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5

[詩篇 ] 第六十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二)

 第六十篇



大衛的很多詩都是在苦難的日子寫的,這首詩則是為得勝的日子所寫,作於他登上王位以後,那時神賜福給他的軍隊,與亞蘭人和以東人爭戰,獲得了輝煌勝利;那時的大衛時代達到了鼎盛,國中諸事似乎是空前絕後的平順。參考撒母耳記下 8313;歷代志上 18312。大衛在順境中持守虔誠,與在患難時一樣。在這首詩中:

I。他回顧國中多年來的困境,只因神與他們相爭(第 1-3 節)。

II。他注意到近來事態開始好轉(4 節)。

III。他求神拯救屬神的以色列脫離仇敵的手(5 節)。

IV。他盼望勝過仇敵,求神使他們勝了又勝,直到成全(6-12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可定睛於教會的光景,也可定睛於自己的屬靈光景,這兩方面都有各自的爭戰。

 

大衛的傾訴和祈求

(大衛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約押轉回,在鹽谷攻擊以東,殺了一萬二千人。那時,大衛作這金詩叫人學習,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1-51 神啊,你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你向我們發怒,求你使我們復興!2 你使地震動,而且崩裂;求你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3 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4 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可以為真理揚起來。(細拉)5 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詩的標題告訴我們:

1. 作詩的目的。這是大衛的金詩,叫人學習。利未人將這首詩教導給百姓,又用這首詩教導他們要信靠神,在他裡面誇勝;我們應當用這首詩教導自己,並且彼此教導。在大眾喜慶的日子,很有必要學習向神喜樂,單單以他為樂,將唯有神才當得的頌讚歸給他,而不是歸給拯救的器皿,並且用喜樂來激發盼望。

2. 作詩的具體背景。

1)當時他正和亞蘭人打仗,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

2)當時他的軍隊在約押率領下大勝以東人,當場擊殺了 12000 人。這兩件事大衛在詩中都想到了;他很擔心與亞蘭人的爭戰,並為此禱告;他又因打敗以東人而歡欣,並為此誇勝,堅信神必成全這場勝仗。我們有自己的擔心,又有自己的喜樂,這兩樣相互平衡,不致擔心過頭,也不致喜樂過頭。這兩樣又可為我們的禱告和頌讚提供素材,因為我們理當懷著敬畏的心,將這兩樣都擺在神面前。有的獲勝,有的仍需爭戰:以東人敗了,亞蘭人還未敗;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列王紀上 2011)。

本詩開頭這幾節經文說的是:

I。沉痛回憶神使他的百姓多年來經受各樣的羞辱和失望。在掃羅年間(特別是他作王的後期),在大衛與掃羅家爭戰期間(那時他只在猶大作王),國中諸事極其混亂,常受鄰國騷擾。

1. 他感歎百姓遇見艱難(意思是百姓經受艱難),非利士人和別的鄰國居心叵測,趁機襲擊他們(3節)。神有時使他的百姓在世上遇見艱難,好叫他們不以今世為安息,單單在他裡面享平安。

2. 他承認他們所經受的一切艱難都是由於神向他們發怒:「你向我們發怒1 節),且在怒中將我們丟棄,使我們分散,不再保護我們,如若不然,仇敵不可能勝過我們。若不是你折斷聯索的那根杖(撒迦利亞書 1114),他們決不可能欺淩我們,把我們當成獵物;我們倚靠這根杖聯合,如今卻分散。」無論遇到什麼苦難,無論苦難的器皿是什麼,我們都要承認其中有神的手,有他公義的手。

3. 他感歎近年來吃敗仗,導致各樣的惡果。整個國家都在動亂中:你使地震動2 節),或作:你使國家震動。人人擔心事情的結局。連義人也都驚惶:「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3 節);我們像是喝醉酒的人,不知所措,眼見這些艱難,不知如何理解神的應許和他與百姓的關係;我們驚訝,無能為力,束手無策。」這裡說這首詩是叫人學習,目的是教導百姓。神若轉手施恩給我們,我們就應當回想以往的禍患:

1)好叫我們存留對禍患的好印象,重新想起來。心中想念苦難,就在裡面謙卑1耶利米哀歌 320)。

1欽定本將耶利米哀歌 320 後半句譯為:就在裡面謙卑。

2)好多多彰顯神對我們的良善,拯救我們,興起我們,好比死而復生,何等新穎,何等振奮人心。患難更加襯托出我們的喜樂。

3)好叫自己不要大意,要存戰兢而快樂211);剛剛出了火爐,誰知道何時又回去,好比沒有煉盡的銀子。

II。感謝神激勵他們心生盼望,過去雖很糟糕,如今開始有轉機4 節):「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雖時勢艱難,我們當中仍有所剩的民,渴望敬畏你的名,乃是你所關愛的),可以為真理揚起來;被你揚起來,必成就你所應許的,也被他們揚起來,要捍衛真理和公義。」參考 45 4。這旌旗就是大衛政權的堅立,並且要遍及全以色列。神把大衛安置在寶座上,虔誠的以色列人敬畏神,就心悅臣服,並且將之看作是蒙福的跡象,好比旌旗向他們揚起來。

1. 他們更加團結,好比士兵集結在各自的旌旗下。原本分散的,分裂的,軟弱無助的,如今因他坐了寶座,就以他為中心,聯合起來。

2. 他們受了激發,滿有活力,滿有勇氣,好比士兵一見自己的旌旗就受激發一般。

3. 如今他們可向仇敵把旌旗揚起來,令他們驚恐。基督乃是大衛的子孫,要做萬民的大旗以賽亞書 1110);凡敬畏神的都以他為旗,以他為中心,團結一致;他們尋求他,以他為榮,因他得勇氣。他的愛如旌旗,在他們以上;他們奉他的名,憑他的能力,向黑暗勢力開戰;教會在他以下極其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

III。謙卑祈求神適時施憐憫:

1. 雖向他們發怒,仍與他們和好。他若發怒,災禍就開始,因而他若施恩,繁榮也必開始:求你向我們轉回21 節)!求你向我們微笑,與我們站在一起,與我們和好,唯有與你和好,我們才得平安。常言道:神若與我們和好,就樣樣和好。

2欽定本將第 1 節中的「求你使我們復興」譯為「求你向我們轉回」

2.他們雖破敗分裂,仍得彼此和好:「求你將裂口醫好2 節),不只是醫好仇敵造成的裂口,也醫好我們內部不愉快的紛爭所造成的裂口。」這些都是人性愚蒙敗壞所造成的裂口,唯有神的智慧和恩典,藉著仁愛和平的聖靈澆灌,才能修復,搖搖欲墜的王國才能重上正軌,不致滅亡。

3. 保守他們脫離仇敵之手(5 節):「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不致淪為獵物,用你的右手拯救,以你自己的能力,按你的意思使用合宜的器皿,使人成為你的右手,求你應允我們。」凡敬畏神的,都是他所親愛的,都在他看為寶貴,好比眼中的瞳人。他們雖常處患難,卻必蒙拯救。神自己的右手必拯救他們;合他心意的,也必蒙他右手的拯救。求你應允我,拯救他們3。注意:屬神的百姓禱告,可將普世教會蒙拯救看作是神具體回應自己的禱告。倘若我們在施恩座前求神賜福給大眾,又倘若這些福份果然賜下來,那麼我們不僅能與別人一同領受其中的好處,還能特別欣慰地說:神真是垂聽了我的禱告,應允了我。

3欽定本將第 5 節上半句譯為:求你應允我,用你的右手拯救

 

在盼望中歡欣

6-126 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說:或譯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7 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8 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嗎?9 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10 神啊,你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11 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12 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大衛在此,在盼望中歡欣,又在盼望中禱告;聖徒的誇耀就在於此,不在乎所有的,只在乎所盼望的(6 節):「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意思是,他已向我說了應許的話,已經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決不向大衛說謊8935),所以我要歡樂,因盼望應許成就而歡樂,勝過喜人的應許。」注意:神的應許既是盼望的穩固根基,又是一切信徒的喜樂泉源。

I。大衛在此歡樂,因他盼望兩件事:

1. 完成本國的變革。神既然指著他的聖潔說大衛必作王,他就堅信這國必全是他的,毫不懷疑,仿佛已經到手一般:我要分開示劍(示劍是以法蓮山上的怡人城邑),丈量疏割谷,視作我的領土。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兩者都必全然征服(7 節)。以法蓮將來要出士兵,當他的御林軍;猶大要出能幹的審判官,為他主理法庭;所以說,以法蓮是護衛他頭的,猶大是他的杖。充滿活力的信徒也可因這些應許而誇耀,從中得安慰,因為他們在基督裡都是是,都是阿們。「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罪得赦免是我的,平安是我的,恩典是我的,基督是我的,天堂是我的,神也是我的。」萬事全是你們的,你們是屬基督的哥林多前書 322-23)。

2. 征服鄰國;鄰國不斷騷擾以色列,如今又抵擋大衛的寶座,仍十分危險(8 節)。摩押要被制伏,淪為卑微。摩押人歸服大衛,給他進貢撒母耳記下 82)。以東要成為拋舊鞋的荒場;至少大衛要佔領他們的地,以脫鞋為證(路得記 47)。至於非利士人,任憑他們膽大,像過去那樣誇耀,他很快就要逼他們改變語調。願那些明白自己利益所在的,都因他的緣故誇耀,因為臣服于大衛,與以色列相通,乃為上上策。但爭戰尚未結束,有一座堅固城(可能是亞捫人的拉巴),仍在負隅頑抗;以東也尚未制伏。

1)大衛在此詢問誰能幫助他抬約櫃:「誰能領我進堅固城?我能倚靠誰的聯盟,誰的協助,才能佔領敵人的土地,攻陷他們的堡壘呢?」人若開啟善工,都渴望完成,渴望成全。

2)他單單仰望神的幫助:「神啊,你不同去嗎?你既已指著你的聖潔說,豈能食言呢?」他注意到神曾向他們發怒:你丟棄了我們,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他們吃了敗仗,灰心喪氣,便承認這是因為滿有恩典的神沒有與他們同在(因為是他們自己離棄了神);但他們沒有因此遠離他,反倒抓住他更緊;他最近為他們行得越少,他們就越盼望他行得多。他們承認以前的事乃是神的公義,同時又盼望將來的事都蒙他的憐憫:「你雖丟棄了我們,但你不永遠相爭,不永遠管教;你雖丟棄了我們,但你已開始彰顯你的憐憫;已經開始的,你豈不成全嗎?」大衛的子孫在受難中似乎也被父神所丟棄,他喊道:為什麼離棄我?但即便在那時,他仍勝過了黑暗的權勢,勝過了他們的堅固城,那場勝仗最後必成全,因為他已經勝了又要勝。屬神的以色列,就是屬靈意義上的以色列,也藉著他得勝有餘。他們有時雖受試探,以為神丟棄了他們,在具體的苦難中受挫,但神最終必領他們進入堅固城。常言道:輸了一陣,卻贏下整場戰役。若憑著活潑的信心相信神的應許,我們便可堅信,不但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羅馬書 1620),而且我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我們路加福音 1232)。

II。他在盼望中禱告,說:求你幫助我們脫離苦難411 節)。即便在誇耀的日子,也要看見自己在苦難中,因為爭戰尚未結束,即便打了勝仗,戰爭仍是痛苦的。所以,唯有喜歡渾水摸魚的人才會喜歡打仗。求神幫助他們脫離苦難,就是求神保守他們,脫離敵人的刀劍。如今他們雖打了勝仗,但戰場上風雲萬變,下一場仗若沒有神的幫助,就有可能被打敗;所以,主啊,願你從聖所救助我們202。求神幫助他們脫離苦難,就是求神保守他們,不再打仗,說明他們為公義而戰,不為得勝而戰。常言道:我們爭戰,乃為和平。他們以盼望扶持自己,這段禱告中的盼望有兩點:

4欽定本將第 11 節上半句譯為:求你幫助我們脫離苦難

1. 不靠自己,不靠別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唯有承認人的幫助不足以成就所盼望的,才能預備自己領受神的幫助。

2. 倚靠神,倚靠他的能力和應許(12 節):「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才能得勝;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唯有他才能踐踏我們的敵人,才配得我們的稱頌。」注意:

1)倚靠神並不取代我們的本份,我們仍需在盡本份的路上百般努力。神雖為我們成全諸事(572),但我們也有當做的事。

2)以神為盼望,這是真勇敢的最佳原則。凡是在他引導下盡本份的,都可施展大能;有神在他們一邊,能有什麼可懼怕的呢?

3)唯有藉著神,藉著他恩典的影響,我們才能施展大能;是他賜給我們力量,是他激勵我們,使我們剛強壯膽;若沒有他,我們都是軟弱怯懦的。

4)雖是我們施展大能,但得勝的榮耀應當全然歸給他,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是他,不是我們自己。我們一切勝仗,一切勇力,都從他而來,所以我們的冠冕都要放在他腳下。

-----------------------------------------------------------------------------------

第六十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