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1, 2025

[詩篇 ] 第二十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篇



我們要特別為君王和一切掌權的禱告、代求、感恩,這是神的旨意。這是一首為君王代禱的詩,下一首是為君王感恩的詩。大衛是個爭戰的君王。這首詩可能是為他某場戰役所作,也可能是供會眾平時服事中為他禱告所用。我們從本詩可見:

I。會眾因何事為王代求(1-4 節)。

II他們的禱告有何確據。會眾誇勝(5 節),王誇勝(6 節),兩者一同誇勝(7-8 節),並求神垂聽(9 節)。大衛在詩中可視作預表基督,歷代教會都衷心祝願他的國和他在人間的影響。

 

祈求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1-51 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願名為雅各神的高舉你。2 願他從聖所救助你,從錫安堅固你,3 紀念你的一切供獻,悅納你的燔祭,(細拉)4 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成就你的一切籌算。5 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要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

 

這是一首為大衛禱告的詩,題目叫大衛的詩;他受神的靈感動,擬定禱告的指引或形式,供會眾使用,為自己和他以下的掌權者禱告,這一點都不奇怪;不但不奇怪,渴望別人代禱的將自己具體的禱告事項告訴人,這本是合宜的。注意:即便是大人物,是義人,即便是深知如何為自己禱告的,也不可輕看別人的代禱,尤其不可輕看各方面都不如自己之人的代禱,不但不可輕看,反倒要迫切渴望。保羅常常懇請別人替他禱告。當官的,掌權的,應當看重並鼓勵禱告的人,以他們為力量(撒迦利亞書 12510),盡己之能幫助他們,使自己有份於他們的禱告,不致失去他們代禱的功效。這裡要注意的是:

I。教導眾人因何事為王代求。

1. 求神應允他的禱告: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1 節),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5 節)。注意:

1)再偉大的人也可能會多多遭難。大衛自己常經憂患,常有失望和苦難,失落和困惑。無論是頭上的冠冕,還是心中的恩德,都不能保他免受患難。

2)再偉大的人也需要多多禱告。大衛雖忙於國事,忙於爭戰,仍堅持靈修;雖有先知、祭司和國中諸多義人為他禱告,他卻不以這些為自己不禱告的理由。若有能力為自己禱告卻不禱告,這樣的人不要指望得益於會眾的禱告,也不要指望傳道人或其他朋友為他們代禱。我們渴望別人的代禱,不是取代自己禱告,而是輔助自己禱告。王若禱告,百姓便為有福,他們聽了王的禱告,便可說:阿們!

2. 求神保護他的身體,在爭戰中保守他的性命:願名為雅各神的保護你1,使仇敵不能傷害你。

1欽定本將第 1 節下半句譯為:願名為雅各神的保護你

( 1 ) 雅各在遭難的日子蒙神保守,願神也藉著天意保守你平安。大衛的衛兵都是大能的勇士,但他卻將自己和百姓交在全能神手裡。

2)願神施恩保守你不怕遭害。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憑信心奔入,便得安穩(箴言 1810);願大衛能在這堅固台避難,像以往那樣。

3. 求神賜給他能力,為百姓的利益一如既往,求神在爭戰的日子從聖所救助他,從錫安堅固他,不是基於普通機遇,而是基於神為他選民以色列所特有的聖約和恩惠。求神救助,成就他的應許,應允他在聖所所作的禱告。出自聖所的憐憫是最甘甜的憐憫,是神特別慈愛的跡象,是神的賜福,來自我們的神。出自錫安的力量是屬靈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心裡的力量,這也是我們在事奉和苦難中為自己和別人的緣故最渴望得著的。

4. 求神顯明他滿有恩典地悅納了他在出征前按那時的律法所獻上的禱告祭:願耶和華紀念你的一切供獻,悅納你的燔祭3 節),燒成灰燼,就是說:「你藉著禱告祭求勝,願耶和華使你得勝,像以往那樣,天火降下,燒盡燔祭,以此證明你所獻的蒙了悅納。」同樣地,倘若神藉著他的靈在我們心裡燃起虔誠愛神的聖潔之火,心裡火熱,我們便知神悅納了我們的靈祭。

5. 求神使他為大眾利益所行的一切努力和策略錦上添花,心想事成(4 節):願耶和華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他們可以憑信心這樣求,因為他們知道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他所求的必蒙神的喜悅。人若一心只求神的榮耀,便可指望神遲早會滿足他們所求所想;人若按神的意思行,便可指望神也必成全他們的意思。你定意要做何事,必然給你成就約伯記 2228)。

II。堅信為自己和為王的祈求必得平安的應允(5 節):「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我們都是臣民,王若平安興旺,我們就歡喜。」也可理解為:「神啊!我們要因你的救恩歡喜,因你拯救的權能和應許而歡喜;今天我們仰望你的救恩,將來也必因你的救恩而歡喜。」人若定睛於耶和華的救恩,心裡就必充滿救恩的歡喜: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

1.「我們要奉他的名出征;我們知道這是正義的,每次出征都以他的榮耀為目標;要求問他口中的指示,與他同行;要遵守他的指示,仰望他的救助,將爭戰的結果交在他手裡。」大衛與歌利亞交手,就是奉了萬軍之耶和華的名(撒母耳記上 1745)。

2. 「我要奉他的名歡慶勝利。當我們高舉誇勝的旌旗,高舉榮耀的獎盃,就當奉他的名;我們所成就的,都當歸榮耀給他,他所當得的榮耀,器皿不可擅取。」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應當向神獻上我們對所在政府和其繁榮的衷心祝願。但我們可以看得更遠;這些替大衛代禱的話也是關乎大衛的子孫基督的預言,並且都成就在他身上;他施行救贖之工,向黑暗的權勢宣戰。他在遭難的日子,心裡極其痛苦,耶和華應允了他(希伯來書 57),從聖所救助他,從天上派來天使賜給他力量;當他將自己獻上當作贖罪祭,耶和華眷顧他,悅納了他所獻的燔祭,燒成灰燼,本當燒在罪人身上的火,燒在了神所喜悅的祭物身上。並且神滿足了他心之所願,使他看見了自己的勞苦功效,便心滿意足,所喜悅的事在他手中亨通(以賽亞書 5310-11),成就了他為自己又為我們所求的一切;他所求的,父神總是應允,他所代求的,總能應驗。

 

臣民為王權禱告

6-96 現在我知道耶和華救護他的受膏者,必從他的聖天上應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7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 - 我們神的名。8 他們都屈身僕倒,我們卻起來,立得正直。9 求耶和華施行拯救;我們呼求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

 

這裡說的是:

I。聖潔的大衛誇耀,因為他有份於義人的禱告(6 節):「現在我知道(就是本詩的作者知道)耶和華救護他的受膏者,因為他感動雅各後裔的心為他禱告。」注意:神把禱告的靈澆灌在王和百姓身上,那是蒙福的跡象,對王對百姓都大有好處。他見我們尋找他,就必使我們尋見;他既使我們以他的話語為盼望,就必向我們堅立他的話語。如今眾多有份於天堂的為他代禱,他就堅信神必垂聽,賜他平安的回應:

1. 從上頭賜下來:必從他的聖天上應允他,地上的聖所乃是預表(希伯來書 923),從他設在天上的寶座應允他,地上的施恩座乃是預表。

2. 下面大有果效: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他果然應允他的禱告和他朋友的代求,不是口頭上應允,而是更美的應允,是右手的應允,是右手能力的救護。他要藉著他的作為來表明應允了他。

II。他的百姓誇耀,因為神的緣故,因為他們與神的關係,又因為神向他們顯明自己,有別於世上不認識神的民。

1. 從所信靠的事,可見世上的民和屬神的民大不相同(7 節)。世人信靠第二因,只要第二因順利,就以為一切都好;他們靠車靠馬,能上陣的車馬越多,取勝的把握就越大;也許大衛在此指的是亞蘭人,他們的軍隊有許多車輛馬匹,在大衛戰勝他們的故事中有過敘述(撒母耳記下 841018)。以色列人卻說:「我們不靠車不靠馬,也沒有車馬,即使有,也不會倚靠車馬得勝;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仰望他的名,仰望和他的關係(他是耶和華我們的神),仰望藉著他的名對他的認識;」就是仰望他藉著他的名向我們顯明的一切。這就是我們所要提到的,並且每次提到,都大受鼓舞。注意:人若讚美神和他的名,便可信靠神和他的名。

2. 從所信靠的結果,可判斷他們的選擇是否明智,事情是否如他們所願,是否因所信靠的蒙羞(8 節)。「靠車靠馬的屈身僕倒,車馬救不了他們,反倒令他們沉得更深,更容易淪為勝者的獵物(撒母耳記下 84)。但信靠耶和華我們神之名的,他們不但站立得穩,站住了腳跟,還要起來,立得正直,勝過仇敵。」注意:憑信心聽從信靠神和他的名,這是升高和堅立的最佳途徑,可使人站起來,立得正直;倚靠人的都屈身僕倒,我們卻得堅立。

III。為君王的代禱以和散那作為結束:求耶和華施行拯救9 節)!我們誦讀這句經文,可視作禱告,求神不但賜福給王,向他施行拯救,助他得勝,也使他成為百姓的祝福:我們呼求他行公義施憐憫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若想因掌權者得福,就應當這樣為他們禱告,因為他們待我們如何,都是出於神,僅此而已,別人待我們如何,也是如此。這也可理解為彌賽亞,萬王之王;願他應允我們的呼求,按他所應許的,在所命定的時候來到我們這裡;願他作為禱告的恩主,接收我們所有的祈求,呈到父神面前。有不少解經家讀這節經文時採用不同的停頓,得出不同的含義:耶和華啊,求你拯救君王,我們呼求的時候,願你應允我們;這就成了全詩的概括,也成了英國的標準禮拜頌詞:耶和華啊,願你拯救我們的王,我們呼求你的時候,求你施恩應允

每當我們歌唱這些經文,應當受鼓勵信靠神,受激發為掌權者迫切禱告,使自己在他們的治下,以敬虔和誠實過寧靜平安的生活;這本是我們的本份。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