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篇
由於多益告密,亞比亞他全家慘遭毒手;大衛對他說(撒母耳記上 22:22):你父的全家喪命,都是因我的緣故;那時他的心情一定非常沉重。為了發洩自己的憂思,稍得解脫,他寫下了這首詩;詩中他像是先知,又像是寶座上的王,帶有權柄。
I。起訴多益的行為(第 1 節)。
II。指控他,判他有罪,並且歷數他的罪行(第
2-4 節)。
III。向多益作出宣判(第 5 節)。
IV。預言在判決執行過程中義人必誇勝(第 6-7 節)。
V。他以神的憐憫為安慰,並決意要讚美他(第
8-9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應當從心裡厭惡謊言的罪,要預見到凡一意孤行犯這樣罪的,都必滅亡,要堅信,縱有撒但之子的各樣惡謀(撒但乃是謊言之父),神必保護他的教會和他的百姓。
多益之惡
(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1-5。1 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2 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3 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公義。(細拉)4 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5 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他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細拉)
詩的標題簡單介紹了本詩所涉及的故事。當時大衛終於意識到必須逃離王宮,因為掃羅一次次企圖謀害他。他沒有兵器也沒有食物,便撒了個謊,從祭司亞希米勒那裡得了兵器和食物。以東人多益剛好看見,於是就去見掃羅,密告亞希米勒,說他串通叛國者;掃羅基於他的一面之詞,竟然下達了血腥的命令,殺死了所有的祭司;控告者多益,也成了行刑者;參考撒母耳記上 22:9等。在這幾節經文裡:
I。大衛在這傲慢的勇士面前據理力爭(第 1 節)。也許多益身材高大,但即便如此,他殺戮手無寸鐵的耶和華祭司,實在算不得英雄;腰佩刀劍的竟然威逼身穿以弗得的,實在不光彩。但這裡說勇士,應該是指他的職位,因他是掃羅的僕人,家中的主管。這就是他自誇的所在,不但誇耀作惡的能力,也誇耀所作的惡。注意:作惡是壞事,而作了惡還要誇耀,那就更是壞事,不但不以為羞恥,還自以為是,不但自以為是,還誇大其詞,高抬自己。人若犯了罪還要自誇,那就是恬不知恥,勢必更加蒙羞;大能的勇士常常是惡人,以心願自誇(10:3)。這裡為何會出現這句 話,眾說紛紜:神的慈愛是常存的。有人覺得這是惡人對先前問題的回答。神的耐心和忍耐(這些都證明他的良善)被罪人濫用,乃至在惡道上心裡剛硬,既然作了惡沒有立即受刑罰,反倒是神的慈愛常存,於是他們就誇耀自己作惡,仿佛作惡平順就意味著作惡無害。但這其實應該更加證明他們的不是:
1. 說明罪行之惡:「既然神的慈愛常存,若是像他,自然有理由誇耀自己的良善,但你卻不斷作惡,完全不像他,全然悖逆他,豈能自誇呢?」
2. 說明罪行之愚昧:「你誇耀自己作惡,誇耀如何精心設計,如何馬到成功,自以為能勝過神的百姓,但你大錯特錯了:神的慈愛是常存的,他必保守他們,人能把他們怎麼樣(56:11)。」仇敵誇耀他們作惡,那是徒然的,我們卻誇耀神的憐憫。
II。他在天上的法庭嚴厲指控他,正如多益在掃羅的法庭嚴厲指控亞希米勒(第 2-4 節)。他說他舌頭邪惡(乃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雅各書 3:8),心裡也邪惡,舌頭邪惡說明心裡邪惡。他指控他四件事:
1. 邪惡。他的舌頭作惡,不只是像針刺人,而是像剃頭刀。蔑視嘲笑已經不能滿足他,他喜愛傷人的話,要毀滅他所痛恨的耶和華的祭司。
2. 虛假。他作惡,用的是詭詐的舌頭(第 4 節),愛說謊(第 3 節),這剃頭刀快利傷人(第 2 節);他在未有機會傷害祭司之前,對他們可謂是畢恭畢敬;他雖是個以東人,卻在祭壇服事,又獻祭,又尊敬祭司,像以色列人那樣得體,顯得十分殷勤(因他留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上 21:7),便得了機會大大陷害祭司。這也可能指他告密陷害亞希米勒,所告的雖確有其事,但卻被他惡意歪曲,所以也可說他愛說謊,舌頭詭詐。他說的是真相,但卻沒有把真相都說出來,非見證人所為;如果他說大衛謊稱他正在執行掃羅的公幹,亞希米勒信以為真,那麼接待大衛,就不能算是背叛掃羅,反倒是尊敬掃羅。若有人說:「我說的有部份事實」,同時卻歪曲事實,顯得與事實相反,這並不能逃避謊言的罪名。
3. 狡詐犯罪:「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心裡所盤算的惡,口裡說出來。」作惡過程中詭詐算計的成份越多,就越有魔鬼在其中。
4. 喜愛犯罪:「你愛惡勝似愛善;你愛惡,良善你卻一點都不愛;你喜愛說謊,無意行正事。你寧可用謊言來取悅掃羅,不願說真話討神的喜悅。」人人都當樂於找機會,在人身、產業和名聲等方面善待他人;若有人不這樣行,反倒樂於找機會害人,一有機會就立即下手,這樣的人真是具有多益的心思,愛惡勝似愛善。說話傷人已然很糟糕,而若是見別人說話傷人就喜歡,或自己喜歡說傷人的話,那就更加糟糕。
III。他宣告他的下場,神的審判必臨到他(第 5 節):「你毀滅了耶和華的祭司,將他們剪除,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毀滅之子必成為被毀滅之子,罪人猶大就是如此。毀滅人的,必被毀滅,尤其是仇恨、逼迫、毀滅耶和華祭司的;神的傳道人和神的百姓在神眼中為祭司,乃是君尊的祭司,凡仇恨、逼迫、毀滅他們的,必速速滅亡,直到永遠。多益在此被定罪:
1. 要被趕出會眾:他要將你從帳棚中抽出1,指的不是多益的居所,而是神的居所(很可能應該是這樣理解)。「你必被剪除,不再得著神的恩惠,不再見他的面,不再與他相通,不再能求問他,也不再能獻祭。」多益既如此惡待神的僕人,就理當從他奪去一切神家的特權;他曾多次來到神的帳棚,在他的院服事,但他只是留在那裡;他感到厭倦,便尋隙詆毀神家的人,因而理當將他除名,從那裡抽出來;如此對待我們的,理當將他趕出去。注意:濫用聖禮,就是放棄聖禮的益處。
1欽定本將第 5 節中「從你的帳棚中抽出」譯為「將你從帳棚中抽出」。
2. 要被趕出世界:「他要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別以為你的根紮得深。」義人的死乃是從活人之地遷往天堂,是公義樹從苗圃移植到耶和華的園子,且在那裡紮根,直到永遠;但惡人的死則是從活人之地拔出,永遠沉淪,成為神忿怒之火的燃料。與神相爭的,到頭來就是這樣的下場。
預言多益滅亡
6-9。6 義人要看見而懼怕,並要笑他,7 說:看哪,這就是那不以神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在邪惡上堅立自己。8 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9 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為你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
此時的大衛身陷大難,多益作惡不過是冰山一角,但我們卻在這裡看見他在患難中誇勝,喜上加喜。蒙福的保羅在患難中也誇勝(哥林多後書 2:14)。
I。大衛因多益倒臺而誇勝。但他沒有說自己誇勝,而是借用其他義人的話,免得被看作是報私仇。義人看見神的審判臨到多益,便相互談論:
1. 榮耀歸給神:義人要看見而懼怕(第 6 節),敬畏神的審判,在他面前肅立,因他是全能的神;傲慢的罪人在他面前無一人站立得住,我們在他面前也當人人謙卑。注意:神審判惡人,義人見之應當畏懼,應當謹慎,避免得罪他,避免惹他發怒;參考 119:120;啟示錄 15:3-4。
2. 羞恥歸給多益。他們要笑他,不是開玩笑,而是合理穩重,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2:4)。多益顯出他的愚昧來,合該被人嘲笑。這裡告訴我們,神的審判落在他身上的時候義人如何誇勝(第 7
節):看哪,這就是那不以神為他力量的人。有錢有勢的倒臺滅亡,不可能不引人注目,人人都會議論;多益倒臺,義人自然也要議論一番,說他沒有好下場,因為他不擇手段堅立自己,斂財攬權。倘若建築剛剛立起,就轟然倒塌,人們一定會問是哪裡出了問題。多益之所以倒塌:
(1)因為他沒有建造在磐石上:他不以神為他的力量,以為自己興旺發達,不必倚靠神的恩惠,不在乎神的恩惠,不持守在神的愛中,不誠心謹守本份,絲毫不尋求神。若有人以為不需要神,不需要信仰,只用權勢和財富來堅立自己,那就是自欺。
(2)因為他建造在沙土上。他以為堅立自己只需靠財富: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自以為可作多年的費用(路加福音 12:19),甚至以為只需靠作惡,便可堅立。他為了確保自己的榮譽,擴大權勢,可謂不擇手段。他善惡不分,貪得無厭,要除去一切攔阻他的,還以為這樣就能堅立自己。喪盡天良的,都貪得無厭。然而我們看看結果如何,他用攪拌不勻的泥漿蓋房子,如今倒塌,連同自己也被埋在廢墟中。
II。大衛因自己穩固而誇勝(第 8-9 節)。「這個勇士被連根拔除;至於我,就像青橄欖樹,根深葉茂;他被趕出神的居所,我卻在神的居所堅立;我不像多益,不是因故留在那裡,我在那裡大得滿足。」注意:人若憑著信心和愛,住在神的殿中,就必像那裡的青橄欖樹;經上說惡人好比青翠樹發生(37:35),雖長出很多大葉子,卻不結果;但義人要像青橄欖樹,滿了汁漿而常發青(92:14),滿了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士師記 9:9),其根和汁漿都來自好橄欖(羅馬書 11:17)。我們應當如何行,才能成為青橄欖樹呢?
1. 要活出信心的生活,信靠神和他的恩典:「我見倚靠財物的人落得如此下場,所以我要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我不倚靠世界,而是倚靠神,不倚靠自己的義,而是倚靠神的慈愛;神的慈愛白白賜給我們,賜給不配的人,他的慈愛本身就是我們的份,我們的福祉。」神的慈愛要存到永遠,是一貫的,不改變的,他所賜的要存到永遠。所以我們要永遠信靠他,決不離開這根基。
2. 要活出感恩的生活,以神為樂(第 9 節):「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因為你行了這事,向那些流你祭司血的仇敵伸冤報仇,給他們喝血,成就你所應許給我的。」大衛堅信這一切必在所定的日子成就,因而他的語氣像是已經發生一般。多多讚美,有助於加添信仰的榮美,使我們所領受的恩典結出果子來;我們決不缺乏讚美的題材。
3. 要活出盼望的生活,謙卑仰望神:「我要等候你的名2;我要在你顯明自己的一切道上謹慎等候,盼望發現你的恩惠,並且我願意等候,直到所定的蒙恩日子;因你的名在聖民面前本為美好;」也可理解為神的名在聖民的意念和判斷中本為美好,大衛由衷地表示同意。常言道:聖民的意念相通。
1欽定本將第 9 節下半句譯為:我也要等候你的名,因你的名在聖民面前本為美好。
(1)神的名本身美好,因為他向他百姓彰顯自己,滿有恩典,滿有慈愛;除他以外,沒有別的名可作我們的避難所,我們的高臺。
(2)我們等候神的名,乃為美好,因為唯有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耶利米哀歌 3:26),才能安撫平息我們煩躁不安的心靈,才能持守自己的本份,不致受試探,不致不擇手段自我解脫。眾聖民都經歷了其中的好處,等候他的,決不徒然,隨從他引導的,必要好結果,憑信心仰望他的,必不羞愧。在聖民面前為美好的,但願我們也能持守,尤其是在這方面:你當歸向你的神,謹守仁愛、公平,常常等候你的神(何西阿書 12: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