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2, 2025

[詩篇 ] 第三十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三十篇



這是一首感恩的詩,感謝神的大拯救。大衛將他的香柏木宮殿獻給神;這首詩為獻殿而作,且在奉獻禮上獻唱,儘管詩中隻字未提獻宮殿的事。有人分析了本詩的諸多細節,認為是他大病初愈之後所寫,可能剛好在獻殿的時候。

I。他在詩中讚美神的拯救(1-3 節)。

II呼召別人與他一同讚美,鼓勵眾人要信靠神(4-5 節)。

III。責備自己過去太過大意(6-7 節)。

IV回憶他在苦難中的禱告和傾訴(8-10 節),並以此激發自己,衷心感謝神使他變悲哀為喜樂(11-12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應當以感恩的心紀念神給我們的拯救,並且激發自己讚美他,一心倚靠他。

 

感恩和讚美

(大衛在獻殿的時候,作這詩歌。)1-51耶和華啊,我要尊崇你,因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敵向我誇耀。2 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3 耶和華啊,你曾把我的靈魂從陰間救上 來,使我存活,不至於下坑。4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他,稱讚他可紀念的聖名。5 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虔誠的猶太人有個值得稱讚的習慣,律法雖無明文規定,但卻是允許的,也是蒙悅納的;這個習慣就是每當新建築落成,就要舉行奉獻儀式;參考申命記 205。大衛的宮殿落成、住進去時就是如此(撒母耳記下 511);即使是王宮,也照樣需要神的庇護,照樣要用來服事他。注意:我們所住的房屋,住進去時應當作為小聖所奉獻給神。要把自己、家人和家中的一切事都鄭重交給神,求他的引領和看顧,求他的同在和祝福;要把我們和一切所有的都歸給他,榮耀他;要下決心把罪孽逐出自己的帳棚,使我們和全家都事奉神;要謹守家庭敬拜的本份,全然順從福音。有人猜想這首詩是為大衛的第二次奉獻禮所作,當時押沙龍將他趕出來,又犯亂倫罪玷污了宮殿;他作詩感謝神粉碎了那場驚險的政變。在這幾節經文裡:

I大衛感謝神的大拯救(1 節):「耶和華啊,我要尊崇你!我要高舉你的名,要讚美你,你至大至高;我要盡我所能,在人間傳揚你的國。我要尊崇你,因為你抬舉了我,不只是在我沉入深坑的時候把我救上來,還使我坐上了以色列的寶座。」他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1137。滿有恩典的神按他的旨意行大事抬舉我們,每當我們想到這些,就有義務懷著感恩的心,儘管所能做的微不足道,也要凡事盡己所能高舉他的名。此次大衛蒙拯救,有三方面顯得不同凡響:

1. 這是戰勝仇敵。不叫仇敵向我誇耀;大衛若病死了,或在這場患難中沉淪,仇敵就必誇耀(儘管這樣做十分殘忍);參考 4111

2. 這是回應他的禱告2 節):我曾呼求你。我們在苦難中的任何感受,都要向神傾訴,每一聲呼喊都要向著他;這樣才能安撫憂傷的心靈。「我曾呼求你,你不但聽見了,還醫治了我,醫治了我的疾病,醫治了我煩躁不安的心,醫治了國中的動亂。」醫治乃是神的榮耀: - 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出埃及記 1526),我們得醫治,就當歸榮耀給他。

3. 這是救了他的性命,那時他已山窮水盡,正步步邁向陰間,幾乎下坑,但卻蒙了拯救,得以存活(3 節)。我們的遭遇越驚險,拯救越顯著,就越安慰人心,也越能證明神的權能和良善。人若死裡逃生,理當盡己餘生尊崇神。

II。他呼召別人與他一同讚美神,不只是因為神的恩惠特別臨到他,也因為他恩待所有的聖民(4 節):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他!凡是真正的聖民,神都認作是屬他的。世上有餘剩的民,本當向他高歌,因為他們被造,得以成聖,成為聖民,就是要使他得名聲,得頌讚(耶利米1311)。天上的聖民都向他歌唱,地上的聖民為何不能與他們同聲歌唱呢?

1. 正因為他們相信神毫無瑕疵,所以要向他歌唱:「願他們稱謝他,紀念他的聖潔;願他們稱頌他的聖名,世世代代都紀念他的聖潔。」神是聖潔的;聖潔是他的榮耀,聖天使在讚美中尤其突出這點;參考以賽亞書 63;啟示錄 48。我們應當常常提起神的聖潔,紀念神的聖潔。神的聖潔是聖民喜樂的緣由,因為他們盼望神使他們成為聖潔,更加聖潔。神的一切完美屬性中,最令惡人驚恐、最令聖民欣喜的,莫過於他的聖潔。倘若我們想起神的聖潔就滿懷喜樂和感恩,那就是好兆頭,說明我們多多少少在他的聖潔中有份。

2. 正因為他們經歷神豐盛的恩典和憐憫,所以要向他歌唱。

1)我們發現他的怒氣為時很短。即使他永遠發怒,即使他向我們發怒,直到把我們吞滅,永不與我們和好,那也是我們咎由自取,但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5 節)。我們得罪他的時候他發怒,但他不輕易發怒,不輕易被惹怒,即使發怒,一旦我們悔改,謙卑下來,他的怒氣就瞬間轉離,就願意與我們和好。倘若他向他的兒女掩面,不再像往常那樣施恩,那也只是轉眼的怒氣,不過是瞬間的事;他卻要以永遠的慈愛將他們收回以賽亞書 547-8)。一宿雖然有哭,雖然是疲憊的一宿,但正如黑夜過後必有黎明,神的百姓也必很快在所命定的時候,有喜樂和安慰轉回;恩典之約如同白晝之約那樣堅固。這句話常常一字一句應驗在我們身上。一宿雖然有哭泣,但憂愁很快過去,就不再哭泣。請注意:神的怒氣不止,聖民的哭泣就不止;但既然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苦難也就是轉眼之間,一旦神的臉重新光照,即可宣告苦難是至暫至輕的。

2)我們發現他的微笑甜美:他的恩典乃是生命1,意思是凡事盡都順利。神的恩典回歸,受苦的心靈就好比死裡復生,乃是最大的復生。我們的喜樂完全依賴於神的恩典;只要有神的恩典,即便在別的事上缺乏,也是滿足的。這是靈魂的生命,是屬靈的生命,也是永遠生命的憑據。

1欽定本將第 5 節中「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譯為「他的恩典乃是生命」

 

禱告和讚美

6-126 至於我,我凡事平順便說:我永不動搖。7 耶和華啊,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穩固;你掩了面,我就驚惶。8 耶和華啊,我曾求告你;我向耶和華懇求,說:9 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甚麼益處呢?塵土豈能稱讚你,傳說你的誠實麼?10 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憐恤我!耶和華啊,求你幫助我!11 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12 好叫我的靈(原文是榮耀)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

 

這幾節經文描述大衛連續經歷的三種心理狀態,以及在每種狀態下的心裡活動:所言所行和心裡的感受;第一種也是我們往往會有的,第二、第三種則是我們應當有的。

I。他曾經凡事一帆風順,久而久之,便漸漸大意,過於自信(6-7 節):「當我凡事平順的時候,當我身體健康的時候,當神使我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申命記 2519)的時候,我便說:我永不動搖;我從未想過我會得病,從未想過國中會有叛亂,從未有過危機感。」與他為敵的,他都是得勝有餘,在民間他也是深得人心;他意念堅定,身體強壯,覺得他的江山必穩如泰山;不過他沒有將之看作是自己的智慧或能力,而是看為神的良善。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穩固7 節)。他沒有說這是他的天下(不像屬世的人,以凡事平順為福祉),只說是他的江山;還在地上,只是略微高過平地。他以為既有神的恩惠,他的江山必存到永遠;他以為自己早年患難無數,已經苦盡甘來,後半生不會再有患難;他以為神既表明要恩待他,就再也不會向他發怒。注意:

1. 人若凡事平順,就往往夢想永遠平順,不會不平順。明日必和今日一樣(以賽亞書 5612);仿佛今日天晴,就必天色常藍;然而變化是必然的。

2. 人若希望成空,應當反省自己大意愚昧,應當感到羞愧,像大衛一樣;這樣才能變得更有智慧,在平順時快樂的,要像不快樂,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哥林多前書 730-31)。

II。他忽然陷入了困境,於是就向神禱告,迫切祈求他的拯救。

1. 他的江山動搖了,他自己也跟著一起動搖;這說明越以為穩妥,就越不穩妥:「你掩了面,我就驚惶,我的心不安,我的身體不安,我的產業也不安。」每當環境有變,他都定睛在神;順境時他看作是神的恩惠,逆境時則看見是神掩了面,導致他的災禍。神若掩面,義人就不安,儘管並無別的災禍臨到他;太陽一下山,黑夜就臨到,月亮星宿不能造出白晝來。

2. 當他的江山動搖,他就舉目越過群山。禱告是一切病痛的良藥,他就不住地禱告。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有不安的呢,他就該禱告雅各書 513)。神雖掩面,他仍禱告。即便智慧公義的神轉離,我們千萬不可轉離,不然就是最大的愚昧,最不可理喻的不義。願我們學會在黑暗中禱告(8 節):耶和華啊,我曾求告你!神掩面,他的禱告似乎反倒更迫切。這裡告訴我們:

( 1 ) 他的祈求以何為由(9 節)。

[1.] 他若死了,神沒有好處:我被害流血,有什麼益處呢?言下之意是,倘若他的死能為神為國家帶來好處,他就甘願去死(腓立比書 217),但他看不見自己死在病床上能有什麼好處,而若死在榮耀的床上,情形就不同。他說:「耶和華啊,你賣了你的子民也不賺利,所得的價值並不加添你的資財4412);你還會賣嗎?」

[2.] 不僅沒有好處,他若死了,神似乎還要吃虧:塵土豈能稱讚你嗎?成聖的心靈一旦回轉,就必稱讚神,不斷稱讚他;但塵土乃是回到地上,不會稱讚他,也不會傳說他的誠實。塵土不能擔任聖所的服事,不能稱讚他;陰間沒有一點動靜,乃是死寂之地。聖約的應許不能應驗於塵土。大衛說:「耶和華啊,我若現在死了,你給我的應許如何是好?誰來傳說你應許的信實呢?」禱告中最好的理由就是神的榮耀;若定睛于神的榮耀,那麼求神保命就是對的,唯有活著才可稱頌他。

( 2 ) 他所求何事(10 節)。求赦罪之恩(求你憐恤我),求神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耶和華啊,求你幫助我。在這兩點上,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希伯來書 416)。

III。神及時將他從困境中解救出來,以往的平順得以恢復。禱告蒙了應允,他就哀哭變為跳舞(第 11 節)。神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大衛的哀哭也不過是一宿。他曾謙卑順應天意,披上麻衣,如今要脫去麻衣;憂愁已撫平,恐懼已平息,安慰回歸,披上喜樂:喜樂成了他的妝飾,他的力量,牢牢穿在身上,好比系上腰帶。大衛始料不及,從順境的高峰跌入困境,這是教導我們快樂的,要像不快樂,因為苦難不知何時臨到;他又忽然回歸平順,這是教導我們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哥林多前書 730),因為風暴不知何時平息下來,狂風不知何時轉為喜人的微風。事情大有轉機時,他心裡是怎麼想的,現在又是怎麼說的,他在第 12 節告訴我們。

1. 傾訴變成了稱頌。他仰望神給他披上喜樂到底,叫他成為以色列的美歌者撒母耳記下 231),好叫他的榮耀歌頌神;他的榮耀指舌頭(舌頭是我們的榮耀,稱頌神的時候尤其是這樣),也可能指靈魂,因為靈魂若用來讚美神,若在唱詩的時候向他唱出優美的旋律,那就是我們的榮耀,乃是別的受造之物所沒有的。若蒙保守不在深坑無聲,在活人之地就不可無聲,要熱切、不斷、公開稱頌神。

2. 他的稱頌要直到永遠: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這表達一種蒙恩的決心,要不斷稱頌神,持守到底;這也表達一種蒙恩的指望,盼望頌讚的緣由層出不窮,盼望進入永遠稱謝神的境界。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他們仍要讚美你844)。我們也當如此,順應各樣天意,或貧乏或富足,都歌唱神的憐憫和審判,向神歌唱。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