒冷還是徹底毀滅,即便是這樣的改革也救不了它,因為百姓畢竟還是恨惡改革。他們煉而又煉,終是徒然因而人必稱他們為被棄的銀渣耶利米書 629-30)。請注意看:

I。猶大和耶路撒冷的邪惡何其多,一向如此。這裡告訴我們,在人人知道神的猶大,在神的名為大的以色列,在祂居所所在的撒冷和錫安,竟然找出這樣的可憎之物來。約西亞作王已有十八年,他為百姓作好榜樣,按照律法持守信仰;然而若要調查偶像風氣,想要除去根深蒂固的惡習,那是談何容易。

1. 即便在耶和華的家裡,就是所羅門所建的聖殿,是專門用來敬拜以色列神的所在,也發現了拜巴力、拜亞斯她錄、拜天上萬象的器皿和各樣器具(4 節)。約西亞雖然禁止拜偶像,但為拜偶像所製作的各樣器具卻仍妥善保存,甚至就存在殿裡,一旦眼前的禁令撤銷,便可重新拿出來使用;不僅如此,就連青翠樹本身,就是亞斯她錄的雕像,也還立在殿裡(6節);有人覺得那是維納斯雕像,就是亞斯她錄。

2.在耶和華殿的入口處竟然有馬廄(你能想像嗎?),乃是為拜偶像所預備的;這些都是聖馬,是向日頭所獻的11 節),仿佛日頭如勇士歡然奔路詩篇 195)的時候需要騎馬,也可能這是要表示日頭動作敏捷,乃是他們極其欣賞的,使他們的宗教順應日車,顯得很有詩意;只要稍有常識,不需要神學,也能看出他們的愚昧,叫他們羞愧。有人說這些馬每日清晨都要被領出來,耀武揚威,迎接初升的太陽;也有人說拜日頭的人騎著這些馬膜拜初升的日頭;似乎是他們駕著日車,給人膜拜。這民有神書寫的話在他們中間,他們的思念竟然還是如此虛妄(羅馬書 121),真是奇怪!

3. 就在耶和華殿裡,竟然有孌童的屋子,在那裡行各樣污穢淫亂的事,甚至最逆性的事,並且也以宗教為由,為敬拜他們那些不潔的神明。屬肉體的淫亂與屬靈的淫亂並行,神任憑眾人放縱邪惡情慾,這本身就是思念虛妄的刑罰;參考羅馬書 124 等。那裡有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7 節),那帳子圍住維納斯柱像,膜拜者在那裡行各樣淫穢,並且就在耶和華殿裡。若把我們父的家當成做買賣的地方,那是極其糟糕,若當成賊窩,那就更糟糕,而若當成妓院(真是可怕!),公然藐視神的聖潔,藐視祂殿的聖潔,那就是最糟糕的。難怪使徒稱之為可惡拜偶像的事彼得前書 43

4. 那裡找到了很多拜偶像用的祭壇(12 節),有的在王宮裡,在亞哈斯樓頂上。當時的屋頂是平的,他們將其當成邱壇,在其上築壇(耶利米書 1913;西番雅書 15),算是家裡的壇。 猶大諸王如此行,約西亞雖從未用過,但那時這些壇還在。瑪拿西曾在耶和華的殿裡為他的偶像築壇。他悔改以後將其挪去,拋在城外歷代志下 3315),但並未銷毀,他兒子亞們似乎又將其弄到殿的院內;約西亞在那裡發現了,就將其打碎(12 節)。

5. 在陀斐特,就是靠近耶路撒冷的欣嫩子谷,那裡保存著摩洛的柱像(別的假神是逆性不潔,這個假神則是逆性殘暴),有人將自己的子女作為祭物獻給它,將他們活活燒死,也有的將子女奉獻,叫他們經火(10 節),所勞碌得來的被火焚燒哈巴谷書 213)。陀斐特一詞源於陀斐,就是鼓的意思,因為他們在焚燒兒女的時候擊鼓,想用鼓聲蓋過兒女的尖叫聲。

6. 在耶路撒冷前有邱壇,是所羅門以前建的13 節)。邱壇上的壇和柱像想必已被先前的好王除去,也可能是所羅門悔改的時候將其除去;但其建築或部份建築還在,別的邱壇也還在,直到約西亞的時候。人若將敗壞引進信仰,真不知這些敗壞能進得多深,持續多久。年代久遠並不意味著真理。全國各地都有邱壇,從迦巴直到別是巴8 節),包括城門旁和邑宰門前。派翠克主教認為他們在這些邱壇燒香給那些保護神,乃是他們拜偶像的王所拜的,祈求保護城池;城中的邑宰可能在家裡設私壇,供奉家神。

7. 有拜偶像的祭司,在拜偶像的壇前供奉(5 節),供奉基瑪林西番雅書 14),意思是黑人,或黑衣人。那些獻祭給奧西裡斯的,或為搭模斯哭泣的(以西結書 814),或膜拜陰間神明的,都穿黑衣,像哀哭之人那樣。這些拜偶像的祭司都是猶大王指定在邱壇燒香的;看來他們都是亞倫家的祭司,竟如此糟踐自己的尊嚴;其他根本無權擔任祭司的人也成了祭司,向巴力燒香。

8. 還有交鬼的,行巫術的(24 節)。既然把魔鬼當成神明來拜,難怪也求問於他。

II。良善的約西亞將所有偶像習俗盡行除去,真是徹底。他就是這樣,為萬軍之耶和華大發熱心,對一切不蒙神喜悅的事表現出聖潔的義憤,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他。律法規定所有代表迦南人偶像的建築都要拆毀(申命記 75),而代表以色列人偶像的建築就更應該拆毀,這些東西存留在他們中間,顯得更不虔敬,更褻瀆,更無誠信。他吩咐希勒家和別的祭司:

1. 要潔淨聖殿。這是他們的本份4 節)。為巴力所製作的所有器皿要盡數除去,決不可用在事奉神的事上,也不可留著當作俗物;要盡行燒毀,把灰拿到伯特利去。那地曾是偶像習俗的源頭,有一隻牛犢就立在那裡;加上那地靠近猶大,其惡習已經傳遍整個猶大,所以約西亞把它當成垃圾堆,當成丟棄一切污穢之物的糞坑,儘量叫那些喜悅伯特利的人感到噁心。

2. 要將拜偶像的祭司盡數廢去。凡是不屬於亞倫家的,曾獻祭給巴力或其它假神的,他吩咐要按律將他們處死(20 節)他將他們殺在壇上,乃是那些壇所見過的最蒙悅納的祭物,是向公義的神獻祭。凡是亞倫家的後裔,在邱壇燒過香、卻只敬拜獨一真神的,他吩咐他們永不可靠近耶和華的壇;他們放棄了那份尊榮(9 節)。他將他們帶出猶大各城(8 節),好叫他們不能在暗中作惡,不能繼續以往的偶像習俗;但還是允許他們在弟兄中間吃無酵餅就是素祭;利未記 24-5),與他們同住,在他們的監督之下就不能做惡事,並且學會做好事;那無酵餅(雖索然無味)已經超過他們所配得的,至少能讓他們存活。至於他們能否吃祭肉,像有殘疾的祭司那樣(利未記 2122),統稱為神的食物,那是很有疑問的。

3. 要將所有的柱像打碎,並且燒毀。亞舍拉的柱像(6 節)(某個女神)淪為灰燼,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6 節),就是該城的公用墓地。律法規定,人若摸了墳墓,就算為不潔淨;他把灰撒在那裡,就是宣告他們是最不潔淨的,今後凡摸他們的,也都算為不潔淨。迦勒底譯本作:他把灰撒在墳墓裡,表示他要埋葬一切偶像習俗,當成可憎之物,永不再紀念,如死人不再紀念一樣。他將人的骨頭充滿了亞斯她錄(14 節);正如他將柱像的灰撒在墳墓,與死人的骸骨混到一起,照樣他也將死人的骸骨拿到柱像曾經所在的地方,取而代之,一來一往,叫偶像習俗變得更加可憎,叫人遠離柱像的灰,也遠離曾經拜過偶像的地方。死人和死的神明很相像,理當放在一處。

4. 要將所有邪惡的屋子盡數取締,就是那些培育偶像崇拜者的巢穴,孌童的屋子(7 節)。要將它們全然拆毀,盡數鏟平。邱壇也照樣被拆毀,夷為平地(8 節),包括那屬於城中邑宰的;地位和權柄不能保護他們拜偶像,行褻瀆的事。治理人的尤其有義務施行改革,這樣一來,被治理的才會受影響。他污穢邱壇(8 節;第 13 節重 複),儘量令其變得可憎,使百姓不再抱有幻想,像耶戶那樣,把巴力的廟變成廁所(列王紀下 1027)。陀斐特也被玷污(10 節),那是個山谷,與其它位於高岡或邱壇的拜偶像的所在正相反;他將那裡變成了埋死人的地方。關於這件事,我們在耶利米書 191-2 等見過一整段演講,那裡說要在陀斐特葬埋屍首,並且警告說整座城都會像陀斐特那樣。

5. 要移除奉獻給日頭的馬,當作俗物使用,這些馬不得不服在虛空之下,如今要叫它們脫離這虛空;至於日車(這些馬和車竟然就是以色列的馬兵和車輛,真是可悲!),他將它們盡行燒毀;倘若日頭是火焰,那麼這些車最像日頭的時候,就是被焚燒的時候。

6. 凡行邪術的,交鬼的,都要除去(24 節)。凡被定罪行巫術的,他可能將他們處死,以此警戒別人遠離這些惡行。在這一切事上,他都誠誠實實,謹遵前不久發現的律法書上所寫的話24 節)。他以律法為準則,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定睛於律法。

III。他的熱忱還延伸到他力所能及的以色列城邑。十個支派已被擄,亞述的殖民並未住滿那地,所以可能不少城邑投在了猶大王的保護之下(歷代志下 311346)。他到這些城邑來視察,想要在那裡推行改革。凡是我們能影響到的地方,都應當儘量去行善,制止惡人作惡。

1. 他污穢並拆毀耶羅波安在伯特利的壇,連同那裡的邱壇和青翠樹(第 15-16 節)。看來牛犢已經不存在(撒馬利亞啊,你的牛犢已經丟棄;何西阿書 85),但壇還在,拜偶像成癮的人仍在使用。

1)這壇被污穢(16 節)。約西亞大發虔誠的熱心,要徹底清除偶像風俗的老巢;他發現了山上的墓地,也許是用來葬埋拜偶像祭司的,距離他們所服事的壇不遠;這些人十分鍾愛這壇,甚至要將自己的骸骨埋在附近。他掘開這些墳墓,取出骸骨,燒在壇上,表示這些祭司若還活著,他也會這樣待他們;活著的祭司他果然如此對待(20 節)。由此,他污穢了這壇,令其變得可憎。經上警告拜偶像的說:他們的骸骨要拋散在日頭之下(耶利米書 81-2);那裡的警告和這裡的執行(顯明他們骨頭上有本身的罪孽;以西結書 3227)都表示死後有審判,為那些犯了那樣的罪或別的罪、死活都不願悔改的人存留;倘若只是焚燒骸骨,那還算是小事,但如果這象徵靈魂在更猛的火裡受煎熬(路加福音 1624),那才可怕。約西亞做這件事,看來是臨時決定的;若不是他轉身看見那墓地,本不會如此行;但這件事在 350 年前、耶羅波安最初建壇的時候,先知就曾有過預言(列王紀上 132)。在人看來似乎是巧合,但在神,祂總能預見到,有時還要預先說出來。 王 的 心 在 耶 和 華 手 中箴言 211);約西亞的心也在祂手中,將其轉動(他自己不知不覺;雅歌 612),就行了此事。神的工沒有落空的。

2)這壇被拆毀。他將這壇和一切所屬的盡行拆除(15 節),將其焚燒,偶像既然在世上乃為虛無,他就盡力將其剷除,打碎成灰, 如 同 風 前 的 灰 塵詩篇 1842)。

2. 他拆毀了所有邱壇的殿宇,就是在撒馬利亞各城的撒但會堂(19 節)。這些都是以色列王建造的,神興起這位猶大王將其拆除,要賜尊榮給那被十個支派所背叛的大衛家;他把那些祭司當作祭物獻在他們自己的壇上,乃是公義的(20 節)。

3. 他細心保留了那神人的墓穴;那來自猶大的神人預言此事,如今有來自猶大的王執行此事。他就是那好先知,曾指著伯特利的壇說話(列王紀上 1332),自己卻因違背了耶和華的話被獅子所殺;不過為了表示神對他的怒氣沒有延及到他死後,只到他死為止,神就使他周圍的墳墓都被掘開,他的墳墓卻安然無恙(17-18 節),無人移動他的骸骨。他進入平安,在床上安歇(以賽亞書 572)。那說謊言的老先知當時很想在儘量靠近他的地方下葬,看來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他的骨灰既然和那好先知的骨灰混在一起,就因他的緣故得保留;參考民數記 2310

IV。這裡告訴我們,約西亞和百姓在這以後守逾越節。一旦除去國中的舊酵,就開始忙著守節。耶戶搗毀了巴力崇拜,卻沒有謹遵神的誡命和典章;但約西亞所考慮的,不只是停止作惡,還要學習行善,除去一切可憎習俗的途徑,就是謹守一切所命定的典章(參考利未記 1830),所以他吩咐全民守逾越節;這不只是紀念他們蒙拯救出埃及,也是象徵將自己獻給領他們出來的那位,象徵與祂相通。他發現守節這件事記在律法書中,這裡稱為約書;滿有權柄的神雖可直接命令我們行事,但滿有恩典的神卻用約的形式與我們交往,所以他要守節。這裡所記載的,不如希西家時期守逾越節那樣詳細(歷代志下第 30 章),不過總的來說,這裡告訴我們,先前幾個王都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自從士師治理的時候就沒有守過(22 節);這從側面表示士師記這卷書雖然把以色列當時的景況寫得極其悲哀,但那時也有黃金歲月。這次守節,無論是人數還是參與者的投入,無論是祭物還是供物,都是極不尋常的,人人嚴守逾越節的條例,和希西家時期守逾越節不同,那時很多守節的人不按聖所的潔淨條例自潔,還允許利未人做祭司的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約西亞作王的餘剩日子,信仰極其興旺,人人謹守耶和華的節期;但這次逾越節尤其叫人滿意,因為聖約得到重申,改革按聖約的條款得到開展,前不久在律法書中所發現的源自神的聖禮得到恢復,儘管久已荒廢,這些都叫人心中滿有聖潔的喜樂;因為他們熱心摧毀偶像風氣,神就喜悅用不尋常的兆頭來賞賜他們,證明祂的同在和恩惠。這一切加到一起,這次逾越節就顯得極其不同尋常。

 

約西亞之死(主前 610 年)

25-3025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26 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是因瑪拿西諸事惹動他。27 耶和華說:「我必將猶大人從我面前趕出,如同趕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棄掉我從前所選擇的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說立我名的殿。」28 約西亞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29 約西亞年間,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發拉底河攻擊亞述王;約西亞王去抵擋他。埃及王遇見約西亞在米吉多,就殺了他。30 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從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墳墓裏。國民膏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接續他父親作王。

 

讀了這幾節經文,我們不得不說,耶和華啊,雖然你的公義好像高山,極其明顯,不容爭議,的 判 斷 如 同 深 淵 詩篇 366),深不可測。我們能說什麼呢?

I。這裡承認約西亞是有史以來坐在大衛寶座上的最好的王(25 節)。希西家在危難中對神的信心和倚靠是獨一無二的(185),照樣,約西亞在推行改革過程中的誠信和熱心也是獨一無二的。在這一點上,無人像他:

1. 列祖背叛耶和華,他卻歸向祂。歸向神,選擇祂,愛祂,這就是真信仰。他盡己所能使他的國也歸向耶和華。

2. 他在這件事上盡心、盡性,凡他所行的,都有正確的感情和目標。在信仰的事上不盡心,就是不把信仰當一回事。

3. 他在這件事上盡心、盡性、盡力,就是滿有衝勁、勇氣和決心,不然就不可能衝破眼前的困難。我們若能在事奉神的事上盡力盡心,便可成就極大的事!

4. 他所行的,乃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嚴格遵行那律法,並且真心擁戴。他大發熱心,但並不蠻幹,而是按律行事。

II。儘管如此,他還是英年早逝,且是暴斃,不出幾年,他的國就淪喪。像這樣的改革,人人以為王和王國必欣欣向榮,但事實正相反,王和王國都籠罩著烏雲。

1. 王國即便改革,仍註定要滅亡。然而,耶和華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26 節)。這是千真萬確的,神曾藉著先知說過(耶利米書 187-8),倘若一國原本註定要滅亡的,但若轉意離開他們的惡,就必後悔,不將災禍降與他們;所以我們應當斷定,約西亞的民雖然服在約西亞的權柄之下,但沒有真心謹守約西亞的原則。他們不得不轉離惡道,但不是心甘情願轉離惡道,仍然心儀偶像;於是鑒察人心的神就沒有收回祂的判決,祂的判決仍然是:猶大人必被趕出,如同以色列人一般,耶路撒冷必被棄掉27 節)。不過即便是這場毀滅,其本意也是要他們真正悔改,因而我們不得不說,不僅罪犯惡貫滿盈,註定滅亡,並且那疾病也已發作,該治癒了,其結果就是除去罪孽。

2. 作為這件事的證明,推行改革的王在他正發揮大作用的時候被剪除:這是對他的憐憫,好叫他不致親眼看見即將臨到他王國的災禍,但這也是對百姓的忿怒,因為他的死直接導致荒涼臨到。埃及王似乎正在出兵攻打亞述王,當時的巴比倫王也稱為亞述王。約西亞的國正處在兩國之間。他覺得應該出兵抵擋埃及王,免得他的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威脅;他雖然在這時聲稱無意攻打約西亞,但他若將埃及河和幼發拉底河成功打通,那麼猶大地很快就會被淹沒。於是約西亞去抵擋他,且在第一次交手時就喪命(29-30 節)。對於這件事

1)我們不敢恭維約西亞的行為。他去打這場仗,並無明確呼召,似乎也沒有藉著烏陵或先知求問神的意思。他為何要為亞述王出頭、表現得像是他的盟友呢?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歷代志下 192)?如果埃及王和亞述王之間有紛爭,他本該意識到神自會從中給他和他的民帶來好處,叫雙方起到相互削弱的作用。神曾應許他必平平安安歸到墳墓(2220);有人理解為這應許沒有兌現,因為他在這件事上失算,拋棄了應許的好處。神應許要在我們所行的道上保守我們,但如果我們偏離所行的道,那就是把自己拋到祂的保護之外。我的理解是,我相信這應許還是應驗了,因為他死的時候與神和好,與他的良心和好,並且沒有看見迦勒底人毀滅猶大和耶路撒冷,也沒有看見任何災禍的跡象迫在眉睫;不過我還是覺得這是天意對他的責備,因為他行事莽撞。

2)我們應當稱謝神的公義,他從忘恩負義的民那裡取去珍珠,因他們不懂得珍惜。眾人大大哀慟他的死(歷代志下 3525),耶利米迫切要求眾人哀慟,將這件事的意義告訴他們,指出這是大禍臨頭的跡象;眾人在他生前沒有好好利用所得的憐憫,於是神就挪去這些憐憫,叫他們明白這些憐憫的價值。

 

約哈斯和約雅敬作王(主前 610 年)

31-3731 約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三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32 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33 法老尼哥將約哈斯鎖禁在哈馬地的利比拉,不許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34 法老尼哥立約西亞的兒子以利亞敬接續他父親約西亞作王,給他改名叫約雅敬,卻將約哈斯帶到埃及,他就死在那裏。

35 約雅敬將金銀給法老,遵著法老的命向國民徵取金銀,按著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銀,好給法老尼哥。36 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西布大,是魯瑪人毗大雅的女兒。37 約雅敬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

 

約西亞安葬以後,耶路撒冷就再也沒有寧日,災禍是一個接一個,不出二十年就全然毀滅。這裡簡述他兩個兒子作王的故事;第一個成了戰俘,第二個則成了埃及王的傀儡,並且二人都是剛登基就這樣。埃及王既殺了約西亞,他雖無意圖謀猶大,但被約西亞的抗拒所激怒,似乎現在要折轉人馬,對付他的家和他的國了。約西亞的眾子若踏著他的腳蹤,便可受益於他的虔誠,但他們既然偏離他的腳蹤,就不得不受害於他的莽撞了。

I。那地的人首先立他幼子約哈斯為王,可能因為他顯得很有打仗才能,勝過他的哥哥,能與埃及王相抗衡,替父親報仇;當時眾人也許更關心復仇的事,更關心面子,不在乎繼續開展他父親的改革;結果可想而知。

1. 他行惡事(32 節)。他雖得了良好教育,又有好榜樣,但還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並且很可能在他父親生前就已如此,因為他作王時間很短,不可能在作王期間顯出這麼多惡來。他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惡。雖然他沒有很多時間作惡,但他選擇了所效法的榜樣,表明他有意跟從誰,決心步誰的後塵;既然如此,他想要效法的人所行的惡,這裡就算作是他行出來的。年輕人選擇以誰為榜樣,選擇效法誰,這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若有差錯,那就是致命的;參考腓立比書 317-18

2. 他既然行惡事,結果自然就很慘。他作王只有三個月,就淪為戰俘,活著是戰俘,死時還是戰俘。埃及王捉住他,將他囚禁(33 節),免得他鬧出動靜來,還將他擄去埃及,不久就死在那裡(34 節)。這約哈斯就是以西結在為以色列的王作哀時所說的那小獅子,說它學會抓食而吃人(就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然而列 國 聽 見 了 , 就 把 牠 捉 在 他 們 的 坑 中 , 用 鉤 子  拉 到 埃 及 地 去以西結書 191-4);參考耶利米書 2210- 12

II。埃及王立約西亞的另一個兒子以利亞敬為王;這裡沒有說他接續約哈斯作王約哈斯的任期太短,不值一提),而是說他接續約西亞作王。在此之前,猶大的王冠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直到現在,才出現兄弟傳位的現象;亞哈家曾有過一次這樣的事,但在大衛家,這是首次。埃及王既有能力立他為王,就再次行使他的能力,改了他的名字,稱他為約雅敬;這名字與耶和華有關,因他無意叫他拋棄或遺忘本國的信仰。萬國都奉自己神的名而行,他也理當如此。巴比倫王給人改名的時候卻沒有這個意思(但以理書 17)。關於這約雅敬,這裡告訴我們:

1. 埃及王使他極其貧窮,向他徵收了一大筆錢,有一百他連得銀子,一他連得金子(33 節),他費了好大勁,才從臣民那裡擠出這筆錢來,給了法老(35 節)。先前是以色列人擄掠埃及人,現在是埃及人擄掠以色列人。可見罪孽所帶來的改變是何等可悲!

2. 他變得很窮,卻沒有變好。他受到天意的責罰,本該自卑悔改,但他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37 節),因而就準備接受更大的審判。神就是這樣,小一點的審判不管用,更大的審判就奉命而來。

---------------------------------------------------------------------------------

第二十三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