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這是一段禱告,詩人由於仇敵作惡,致使他陷入困境,就向神莊重祈求。這樣的事常臨到大衛,事實上,他一生中的絕大部份時間,這首詩都適用,由此他預表基督;仇敵不斷攪擾他,他情詞迫切求告於神,預表基督倚靠父神,在苦難中勝過黑暗權勢。在這首詩中:
I。大衛決意保持自己的心靈與神相通,承諾要祈禱,並堅信神必垂聽(第 1-3 節)。
I I。他因神的聖潔歸榮耀給神,且因神的聖潔大得安慰(第 4-6 節)。
III。他宣告要謹守敬拜聖禮(第 7 節)。
IV。他禱告:
1. 因自己的緣故禱告,求神引導他(第 8 節)。
2. 因仇敵的緣故禱告,求神滅絕他們(第
9-10 節)。
3. 因屬神百姓的緣故禱告,求神賜給他們喜樂,保守他們平安(第 11-12 節)。這一切都很實用,教導我們如何禱告。
求告神的引導和庇護
1-6。1 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顧念我的心思!2 我的王我的神啊,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祈禱。3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4 因為你不是喜悅惡事的神,惡人不能與你同居。5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惡的。6 說謊言的,你必滅絕;好流人血弄詭詐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
這首詩的題目中唯一特別的,就是用了一個隻在這裡出現的詞。有人猜(僅僅是猜)這個詞的意思是管樂樂器,就是說這首詩用管樂伴奏,不用絲絃樂器。在這幾節經文裡,大衛定睛於神:
I。視他為垂聽禱告的神;自從人類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神就向來如此,如今仍一如既往,隨時垂聽禱告。請注意看大衛如何稱呼他:耶和華啊(第 1,3 節),自有永有的神,人人都當稱頌;我的王我的神啊(第 2
節),我公開承認的神,發誓效忠的神,保護我的王。我們相信我們所求告的神是君王,又是神,是萬王之王,又是萬神之神,但這還不夠,最有力、最鼓舞人心、也最容易蒙垂聽的禱告,乃是視他為我們的王,我們的神,我們對他負有特殊責任,也有特殊指望。請注意看:
1. 大衛在此求什麼;這也許能鼓勵我們在向神求的時候有信心,有盼望。倘若我們迫切禱告,憑信心禱告:
(1)就有理由盼望神必注意到我們的具體情況,知道我們如何求,所求何事;所以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神遠在高天,卻側耳傾聽他百姓的祈禱;他的耳朵決不發沉,決不會聽不見。人也許不願聽,或聽不見;仇敵太過驕橫,不願聽,朋友離我們太遠,聽不見;但神雖在高天,卻能聽見,也願意聽。
(2)就有理由盼望滿有智慧、滿有憐憫的神必考慮我們所求的,決不輕看,也不敷衍;所以大衛禱告說:求你顧念我的默想1。大衛的禱告不僅是言語,也是默想;默想是禱告的最佳預備,禱告又是默想的最佳結果。默想和禱告要雙管齊下;參考 19:14。我們唯有這樣看待我們的禱告,才能指望神考慮我們的禱告,唯有發自我們的內心,神才會放在他的心上。
1欽定本將第 1 節中「顧念我的心思」譯為「顧念我的默想」。
(3)就有理由盼望滿有恩典的神必在合宜的時候,用平安的話回應我們,所以大衛禱告說: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他的禱告是一種呼求,是呼求的聲音,表示情詞迫切;義人的迫切禱告大有功效,能行奇事。
2. 為了得著恩典的悅納,大衛在此有何承諾,作為他要履行、要成就、要持守的部份;這也許能引導並規範我們的祈求,好叫我們用正確的方式求,因為若是妄求,就得不著。大衛在此承諾四件事,我們也當如此:
(1)他要祈禱,發自內心祈禱,專心祈禱:「我向你祈禱。別人雖不禱告也活著,我卻要祈禱。」坐寶座的君王(大衛就是)應當在神的寶座面前當乞丐。「別人雖向外邦諸神祈禱,指望從他們得幫助,我卻向你祈禱,單單向你祈禱。」神既保證隨時垂聽我們的祈禱,我們就當下定決心,無論生死都要祈禱。
(2)他要在早晨祈禱。他的祈禱聲必在早晨被聽見,也必在早晨發出;早晨是他寫信給天上的時辰,不是只在早晨寫(我早晨、晚上、晌午都必禱告,一天七次讚美你;55:17;119:164),而是早晨一定寫。清晨祈禱是我們的本份;心思最清新、最有活力、最平靜的時候,就是禱告的最佳時候,那時可以擺脫夜間瞌睡,重新得力,並且尚未被白晝的瑣事所占滿。清晨也是最需要禱告的時候,一日之間有多少危險,多少試探等著我們,要一一對付;藉著信心和禱告,便有新的恩典供應給我們。
(3)他要眼目單一,專心致志: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好比神槍手瞄準靶心;我們向神求,應當心思穩定。這又好比寫信給某處的友人,將我們的禱告寫給天上的父,並且要常藉著主耶穌,他是至大的中保,這樣,我們的信必不會寄失。一切祈禱都要面向神;禱告的最終目的就是神的尊貴和榮耀。我們要先求:
願你榮耀你的名,這樣才能確保得著基督所得的恩典回應: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翰福音 12:28)。
(4)他要耐心等候平安的回應:「我要仰望2,要等候,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哈巴谷書 2:1;參考 85:8);他若應允我所求的,我便感恩,他若拒絕我所求的,我便忍耐,他若遲延,我便繼續禱告,繼續等候,不致灰心。」我們應當仰望,應當警醒,好比弓箭手射出了箭,要看看離靶心還差多少。若對禱告的回應關注不足,就會失去許多禱告的安慰。如此祈禱,如此等候,像那瘸腿的緊盯著彼得和約翰(使徒行傳 3:4),便可指望神垂聽並考慮我們的言語,便可把自己交托給他,像大衛那樣;他沒有說:「主啊,求你為我做這做那;」而是:「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求你考慮我的具體情況,並且按你的旨意行。」
2欽定本將第 3 節中的「我要警醒」譯為「我要仰望」。
II。視他為恨惡罪孽的神(第 4-6 節)。大衛提到這點:
1. 乃是警示自己,也是警示其他禱告的百姓,要牢記我們的神乃是滿有恩典和憐憫的神,也是全然聖潔的神;他雖隨時垂聽我們禱告,但我們若心裡注重罪孽,他必不聽(66:18)。
2. 乃是鼓勵自己,求神對付他的仇敵。他們都是惡人,與神為敵,決非神所喜悅的。看這裡:
(1)神本性聖潔。他說:你不是喜悅惡事的神,實際上的意思是:「你是痛恨惡事的神,因為惡事與你全然的聖潔和正直背道而馳,與你聖潔的旨意背道而馳。」惡人縱然興旺,我們也不可誤以為神喜悅惡事;即便是聲稱榮耀神,也不可作惡,像那些恨惡弟兄、趕逐弟兄的人那樣,說:願耶和華得榮耀(以賽亞書 66:5)。神不喜悅惡事,即便披著信仰的外衣,他也不喜悅。凡喜悅罪孽的,應當知道神不喜悅他們;人若受了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雅各書 1:13),因為神從不導致人犯罪;惡人不能與他同居,就是說惡人不總是順利興旺。哈蒙德博士認為這指的是摩西律法不允許頑固拜偶像的外邦人住在以色列地。
(2)神所行的盡都公義。愚頑人不能站在他眼前,意思是愚頑人得不到他的恩寵,不能服事他,在審判的日子也不能脫罪。惡人十分愚蠢。罪孽乃是愚頑,罪人乃是愚頑人中最愚蠢的;不是神叫他們愚蠢(若是這樣,還值得可憐),他所造的,他從來不恨;他們是自己愚蠢,那是他所恨惡的。惡人仇恨神,所以神恨惡他們,這乃是公義,並且是惡人永遠的災禍和滅亡。你所恨的,你必滅絕;尤其是兩種罪人,註定滅亡:
[1.] 說謊話的、詭詐的愚頑人。經上特別提到這些罪人:一切說謊話的(啟示錄 21:8),一切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啟示錄 22:15);說謊話與神的信實背道而馳,也是神最為恨惡的。
[2.] 殘酷的人。好流人血的,都為你所憎惡;喪失天良與神的慈愛背道而馳,也是神最為恨惡的。經上特別提到說謊言的和流人血的像魔鬼,乃是魔鬼之子(約翰福音 8:44),所以神必憎惡。這些都是大衛仇敵的特點,也是基督和教會仇敵的特點,都是喪盡天良和尊榮的人;他們越壞,我們就越確信他們必將滅亡。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並以此為禱告詞,就當激發自己盡禱告的責任,並且深受鼓舞,因為我們尋找神絕不徒然;要表達自己恨惡罪孽,盼望基督顯現的日子,那也是惡人滅亡的日子。
喜悅當眾敬拜;義人的快樂
7-12。7 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8
耶和華啊,求你因我的仇敵,憑你的公義引領我,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9 因為,他們的口中沒有誠實;他們的心裏滿有邪惡;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諂媚人。10
神啊,求你定他們的罪!願他們因自己的計謀跌倒;願你在他們許多的過犯中把他們逐出,因為他們背叛了你。11 凡投靠你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你護庇他們;又願那愛你名的人都靠你歡欣。12 因為你必賜福與義人;耶和華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護衛他。
大衛在這幾節經文裡形容三種人,他自己,他的仇敵,屬神的百姓,並且針對他們一一祈禱。
I。他形容自己,替自己禱告(第 7-8 節)。
1. 他決意持守在他身邊敬拜他。罪人離棄神,在聖潔公義的神眼中看為可憎:「至於我,我不會離棄神。」凡是心裡正直的,神的聖潔和公義不但不可怕,不但不會使他們遠離神,反倒使他們緊緊抓住他。
(1)大衛決意要敬拜神,向他下拜,把神的名所配得的榮耀歸給他。
(2)大衛決意公開敬拜神:「我要進入你的居所,到你的外院,與其他忠心的敬拜者一同敬拜。」大衛常在暗中敬拜,常常獨自禱告(第 2-3 節),同時也一貫虔誠參加聖所的敬拜。密室的責任本當預備我們,更好地參與公開聖禮,而不是取代公開聖禮。
(3)大衛決意恭敬敬拜他,深感神與人之間有天壤之別:「我必存敬畏你的心下拜,心裡常存聖潔的敬畏。」參考希伯來書
12:28。凡敬拜神的,都當大大敬畏他。
(4)大衛決意在敬拜中,單單從神得鼓勵:
[1.] 因為他有無盡的慈愛。大衛到神面前來,所倚靠的是神豐盛的慈愛(神具有取之不盡的慈愛,並給了我們數不勝數的證明和體現),而不是自己的義行。在一切與神相關的事上,神的慈愛應當成為我們盼望的根基,喜樂的泉源。
[2.] 因為當時所命定的敬拜場所是聖殿,這裡稱為你的聖殿,預表基督,他是至大的中保,唯一的中保;他使我們的服事成為聖潔,好比神的殿使金子成為聖潔;我們所有的敬拜,都要定睛於他,好比當時的敬拜者定睛於聖殿。
2. 他迫切禱告,求神按他的恩典引導他,保守他,幫助他走盡本份的路(第 8 節):求你因我的仇敵,憑你的公義引領我;希伯來原文作:求你因注視我的人,就是看著我出醜、尋隙攻擊我的人。看這裡:
(1)仇敵對大衛的攻擊,反為他所用。他們越是挑他的刺,越是尋隙控告他,他就越謹慎避免犯罪,遠離罪孽,也越執著走神的善道,走盡本份的路。所以,藉著智慧和恩典,壞事可以變好事。
(2)大衛走正路,挫敗那些尋隙攻擊他的人。他堅持神的引導,祈求神按他的旨意和恩典,引導他走正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守他不偏離,連最挑剔的仇敵(像但以理的仇敵那樣;但以理書第
6 章)也抓不到把柄。我們盡本份的路,在此稱為神的道路,又稱為神的公義,因為這是他按他公義聖潔的律法指示我們的,倘若我們誠心誠意,將他的律法擺在面前,以此為自己的準則,便可憑信心求神在各樣具體的事上引導我們。大衛的這段禱告如何蒙應允,可參考撒母耳記上 18:14-15。
II。他形容仇敵,求神定他們的罪(第 9-10 節)。
1. 倘若他所說的屬實(必是屬實的),這些人真是人品極壞;若不是壞人,不可能與神所愛的人為敵。前面他說神恨惡流人血的,和說謊話的(第 6 節),這裡他說:「耶和華啊,這就是我仇敵的人品,乃是詭詐之人,毫無信譽可言,口中沒有誠實。」他們以為故意說謊不是犯罪,只要能給大衛抹黑,令他名聲掃地。他說(第 8
節):「耶和華啊,我所面對的是這樣的人,他們極盡誹謗之能,無辜之人不能倖免。他們為何不說公道話?為何不說平安友好的話?他們用舌頭諂媚人,其用意是想掩蓋他們的惡,便可心想事成。他們外表裝得虔誠,裝得友善,實際上既不虔誠也不友善:他們的心裡滿有邪惡,十分邪惡。同時他們也是好流人血之人,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像墳墓那樣殘忍,一心要吞吃,像墳墓那樣填不滿,永遠不滿足。」參考箴言 30:15-16。羅馬書 3:13 引用了這句話,表示世人普遍敗壞,性本惡;參考提多書 3:3。墳墓為他們敞開,他們彼此如同敞開的墳墓。
2. 倘若他的禱告蒙垂聽(必蒙垂聽),這些人的結局就很悲慘。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求神滅絕他們(按他在第 6 節所言:這樣的人品,你必滅絕;所以這裡說:願他們跌倒;神只要任憑他們,罪人很快就自取滅亡),把他們逐出,逐出神的保護和施恩範圍,逐出耶和華的產業,逐出活人之地;凡神所離棄的,有禍了!「他們因為犯罪,本當滅亡;神全然拒絕他們,這是公義的:願你在他們許多的過犯中把他們逐出,他們已經惡貫滿盈,毀滅的日子已到。」人若逼迫神的僕人,很快就惡貫滿盈;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 2:15-16。再則,他們還要因自己的計謀跌倒;他們設計保全自己,陷害別人,但神掌控一切,叫他們的計謀反過來害自己;參考 7:15;9:15。大衛申訴道:「他們背叛了你。倘若他們只是與我為敵,我很願意饒恕他們;但他們背叛神,背叛他的冠冕和尊榮;他們抵擋神的政權,死不悔改,不歸榮耀給神,所以我才清楚預見他們滅亡。」他求神滅絕他們,並非出於復仇的心,乃是出於先知的靈;他藉著先知的靈預言,凡背叛神的,都必因自己的計謀滅亡。經上說:神既是公義的,就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他百姓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 1:6),所以每當我們禱告說:願你的意旨成全,實際上就是求神滅絕他們。
III。他形容屬神的百姓,為他們禱告,堅信他們必蒙福,也堅信自己必在其中有份。請注意看:
1. 如何形容屬神的百姓。他們乃是義人(第 12 節),因他們投靠他,堅信他無所不能,全然仰望他的應許,堅信在盡本份的道上必有他的庇護;他們愛他的名,喜愛神所啟示的一切,喜愛與他相通。這是純真的信仰,是活出以神為樂、仰望神的生命。
2. 如何為他們禱告:「願他們喜樂;願他們有喜樂的緣由,有喜樂的心;願他們滿有喜樂,大喜樂,不可言喻的喜樂;願他們歡呼,常常喜樂,永遠喜樂;願他們時常歡呼,帶著聖潔的喜樂,單單向神歡呼;願他們因你而喜樂,因你的恩惠喜樂,因你的救恩喜樂,而不是因為任何受造物。願他們喜樂,因為你護庇他們,遮蓋他們,包容他們,與他們同住。」也許這裡暗指雲柱火柱,對以色列人來說,那是神特別與他們同在、特別保護他們的可見記號。願我們向大衛學習,不只是為自己禱告,也為別人禱告,為所有的義人禱告,為所有投靠神、愛他名的人禱告,儘管未必如我們所想,也未必於我們有利。願一切在神的應許中有份的,都在我們禱告中有份,願神的恩惠與所有誠心愛基督的人同在。這與神的意念相符。
3. 如何因他們得安慰(第 12 節)。他在禱告中紀念他們,因為他們是神的子民,因而他堅信他的禱告必蒙垂聽,他們必時常歡呼喜樂:
(1)他們喜樂,因為堅信神必賜福:「耶和華啊,你必賜福與義人,必給他們命定福份。你藉著你的話語宣告他們有福,就必使他們真有福。凡蒙你賜福的,就真有福了。」
(2)「他們在你的恩惠庇護下平安穩妥;你的恩惠如同冠冕(有人這樣理解);這是義人的榮耀,在他眼中好比華冠,令他顯為大;你的恩惠四面護衛他,四面圍繞他,如同盾牌。」打仗時盾牌只能護衛一面,但神的恩惠對聖徒來說卻是四面護衛的盾牌;好比圍在約伯四周的籬笆,團團圍住;只要他們持守在神的庇護之下,就全然安全,也應當全然滿足。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並且以此為禱告詞,就應當憑信心將自己放在神的引導和關懷之下,以他的慈愛和恩典為樂,並且展望將來,神最終必向一切仇敵誇勝,他的百姓也必因著他和他的救恩而誇勝。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