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9, 2025

[詩篇 ] 第十三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十三篇



這首詩形容失落心靈的光景和良藥。具體的寫作背景不能確定,但總的來說:

I。大衛心情沉重,感歎神離他而去,久久不回,遲遲不救(1-2 節)。

II。他迫切禱告,求神體恤他的光景,安慰他(3-4 節)。

III他堅信神必施恩回應,並在詩的最後滿有喜樂和誇勝,因他堅信拯救必會到來,像是已經到來一般(5-6 節)。

 

大衛的傾訴和禱告化成讚美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1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2 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3 耶和華-的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4 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5 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6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

 

大衛在苦難中向神傾心吐意;禱告不長,但其方法卻引人入勝,可用於引導和鼓勵。

I。他滿腹苦水,難免傾訴一番(1-2 節);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詩篇 102 題目),受苦人有這樣的自由。心中憂悶,若能發洩一番,尤其是在施恩座前,便可稍得平息;我們必能在那裡得見神,他以百姓的苦為自己受苦,因百姓的軟弱而憂傷;我們可憑信心坦然前往,在那裡,我們有言論自由。這裡要注意的是:

1. 大衛訴苦:

1)說神對他不友善;他覺得神不友善,這是他的軟弱。他以為神忘記了他,忘記了所給的應許和所立的約,忘記了先前的慈愛(他本以為這是將來慈愛的憑據),忘記了世上還有這樣一個人,需要神的拯救和説明,也在盼望他的拯救和幫助。錫安也說過這樣的話: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 4914),以色列也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賽亞書 4027)。這不是說義人懷疑神無所不知,懷疑他的良善和信實;這是一時衝動,表達一種難以克制的恐懼,同時又是出於對神恩典的崇高敬意和迫切渴慕,言語雖唐突,還是情有可原的,稍一轉念,就會收回,並且懊悔。神向他掩面,使他渴望得著原有的內在安慰;由此他預表十字架上的基督,喊道: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 2746)?神有時向他的兒女掩面,使他們看不清自己是否有份於他,便心裡憂悶,超過各樣外在的苦難。

2)說他煩躁不安。

[1.] 擔心的事太多,塞滿自己的頭腦:「我心裡籌算;我無計可施,沒有可靠的人可以商議,只好自己盤算如何自救;但我所謀的多半不成,我真是走投無路,煩躁不安。」焦慮和擔憂都是重擔,義人如此負重,往往沒有必要。

[2.] 憂愁的事太多,塞滿自己的心:終日愁苦。心中的霧霾揮之不去,情緒大受影響,不僅是寂靜孤單的夜晚,就連公務繁忙的白晝也是如此;日日憂愁不斷,好比雨後雲彩返回(傳道書 122)。憂愁之糧有時成了聖徒的每日食糧。我們的主自己就是個憂愁的人。

3)說仇敵狂傲,令他更加憂愁。他的大敵掃羅和他手下的,個個向他叫囂,嘲笑他受苦,幸災樂禍,自以為勝過了他。他將這一切都看作是虧缺神的榮耀,有損神的權能和應許。

2. 如何傾訴: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揮之不去的苦難熬煉耐心,常令人疲倦。苦難不斷,就以為要到永遠,這是常有的試探;那時,失望成了絕望,原本沒有喜樂,最後連盼望也沒有了。「耶和華啊,請告訴我,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請你向我保證不會永遠如此,保證你的慈愛遲早要轉回,這樣我才能安心忍受眼下的苦難。」

II。傾訴往往激發禱告(3-4 節)。我們決不可隨意發怨言,除非是可以獻在神面前的傾訴,除非是能激發禱告的傾訴。這裡要注意的是:

1. 他的祈求:求你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意思是:

1)求你堅固我的信心;信心乃是靈魂的眼目,靈魂透過信心的眼目向上看,超越萬事,看透萬事。「耶和華啊,求你使我看透眼前的苦難,預見這一切必有好結果。」

2)求你引導我走前面的路,使我看清周圍環境,避開為我所設的網羅。

3)求你使我的靈魂蘇醒,得著救恩的喜樂。沮喪的心靈蘇醒,在經上稱作眼睛明亮撒母耳記上 1427);參考以斯拉記 98。耶和華啊,求你驅散蒙蔽我眼睛的霧霾,使我臉面發光。

2. 祈求的緣由。他提起他和神的關係,提起他有份於神(耶和華我的神啊!),強調他的危難極大,急需拯救和幫助。若不能快快眼目光明:

1)他就必滅亡:「我就要沉睡至死,我不可能在這一切擔心憂愁的重擔下存活。」對靈魂而言,最具有殺傷力的,莫過於缺乏神的恩惠,而最能使靈魂蘇醒的,莫過於神的恩典回歸。

2)仇敵就必誇耀:「免得我的仇敵說免得掃羅乃至撒但見我跌倒就心滿意足。」仇敵必趾高氣揚,說:「我勝了他,我所向無敵,他和他的神都不是我的對手。」仇敵必幸災樂禍,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若允許他們如此踐踏天上地上一切聖物,神的榮耀何在?

III。他的禱告很快轉化為頌讚(5-6 節):但我的心快樂,我要向耶和華歌唱。短短幾句話,這一轉化出人意料!在詩的開頭,我們看見他沮喪、顫抖,即將陷入悲哀和絕望之中;可到了詩的末了,他卻以神為樂,在讚美的言辭中昇華,心胸開闊。可見信心的能力,禱告的能力,可見親近神真好。我們若將自己的擔憂都帶到施恩座前,都卸在那裡,離開的時候便可像哈拿那樣,上再不帶愁容撒母耳記上 118)。請注意看他如何得安慰:

1. 神的慈愛是他信心的支柱。「我的處境實在艱難,令人沮喪,但我想起了神的良善;一旦意識到可以信靠神的良善,我便得了安慰,儘管我自己乏善可陳。我先前遇見苦難,都曾倚靠神的慈愛,從來沒有失望過,總是及時得拯救,只要倚靠神的慈愛,便得扶持。即便是這場災禍,神向我掩面,外有爭戰,內有懼怕,我仍倚靠神的慈愛;這好比暴風雨中的錨,縱然在波浪中顛簸,也絕不會翻船。」有人理解為:我仍信靠你的慈愛:「我將自己交托給神的慈愛,堅信最後必得益處。」他這樣求告,是因為他深知神喜愛盼望他慈愛的人(14711)。

2. 他因為相信神的慈愛,心裡就充滿救恩的快樂因為喜樂和平安都從信心而來(羅馬書 1513)。因信就有大喜樂彼得前書 18)。他既信靠神的慈愛,就堅信救恩,乃至他終日憂愁的心,因神的救恩快樂。雖多有哭泣,終究要喜樂。

3. 他因神的救恩快樂,口裡就滿有讚美的歌(6 節):「我要向耶和華歌唱;我要歌唱,紀念他以往的作為;以往的平安雖不再有,我仍要稱頌神,因他曾使我享平安。他曾用厚恩待我,如今他無論如何待我,我都要歸榮耀給他。我要歌唱,盼望他將來的作為,堅信一切都會美好,永遠美好。」但他的口氣像是已經發生的事(他曾用厚恩待我),因為他憑信心得著了救恩的憑據,便堅信不疑,像是已經發生了一般。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或將這首詩作為禱告,若沒有像大衛這樣的怨言,就當為此感謝神,要懼怕神掩面離開,要同情心中愁苦的人,也要懷著聖潔的信心和喜樂多多鼓勵自己。

----------------------------------------------------------------------------------

第十三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