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2, 2025

[詩篇 ] 第二十四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四篇



這首詩關乎耶穌基督的國度:

I。他的護理國度,掌管萬有(1-2 節)。

II。他的恩典國度,掌管教會。1. 國中的臣民,其特性(46 節)和特權(5 節)。2. 國中的王;召喚所有的人起來擁戴他(7-10 節)。有人說這首詩作於大衛把約櫃運回所預備的地方,其用意是引領百姓,透過表面的慶典,活出聖潔的生活,相信這約櫃所預表的基督。

 

神有絕對的主權

(大衛的詩。)1-21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2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這裡說的是:

I。我們所在的這個被造世界,神擁有絕對的所有權(1 節)。我們不能覺得唯有諸天和其上無數的光明使者才是屬他的,而這個世界既在萬有之中顯得微不足道,並且遠離天上的王室,他也許會忽略,漠不關心。不,地和地上的世界也是他的;他榮耀的寶座雖設在諸天之上,但他的國卻統管萬有,連地上的昆蟲也離不開他的眼目,脫離不了他的管轄。

1. 神把地給了世人,但他仍擁有地的所有權;他不過是租給世人,只是把使用權給了他們: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耶和華。地下的礦藏,極其豐富的礦藏,地裡的出產,林中的百獸,千山上的牲畜,我們的土地和房屋,以及世人憑藉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在地上的一切改善,都是他的。這些東西就恩典國度而言,誠然都是空洞的,都是虛空的虛空,對靈魂來說沒有價值;但在護理國度,這些都極其豐富。遍地滿了神的豐富。那裡有海,又大又廣10424-25)。世上各地區都屬耶和華,都在他眼目之下,手掌之中,乃至神的兒女無論在何處,都不會離開他父神的地盤,便得安慰。我們在地上所擁有的,地裡所出產的,都不過是借給我們的,都屬耶和華;我們可以對人說,這是我的,在他面前卻不能這樣說。即便是我們心目中最陌生的,就如經行海道,或藏在深海,這些也都屬於耶和華,他知道這些東西的具體所在。

2. 世上的可住之地箴言 831)尤其屬於他:世界和住在其間的。我們連自己都不屬於自己,身體和靈魂都不是自己的。神說:世人都是屬我的以西結書 184)。他是造我們身體的,是我們靈魂的父。我們的口舌不屬自己,應當用來服事他。即便是不認識他、不承認和他有關係的人,也是屬他的。詩人提到這點,是要表示神雖滿有恩典,悅納他所揀選的子民對他的敬拜和事奉(3-5 節),但並非離不開他們,也不會從中得益處,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他的;參考出埃及記 195;詩篇 5012。這也可應用於中保基督,所賜給他的地上各處,他都擁有所有權。父愛子,將萬有交在他手裡,賜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使徒在同一次講話中(哥林多前書 102628),兩次引用這句經文1,當時他正談到祭拜偶像的物:凡市上所賣的,只管吃,不要問什麼話,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既是神所造的,你就有權利。若有人對你們說:這是獻過祭的物,那就不吃,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這個不吃,還有很多可吃的。這也能解釋為何要滿足於今世的份、不眼紅別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他豈不能隨己意分配、給這個多一點,那個少一點嗎?

1欽定本在哥林多前書 1028 後面重複這句話: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

II。依據。他擁有無可爭議的所有權,因為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2 節)。地是屬他的:

1. 因為地是他所造、所形成、所建立的,適合世人使用。地的物質是他的,因為他造大地,乃是從無到有;地的形狀是他的,因為他造大地,乃是按照他的永恆謀略和意念。他親自創造,為自己的緣故創造,因而他是獨一、全然、絕對的主,若不是藉著他,若不是從他而來,若不是在他之下,無人能擁有一寸土地;參考 8911-12

2. 因為除他以外,無人能造。唯有無所不能的神才能造出大地,因為那是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乃是柔軟不穩定的根基(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似乎不宜作為大地的根基,但只要全能者願意,大海可以承受大地的重量。大水起初淹沒全地,使之不適合人類居住;如今奉命去往地下,露出乾地,大水反倒成了根基;參考 1048-9

3. 因為他仍在繼續;他建立,他安定,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傳道書 14。神的護理乃是創造的延續;參考 11990。大地安定在大水之上,這應當提醒我們,世間萬物何等飄忽無定,其根基不只是沙土,還是水;在其上建造是何等愚昧。

 

真以色列人的特性

3-63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4 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5 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6 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細拉)

 

詩人先前默想這個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此時,他的思緒忽然提升到另一個世界的大事,那個世界的根基不在海上,不在大水。世上的一切,神給了世人,我們應當感謝他的護理;但不可將之當成我們的份。

I。詩人在此詢問更美的事(3 節)。地是神的腳凳;即便我們在地上得了豐盛,也不過是暫住,很快就要離開,到那時,誰能登耶和華的山?離開以後,誰能上天堂?並且作為上天堂的憑據,誰能在今生藉著聖禮與神相通?靈魂若明白並且思想自己的本性、起源和不朽,一看見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會覺得美中不足,好比人在一切被造之物中,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 220);於是靈魂就想升高,升到神那裡去,到天上去,問道:「我應當如何行,才能上到高處,上到山上,上到耶和華所居住、所彰顯自己的所在?這樣我就可以多多認識他,住在那喜樂聖潔的所在,他在那裡接見他的百姓,使他們成為聖潔和喜樂。我應當如何行,才能成為神所認的子民,成為屬他的?這與大地和其中所充滿的屬他,完全是兩碼事。」這個問題和詩篇 151 的問題大致相同。聖殿所在的錫安山預表教會,包括可見教會和不可見教會。當時百姓即將把約櫃運回到聖所,大衛借此提醒他們,這些都是天上之事的樣式,應當透過這些,思想天上的事。

II。這裡是回答前面的詢問,從中可見:

1. 神子民的特性:藉著恩典和榮耀與他相通。

1)這樣的人持守自己,遠離大罪。他們手潔,不受世界和屬血氣的污染。不潔淨的人不可進入聖殿的山,象徵一切與神相通的都要求有清潔的言行。在禱告中舉起的手,應當是清潔的手,不被不義之財所玷污,不污穢人,不冒犯聖潔的神。

2)這樣的人憑良心(就是發自內心)表裡如一。他們心清。若不用心,信仰就是枉然。在人前手潔還不夠,還要洗淨自己的心,除去邪惡,不容任何隱而未現的污穢,這些東西在神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人若一味聲稱自己心裡純潔善良,手卻被罪行所玷污,那就是枉然。心清就是誠信無偽與神立約,謹慎保守自己的心,不容那惡者和邪靈靠近,憑信心得潔淨,順應神的形象和旨意;參考馬太福音 58

3)這樣的人不貪愛這個世界,不向虛妄,心中不過份貪戀世上的財富,世人的稱讚,或肉體的情慾,不以這些東西為自己的份,不追求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相信這些都是虛妄無定的,不能滿足人。

4)這樣的人誠實待神,誠實待人。無論是與神立約,還是與人立約,都沒有詭詐,不食言,不背約,不起假誓。若有人不看重真理,不看重神之名的尊榮,就不配在神的聖山得著一席之地。

5)他們都是禱告的民(6 節):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餘民,都有這樣特性的人,都算為耶和華的世代12230)。這樣的人尋求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

1欽定本將詩篇 2230 譯為:他必有後裔事奉他,他們都算為耶和華的世代

[1.] 他們與神聯合,尋求他,不只是迫切禱告,也努力蒙他的恩惠,持守在他的愛中。蒙神悅納成了他們最大的福樂,最大的目標,因而凡事謹慎勤奮,要得他的贊同。我們要攀登的乃是耶和華的山,是上坡路,所以需要不遺餘力,殷勤尋求。

[2.]他們與神的百姓聯合,一同尋求他。他們既與神相通,也就與聖徒相通,順應前輩聖徒的體統(有人這樣理解),像雅各那樣尋求神的面(有人這樣理解),他改名叫以色列,因他與神摔跤,並且得勝,尋求他,並且尋見;他們與當代的聖徒來往,就必得著神之教會的青睞(啟示錄 39),必喜悅與神的百姓相識(撒迦利亞書 823),與他們結伴,還要要親手寫:歸耶和華的,並自稱為以色列以賽亞書 445)。保羅剛剛悔改,就想與門徒結交使徒行傳 926)。他們必在雅各裡面尋求神的面(也有人這樣理解),意思是:在他百姓的會中尋求他的面。尋求你的面,雅各的神啊!我們譯本的註腳加上了這句,使之更容易理解。凡信徒都是亞伯拉罕的屬靈後裔,照樣凡努力禱告的,都是雅各的屬靈後裔;神從不對他們說:你們尋求我是徒然的以賽亞書 4519

2. 神子民的特權(5 節)。他們必成為真正永遠幸福的民。

1)必蒙福:從耶和華領受福份,就是神按他的應許所賜的一切果效和恩賜;蒙神賜福的,都是真有福的,因為唯有神才能命定福份。

2)必稱為義,成為聖潔。這些是他們所領受的天上福份,就是義,就是他們所饑渴慕義的義(馬太福音 56)。義乃是福份,只能從神而來,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義。他們必領受義的賞賜(有人這樣理解),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們存留提摩太后書 48)。

3)必得救,因為神要親自成為拯救他們的神。注意:人若蒙神稱義,也必得著他的救恩。人若配上天堂,就必平安上到天上,並且要在那裡尋見所尋求的,且有無盡的滿足。

 

榮耀的王

7-107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8 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9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10 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細拉)

 

這段經文中所說的,都說了兩遍;這樣的重複常出現在歌中,極其優美。這裡說的是:

1. 一再為榮耀的王要求開門;城門和門戶都要打開,大大開啟,迎接他進來。看哪!他站在門外叩門,隨時要進來。

2. 一再詢問這位大君王,奉他的名要求開門:榮耀的王是誰呢?這好比聽見敲門聲,人們常問:誰啊?

3. 一再形容要求開門的王: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是耶和華,萬軍之耶和華810 節)。由此可見:

I。這裡所形容的盛況,可能指約櫃回歸到大衛所搭的帳棚,或所羅門所建的聖殿;大衛在為建殿預備材料的同時,也預備一首詩,準備在獻殿禮上歌唱,這是合情合理的。門前的守衛聽見呼聲就開門,這裡稱為永久的門戶,因為遠比帳幕的門結實得多,帳幕的門不過是一道幔子。詩人教導守衛要問:榮耀的王是誰呢?又教導抬約櫃的人用這裡的話來作答,並且十分合宜,因為約櫃象徵神的同在(約書亞記 311。這也可理解為一種詩歌的手法,意在渲染主題。我們也是這樣擁戴神,擁戴他的話語和聖禮:

1. 隨時預備:城門和門戶都向他開啟。願耶和華的話語進到我們心靈深處;我們若有六百個頸項,個個都當低頭,順從他話語的權威。

2. 在靠近他的時候心懷敬畏,不可忘記我們所敬拜的神何其大。

II。這裡無疑指的是基督,約櫃和施恩座都預表他。

1. 我們可將之應用於基督升天,在那裡受歡迎。他完成了地上的工,就駕著天雲而去(但以理書 713-14)。那時,天門要為他打開,那裡的門真可稱作是永久的門戶,過去一向對我們關鎖,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世記 324)。我們的救贖主看見門戶關閉,但他既因著他的寶血為我們贖了罪,有權進入至聖所希伯來書 912),就要求開門,像是有權柄的,不只是為自己,也為我們;他身為先驅,為我們的緣故進入,為所有的信徒開了天國的門。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在他手裡,天堂和永生的鑰匙也在他手裡。他到達的時候極其精彩,眾天使要問:榮耀的王是誰呢?新耶路撒冷的城門由天使把持(啟示錄 2112)。神的長子被提到天上,神的使者都要拜他希伯來書 16);於是他們驚訝地問:這從波斯拉來,穿紅衣服,是誰呢以賽亞書 631)?他在那個世界看上去像是被殺的羔羊(啟示錄 56)。就有聲音回答說:他是有力有能的,在戰場上有能的,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制伏他和他百姓的仇敵。

2. 我們也可將之應用於基督藉著他的話語和他的靈進入人心,使他們成為他的殿。基督在他們心裡,好比約櫃在殿裡,使他們成為聖潔。看哪,他站在門外叩門啟示錄 3 20)。這裡要求心裡的城門和門戶都向他打開,不僅當他是客人,歡迎他進來,也要當他是合法的主人,經過產權驗證屬實,將所有權交給他。福音的召喚和要求,乃是邀請耶穌基督,榮耀的王,進入我們的心靈,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約翰福音 1213)!為了做好這件事,我們就應當問:榮耀的王是誰呢?要多多認識他,他是我們所信靠、所愛的,超過一切。就有聲音回答:他就是耶和華,只要我們向他開門,迎接他進來,他就是耶和華—我們的義耶利米書 236),是我們全能的救主。他有力有能,是萬軍之耶和華;若不讓他進來,我們就有禍了;凡冒犯他的,他有能力報復;他可以強制進入,不順從他的金杖,他就用鐵杖打碎。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願我們的心歡喜回應這裡的召喚,正如下一首詩的開頭所言:耶和華啊,我的心仰望你251)!

----------------------------------------------------------------------------------

第二十四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