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4, 2025

[詩篇 ] 第四十一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一)

 第四十一篇



聖民飽受人的不義和詭詐,卻常因神的慈愛和信實而得扶持與安慰。大衛在病榻上就有這樣的感受;他感覺到仇敵禽獸不如,但他的神卻滿有恩典。

I。他在疾病中與神相通,憑信心領受並牢牢抓住神的應許(1-3 節),在禱告中提升自己的心(4 節),就深得安慰。

II。他形容仇敵的惡意,譭謗,謾駡,極其傲慢(5-9 節)。

III他把自己的事交給神,堅信神必認他,必喜愛他10-12 節);最後以頌讚結束(13 節)。若有受苦的,生病的,願他唱本詩的前半部份;若有受逼迫的,願他唱後半部份;當我們歌唱的時候,應當默想義人在今世的患難和安慰。

 

眷顧窮人的蒙應許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1-41 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2 耶和華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給仇敵,遂其所願。3 他病重在榻,耶和華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給他鋪床。4 我曾說: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醫治我!因為我得罪了你。

 

這幾節經文說的是:

I。凡是眷顧貧窮的,神應許要幫助和安慰他們。

1. 大衛說起這些:

1)想必指他的朋友;他正在受苦,他們善待他,體恤他的處境:眷顧大衛的有福了。儘管他身陷苦難,仇敵又對他傲慢辱駡,但他到處都能遇到同情他、關心他、對他有好感、尊敬他的人。他向這樣的朋友宣告祝福,堅信神必因他們的仁慈賞賜他們,尤其是在他們也落入苦難的時候。仇敵越是惹動他,他就越覺得朋友可愛。

2)也可能指他自己。他的良心為他作證,他眷顧貧窮的,即便身在王宮,有尊榮有權柄,他仍眷顧窮人的缺乏和苦楚,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因而他確信神必按他所應許的,在他生病的時候賜給他力量和安慰。

2. 我們應當從更廣義的角度,將之應用於自己。這是對另一個應許的詮釋: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 57)。請注意看:

1)所要求我們的憐恤:要體諒貧窮的1,體諒受苦的,包括內心受苦,身體受苦,財產受苦。這些我們都要體諒,懷著通達和溫柔的心;要看到他們的疾苦,關心他們的處境,要同情他們,憑愛心判斷他們。體諒窮人時要有智慧,就是說,看到別人貧窮或受苦,自己就要學功課,當作是對自己的訓誨(原文在此用了訓誨這個詞)。

1欽定本將第 1 節上半句譯為:體諒貧窮的有福了!所用的動詞有「思想」的意思

2)所應許給我們的憐恤。人若體諒貧窮的(即便沒有能力幫助,也可體諒他們,關懷他們,酌情相助),神就必體諒他,使他不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得獎賞,也必在地上享福;體諒貧窮的,乃是敬虔的行為,與其他敬虔行為一樣,都有今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 48),常在今生蒙福。慷慨捐助窮人,這是通往興旺發達的最確、最安全的途徑;如此操練的人:

[1.] 在苦難中必有及時有效的幫助從神而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乃至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們也都平順,別人所受的災禍,他們不致落進去;若有人能躲得過耶和華發怒的日子,那一定就是他們。人若將自己分別出來,有別於心裡剛硬的人,到了患難的日子,神也必將他們分別出來。他們遇到危險嗎?神必保守,使他們存活;再好的人,也已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千回,而神若使他們以自己的命為掠物耶利米書 219),就當視作極大的恩惠。他沒有說:他們的機會大一些,而是說:神必保全他,使他存活,哪怕死亡的箭在他們周圍亂飛。仇敵威脅他們嗎?神必不把他們交給仇敵,遂其所願;再強大的敵人,也沒有權勢可言,除非是從上頭來的。神愛我們,世人和魔鬼恨我們,神的善意足以保全我們,抵擋他們的惡意;我們若體諒貧窮的,幫助並救拔他們,就必有份於神的善意。

[2.] 尤其在病痛中,必有及時有效的幫助從神而來(3 節):他病重在榻,耶和華必扶持他;他臥床不起,神必扶持他的身體,也扶持他的意念,必給他鋪床這是個極其屈尊俯就的表達,將之比作照料病人的,尤其是比作母親照料臥床的孩子,把他們的床收拾穩妥;神若親自鋪床,那床一定極其舒適。他必從頭到腳鋪得穩當,沒有一點不舒服;他必轉動他的床榻(原意如此),搖動他的床,使他安然躺臥;也可理解為:他必使他的床轉回,成為健康的床。注意:神應許他的百姓,在他們身體有病痛的時候,必加添他們力量,使他們輕省。他沒有說他們不會得病,沒有說他們不會長期臥床,也沒有說他們不會病死,但他應許必賜給他們能力,在患難中忍耐,欣然等候結局。身體雖在病痛中,靈魂必藉著他的恩典,安然居住。

II。大衛受這些應許的引導和鼓勵,在此發出禱告(4 節):我曾說,求你醫治我的靈魂。我們曾經作過的禱告,要是能記下來就好了,免得在禱告中說一套,在行為上又是另外一套。這裡說的是:

1. 他謙卑祈求: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他求憐恤,深知他不可能在嚴格的公義面前站立得住。再好的聖民,即便是憐恤窮人的,也不能在神面前自大,而是要拜倒在他面前,求他的憐恤。我們在刑杖之下,應當求神施憐憫: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的靈魂2。罪是靈魂的疾病;赦罪之恩醫治靈魂,重生的恩典醫治靈魂;我們應當渴慕靈魂得醫治,勝過身體得醫治。

1欽定本將第 4 節中的「求你憐恤我,醫治我」譯為:求你憐恤我,醫治我的靈魂

2. 他認罪悔改:我得罪了你,所以我的靈魂需要得醫治。我是個罪人,可憐的罪人,求你憐恤我;參考路加福音 1813。沒有跡象表明他這裡特指某一項大罪,而是說他常常軟弱犯罪,這些罪在疾病中一一浮現在眼前;他因為懼怕犯罪的惡果,就禱告說:求你醫治我的靈魂

 

大衛指責他的仇敵;他的安慰在乎神

5 我的仇敵用惡言議論我說:他幾時死,他的名才滅亡呢?6 他來看我就說假話;他心存奸惡,走到外邊才說出來。7 一切恨我的,都交頭接耳地議論我;他們設計要害我。8 他們說:有怪病貼在他身上;他已躺臥,必不能再起來。9 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10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使我起來,好報復他們!11 因我的仇敵不得向我誇勝,我從此便知道你喜愛我。12 你因我純正就扶持我,使我永遠站在你的面前。13 耶和華 - 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 的,從亙古直到永遠。阿們!阿們!

大衛常常哀歎仇敵在他病痛中對他的傲慢行徑,不但本身野蠻,也很令他傷心。誠然,他們還不至於像現代人那樣作惡,在他飯菜裡下毒或故意害他得病,但他們卻在他得病時羞辱他(5 節):我的仇敵用惡言議論我,目的就是叫他難過,毀壞他的名聲和利益。讓我們來看看:

I。仇敵對他做了些什麼。

1. 盼他死:他幾時死,他的名才滅亡呢?大衛的一生坎坷,他們仍滿腹怨恨。但大衛的一生極其有用,從各方面看,他都是國人最大的妝飾和祝福;但似乎仍有人討厭他,好比猶太人討厭保羅,叫囂說: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使徒行傳 2222)!人本不該盼別人死,但若盼有用的人死,只因他們有用,那其中就有古蛇的毒氣。他們嫉妒他的名,嫉妒他所贏得的榮譽,滿以為只要他死了,他的名聲和榮譽就會和他一同歸於塵土;但他們錯了:當他服事了那一世的人,自然會死去(使徒行傳 1336),但他的名會滅亡嗎?不會,他的名在聖經裡,至今仍活著,仍散發香氣,直到時間的末了,因為義人的紀念被稱讚箴言 107),將來也是如此。

2. 千方百計羞辱他(6 節):他來看我(探望病人本是鄰舍間的友情)就說假,意思是:「他假意關心我,與我同哀慟,安慰我,說見我病臥在床,極其難過,希望我早日康復;但這一切全是奉承,全是虛假。」我們常常感歎世態炎涼,人間很難找到真正的友情,但從這裡可以看出,古時的日子似乎也不比我們強。大衛的朋友都是虛情假意,口裡說得好聽,心裡對他並無真感情。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他們來探望他,還有其險惡的用心,乃是想從他的言行中挑毛病,便可隨意向別人誇大其詞,加上自己的評論,損壞他的名聲:他心存奸惡,扭曲事實,布散謠言,添油加醋,說:告他吧,我們也要告他耶利米書 2010)。大衛若埋怨自己的病痛,他們就說他怯懦無用;他若不埋怨,他們就說他愚蠢。他若禱告,或給他們好的建議,他們就嘲笑,說那是假的;他若不說話,在惡人面前什麼都不說,他們又說他得了病,忘記了信仰。遇到心存奸惡的,真是防不勝防。

3. 以為他不會康復,沒有機會除去堆在他身上的讒言。他們交頭接耳地議論我(7 節),在暗中偷偷地說,不敢公開,深知若公開,就必被駁倒。讒毀的,背後說人的,這兩樣被列在一起,乃是罪人的大惡(羅馬書 129-30)。他們交頭接耳,免得陰謀敗露,免得被挫敗;人們常說,交頭接耳的,不是謊言就是有鬼。這些人交頭接耳,設計陷害大衛。他們斷定他很快就會死,於是就謀劃如何廢去他為公眾利益所建立的法度,如何阻止這些法度施行,如何推翻他已經成就的。他將這些都稱作:他們設計要害我;他們信誓旦旦,以為必能成功,說:有怪病(彼列之物)貼在他身上。他們真希望對他的污蔑貼在他身上,直到他死,這樣一來,便可目的達到。他們的所為,正應了一句現代名言:只要儘量污蔑譭謗,總會有些貼在他身上。「這次他一定會病死,這是報應,他一定是犯了極大的罪,不願悔改,證明他是彼列之子,儘管看起來不像。」「這是撒但的攻擊,撒但也稱為彼列(就是那惡者;哥林多後書 615)。這是中了邪(按一些人的常用說法),所以會緊貼在他身上;如今他臥床不起,必不能再起來;我們定會除掉他,分他的擄物。」義人得病,若有人幸災樂禍,不要覺得奇怪,這個世界真是配不上他們;參考啟示錄 1110

4. 尤其是有這麼一個人,大衛對他如此信任,他卻與仇敵為伍,百般羞辱他(9 節):連我知己的朋友;此人可能是亞希多弗,曾是他的密友,國中的宰相,大衛很信任他,以為他誓死忠心,對他言聽計從;此人還吃過他的飯,意思是相當親密,常與他一同吃飯,甚至還靠他養活,本當知恩圖報,效忠於他。就連那些食禦鹽的,也不忍見王吃虧(以斯拉記 414),更不用說詆毀自己的王。但這卑鄙無恥之徒竟然忘了吃過的飯,大衛向他仰臉,他卻抬腳踢他,不但離棄他,還要侮辱他,踢他,竭力想叫人替代他。若有人被恩待,又被器重,卻仍不感激,那就真是惡人。我們若也受這樣的羞辱,不要覺得奇怪,大衛受過,大衛的子孫也受過。大衛受聖靈感動,在此指的就是賣主的猶大,我們的救主親自詮釋了這句話,他蘸了一點餅,遞給猶大,要應驗經上的話: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約翰福音 1318 26)。說實在的,我們自己對神豈不也是這樣不忠不感恩嗎?我們每天吃他的糧,卻抬腳踢他,好比耶書倫漸漸肥胖,就踢跳申命記 3215)。

II。仇敵惡意的行為,大衛如何承受?

1. 他求神挫敗他們的陰謀。他不向他們說話,而是轉向神: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因為他們不憐恤我(10 節)。他在前面說:求你憐恤我,那是因為仇敵羞辱他,這裡則是一般的禱告,適用於任何場合。神的憐憫足以解開任何心裡的結。他們試圖將我打倒,以為我起不來,耶和華啊,求你使我起來,從這病榻上起來。求你使我起來,好報復他們;有人理解為:我好以善報惡;這是大衛的行事風格(743513)。義人希望得著機會向傷害他們的表示自己並無惡意,還願意為他們效力。也可理解為:「我乃是王,可以向他們發怒,將他們趕出王宮,將來不准他們與我同席;」這對別人會是不可或缺的警告。這句禱告詞也許含有基督升為高的預言,神將他舉起,叫他報復一切傷害他和他百姓的人,尤其是猶太人,不久以後他們果然徹底滅亡。

2. 他堅信他們必被挫敗(11 節):因我的仇敵不得向我誇勝,我從此便知道你喜愛我,你維護我的利益。他們盼他死,但他因著神的憐恤,居然正在康復;令他更得安慰的是:

1)他的仇敵必大失所望,垂頭喪氣,抱愧蒙羞,根本不必別人斥責,他們自己就煩惱不安。注意:我們雖不能因為仇敵倒地就幸災樂禍,但可以因為他們的陰謀被挫敗而歡喜。

2)這象徵神恩待他,證明神恩待了他,並且要不斷恩待他。注意:我們若在個人或集體的事上蒙了憐憫,若能看出是神在恩待我們,那就是雙倍的憐憫,雙倍的甜美。

3. 他倚靠神;神既多次救他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他進他的天國,正如蒙福的保羅那樣(提摩太后書 418。「至於我,正因為你恩待我,你就扶持我持守純正2,並且為了幫助我持守純 正,你使我永遠站在你的面前,好叫你的眼目永遠看顧我;這是你恩待我的果效,也是為了預備我,得以不斷領受你的恩惠。」也可理解為:「因為你藉著你的恩典,扶持我持守純正,我就知道你將來也必在榮耀中,使我永遠站在你的面前。」注意:

1欽定本將第 12 節上半句譯為:你扶持我持守純正

1我們任何時候若名聲受損,最應該在乎的應當是自己的純正,這樣便可欣然把一切交給神,他必維護我們的名聲。大衛知道,只要他能持守純正,就不必擔心仇敵向他誇勝。

2若不是神的扶持,世上再好的人也守不住自己的純正;我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哥林多前書 1510);神若任憑我們,我們就不但會跌倒,還會離棄真道。

3我們再軟弱,神也能扶持我們持守純正,真是安慰人心;只要我們把持守純正的事交在他手裡,他就必成就。

4)若不是神的恩典常常看顧我們,我們就不可能持守純正;他的眼目常在我們身上,不然我們很快就會離他而去。

5)神若扶持我們,得以在今生持守純正,也必使我們永遠站在他的面前,因看見就歡喜,也因所成就的果效而歡喜。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 1022)。

4. 這首詩的結尾是一句莊嚴的頌讚,稱頌神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13 節)。我們不確定這節經文原本是否屬於這首詩(倘若是,那就教導我們:若憑信心盼望蒙保守,從蒙恩直到得榮耀,便足以叫人心裡充滿喜樂,口裡充滿永遠的頌讚,即使身處大難也不例外);也可能這節經文加在這裡,作為整卷詩篇第一部的結尾,因為第一部到此結束(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第 72 篇,第89 篇,第 106 篇);倘若如此,那就教導我們不僅要以神為阿拉法,也要以他為俄梅戛,不僅以他為各樣善事的首先,也要以他為末後啟示錄 1817)。這裡教導我們:

1)要歸榮耀給神,因他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與他的百姓立約的神,為他們成就了大事和美事,將來必成就更大更美的事。

2)要歸榮耀給他,因他是永恆的神,他的存在和頌讚,都是從亙古直到永遠。

3)要懷著極大的感情和熱忱歸榮耀給他;這一點表現在這裡的兩道封印:阿們!阿們!今時如此,永遠如此。我們說:阿們!願所有的人也都說:阿們!

----------------------------------------------------------------------------------

第四十一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