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我們在這首詩中看見大衛與大試探搏鬥,並且得勝,在危難中沒有不信靠神,為自己另謀脫險的路。想必他作此詩的時候,已開始感覺到掃羅妒忌的火,並一次次向他擲標槍。有人建議他逃回故鄉去。他說:「不,我相信神,必堅守在此。」請注意看:
I。他描述試探,也許與之周旋(第 1-3 節)。
II。他想起神的主權和旨意(第 4 節),想起他施恩給義人,想起他為惡人所存留的忿怒(第 5-7),就斷然回絕這試探。每當大眾恐慌,教會仇敵的辱駡膽大妄為,氣勢洶洶,若能默想這首詩,則必大有益處。
信靠神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1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2 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3 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甚麼呢?
這裡說的是:
I。大衛決心以神為他的倚靠:我是投靠耶和華(第 1 節)。凡真正敬畏神、事奉神的,都可以來投靠他,並且決不羞恥。以神為自己的盼望,這是以神為神的聖徒所共有的特點。即便有別的東西可以靠,他們也不會去靠,也不敢靠,而是單單投靠神。他們不靠金子,不靠車不靠馬,單單投靠神;即便在世上事與願違,他們的盼望也不會落空,因為第一因不改變,且要存到永遠。詩人在談到他受試探以前,先說明他決意投靠神,並且要一輩子投靠他。
II。他對引誘他走相反道路的試探表示憤慨:「我的心已歸向神,以他為我的安息,我已在他裡面安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仿佛唯有這樣才能躲避捕鳥人呢?」
1. 這可理解為來自朋友的謹慎勸言;很多人這樣理解,這是很有可能的。有不少人真心為大衛著想,見掃羅對他窮凶極惡,尋索他的性命,便催促他趕緊不惜一切代價逃命,不可過多倚靠他已受膏這件事,覺得受膏反倒容易使他丟了腦袋,而不是保住腦袋。大衛不喜悅這個動議,不是因為逃跑是怯懦的表現,非勇士所為,而是因為這是不信的表現,非投靠耶和華的聖徒所為。如果這樣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兩節經文就是這些膽怯的朋友解釋為何有此勸言。他們要他逃跑:
(1)因為他眼下處境堪憂(第 2 節)。他們說:「你看,惡人彎弓;掃羅和他的爪牙要取你性命,你心中的正直不能保你平安。」可見惡人何等仇視正直人,蛇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彼此為仇;又可見惡人何等不擇手段,要千方百計傷害正直人:他們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偷偷地射,免得正直人看見他們的圖謀就躲避,免得別人看見就阻止,也免得神看見就刑罰。
(2)因為他眼下已不再起作用。他們說:「根基若毀壞(在掃羅的昏庸統治下,根基已經毀壞),社會和政府若脫了鉤,天下大亂(參考 75:3;82:5),你的義能起什麼作用呢?要挽救一個四分五裂的王國是徒然的;義人再努力也無濟於事。」你回你的房間哭泣吧,主啊,求你憐憫我!有許多人在困難的時候願意為大眾效力,只因覺得不可能成功,就躊躇不前。
2. 這也可理解為仇敵的嘲諷,嘲笑他曾宣告要投靠神,叫他現在來試試是否站得住。「你說神是你的靠山;現在你就飛到你的山去,看你是不是能安全一些。」這是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14:6),說他得不著神的幫助(3:2)。即便世上的一切盼望和喜樂都落空,聖徒仍然信靠神,在他裡面得安慰,這對世人來說誠然是個謎,因而也就橫加嘲諷。如果這樣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兩節經文就是大衛在這嘲諷面前的回應:
(1)他控訴惡待他之人的陰險(第 2 節):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經上告訴我們這箭是什麼意思,就是苦毒的言語(64:3),好比他們的嘲諷,試圖叫他不再以神為盼望;這些言語像刀刺入他的骨頭。
(2)他抵擋試探,視為可憎(第 3節),當成是擊打每個以色列人所共有的根基:「你若毀壞根基,若想叫義人放棄對神的盼望,若想使他們以為信仰是謊言,是玩笑,若嘲笑他們,乃至放棄信仰,那就是大大傷害他們,傷他們的心,使他們成為世上最傷心的人。」信仰的原則是根基,義人的信心和盼望都建造在其上。這些我們都要持守,不只是當作本份,也是利益所在,這樣才能抵擋一切不信的試探;根基若毀壞,信仰的原則若放棄,那麼義人還能做什麼呢?若無神可求,無神可信,也沒有將來的福祉可盼望,義人就要完蛋。
4-7。4 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5 耶和華試驗義人;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他心裡恨惡。6 他要向惡人密佈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作他們杯中的分。7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他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
有人說,搖動一棵樹,反倒令其紮根更深更快。仇敵企圖使大衛不再信靠神,反倒令他更加牢固地抓住他的首要原則;他在此重溫這些原則,心裡大得滿足,叫一切不信的試探都閉口無言。惡人在惡道上平順,義人反倒陷入困境和苦難中,這樣的事深深影響他的信心,也影響許多人的信心,於是難免有惡念產生:事奉神是徒然的(瑪拉基書 3:14),驕傲的人可稱為有福。但詩人在此要制止這樣的念頭,要令其蒙羞;他提醒我們要思想以下幾點:
I。天上有神: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裡,在天上,我們雖看不見他,他卻看得見我們。但願聖民的仇敵不要欺負他們,以為他們很失落,無可奈何;不,他們有神,知道在何處可尋見他,知道如何向他禱告,以他為天上的父。也可理解為:他在聖殿裡,在教會;他是與他百姓立約的神,藉著中保與他們相通,聖殿預表中保。我們不需要說:「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可以信靠神?」不必如此,神的話就在我們身邊,神就在他的話中;他的靈就在聖徒心裡,聖徒就是活的殿,耶和華就是他們裡面的靈。
II。這位神掌管世界。耶和華不只是居所在天上,寶座也在天上,大地歸在他的權下(約伯記 38: 33);他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國統管萬有(103:19)。所以經上說諸天掌權(但以理書 4:26)。願我們憑信心看見神在寶座上,在他榮耀的寶座上,其榮耀和威嚴遠遠超過地上的王;這是治理的寶座,向一切被造之物頒佈律法,提出動議,制定目標;這是審判的寶座,按各人的行為施行賞罰;這是恩典的寶座,他的百姓可坦然前來蒙憐憫,得恩典。因此,即便見到欺壓者的驕傲和權勢,見到義人受苦,我們也實在沒有理由覺得沮喪。
III。這位神完全知道每個人的真實面目:他的慧眼察看世人;他不只是看見他們,還看穿他們,不只是知道他們的一言一行,也知道他們的意念和意圖,知道他們心裡所想,不論如何偽裝。我們認識人都看表面,但他知道人的內心,好比煉金之人經過試驗知道金子的價值。這裡說神用慧眼察看,因為他不像地上的王,要通過報告和表現來認識人,他靠的是自己的察驗,決無錯謬,也決不上當。即便我們在世人當中受騙,即便試驗了還是受騙,但我們確信神的審判都按事實,便大得安慰。
IV。神若使義人受苦,那是因為他要試驗他們,因而對他們有好處(第 5 節)。耶和華試驗世上的人,叫他們終久享福(申命記 8:16)。所以,但願苦難不動搖我們的根基,也不影響我們對神的盼望和信靠。
V。逼迫者和欺壓者雖得逞一時,終究要置身在神的忿怒之下,且必在他的忿怒下永遠滅亡。
1. 他是聖潔的神,所以恨惡他們,不能容忍他們:唯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他心裡恨惡;這些人與他本性的正直和良善完全相反。惡人平順,決不說明神愛他們,反倒因為他們無視神的恩典,必招來他的恨惡。他所造的,他從不恨惡,但他恨惡自甘墮落的人。哈蒙德博士對這節經文另有一種解讀:耶和華試驗義人和惡人(他準確區分兩者,非我們所能為),凡喜愛強暴的,都恨自己的靈魂,意思是:凡逼迫人的,必自取滅亡(箴言 8:36)。
2. 他是公義的審判者,必刑罰他們(第 6 節)。
(1)惡人受刑罰是不可避免的:他要向惡人密佈網羅,如下雨一般1。這裡用了雙重的比喻,表示惡人受刑罰不可避免。刑罰要從天而降,落在他們身上,如下雨一般(約伯記
20:23),沒有遮蓋,不能逃脫;參考約書亞記 10:11;撒母耳記上 2:10;並且要忽然臨到,好比夏日的陣雨忽然臨到行路的人。刑罰要像網羅臨到他們,抓住他們,困住他們,直到清算的日子來到。
1欽定本將第 6 節上半句譯為:他要向惡人密佈網羅,如下雨一般。
(2)惡人受刑罰是極其恐怖的。有烈火、硫磺、熱風,明顯指的是所多瑪和蛾摩拉,並且恰如其分,因為所多瑪和蛾摩拉毀滅,正是預表永火的刑罰(猶大書第
7 節)。神忿怒的烈火,點著他們罪孽的硫磺,必兇猛地燃燒起來,直燒到地獄的底層,直到永遠的盡頭。惡人在死的時候被這樣的風暴席捲而去,何等慘烈!他們要永遠在硫磺火湖裡鋪床,在死人和被定罪之人的會中!這裡的意思就在於此;這是他們杯中的份,是全能者為他們所定的產業(約伯記 20: 29)。這是顫抖的杯,他們不得不握在手裡,不得不喝(75:8)。人人都有所定的杯中之份。人若選擇以耶和華為他杯中的份,必能得著所選擇的,也必因此永遠快樂(16:5);人若拒絕他的恩典,就不得不喝他忿怒的杯;參考耶利米書 25:15;以賽亞書 51:17;哈巴谷書 2:16。
VI。誠實的義人雖有時被欺負,被踐踏,但神認他們,將來也必認他們;他施恩給他們,向他們微笑(第 7 節)。神之所以要嚴嚴追討逼迫者和欺壓者,是因為他們所逼迫所欺壓的在他眼裡看為寶貴,摸他們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撒迦利亞書 2:8)。
1. 他喜愛他們,喜愛他的恩典在他們裡面動工。他自己是公義的神,所以他喜愛公義,為受傷害被欺壓的義人伸冤,喜愛為他們施行審判(103:6)。我們也應當跟隨神,要像他那樣喜愛公義,好叫自己永遠在他的愛中。
2. 他滿有恩典地看顧他們:他必向正直人仰臉2;他不僅與他們和好,還將喜樂放在他們心裡,並且使他們知道這一點。他像個慈父,用喜悅的目光看著他們;他們又好比守本份的兒女,見他微笑,就歡喜滿足。他們行在耶和華的光中。
2欽定本將第 7 節下半句譯為:他必向正直人仰臉。
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應當常常鼓勵自己信靠神,要倚靠他持守我們的正直,使我們快樂;要畏懼他的怒氣,因他的怒氣比死更糟,也要渴望他的恩惠,因他的恩惠比生更美。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