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2, 2025

[詩篇 ] 第二十九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九篇



一些優秀的解經家猜想大衛作這首詩的時候,正值雷電交加,好比第八篇是他月光下的默想,第十九篇又是在清晨的陽光下。若能在自然國度感受到神能力的運行,並因此歸榮耀給他,那就是美事。別人遇見可怕的風暴都戰兢,大衛卻十分淡定,滿懷喜樂,還寫下了這首詩,正是:地雖改變,我們也不害怕(462-3)。

I。他呼籲世上的偉人歸榮耀給神(1-2 節)。

II。為了使他們相信所稱頌之神的良善,他述說神的能力和威嚴體現在雷聲、閃電和暴雨中(3-9 節),他掌管世界(10 節),並且特別恩待他的會眾(11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心中應當充滿對神的崇高敬意。

 

耶和華的榮耀

(大衛的詩。)1-61 神的眾子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歸給耶和華!2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以聖潔的(的:或譯為)妝飾敬拜耶和華。3 耶和華的聲音發在水上;榮耀的神打雷,耶和華打雷在大水之上。4 耶和華的聲音大有能力;耶和華的聲音滿有威嚴。5 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耶和華震碎黎巴嫩的香柏樹。6 他也使之跳躍如牛犢,使黎巴嫩和西連跳躍如野牛犢。7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8 耶和華的聲音震動曠野;耶和華震動加低斯的曠野。 9 耶和華的聲音驚動母鹿落胎,樹木也脫落淨光。凡在他殿中的,都稱說他的榮耀。10 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11 耶和華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他的百姓。

 

我們在這首詩中見到:

I。詩人要求世上的偉人敬拜至大的神。每一個雷聲,大衛都理解為一種呼籲,叫自己和其他君王歸榮耀給至大的神。請注意看:

1. 他呼籲誰來敬拜神:「大能的人哪11 節),你們這些大能者之子,你們的權柄代代相傳,具有皇家的血脈。」世上的人應當敬拜至大的神,這是神的榮耀;也理當如此行,不只是因為他們位份再高,也遠遠及不上神,理當下拜,也因為他們的權柄從神而來,理當用這權柄來榮耀他,並且對他感恩戴德。

1欽定本將第 1 節中「神的眾子啊」譯為「大能的人哪」。

2. 他一再重複這個呼籲:要歸給耶和華!一連說了三遍。這表示這些大能的人在這件事上極為被動,不聽勸,然而列王若能衷心擁戴神國在人間的利益,必然意義重大。當地上的君王將自己的榮耀歸與耶路撒冷的時候,那城就極其興旺(啟示錄 2124)。

3. 呼籲他們做什麼:歸給耶和華;這不是說神有求於我們,不是說他得益於我們的禮物,也不是說我們能給他點什麼,是他先前沒有的(誰是先給了他羅馬書 1135),而是承認他的榮耀,承認他對我們有主權,乃是他喜悅將之當作送給他的禮物:「首先要將你們自己歸給耶和華,然後再將你們的事奉歸給他。要將榮耀和能力歸給耶和華;要承認他的榮耀和能力,讚美他是神,具有無窮的威嚴,不可阻擋的能力;要將他藉著天意所託付給你們的榮耀或能力歸給他,用來榮耀他,事奉他。要把你們的冠冕歸給他,俯伏在他腳前;要把你們的權杖、寶劍和鑰匙都交在他手中,乃至你們使用的時候,可以使他得名聲,得稱讚。」君王以榮耀和力量為貴,這些都應當歸於神,承認神遠比自己更榮耀,更有力量。大衛要求大能的人敬拜神,可理解為他指示國中的貴胄,王朝的大臣,各支派的首領(要激發他們更勤奮、更持之以恆服事神的祭壇,因他常見他們疏忽),也可理解為指示周圍被他用武力征服、臣服於以色列的列王,要他們臣服於以色列的神。頭戴桂冠的應當在萬王之王面前下拜。這裡向大能的人所說的,也是對所有人說的:要敬拜神;這也是永遠福音的總結和實質;參考啟示錄 146-7。我們在此看到:

1)信仰敬拜的實質,就是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2 節)。神顯明自己,乃是藉著他的名。有一種榮耀是他的名所當得的。我們不可能把他的名所當得的一切榮耀都歸給他;即便我們所言所行都盡全力榮耀神的名,仍是遠遠不夠;但倘若我們以愛戴和讚美的心,回應他所顯明自己的啟示,那就是稍稍把他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倘若我們在聽道、禱告或在別的靈修中領受了神的恩典,就當專心歸榮耀給神。

2)信仰操練的原則,就是以聖潔的榮美敬拜耶和2

[1.] 這表示敬拜的物件;神榮耀的威嚴在此稱為聖潔的榮美;參考歷代志下 20213。我們敬拜神,應當注目于他的榮美,要稱頌他,不僅因為他無比威嚴,理當敬畏,超過萬有,也因為他無比可愛,理當愛戴,以他為樂,超過萬有;我們尤其要注目於他聖潔的榮美,這也是眾天使在讚美時特別注目的;參考啟示錄 48

3欽定本將歷代志下 2021 中的「頌讚耶和華,使他們穿上聖潔的禮服」譯為「頌讚他聖潔的榮美」

 

[2.] 這也表示敬拜的地點。聖所在當時稱為聖潔的榮美;參考 481-2;耶利米書 1712。聖所的榮美完全符合神所命定的敬拜形式,就是在山上所指示的樣式。如今在福音之下,基督徒的聚會(這些聚會之美在於純潔)就是敬拜神的地方。

[3.] 這也表示敬拜的形式。我們一切信仰活動都應當聖潔,要獻給神,獻給他的意旨和榮耀。聖潔是一種榮美,這使得一切敬拜行為都披上了一種蒙悅納的榮美。

II。這裡解釋為何有此要求。若能思想以下幾點,便知我們有義務歸榮耀給神。

1. 神本身豐盛充足,體現在耶和華這個名自有永有;這個名在這首短詩出現了不下十八次,每節經文出現兩次,唯有三節例外,而在這三節中有兩節出現一次。整卷詩篇中,我想不起來有這樣的。唯願世上的大能者藉著他的名認識他,將他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

2. 他掌管萬有。唯願掌管人的知道有一位神掌管他們,掌管萬有。詩人在此描述:

( 1 ) 神的主權在自然國度。我們應當在奇妙的自然效應中和自然能量的運行中觀看神的榮耀和力量,這裡呼籲我們要把這些都歸功於神;我們可在雷電暴雨中見到:

[1.] 他的榮耀。打雷是神的榮耀(經上說雷聲是他口中所發的響聲;約伯記 372),宣告他是榮耀的神;雷聲如此可畏,所伴隨的閃電如此耀眼,沒有比這更能影響人的聽覺和視覺,仿佛神要藉著這兩樣吸收知識的感官,向人心證明他的榮耀,叫哪怕是最遲鈍的也無可推諉。有人注意到雷聲稱為耶和華的聲音,有其特別的原因,不只是因為雷聲從上頭來,不可控制,也不可預料,音量又大,傳得又遠,也因為神常在雷聲中說話,特別是在西奈山上,又藉著雷聲叫以色列的仇敵驚惶。為了表示這是榮耀之神的聲音,這裡說雷聲發在水上,在大水之上3 節),在遼闊的海洋迴響,那是穹蒼之下的大水,又在密雲深處震盪,那是穹蒼之上的大水。凡聽見雷聲的(震耳欲聾的雷聲)都承認耶和華的聲音滿有威嚴294),足以叫最高傲的謙卑(無人能像他發雷聲;約伯記 409),叫最驕橫的戰兢:聲音尚且如此,何況是他的膀臂呢?每當聽見雷聲,唯願我們的心充滿對神的崇高敬意;敬虔的權勢就在於向他發出聖潔的稱頌和讚歎。耶和華—我們的神啊,你為至大1041)!

[2.] 他的能力(4 節):耶和華的聲音大有能力,表現在其果效上,因他的能力行奇事。那些寫自然史的人談到雷電的巨大影響力,視作是超乎常理,必須歸結為自然之神的全能。

第一,霹靂將大樹劈開(5-6 節)。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雷聲震破最堅固、最華麗的黎巴嫩香柏樹。有人理解為狂風震動香柏樹,有時掀去高聳的樹頂。地震也能震動大樹所在的地,導致黎巴嫩和西連跳躍;加低斯的曠野也震動(8 節);我傾向於理解為風搖動大樹,地震搖動大地,驚雷則又搖動大樹,又搖動大地。學識淵博的哈蒙德博士將之理解為鄰國的驚恐和征服,他們和以色列打仗,抵擋大衛,好比靠近黎巴嫩樹林的亞蘭人,與黑門山相鄰的亞摩利人,以及靠近加低斯曠野的摩押人和亞捫人。

第二,閃電燃起烈火,燒毀房屋,經上說把群畜交給閃電7848),照樣耶和華的聲音藉著驚雷,在此說成是使火焰分岔7 節),意思是火焰在地上散開,按神的意思施行審判。

第三,驚雷導致母鹿早產,有人理解為比平時更容易生產。母鹿是膽小的動物,容易受雷聲的驚嚇;這也難怪,因為即便是驕傲強壯的人,有時也難免戰抖。卡裡古拉皇帝1聽見雷聲就要躲到床底下去。詩人賀拉斯承認他摒棄無神論,是因為雷聲和閃電的驚恐,他形容雷電和大衛在這裡的形容相似(賀拉斯《詩集》第 34 篇)。這裡說雷聲暴露樹林2,意思是雷聲使樹林裡的野獸驚恐萬狀,紛紛離開藏身的窩和灌木叢,暴露在外。也可理解為驚雷放倒樹木,將原先有樹蔭的地暴露在外。但願我們聽見雷聲,就想起這首詩來,又願我們唱起這首詩,就想起有時聽見的可怕雷聲,這樣就把神的話和他的作為聯繫起來,引導並激勵我們將他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願我們稱頌他,因為除了這可怕的聲音,神還藉著另一個聲音向我們說話,就是他福音的微聲細語,福音的威勢不會使我們害怕。

1凱撒·卡裡古拉(12-41):第三任羅馬皇帝,37-41 在位

2欽定本將第 9 節中的「樹木也脫落淨光」譯為「暴露樹林」

( 1 ) 神的主權在護理國度(10 節)。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掌管人類世界。洪水氾濫之時,他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不但坐著安息,自娛自樂,還在天上所立定的寶座坐著為王(10319),觀看並命定世間萬事,按他的旨意做萬事,乃是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以弗所書 111)。請注意看:

[1.] 國度的權勢:他坐在洪水之上。他把地安定在大水之上242),也把他的寶座安定在大水之上。世間的沉浮,世間萬事的騷動和變更,絲毫不能撼動永在之神的安息和他所預定的旨意。經上將他的敵人比作洪水(933-4),但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粉碎它,征服它,成就他的旨意,任憑世人心中各樣籌畫。這裡譯作洪水的這個詞,只用于形容挪亞洪水,因而有人覺得這裡所說的是挪亞洪水。神確實坐在那場洪水之上,以審判者的身份,向淹沒在洪水中不虔不敬的世代施行公義的審判。如今他仍坐在那洪水之上,限制挪亞的大水,使其不再能覆蓋全地,按照他的應許,不再有洪水毀壞地了創世記 911;參考以賽亞書 549

[2.]度的永恆性:他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的政權不會終結,也不可能終結。他國度的治理符合他亙古常在的旨意,也按他所謀劃的,要存到永遠。

( 3 ) 神的主權在恩典國度。他的榮耀在這裡最為耀眼。

[1.] 他接受國中臣民的敬拜(9 節):凡在他殿中的,都稱說他的榮耀,他們在他殿中等候他彰顯自己,彰顯他的旨意,並在等候中稱頌他。他的榮耀,萬人都看見,至少從遠處觀看約伯記 3625),但唯有在殿中,唯有在教會,才有人稱說他的榮耀。經上說他一切所造的都要稱謝他14510),就是說他一切所造的都提供稱謝的題材,但唯有他的聖民才稱謝他,並述說他一切作為的榮耀。

[2.] 他施恩惠給國中的臣民(11 節)。

第一,他使他們有能力服事他:他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堅固他們拒惡,裝備他們行善,使軟弱的變剛強,甚至要在軟弱中成全力量。

第二,他鼓勵他們服事他:他必賜平安的福給他的百姓。平安是一種無可估量的福份,是神為他所有的百姓所預備的。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以賽亞書 3217),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119165),而公義的冠冕更是如此:公義的盡頭就是平安,是無盡的平安。神忿怒的雷聲叫罪人驚恐,但聖民卻滿懷喜樂仰起頭來。

----------------------------------------------------------------------------------

第二十九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