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大衛和所羅門一樣,也是個傳道者,乃是君王傳道者;他的許多詩篇不但是靈修型的,也是說教型的,實用型的;這首詩大體就是如此,智慧在詩中向眾人呼叫,向世人發聲(好比箴言
8:4- 5),要他們領受教誨。與前面那首不同,詩的題目沒有告訴我們寫作背景,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詩篇都有相應的寫作背景,有不少是教導等候在神殿外院的百姓,營造敬拜氛圍,指導他們的言行;我覺得這首詩就是一例。但願我們不要過於按私意解釋聖經的預言(彼得後書 1:20)。這裡說的是:
I。詩的開頭是大衛簡短的禱告(第 1 節);這句禱告詞也是傳道詞。
II。他向眾人說話:
1. 奉神的名責備他們不尊敬神,有損自己的靈魂(第 2 節)。
2. 將義人的喜樂擺在他們面前,勉勵他們要有信仰(第 3 節)。
3. 呼召眾人思想自己的道路(第 4 節)。
III。勉勵他們事奉神,信靠神(第 5 節)。
IV。描述他親身經歷神的恩典在他裡面動工:
1. 幫助他選擇以神的恩惠為福樂(第6
節)。
2. 因而心裡滿有喜樂(第 7 節)。
3. 心中安然,確信神晝夜庇護他(第 8 節)。
勸誡罪人
1-5。1 顯我為義的神啊,我呼籲的時候,求你應允我!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現在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2
你們這上流人哪,你們將我的尊榮變為羞辱要到幾時呢?你們喜愛虛妄,尋找虛假,要到幾時呢?(細拉)3 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他自己;我求告耶和華,他必聽我。4 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裏思想,並要肅靜。(細拉)5
當獻上公義的祭,又當倚靠耶和華。
詩的題目告訴我們,大衛受感作詩,為會眾所用,交與負責詩歌的伶長(此人奉神之命,負責整理當時的詩歌集),由他主持敬拜。經上特別提到過各班歌唱者的結構和模式,每班都有伶長,各司其職(歷代志上第 25 章):有的遵王的旨意唱歌(第 2 節);有的彈琴,唱歌,稱謝,頌讚耶和華(第 3 節);有的說是吹角頌讚(第 5 節),都在耶和華的殿唱歌(第 6 節),並且學習頌讚耶和華(第 7 節)。這首詩交與一位伶長,用絲弦的樂器伴奏(哈巴谷書 3:19),就是彈撥樂器;歌唱者在這種音樂伴奏下唱這首詩,並且似乎只有他們唱,不是眾人一起唱;但新約則規定所有基督徒都要歌唱(以弗所書 5:19;歌羅西書 3:16),不求水準高,但求端莊;因此如今對樂器的需求不如當時那樣大:歌曲的旋律都已在心裡。在這幾節經文裡:
I。大衛向神說話(第 1 節)。他不管後面提到的上流人是否聽得見,也不管他們是否受得了,只希望神能聽見,並且給他平安的回應:「我呼籲的時候,求你應允我,悅納我的敬拜,應允我的祈求,判斷我的緣由;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我們的禱告,神或垂聽或回應,都不是出於我們的義行,完全是出於他的憐恤。「求你因你憐憫的緣故,垂聽我的禱告」,這是最好的祈求。大衛在此的祈求還有兩個緣由:
1.「你是顯我為義的神;你不僅是公義的神,也是賜我公義性情的神,你施恩將這美德安置在我裡面,使我成了義人。所以求你應允我,察驗你在我裡面的工;你也稱讚我的義行,保護我免受非難,我要一心倚靠你,相信你必使我的公義如光發出(37: 6)。」世人譭謗我們,但有神稱我們為義(羅馬書 8:33),這是極大的安慰;他是顯信徒為義的神。
2.「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你曾擴張我的心,叫我在困苦中滿有喜樂和安慰;你曾拓展我的環境,帶我脫離困苦;現在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良善的神在我們困苦的時候使我們寬廣,這樣的經歷不僅大大鼓勵我們的信心和盼望,也是我們向神祈求的緣由。「你曾憐恤了我,現在求你再次憐恤我!因你是神,你永不改變;凡你所行的,都必完全。」
II。他向世人說話,斥責那些尚未認識神、尚未認大衛的子孫彌賽亞為王的,要他們回轉。
1. 他竭力要他們明白,不虔誠是何等愚昧(第 2 節):「你們這些人哪1(有人理解為上流人,居高位的人,說這裡特指掃羅或押沙龍一黨的人)!你們抵擋我,抵擋我的政權,滿腹牢騷,被人利用,上當受騙,要到幾時呢?」也可從廣義來理解。神借用詩人的口與罪人講理,勸說他們悔改。「你們無視神,不敬拜他,藐視基督的國度和政權,應當反躬自省。
1欽定本將第 2 節中的「上流人」譯為「世人」。
(1)你們自甘墮落,因你們本是上流人(這個詞表示人乃是尊貴的被造物);想想你們本性尊貴,具有卓越的推理能力,不可不講道理,有失身份。」但願世人都捫心自問,顯出人樣來。
(2)「你們給造物主抹黑,將他的尊榮變為羞辱。」這句話可理解為神自己在說話,斥責罪人虧缺他的榮耀;也可理解為大衛的話,這樣一來,這裡的尊榮就是神的尊榮,大衛稱之為我的榮耀(3:3)。拜偶像的被斥為將神的榮耀變為偶像(羅馬書 1:23)。凡故意犯罪的,都是如此,都違背他的律例,輕看他的恩典,把專屬於神的敬愛和服事給了被造的。人若褻瀆神的聖名,嘲笑他的話語和聖禮,表面上認識他實際上卻不認他,就是將他的尊榮變為羞辱。
(3)「你們欺騙自己:喜愛虛妄,尋找虛假,喜愛說謊,喜愛謊言。你們本身虛妄虛假,也喜愛如此。」也可理解為:「你們一心喜愛的,終必顯出是虛妄虛假的。」貪愛世界,追求下面的東西,就是喜愛虛妄,尋找虛假;喜愛肉體情慾,以今世財富為自己的份,也是如此;這些東西都是虛妄的,叫人滅亡。「你們這樣做,要到幾時呢?你們不能放聰明些嗎?不能想想自己的本份和利益嗎?還要到幾時呢(耶利米書
13:27)?」罪人虧缺神的榮耀,欺騙自己,毀滅自己,在天上的神看來,這已為時已久。
2. 他向他們表示神有特殊恩惠為義人存留,受庇護,享特權(第 3 節)。
(1)這句話意在解釋為何不可抵擋或逼迫義人,不可趕盡殺絕。神所分別歸自己的,哪怕使一個小子跌倒(馬太福音
18:6),那也是自取滅亡。摸他們的,神就算為摸他眼中的瞳人(撒迦利亞書 2:8),他遲早必叫逼迫者知道。他們在天上有份,神垂聽他們;但願無人膽敢傷害他們,因為神必聽見他們的呼聲,替他們申冤;參考出埃及記 22:23。解經家們普遍認為大衛說的是他自己的寶座;他就是那虔誠人,是耶和華分別出來作王的,並非擅取榮耀:「所以你們抵擋他,抵擋他為王,那是犯罪,是與神為敵,是徒然無益的,是沒有結果的。」神同樣將滿有憐憫的主耶穌分別出來歸自己;凡企圖阻攔他的也必蒙羞,因為父神都聽他。
(2)這句話也意在解釋為何他們應當行義,不能再從惡人的計謀:你們過去尋找虛妄;現在要真信,今生來生都必得著真正的快樂;
[1.] 因為神必保守他在你們裡面的份。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他自己,包括每一個在永恆中蒙揀選、有效蒙召、憑他旨意安排、有恩典在心裡運行的虔誠人;凡屬他的,都蒙他潔淨,特作他的子民(提多書 2:14)。虔誠人就是神所分別出來的受印者;他知道誰是屬他的,並且將他的像和號安在他們身上。他賜給他們不同尋常的恩惠: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瑪拉基書 3:17)。你們要知道;虔誠人都當知道,神如此恩待他們,不可遠離神;惡人都當知道,神所庇護的,不可傷害。
[2.] 因為神必保守你們在他裡面的份。這點大衛實際應用了出來:我求告耶和華,他必聽我。若得地上君王的垂聽,我們都手舞足蹈,若得萬王之王垂聽,那豈不更值得追求嗎?我們要知道這點,為自己的緣故,摒棄虛妄和虛假。
3. 他警告他們不可犯罪,勸誡他們要懼怕罪惡,並說服他們遠離罪惡(第 4 節):「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七十士譯本作:你們要憤怒,不可犯罪;有人覺得使徒的勸勉源自此處;以弗所書 4:26);要心裡思想,要悔改,因而要思想,要畏懼。」注意:
(1)不可犯罪,不可迷失道路,迷失目標。
(2)對付犯罪的良藥之一就是畏懼。有人理解為:要動起來,不可無動於衷,高枕無憂。對神的榮耀和威嚴要心生敬畏,對他的忿怒和咒詛要心生恐懼,不可惹怒他。
(3)避免犯罪、保持聖潔畏懼的途徑之一,就是常常心裡思想:要對你們的心說話。你們有很多話要說,隨時都能說,不要不說。心裡思想的人往往是智慧良善的人。要與你們的心相通;自我反省,認真查驗,熟悉自我,彌補過犯;要虔誠默想,把自己的心思牢牢放在善事上。要思想自己的道路,觀察發自內心的指示,確保所行的為善,是出於善意。
[1.]要選一段獨處的時間,可在床上的時候。夜間入睡以前(如一些外邦道德家所指示的)要查驗自己的良心,思想當天所做的,尤其是做錯的,好叫自己悔改。夜間醒來,要默想神的事,默想屬於自己平安的事。大衛在此勸說別人的,自己先做到:我在床上紀念你(63:6)。在病床上尤其要思想自己的道路,與自己的心相通。
[2.]要嚴肅認真:並要肅靜。察驗良心時要安靜,靜等回音;即使周圍吵鬧,心裡仍當保持安靜。
4. 他勸勉他們要憑良心盡本份(第 5 節):當獻上公義的祭。我們不但要停止作惡,還要學習行善。那些對大衛和他的政權心存不滿的人,若能正確敬拜神,必很快轉怒為喜,回轉過來效忠於他。人若知道自己與神之間的利害關係,必喜悅大衛的子孫為中保。這裡要求我們每一個人:
( 1 ) 要服事他:向他獻祭,先將自己獻上,這乃是最好的祭物。但這必須是公義的祭,指的是好行為,就是愛神愛人所產生的果效,以及一切敬虔言行的體現,這些都勝過燔祭和供物。一切敬虔行為都當出自正直的心,一切供物都當是公義的祭。神不悅納不義的祭物,這些在他眼中是可憎的;參考以賽亞書
1:11 等。
(2)要信靠他。要先憑良心獻上公義的祭,然後才可信靠耶和華。要服事神,絲毫不可懷疑他,不必擔心吃虧。要歸榮耀給他,單單倚靠他,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財富或力量;要信靠他的旨意,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要信靠他的恩典,不可自以為義,自以為能。
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歌時,要思想其中的教誨,明白罪孽的危害,以及世界的虛假虛妄,明白屬神百姓不可言喻的喜樂;我們要催促自己敬畏神,與自己的心相通,獻上靈祭;用這些經文禱告時,應當求神施恩,叫我們如此想,如此行。
義人的渴慕
6-8。6 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甚麼好處?耶和華啊,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7 你使我心裏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8 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這裡說的是:
I。屬世之人的愚頑心願: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什麼好處?誰能使我們看見什麼好處?第 7 節道出了他們心目中的好處,就是豐收五穀新酒;他們渴慕世上的財富,便可多多享受肉體情慾。他們希望蒙福,並且一心希望蒙福,這點倒是沒錯,卻在其它幾個方面出了錯:
1. 他們泛泛而問:誰能指示我們什麼好處?唯有神才能指示他們好處,他們卻不去求他,於是就上當受騙,寧可求別人也不求神,故意過沒有神的生活。
2. 他們貪圖看得見的好處,看上去好,感覺好,卻不關心那看不見的好處,不關心唯有憑信心才能看見的好處。世人拜偶像,就是因為他們渴望看見神明,於是就膜拜日頭;但我們不但要學會敬拜那看不見的神,也要尋求那看不見的好處;參考哥林多後書 4:18。信心的眼目遠比肉體的眼目看得遠。
3. 他們貪圖任何好處,不是主要的好處,只想要外在的、眼前的、部份的好處,好吃,好喝,好生意,好財產;而若沒有良善的神,良善的心,這些東西有什麼價值呢?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是好處,就多多益善,但蒙恩的心靈卻不為所動。這是屬世的道路,屬肉體的心願,乃是愚昧,卻有許多人參與其中,其下場也顯而易見:「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路加福音 16:25),那一分錢不是你同意的嗎?」
II。虔誠人的聰明選擇。大衛以及跟隨他的少數虔誠人對這樣的心思不屑一顧,他們一同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
1. 他不同意多數人的選擇。神將他分別出來歸自己,賜給他特別的恩典,他照樣也把自己分別出來,表現出特別的品性。「他們什麼好處都要,那都是世上的好處,我卻不然;他們說的話我不說,世上的好處我不為所動,世上的財富決不是我靈魂的份,我不戀慕。」
2. 他和他的朋友同意要以神的恩惠為福祉;在他們心目中,神的恩惠勝於生命,勝於生活上的一切安慰。
(1)這是他們所最渴慕追求的,是他們靈魂的食糧:「耶和華啊,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這才是我們所要的,而大多數人則別有所求。」義人的所作所為與眾不同,他們的禱告也與眾不同,不是說他們禱告時話多動聽,而是在禱告中表現出信心和熱忱;神所分別出來的人有獨特的禱告,別人也許能說出同樣的話來,但唯有他們才能誠心誠意禱告,這也是他們可以同聲說阿們的禱告:「耶和華啊,求你施恩給我們,叫我們知道我們已經得了你的恩惠,這就是我們所求的,別無所求,因這足以叫我們快樂。耶和華啊,求你賜我們平安,悅納我們,向我們顯現,叫我們滿足於你的慈愛,我們就必滿足於你的慈愛。」請注意看:第 7-8 節中大衛雖只說到自己,禱告中卻說到了其他人:求你光照我們;這好比基督教導我們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聖徒來到施恩座前,都是同樣的差事,在這點上意念相同,都渴慕神的恩惠,以此為主要的好處。我們不但要為自己求,也要為別人求;神的恩惠足夠所有的人享用,與別人共用,決不減少自己的份。
(2)這是他們所喜悅的,勝過一切(第 7 節):「你使我心裡快樂;你不但扶持我,使我暢快,還使我心裡充滿不可言喻的喜樂;因此今天這仍是我的追求,是我一生的追求。」神施恩給人,必使人心裡快樂;蒙恩的靈魂得享神的恩惠,其快樂勝過收割的快樂,豐收的快樂,五穀新酒的快樂,勝過世上一切快樂。這是心裡的快樂,是內在的,實在的,牢固的。屬世之人的快樂不過是一時的,是影兒;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箴言 14:13)。這裡原文的意思是:你把快樂賜給了我的心。真喜樂是神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約翰福音 14: 27)。聖徒沒有理由妒忌屬世屬肉體之人的嬉笑快樂,反倒應該可憐他們,他們本可明白,卻不願明白。
(3)這是他們所信靠的,有此信靠,便可坦然(第 8 節)。前面他說他躺臥睡覺(3: 5),現在仍然如此:「既已確信有你的恩惠,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好比豐收五穀新酒之人,像波阿斯躺臥在穀場,心裡歡暢,睡在麥堆旁(路得記
3:7),因為獨有你使我安然居住。我雖獨處,卻不孤單,因為神與我同在;我雖無人守護,但只要有耶和華的庇護,就綽綽有餘,其他保障靠不住。」
[1.] 只要神的臉光照他,他就快樂。他的心靈回歸到神面前,在他裡面安然,以他為安息,便安然躺臥睡覺。他所求的都已得著,相信無一缺乏。
[2.] 只要神的臉光照他,他就不怕仇敵攪擾,就安然躺臥睡覺,因為神親自保守他平安。即便他睡去,不再醒來,躺臥在墳墓裡,在幽暗中鋪床,也必像那善良的老西面,安然去世(路加福音 2:29),相信神必接收並保守他的靈魂,也必使他的身體在墳墓安然居住。
[3.] 只要神的臉光照他,他就將一切都交托給神,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心滿意足。經上說農夫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馬可福音 4:26-27)。義人也是如此,既憑信心和禱告將自己的憂慮卸給神,日夜都安然睡覺,靜觀神為他成就一切,預備迎接他的聖潔旨意。
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歌,且以此為禱告詞,就要以聖潔的心,輕看世上的財富和快樂,這些都不足以使我們快樂;要迫切尋求神的恩惠,在他的恩惠中得慰籍。讓我們輕看世間一切憂慮,將自己和自己所有的事都交在神旨意的引導和監管之下,並堅信只要我們持守對神的愛,萬事都必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