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篇
這首詩和先前兩首一樣,都是凱旋之歌;有人說作於約沙法得勝的時候(歷代志下第
20 章),也有人說作於打敗西拿基立的時候,他的大軍曾在希西家時期圍困耶路撒冷;但我覺得這也許是大衛所寫,作於在他為王期間一場漂亮的勝仗;未必當時使用,而是留作日後,遇到類似的事便可用得上;本詩也適用于福音教會的榮耀(耶路撒冷預表福音教會),尤其是得勝的教會,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希伯來書 12:22),在上的耶路撒冷(加拉太書 4:26)。詩人稱頌耶路撒冷:
I。因為她是神的城(第 1-2 節)。
II。因為神眷顧她(第 3
節)。
III。因為她使仇敵驚恐(第 4-7
節)。
IV。因為她使朋友快樂;他們快樂:
1. 想起神過去、現在和將來為她所行的(第
3 節)。
2. 想起神施恩在聖城彰顯自己,也為聖城的緣故彰顯自己(第 9-10 節)。
3. 想起神確保她的安全(第 11-13 節)。
4. 想起神與錫安兒女所立的永約(第 14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應當為自己具備福音教會成員的特權而感動,也應當表達並激發自己由衷擁戴福音教會的利益。
錫安的榮美和力量
(可拉後裔的詩歌。)1-7。1 耶和華本為大!在我們神的城中,在他的聖山上,該受大讚美。2 錫安山 - 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3 神在其宮中,自顯為避難所。4 看哪,眾王會合,一同經過。5 他們見了這城就驚奇喪膽,急忙逃跑。6 他們在那裡被戰兢疼痛抓住,好像產難的婦人一樣。7 神啊,你用東風打破他施的船隻。
詩人意在稱頌耶路撒冷,展現聖城的榮美;但他一開頭就稱頌神,稱頌他本為大(第
1 節),結尾也稱頌神,稱頌他本為大(第 14 節)。無論以何為稱頌的題材,神都是阿拉法,都是俄梅嘎。尤其說到教會的榮耀,更應該多多述說教會之神的榮耀。
這裡所說耶路撒冷的榮耀是:
I。天上的王承認她:她是我們神的城(第 1 節),是他從以色列各城邑揀選出來立他名的地方。他向錫安說了很多恩言,超過地上任何地方。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132:14)。這是大君王的城(第 2 節),他是全地的王,他喜悅宣告要住在那裡。這句話曾被救主所引用,用來證明指著耶路撒冷起誓是褻瀆,好比指著神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馬太福音 5:35);神揀選那裡作為他恩典的居所,正如天上是他榮耀的居所。
1. 她被神的知識所光照。在猶大,神為人所認識,他的名為大(76:1),尤其在耶路撒冷,祭司的總部,他們的嘴唇應當保存神的知識。在耶路撒冷,神本為大(第 1 節),在別處卻被人輕看,當作無有。一國之中,一城之中,一家之中,人心之中,只要以神為大,以神為至高,以神為一切,就有福了。神在那裡自顯(第 3 節),既然自顯,就顯為大,無人輕看神,除非不認識他。
2. 她專為神的榮耀,所以也稱為他的聖山,並且城中器具上都寫有歸耶和華為聖的字樣(撒迦利亞書 14:20-21)。基督教會的特權在於她是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耶路撒冷作為基督教會的預表,雖本身乏善可陳(馬太福音 27:53),也稱為聖城,直到教會建立,就輝煌不再。
3. 她是嚴肅會和敬拜神的指定地方;神在那裡受大讚美,也該受大讚美(第 1 節)。注意:神和神的至大向我們顯明越多,我們就越應當讚美他。從各地帶供物來耶路撒冷的,都應該感謝神不但允許他們服事他,還應許要悅納他們,賜福給他們,把他們的事奉算為讚美和榮耀。由此耶路撒冷預表福音教會,因為這個世界若有向神獻上讚美的,必是來自地上的教會,所以教會就是他在人間的帳幕。
4. 她受他的特別保護(第 3 節):神自顯為避難所,意思是他證明自己是避難所,凡敬拜他的,都可在那裡以他為避難所。凡認識他的,都倚靠他,尋求他(9:10)。神不只是在街上,也在耶路撒冷的王宮自顯為避難所;貴胄求助於神,與他交往。信仰若在王宮掌權,在城中也必興旺。
5. 綜上所述,耶路撒冷為世人所愛,所仰慕,聖殿所在的錫安山尤其如此: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第 2
節)。無窮智慧的神既揀選此地為聖所,必是完美的所在;之所以華美,是由於聖山的緣故,因為聖潔之中有華美。大地因為罪孽的緣故,遍地都是缺陷,而這一小片地既因聖潔而成為華美,自然就稱為全地所喜悅的,意思是全地的人都有理由喜悅,因為神真是住在世人中間。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北邊,為該城擋住來自北方的刺骨寒風;若有和風出自北方,人們就向錫安方向眺望。
II。地上的眾王怕她。神在王宮自顯為避難所,前不久就有例證,並且十分精彩。
1. 他們原本很怕敵人,因為眾王會合(第
4 節)。鄰國諸王聯手攻打耶路撒冷,把頭和角,策略和權勢,都聯合到一起,要毀壞耶路撒冷;他們集結兵力,他們經過、前進、一同推進,自信很快就能佔領這曾是全地的喜悅、如今卻被全地所妒忌的城。
2. 神卻反過來,叫敵人怕他們。敵人一見到耶路撒冷,就驚慌失措,不敢發作,好比巴蘭看見雅各的帳幕就驚慌,不敢咒詛以色列(民數記 24:2):他們見了這城就驚奇喪膽,急忙逃跑(第 5 節)。他們不敢說: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1,只能說:我來了,我看見,我被打敗。這不是說耶路撒冷城中有何不可一世之物,而是他們一看見,就想起曾聽說過的,神住在其中,保護此城;是神使他們心中驚恐,急急退兵。他們雖是君王,雖聯合起來聲勢浩大,但他們自知不是全能神的對手,於是被戰兢疼痛抓住(第 6 節)。注意:與教會為敵的人再高傲,神也能叫他們喪膽,叫得意忘形的疼痛不堪。他們見到耶路撒冷就驚恐,在此比作產難的婦人,陣痛襲來,有時很突然(帖撒羅尼迦前書 5:3),不可避免;這也是犯罪的效應,是咒詛的結果。他們對耶路撒冷的圖謀被挫敗,在此比作狂風席捲一個船隊,有的裂開,有的破壞,全都散開(第 7 節):你用東風打破他施的船隻;海上效應就此顯明。神的威嚴比作東風(約伯記 27:20-21),叫他們驚恐,束手無策。誰曉得神怒氣的權勢(90:11)?
1這是凱撒大帝打了勝仗之後捷報中的名言。
神關懷他的教會
8-14。8 我們在萬軍之耶和華的城中 - 就是我們神的城中 - 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神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細拉)9 神啊,我們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愛。10 神啊,你受的讚美正與你的名相稱,直到地極!你的右手滿了公義。11 因你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應當快樂。12 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13 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14 因為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
這裡說的是滿有榮耀和恩典的神在前不久為他們出頭,打敗了敵人;神的百姓可從中學功課,有所長進,因為這些事互相效力,叫他們得益處。
I。願我們的信心得堅固,堅信神的話。如果把神所行的和神所說的作一對比,就會發現我們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第 8 節),所看見的,使我們相信所聽見的。
1. 我們聽見神在古時的作為,如今所看見的竟是一樣。注意:神為他百姓出頭,攻擊他和他們的仇敵,過去和現在都一樣;他現在所行的,令人想起他過去所行的。
2. 我們聽見神的應許和預言,又看見應許成就,預言成真。我們聽見神是萬軍之耶和華,聽見耶路撒冷是神的城,是他所寶愛,所眷顧;如今這一切我們都看見了;我們看見了他的權能,他的良善,他對我們的關懷,他果然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撒迦利亞書 2:5)。注意:神過去現在都為教會行大事,若能在其中看見經上預言應驗,那就是件美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明白他的旨意和所應驗的經文。
II。願我們受鼓舞,盼望教會穩固永存。「從所看見的神之城,再對比所聽見的,便知神要堅立他的城,直到永遠。」這話並非應驗在耶路撒冷(那城邑早已毀壞,輝煌不再),而是應驗在福音教會。我們堅信福音教會必堅立到永遠;教會建造在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馬太福音
16:18)。神親自堅立教會,耶和華建立了錫安(以賽亞書 14:32)。我們若將所看見的和所聽見的所對比,便可受鼓舞,盼望神的應許;神的應許是教會的根基。
III。願我們對神充滿敬崇。「按所聽見、所看見、所盼望的,我們可在神的殿中想念他的慈愛(第 9 節)。」憐憫的溪水流過來,我們應當追溯到神慈愛的泉源。這不是出於我們的義行,完全是他的憐憫,他格外恩待他的百姓。想起這點,就應當快樂,並且要常常想起,專心思想。還有比這更高尚、更喜人、更有意義的話題嗎?我要把神的慈愛常擺在眼前(26:3),特別是在聖殿服事他的時候。既然享受聖禮的好處,不受攪擾,既然在殿中相見,不受驚嚇,就應當在那裡把握機會,想念他的慈愛。
IV。願我們歸榮耀給神,因為他為我們行了大事;要述說他所行的大事(第 10 節):「神啊,你受的讚美正與你的名相稱,不只是在耶路撒冷,直到地極也是如此。」神藉著前不久的精彩拯救,為自己立名,在榮耀中彰顯他的智慧、能力和良善,並叫萬國都感覺到;他的讚美也是如此,就是說世界各地都有人榮耀他,與他的名相稱。他的名有多遠,他的讚美就有多遠,至少是他的讚美應該有多遠,最終也必有多遠,全地都要讚美他;參考 22:27;啟示錄 11:15。有人將這裡「你的名」理解為他那榮耀的名,萬軍之耶和華;他所受的讚美正與這名相稱,因為凡被造的,都在他統管之下,直到地極。但他的百姓尤其要在他所行的事上承認他的公義:你的右手滿了公義,意思是他能力的運行與永恆的公平法則相吻合。
V。願教會成員因神為教會所行的一切而得安慰(第 11 節):「錫安山應當歡喜,指在聖所服事的祭司和利未人,猶大的女子應當快樂,指各城鎮以及其中的居民:願婦女們載歌載舞,如同平時過節一般,感恩歡慶神為我們所成就的大救恩。」注意:只要我們讚美神,便可因教會蒙特別拯救而歡欣,因神的判斷而歡喜(指天意的運行),看見這一切都在智慧中運行(故稱為判斷),互相效力,叫他的教會得益處。
VI。願我們仔細觀察教會榮美、能力和平安的例證,並將所觀察到的原原本本傳給下一代(第 12-13 節):你們當周遊錫安。有人覺得這指的是凱旋慶典:讓那些參與慶典的人繞牆行走(如尼希米記 12:31 那樣),唱歌讚美神。讓他們數點城樓,細看外郭,
1. 傳揚剛剛發生的奇妙拯救。願他們滿懷驚奇,觀看城樓和外郭巍然屹立,無一損傷,宮殿華美,無一玷污;集結攻城的眾王,絲毫未能損壞該城(第 4 節):要把這件事當作神眷顧聖城的奇妙例證,傳說到後代,告訴他們仇敵不但不能毀壞這城,連外表都沒有損傷。
2. 給自己壯膽,日後遇到類似的驚嚇不會懼怕。
(1)我們可將之直接理解為耶路撒冷,錫安的保障。願猶大眾女子看見錫安的城樓和外郭,仇敵看見有多驚恐,她們看見就有多喜樂(第 5 節)。耶路撒冷常被看作是堅不可摧的所在: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耶利米哀歌 4:12);若不是其中的居民犯罪,防禦盡失,敵人根本攻不進去。要留心她的外郭,表示錫安外郭的主要部份並非可見之物,肉眼看不見,而是信心之物,要留心方能看見。城牆誠然堅固,又有天險,又有工事,但其外郭主要倚靠神的特別同在,神所賜的聖潔華美,和他的應許。「要思想耶路撒冷的力量,傳揚給後代,不要做任何令其衰微的事,不至於在患難中卑躬屈膝,投降敵人,以為守不住。」加爾文注釋道,這裡特別指示他們把城樓、外郭和耶路撒冷宮殿傳揚給後代,表示這些東西日後都要毀壞,不復存在;如若不然,又何必將它們的描述和故事保存下來呢?基督的門徒看見殿宇就驚奇,主卻告訴他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馬太福音 24:1- 2)。所以:
(2)這一定指的是福音教會錫安山(希伯來書 12:22)。「要思想福音教會的城樓、外郭和宮殿,邀請並鼓勵你加入到其中,大展身手。看看它建造在基督上,大能的神堅固它,保護它,不打盹,也不睡覺。寶貴的聖禮是它的宮殿,寶貴的應許是它的外郭;要傳揚給後代,好叫他們一心擁戴它的利益,緊緊抓住它。」
VII。願我們因神誇耀,堅信他永遠的慈愛(第 14 節)。要傳揚給後代,將這條真理當作神聖的財富傳給後代:為我們行大事的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他愛我們,眷顧我們,一如既往,永不改變。
1. 神既是我們的神,就永遠是我們的,不只是今世,直到永恆也是我們的神;得榮耀聖民的永遠福樂,在於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示錄 21:3)。
2. 神既是我們的神,就必作我們引路的,乃是誠信、始終如一的嚮導,給我們指路,領我們走在其中;他必如此行,直到死時,直到我們人生道路的終點,直到安息之地。他要引領我們,保守我們,直到最後。有人理解為:他必作我們引路的,超越死亡,意思是他必引領我們,叫我們脫離死亡,乃至死亡不能真正傷害我們。也有人理解為:他必作我們引路的,在死以外,意思是他必引導我們平安抵達死亡另一邊的福祉,抵達不再有死亡的生命。只要我們以耶和華為神,他就必平安帶領我們走向死亡,穿過死亡,超越死亡,從死裡復活,進到榮耀中。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