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7, 2025

[詩篇 ] 第六十七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二)

 第六十七篇



這首詩和會眾有關,乃是為大眾而作。詩人在詩中:

I。為以色列會眾的興盛禱告(1 節)。

II外邦人歸正、加入會眾禱告(2-5 節)。

III。展望神如此行的幸福和榮耀時刻(6-7 節)。由此,詩人被先知的靈所感動,預言基督教會的榮耀時代,那時猶太人和外邦人合為一體;每當我們唱這首詩,這場聖工的開端應當成為我們喜樂和讚美的題材,而這場聖工的成全則應當成為我們禱告和盼望的題材。

 

求會眾的興盛和擴展;外邦人歸向神

(一篇詩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1-61 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細 拉)2 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3 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4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細拉)5 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6 地已經出了土產;神 - 就是我們的神要賜福與我們。7 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

 

這首詩的構造,表達了詩人溫暖而活潑的感情,他藉著敬拜的靈提升到高處,領受先知的靈,預言神的國度必擴展。

I。他先是為當時會眾的利益和興盛禱告,會眾快樂,他就快樂,他把他們的樂看作自己的樂(1節)。救主曾教導我們要這樣說:我們的父,表示我們應當與別人一同禱告,也為別人禱告;所以詩人不說:願神憐憫我,賜福與我;而是:願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我們本當為一切聖民代禱,甘心情願與他們同份。這裡教導我們:1. 我們的喜樂都來自神的憐憫,在神的憐憫中樂上加樂;所以首先要祈求的是:願神憐憫我們,憐憫我們這些罪人,赦免我們的罪(路加福音 18 13),憐憫我們這些受苦的罪人,幫助我們脫離苦難。

2. 我們的喜樂藉著神所賜的福表達出來,並在其中得確據:願神賜福與我們,意思是願神使我們有份於他的應許,把他應許中的好處都向我們顯明。神既向我們說恩言,就必向我們施恩典。願神賜福與我們,這是一句概括性的禱告詞;只可惜這樣優美的話竟被草率使用,成了口頭禪。

3. 神的臉面發光,我們的喜樂在他的光中成全:願神用臉光照我們,意思是:願神藉著他的恩典使我們得以領受他的恩惠,並且賜給我們恩典的跡象。有神臉光照,有神的愛,我們就大大快樂,別無所求,唯願我們知道他是愛我們 的。註腳的翻譯是:願神與我們一同發光,意思是我們要盡力而為,以致成功。若能憑信心與神同行,便可盼望他的臉與我們一同發光。

II。他繼而為外邦人歸正而禱告(2 節):願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耶和華啊,我不只是求你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我也求你憐憫全人類,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我們在禱告的時候,應當具備這樣的心志,為大眾著想。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有人共用神的憐憫和賜福,我們所得的不會減少。也可這樣理解:「願神憐憫我們這些猶太人,賜福與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叫別人因著我們所得不同尋常的恩惠,就慕名而來,加入我們,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撒迦利亞書 823)。」

1. 這些經文指向外邦人歸正:

1)可理解為禱告,道出舊約聖徒的心聲;他們沒有絲毫獨佔會眾特權的意思,反倒一心要拆除阻隔,與人共用好處。可見基督和使徒時代的猶太人和他們祖先的心志迥然不同。古時的以色列人非常渴望外邦人得知神的名,而那些假冒的猶太人看見福音傳給外邦人卻大發雷霆;基督信仰中最令他們惱火的就是這一點。

2)也可理解為預言,說將來必如他所求的。聖經中有許多預言和應許包括在禱告中,表示神應允教會的禱告,好比成就他的應許一樣,堅定不移。

2. 這裡求三件事,均與外邦人有關:

( 1 ) 求神的啟示在他們中間傳遞(2 節)。他渴望全地知道兩件事,不只是猶太人知道,萬邦也都知道:

[1.] 神的道路,本份的準則:「願他們像我們那樣知道何為善,知道耶和華我們的神他們所要的是什麼彌迦書 68);神公義的律例典章使我民得稱讚,使列邦眼紅,願他們得著同樣的律例典章,並且因之蒙福得尊榮。」參考申命記 48

[2.] 神的救恩。神的道路就在律法之中,他的救恩則在福音之中。神既向我們顯明他的道路,我們又走在其間,他就必向我們顯明他的救恩;參考 5023。凡是嘗到神道路的甜美和救恩安慰的,都渴望別人也能品嘗,渴望萬邦都能品嘗,並為之代禱。全地都當走神的道路,人人都需要他的救恩,其中的豐盛足以滿足所有人;所以我們要禱告,求神使全世界都得知這兩點。

( 2 ) 求神在他們當中建立敬拜制度,使他們從中領受並擁戴神的啟示(3 節):「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他們得著稱讚的題材,願他們具備稱讚的心;不只是一些人,願萬民都稱讚你!從國家層面而言,願萬國都稱讚你;從個人層面而言,願萬國都有人稱讚你。第 5 節重複,表示詩人對此十分上心。凡是自己喜悅稱讚神的,都禁不住渴望別人一同稱讚他,叫神得榮耀,叫眾人得益處。

[1.] 求神使福音傳到萬民,那時他們就滿有稱讚神的緣由,視作漫漫長夜之後的黎明。太陽已經升起。參考使徒行傳 88

[2.] 求神使他們歸正,加入教會,那時他們就具備讚美神的心情,稱讚又真又活的神,而不是曾經膜拜過的啞巴神;參考但以理書 54。到那時,他們必除去對神的偏見,透過福音的鏡子,看見他就是愛,是敬拜讚美不二的物件。

[3.] 求神使他們加入嚴肅會,同為一體讚美神,同心同聲。神一旦被公開承認,信仰敬拜的禮儀一旦在信仰聚會上妥善進行,信仰的氛圍就在當地出現。

( 3 ) 求神使他們甘心順從神的治理(4 節):願萬國都快樂歡呼!聖潔的快樂,以神為樂,以他的名為樂,這是感恩讚美的心臟和靈魂。願萬國都快樂,好叫萬民都稱讚你。靠主喜樂的,都凡事謝恩。他所願萬國的喜樂,是一種聖潔的喜樂,是以神掌權為樂,因他執掌大權作王而樂,而不歸正的外邦則為之發怒(啟示錄 1117-18)。願他們快樂:

[1.] 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2228);他是至高無上的,必治理地上的萬邦,按他的旨意在護理國度掌管萬國事務,儘管他們未必認識他或承認他;他必在所定的時候,藉著福音廣傳,使萬民作他的門徒馬太福音 2819),必在他們當中,在魔鬼國度的廢墟上建立他的恩典國度;他必在掌權的日子,使他們成為甘心的民,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啟示錄 1115)。

[2.] 因為定人事乃在耶和華(箴2926)。「願他們快樂,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你必賜給他們律法和福音,成為審判的公義準則,並要按照這準則,向世人發出正確的判決,沒有例外。」願我們都快樂,因為我們並非相互審判,審判我們的是耶和華,他的判斷必按照真理。

III。最後他歡喜展望一切都美好,那時神必成就這一切,萬民都歸向神,一同讚美他。

1. 地要向他們微笑,他們必得著地的出產(6 節):地已經出了土產。這不是說他們坐在幽暗中時,神不向他們從天降雨,賞賜豐年使徒行傳 1417),而是說一旦他們歸正,大地就向神生出土產來;那時的飲食成了獻給耶和華我們神的素祭和奠祭約珥書 214),大地的出產起到良好作用。那時的出產比以往的更安慰人心,他們藉著基督合法擁有地的土產,將之分別為聖。注意:福音的果效有時帶來外在的榮華,公義使國民顯為大;參考以賽亞書 42629

2. 天要向他們微笑,他們必得著天的惠顧,乃是更美的眷顧: - 就是我們的神要賜福與我們6 節)。第 7 節重複:神要賜福與我們。注意:

1)世上有一種民,可心安理得稱神為他們的神。

2)信徒因為與神相關,因為有份於他,而感到光榮。這裡有誇耀的口氣:神,就是我們的神。

3)人若藉著恩典稱神為自己的神,便可憑著謙卑的信心,期待他的賜福。他既是我們的神,就必特別賜福與我們。

4)神所賜的福就聖約而言是屬我們的,使我們所得的安慰變得甜美,使安慰成了真安慰;神,就是我們的神,一旦賜福與我們,我們又領受地的土產,那就是真憐憫。

3. 全地都必像他們那樣行: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都要敬拜他;敬拜必須本著虔誠的敬畏。神所賜的福臨到我們,不僅呼召我們愛他,也要我們敬畏他,尊崇他,不敢冒犯他。福音一旦開始傳揚,就越傳越開,直到地的四極。麵團裡的酵必發散,直到全團都發起來。加入教會的,一旦承認自己領受了許多福分,就邀請別人加入進來。與蒙耶和華賜福的人同份,便為有福。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