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9, 2025

[詩篇 ] 第十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一)

 第十篇



七十士譯本將這首詩和第九篇合在一起,但希伯來文聖經將此單獨分出來,兩者的內容和風格也很不一樣。

I。大衛在詩中哀歎惡人之惡,不虔不敬到了極點(大大虧缺神的榮耀,又大大傷害神的會眾和百姓);還注意到神對他們的審判往往延遲(1-11 節)。

II。他求神審判他們,使百姓得蒙拯救,他自己得蒙安慰;並且盼望神必在合宜的時候成就這一切(12-18 節)。

 

惡人的特點;逼迫者的特點

1-111 耶和華啊,你為甚麼站在遠處?在患難的時候為甚麼隱藏?2 惡人在驕橫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願他們陷在自己所設的計謀裡。3 因為惡人以心願自誇;貪財的背棄耶和華,並且輕慢他(或譯:他祝福貪財的,卻輕慢耶和華)。4 惡人面帶驕傲,說:耶和華必不追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為沒有神。5 凡他所做的,時常穩固;你的審判超過他的眼界。至於他一切的敵人,他都向他們噴氣。6 他心裡說:我必不動搖,世世代代不遭災難。7 他滿口是咒駡、詭詐、欺壓,舌底是毒害、奸惡。8 他在村莊埋伏等候;他在隱密處殺害無辜的人。他的眼睛窺探無倚無靠的人;9 他埋伏在暗地,如獅子蹲在洞中。他埋伏,要擄去困苦人;他拉網,就把困苦人擄去。10 他屈身蹲伏,無倚無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爪牙:或譯強暴人)之下。11 他心裡說:神竟忘記了;他掩面永不觀看。

 

大衛在這幾節經文裡:

I。表現出對神和他恩惠的大愛,因為在患難中最令他傷感的,是神收回他恩典的同在(1 ):你為什麼站在遠處,仿佛不在乎我的名聲被辱沒,你的百姓受傷害?」注意:神若離去,對他百姓而言,在任何時候都是傷心的事,在苦難中尤其是如此。外在的拯救遠離,我們看不見,以為神也遠離,所以缺乏內在的安慰;但這都是自己的錯,因為我們憑外表判斷事物;我們因為不信,就站在遠處,遠離神,卻埋怨神站在遠處,遠離我們。

II。表現出對罪惡的極大憤慨,就是這些罪惡導致危險的日子提摩太后書 31)。他見人犯罪,心裡憂傷,並且驚訝,於是就向天父舉報,不是出於虛榮,在神面前吹噓他不像那些稅吏(路加福音 1811),更不是發洩自己個人的怨恨或怒氣,而是對這些冒犯神、冒犯義人的行徑耿耿於懷,迫切渴望改變。衝動或諷刺的辱駡,對惡人來說沒有好處,反倒有壞處;若對他們有成見,應當在禱告中向神傾訴,唯有他才能改變他們。這裡列出惡人一長串的惡行,先用一句話作為概括(2 節):惡人在驕橫中逼迫困苦人1,其中指出惡人兩個罪名:驕傲和逼迫,驕傲是逼迫的起因。驕傲的人要周圍的人與他想法一致,信仰相同,言語相同,順從他的管轄,聽從他的擺布;若有人搶了他的風頭,或不願就範,他就懷恨在心。國家和教會中的獨裁都源於驕傲。詩人在形容惡人的惡之前,先插入一句短短的禱告,像是放在括弧裡,對所要表達的意思沒有影響:

1欽定本將第 2 節上半句譯為:惡人在驕橫中逼迫困苦人

願他們陷在自己所設的計謀裡2 節);驕傲的人往往陷在自己的計謀裡。願他們的計謀被挫敗,願他們被自己的計謀所誤。這裡詳細說明這兩條罪名。

1. 他們驕傲,十分驕傲自大;他覺得奇怪,恨惡驕傲、抵擋驕傲之人的神為何不快快刑罰他們。

1)驕傲的罪人以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為榮。他以心願自誇,隨心所欲(仿佛神控制不了他),只要心想,就必事成。以法蓮說:我果然成了富足,得了財寶何西阿書 128)。「耶和華啊,你容忍罪人如此竊取你的主權和快樂,這豈是你的榮耀嗎?」

2)罪人違背神的判斷,但我們確信神的判斷都是按照真理。貪財的為耶和華所憎惡,惡人倒祝福2。可見神和人之間,對人的看法完全不同。神憎惡屬世貪財的人,憎惡把錢財當作神、當作偶像的人,與他們為敵,不與他們相通。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雅各書 44)。但驕傲逼迫人的卻祝福他們,佩服他們的話語4913)。神以為愚昧的,他們倒說成是聰明(路加福音 1220);神定為極其有罪的,他們倒說成是無罪;神宣告為悲慘的,他們倒讚其快樂,今生得福。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路加福1625)。

2欽定本將第 3 節下半句譯為:貪財的為耶和華所憎惡,惡人倒祝福

3)驕傲的罪人不願想起神來,不願倚靠他,尊崇他(4 節):惡人面帶驕傲,心裡的驕傲流露於色(箴言 617),不願尋求神,對神的事不感興趣。在他的意念中沒有3,一點都沒有。也可理解為: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為沒有神。由此可見:

3欽定本將第 4 節譯為:惡人面帶驕傲,不願尋求神,在他的意念中沒有神

[1.]不虔不敬的實質:就是不尋求神,在意念中沒有神。凡事不求問他(約伯記 3510;耶利米書 26),不渴慕他,不與他相通,反倒暗自希望不倚靠他,不欠他的人情。惡人不願尋求神(不願求告他),生活中沒有禱告,過沒有神的日子。他們有許多想法、計謀和盤算,但沒有一樣注目於神,沒有一樣順從他的意願,沒有一樣是為了榮耀他。

[2.]不虔不敬的緣由:就是驕傲。世人不願尋求神,以為不需要他,以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對信仰不屑一顧,因為信神的人不多,而且都是卑微可鄙的人;信仰的諸多約束,他們也輕看。

4)驕傲的罪人輕看神的誡命和審判(5 節):凡他所做的,都令人憂心4;膽大妄為,在犯罪的路上死心塌地;他一意孤行,儘管使自己生厭,令別人煩惱;他在惡道上疲憊不堪,但只因驕傲,就固執任性地走下去。神的審判(就是他的誡命以及對於干犯他誡命之人的警告)超過他的眼界;神的律法所規定的責任,他感覺不到,神的忿怒和咒詛所帶來的危險,他也感覺不到。你告訴他神對他有權柄,他滿不在乎,說他從未見過神,因而也不知道有神,說神在高天,我們與上面的事無干。你告訴他神的審判要臨到執迷不悟的人,他不相信這是真的;這些事都超過他的眼界,因而他以為這些都是嚇唬人的。

4欽定本將第 5 節上半句譯為:凡他所做的,都令人憂心

5)驕傲的罪人輕看他的敵人,極其鄙視他們;神要興起他的敵人來教訓他,毀滅他,他卻嗤之以鼻,仿佛他能挫敗他們,大獲全勝。然而,輕敵固然是不明智,而輕看神忿怒的器皿,那就是不虔不敬。

6)驕傲的罪人無視苦難,以為自己必興旺長久(6 節):他心裡說(真是洋洋得意):我必不動我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路加福音 1219),世世代代不遭災難,好比巴比倫說:我必永為主母以賽亞書 477;啟示錄 187)。越是不願去想災禍,災禍就離得越近。

2. 他們逼迫人,極其殘酷。凡是能欺壓的,他們都欺壓,只為滿足自己驕傲貪婪的慾望,只為抵擋神,抵擋信仰。請注意看這些欺壓人的:

1)極其苦毒(7 ):他滿口是咒駡。不能傷害的,他就口吐毒液,不能殺害的,他就口吐威嚇凶煞的話(使徒行傳 91。忠心敬拜神的人就是這樣被辱駡,被詛咒,被逐出教會。心裡滿有惡念,往往口裡就滿是咒駡。

2虛假詭詐。設計害人,卻藏於舌下,不被發現,滿口詭詐和虛謊。他學會了魔鬼的伎倆,先欺騙,繼而毀滅;用詭詐遮掩自己的怨恨箴言 2626。他為達目的,極盡撒謊、背誓、偽裝之能事。

3)十分狡猾,心裡所謀的,就想方設法行出來。他就像是以掃,乃是個狡猾的獵人5創世記 2527埋伏等候,在隱密處,眼睛窺探8 節),尋隙作惡,不是因為羞於所行的(若果真臉紅,那就還有悔改的指望),也不是因為害怕神的忿怒,因他以為神不會和他算帳(11 節),而是因為怕被發現,陰謀就不能得逞。也許這指的是盜賊,攔路搶劫,埋伏在那裡,等候老實的過路人,以他們為獵物,搶奪財產。

4)兇殘野蠻。他們作惡,傷害從未得罪他們的無辜人,傷害無力抵擋他們的窮人,勝之不武。人若設計陷害無辜人或窮人,那就是喪盡天良,毫無誠信尊榮可言。有能力的,本當保護無辜人,周濟窮人;他們卻不但不保護,還要毀滅。他們的目的是什麼?要擄去困苦人,要拉網,把他們擄去,就是把他們拉到自己的權勢之下,不只是搶奪,還要殺害。他們搶奪寶貴的生命。他們所逼迫的,乃是屬神的困苦人,只因他們是屬神的,具有他的形象,他們就恨之入骨,要埋伏等候,傷他們性命:他埋伏等候,如獅子蹲在洞中,要吞吃獵物而後快。他是魔鬼的爪牙,魔鬼也比作吼叫的獅子,不僅尋找可吞吃的物,也尋找可吞吃的人。

5欽定本將創世記 2527 中的「以掃善於打獵」譯為:以掃是個狡猾的獵人

5)卑鄙虛偽(10 節):他屈身蹲伏,好比捕獵的獸,要騙得獵物近前來。這表示逼迫者和欺壓者的無恥心態,為了達到自己的陰謀,不惜向任何事物屈身;掃羅在捕獵大衛時的可恥勾當就是明證。這也表示他們為了掩蓋自己的惡謀,假意謙遜卑微,假意善待別人,心裡卻是要傷害;他們假意謙卑,照顧窮人,關心他們的疾苦,實際上卻是要絆倒他們,使他們成為獵物。

6)不虔不敬,目中無神(11 節)。若不首先摒棄一切信仰常識,背叛最神聖、最顯而易見的信仰原則之光,就不可能違背一切公義和良善的法則:他心裡說,神竟忘記了。倘若良心質問他將來的後果,問他在審判天地的主面前如何應對,他就一句話頂回去: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以西結書 81299)。這是褻瀆:

[1.] 是無視無所不知的神,無視天意,仿佛他看不見地上的人在做什麼,或不願看。

[2.] 是無視神性的聖潔和正直,仿佛他即便看見,也未必不喜悅,仿佛他縱容逆性的、慘無人道的惡行。

[3.] 是無視他的公義和公平,仿佛他即便看見,即便不喜悅惡人作惡,卻未必追究,未必刑罰他們,因為他不能,不敢,或不願刑罰他們。但願深受其害的,都能盼望神必在合宜的時候為他們伸冤;欺負他們,就是欺負全能的神。

每當我們唱這首詩,或以這首詩作為禱告詞,應當對欺壓者的惡,滿有聖潔的憤慨,對受欺壓者的苦,滿有親切的同情,又對神的榮耀和尊榮滿有虔誠的熱心,堅信他必在合宜的時候賜平安給受害的,追討傷害人的。

 

求神刑罰逼迫人的

12-1812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神啊,求你舉手,不要忘記困苦人!13 惡人為何輕慢神,心裡說:你必不追究?14 其實你已經觀看;因為奸惡毒害,你都看見了,為要以手施行報應。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你向來是幫助孤兒的。15 願你打斷惡人的膀臂;至於壞人,願你追究他的惡,直到淨盡。16 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外邦人從他的地已經滅絕了。17 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原文是聽見)。你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18 為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

 

大衛在前面形容欺壓者慘無人道,不虔不敬,這裡以此為求告神的緣由,請注意看:

I。他所求的:

1. 求神親自出面(12 節):「耶和華啊,求你起來!神啊,求你舉手,表明你的存在,彰顯你對世間萬物的護理。耶和華啊,求你起來!叫那些說你掩面的人抱愧蒙羞。彰顯你的大能,行出你的旨意,舉起你的手,給這些欺壓者致命的一擊;願你永遠的膀臂顯露出來。」

2. 求神為他百姓出面:「不要忘記困苦人;他們本是窮人,如今更窮,靈裡貧窮。欺壓他們的狂妄至極,說你忘記了他們;他們自己沮喪至極,也說你忘記了他們。耶和華啊,求你證明他們都錯了。」

3. 求神出面制裁逼迫者(15 節):

1)叫他們沒有作惡的能力:願你打斷惡人的膀,奪去他們的權柄,使不虔敬的人不得作王,免得有人牢籠百姓約伯記 3430)。經上說欺壓人的權柄都被奪去,生命卻仍存留但以理書 712),給他們時間悔改。

2)追討他們所作的惡:「願你追究他的惡;惡人以為永遠不為人知的,願你公諸於世;惡人以為永遠不受刑罰的,願你一一清算;願你追究,直到淨盡,直到惡人的惡行無一不被清算,惡人的惡謀無一不被挫敗,惡人的同謀無一不被消滅。」

II。他所求的有何依據;這是要在禱告中鼓勵自己的信心。

1. 驕傲的欺壓者大大冒犯神:「耶和華啊,我們求你出面,都是為了你自己的事;這都是仇敵所為,若不刑罰他們,你的榮耀就受到虧損。」惡人為何輕慢神?他確實輕慢,因他心裡說:「你必不追究13 ;我們所行的,你永不追討;」這是對公義的神最大的不敬。詩人在此表示極其驚訝:

1驚訝惡人的惡:他們為何說話如此不虔不敬?為何如此荒唐?罪人犯罪,輕看聖潔的神,輕看他的誡命,他的應許,他的警告,他的恩惠,他的審判,全都輕看,全都藐視,義人看見,心裡不免大大困惑。惡人為何輕慢神?因為他們不認識他。

2驚訝神對惡人的忍耐:「為何容忍他們輕慢神?為何不立即向他們報仇雪恨?」這是因為清算的日子尚未來到,要到那時他們才會惡貫滿盈。

2. 神其實知道這些欺壓者不虔不敬,知道他們作惡(14 節):「逼迫者是否異想天開,以為你看不見,所以才膽大妄為呢?但願受逼迫的能堅定信念,鼓勵自己,你不但已經看見,你一直在看,欺壓者手裡所作的一切惡行,心裡所盤算的一切惡念,你都看在眼裡;這一切你都知道,也都看見;你不僅已經看見,不僅一直在看,還要舉起你公義和復仇的手,向他們施行報應。」

3. 受欺壓的都倚靠神:「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每一個都是這樣,我也在其中。他們倚靠你為他們伸冤,倚靠你保護他們,倚靠你當他們的審判官;他們聽從你的判斷,甘願接受你的裁決。他們求你作主(有人這樣理解),不是強求,而是順從你的智慧和旨意。欺壓者不榮耀你,他們榮耀你。他們是你心甘情願的臣民,置身於你的保護之下;所以求你保護他們。」

4. 神與我們的關係:

1)他是至大的神,永永遠遠為王16 節)。君王的職責就是秉公行義,制止並警告作惡的,保護並稱讚行善的。受傷害的臣民可向誰投訴呢?不就是自己的主嗎?我主,我王啊!求你幫助列王紀下 626)!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路加福音 183。「耶和華啊,願一切敬拜你、尊你為王的,都能得著你治理的好處,以你為避難所。你是永在的王,非地上的王可比,所以你有能力,也願意,藉著永遠的審判,在時間的末了,在永恆的世界施行賞罰;困苦人要在審判中把自己交托給你。」

2)他是良善的神。他幫助孤兒(14節),幫助那些別無幫助、卻多受傷害的人。他吩咐君王要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823),他自己當然更會如此行;他要作孤兒的父685),無助人的幫助,並以此為榮。

5. 屬神的會眾和百姓經歷過神甘心為他們出面。

1)他曾經驅散並消滅他們的敵人(16 節):「外邦人從他的地已經滅絕了;迦南人的殘餘,就是那七個當滅的國,歷來是以色列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如今終於被剷除淨盡;這必大大鼓勵我們,盼望神也必這樣折斷欺壓人的以色列人的膀臂,他們在某種意義上說比外邦人還不如。」

2)他曾經垂聽並應允他們的禱告(第 17 節):「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聽見,多次聽見;在向你祈求的受苦人當中,從未有人說:尋求你是徒然的。列祖告訴我們,你為他們行奇事,施恩典,我們為何不能盼望你仍向我們行奇事,施恩典呢?」

6. 因為經歷過神,所以才有盼望:「你早已聽見,所以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如詩篇 69 言。你不改變,你的能力、應許和與你百姓的關係都不改變,恩典的工運行在他們身上也不改變;神既是聽禱告的,我們為何不能盼望他將來也是,永遠都是呢?」不過請注意:

1)神以何方式垂聽禱告。他先預備百姓的心,然後才給平安的回應;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指望他恩典的回應;因此,神在我們身上動工,乃是他為我們動工的最佳憑據。他預備禱告的心,挑旺聖潔的渴慕,堅固聖潔的信心,堅定我們的意念,提升我們的愛,然後才滿有恩典地悅納我們的禱告;他預備我們的心,使我們渴慕並祈求他的憐憫,有能力領受並善用他的憐憫,然後才施憐憫給我們。心靈的預備來自耶和華,必須向他求(箴言 161),以此為首要的恩惠。

2)他回應禱告時如何行(18 節)。

[1.] 要為被逼迫的伸冤,要判斷孤兒和被欺壓之人的案件,要為他們作判斷,洗清他們的冤屈,恢復他們的安慰,補償他們的一切損失。

[2.] 要終止逼迫者的怒氣。他們的怒氣只可到此,不可越過;狂妄的海浪只可到此;他要採取有效措施,使屬地的人不再欺壓1。詩人在前面用了不少筆墨來形容驕傲逼迫者的權勢,現在他想到神的主權,就輕看他們的權勢,說起他們來,語氣也顯得輕蔑。

1欽定本將第 18 節下半句譯為:使屬地的人不再欺壓

第一,那不過是屬地的人,是來自塵土的人(原意如此),出於塵土,因而卑微軟弱,也必快快歸於塵土。欺壓人的既是必死的人,是那要變如草的世人(以賽亞5112),為何要怕他們的怒氣呢?保護我們的是天上的主;逼迫我們的不過是屬地的人。

二,神已將他們捆綁,也可輕而易舉禁止他的餘怒7610),叫他不能隨心所欲。神一說話,撒但就不能藉著他的差役迷惑列國(啟示錄 203),也不能再欺壓。

每當我們唱這些經文,看到公義的信仰受傷害,就應當把一切交在神的手裡,從心底裡關心它的名聲和利益,相信神必在合宜的時候為它大發熱心,為它伸冤。

----------------------------------------------------------------------------------

 第十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