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7, 2024

[約伯記 ] 第三十二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約伯記第三十二章

清場了。約伯和他三個朋友坐了下來,都不再說話。這個時候最適合仲裁者出場,那就是以利戶。在這一章裡我們看到,I。關於他的一些介紹,他的出身,以及對這場辯論的看法(1-5 節)。II。他首先表示歉意,因為他在尊長們高深的辯論面前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請他們明白:1. 雖然他沒有老人所具備的經驗,但他有人的悟性(6-10 節)。2. 他已經耐著性子聽了他們的一切話(11-13 節)。3. 他能提出新的見解(14-17 節)。4. 他認真思想這件事良久,希望一吐為快(18-20 節)。5. 他決心不偏待任何一方(2122 節)。他說的話在情理之中,以致約伯沒有回答他。後來神開始責備約伯和另外三個朋友,卻沒有責備他。

 

以利戶發言(主前 1520 年)

1-51 於是這三個人,因約伯自以為義就不再回答他。2 那時有布西人蘭族巴拉迦的兒子以利戶向約伯發怒;因約伯自以為義,不以神為義。3 他又向約伯的三個朋友發怒;因為他們想不出回答的話來,仍以約伯為有罪。4 以利戶要與約伯說話,就等候他們,因為他們比自己年老。5 以利戶見這三個人口中無話回答,就怒氣發作。

 

一般來說辯論者是年輕人,仲裁者是老人。但在這裡,老人們辯論正酣,年輕人倒興起成了仲裁者,要責備他們不通情理的怒氣。當時約伯有許多朋友在場,他們前來看望他,也來領受教誨。在這裡:

I。那三個朋友現在為何閉口不言。他們不再回答他,任憑他自言自語,因為約伯自以為義。這就是他們不再說話的原因,似乎與這樣頑固的人辯論毫無益處(1 節)。自以為是的人真是十分難弄,愚昧人都比他更有指望(神所造的愚昧人比自以為是的愚昧人更有指望)(箴言 2612)。不過他們對約伯的評論並不公平:約伯不只是在自己眼裡為義,在神面前也是義人。他們以這樣的理由不再說話不過是給自己找臺階下。脾氣暴躁的辯論者發現自己在繞圈子,卻又不承認自己無能,這時往往選擇閉口不言。


II。第四個朋友以利戶為何現在開口。以利戶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他是我的神。別人都無法說服約伯,但他是我的神,他能說服約伯,也願意說服他,最後也確實說服了他。惟有他才能開啟人的悟性。這裡提到他是布西人,是拿鶴的第二個兒子布西(創世紀 2221)的後代,是蘭族人,或稱亞蘭族(有人這樣認為)(創世紀 2221)。後來的敘利亞和亞蘭人都源於此,也以此命名。也可能是亞伯蘭族人,因為亞蘭文意譯本認為亞伯拉罕最先名為蘭,意思是高,後改稱亞伯蘭,意思是高父,最後改稱亞伯拉罕,意思是許多人的高父。以利戶不像其他人那麼出名,所以這裡特別介紹了一番。

1. 以利戶發言是因為他生氣了,他還覺得自己有理由生氣。辯論正酣的時候他沒有離開,沒有誹謗辯論的人,也沒有在暗中吐惡言攻擊他們。他有話就當面說,且給他們辯解的機會。

1)他生約伯的氣,因為他覺得他對神缺乏敬畏。神應受敬畏,這是千真萬確的(2 節):他自以為義,不以神為義,意思是他更在乎澄清自己的名聲,不願意因受大難就被人視為不義,卻不在乎澄清神的名聲,不顧神因叫他受大難而被人視為不義,仿佛他更關心自己的尊嚴而不是神的尊嚴。其實他一開始就應先以神為義,彰顯神的榮耀,然後就無需在意自己的名聲。注意,恩德的心靈在乎神的尊榮,一旦有人無視神的尊榮或虧缺神的尊榮就會發怒。若有朋友損害神的尊榮,你應當生氣,這並不違反溫和的法則。基督對西門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馬太福音 1623)!以利戶承認約伯是義人,但既然覺得他說錯了話,就不會恭維他。朋友若是有錯卻不指出來,這樣的恭維實在有些過分。

2他生約伯朋友的氣,因為他覺得他們本該在約伯面前表現得更有愛心但卻沒有做到(3 節):他們想不出回答的話來,仍以約伯為有罪。他們斷定他不虔敬,是惡人,不願作出讓步的判決。但他們並不能證明這點,也無法否定約伯用來證明自己正直的證據。他們沒有好好發揮自己的前提,卻緊抓著結論不放手。他們無法回應約伯的論據,卻不願讓步,不顧一切地想擊敗他。這實在不公平。爭論一旦開始,且發展到這種地步,雙方很容易互相挑毛病。以利戶既是仲裁人,就不加入任何一方,且對雙方的缺點失誤表示不滿。人若真心尋找真理,在評判爭競者的時候就不應該偏袒,不應該因為一方說錯了話就否定他的善言,也不應該因為一方說了善言就全盤接受或袒護他的歪理。人應當學會分辨善惡。

2. 以利戶發言是因為他覺得他早該說話了,現在終於輪到他了(45 節)。

1)他靜候約伯說話,耐著性子聽,直到他說完為止。

2)他靜候朋友們沉默,正如不願意打斷約伯,他也不願意阻止他們。這不是因為他們比他更有智慧,而是因為他們歲數比他大,理當先發言。以利戶很虛心,絕不小瞧他們的特權。一些先後順序的規則還是應當遵守的。內在的尊榮固然更有智慧,更有價值,然而既然人人都以為自己或自己的朋友最有智慧,也最有價值,所以內在的尊榮也就不能當作外在禮節的規則。外在的規則只能按著年齡的長幼或地位的高低。老年人理當多受一些尊敬,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尊敬別人。同樣地,年輕人應當多尊敬老人,因為他們年老的時候也會受到尊敬。

 

6-146 布西人巴拉迦的兒子以利戶回答說:我年輕,你們老邁;因此我退讓,不敢向你們陳說我的意見。7 我說,年老的當先說話;壽高的當以智慧教訓人。8 但在人裏面有靈;全能者的氣使人有聰明。9 尊貴的不都有智慧;壽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10 因此我說:你們要聽我言;我也要陳說我的意見。11 你們查究所要說的話;那時我等候你們的話,側耳聽你們的辯論,12 留心聽你們;誰知你們中間無一人折服約伯,駁倒他的話。13 你們切不可說:我們尋得智慧;神能勝他,人卻不能。14 約伯沒有向我爭辯;我也不用你們的話回答他。

 

以利戶在這裡看上去:

I。十分低調謙卑。他又年輕又能幹,卻並不唐突,不自傲,不自負。他的臉像摩西那樣發光,自己卻不知道,使他更加光彩奪目。但願人人都仿效他,尤其是年輕人。

1. 他對自己和自己的觀點表示缺乏自信(6 節):我年輕,因此我退讓,不敢向你們陳說我的意見,因為我怕說錯話,擔心做出什麼不得體的事來。他十分關注眼前的辯論,仔細思考所聽見的話,然後才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不以為這事無關痛癢就不予理會,也沒有因這事太複雜就撇在一邊。不過,他不敢隨 意發言,因為他的思維方式與年長的人不同。注意,我們應當在有爭議的話題上謹慎自己的判斷,快快地聽別人的見解,慢慢地說自己的意見。當我們的想法與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相反的時候更是如此。

2. 他對年長的人表示敬意,對他們期望甚高(7 節):我說,年老的當先說話。注意,年歲和經驗有助於判斷世事,不但能給人的思維提供素材,也能助人提高自身的素質。這說明老年人應當努力提高自己,竭力教導別人(不然的話,因年歲而得來的優勢就會反過來責備他們)。這也說明年輕人應當聽他們的教誨。若與久為門徒的人同住大有益處(使徒行傳 2116;提多書 24)。以利戶謙卑,因為他聆聽老年人說話時極其耐心(1112 節)。他滿懷期望等他們說完,十分看重年邁人的意見。他專心聽他們講理,試圖明白他們的意思,對這場辯論的發展和論據的重點都瞭若指掌。他十分專心地聽,

1)儘管他們說得很慢,且花大量時間搜腸刮肚,鑽牛角尖,時而停頓,時而猶疑,準備極不充分。但這些他都不計較,仍然側耳聽你們的辯論。只要說得在理,他絕不會因為他們用詞不當就輕看他們的見解。

2)儘管他們隨意賣弄,漫無目的,無人能回答約伯的問題,也無人能說服他,但他仍然專心聽,希望最終總有一些好處。我們應當常聽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不然就無法驗明一切。他既然耐心聽,

[1] 所以輪到他說話時就能直言不諱,也能要求他們認真聽。俗話說得好:彼此尊敬,彼此要求(譯者注:這是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格言)。先聽後發言,先學後教導。

[2] 所以就能評論他們的話。他觀察他們的用意,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願我們徹底尊重弟兄的情感,不要妄加非議。未曾聽完(或只聽一半)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言 1813),說明此人魯莽傲慢。

II。十分講理,且勇氣可嘉。他不僅深知何時發言,如何發言,也深知何時靜默,如何靜默。雖然他很敬重朋友,不願打斷他們,但他更看重真理和公道(這些是他更好的朋友),不願在靜默中背叛真理和公道。他勇敢地表示:

1. 人是有理性的被造物,因此人人都有判斷力,都有按秩序發言的權利。他說(8 節),但在人裡面有靈。這個意思與約伯說的一樣(但我也有聰明,與你們一樣,123),只是他說得更加婉轉,就是說人人都有悟性,無人能壟斷理性,獨佔論壇。倘若他說:我也得到啟示,與你們一樣(有些人這樣理解),那就得證明一番。但倘若他只是說,我也有理性,與你們一樣,他們就不能否定,因為人人都有此殊榮。說自己有理性並不為過,也不會招人駁斥(10 節):因此你們要聽我言。這裡要學的是:

1)心靈是個靈,本身不是物質,也不倚靠物質。心靈有能力談論屬靈的事,就是不屬於肉體的事。

2)心靈是有悟性的靈。它有能力發現真理,接受真理,有能力談論真理,也有能力按著真理引導人。

3)人人都具備有悟性的靈。那是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 19)。

4)有悟性的靈來自全能者的恩賜,因為他是眾靈之父,是悟性的泉源。參考創世紀 27;傳道書 127;撒迦利亞書 121

2. 地位高年紀大的人不一定比別人更有知識更有智慧(9 節):尊貴的不都有智慧。這實在是可惜,但確實如此。他們若都有智慧,就不會有損自己的尊貴,也能用智慧造福他人。人應以智慧為貴,有地位有權勢的人更需要智慧,也更有機會善用智慧。但這並不意味著尊貴的人都有智慧,所以人不應盲目跟從任何尊貴的人。老年人不一定判斷正確,他們有可能犯錯,所以不能一味地順從他們。同樣地,老年人若聽到反對意見,不能以為不敬,應當視年輕人的訓詞為善意:因此我說:你們要聽我言10 節)。我們要願意聽那些遠不如自己的人講理,且要聽取。眼光敏銳的人即使在平地,也比站在高山上的遲鈍人看得遠。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傳道書 413)。

2. 他很有必要發言,因為根據他們已經說過的話,這場爭論實際上越來越複雜迷離(13 節): 我必須說話,免得你們說,我們尋得智慧,免得你們以為自己對約伯的論斷毋庸置疑,以為只有你們的論點才能說服約伯,叫他謙卑下來,以為只有神能勝他,人卻不能,以為他受大難說明神與他為敵,因此他必是惡人無疑。我告訴你們,這個假設是錯的。沒有這樣的假設,約伯也能被說服。也可理解為:免得你們以為已經找到了最佳方法,就是不再與他爭論,任憑神來擊倒他。若是謬論占了上風,尤其是那些表面上替神說話的謬論,我們就該及時發言。若是人的傲氣和怒氣以及對弟兄的無義無愛心的誹謗被誤認為是神的審判,我們就該及時發言。這時我們必須替神說話。

4. 他有不同的見解,且願意用更好的方式引導這場辯論(14 節)。他覺得他們都應該會聽的,因為:

1)他不會斥責約伯聲明自己的正直,而且會認同這點。因此他不與約伯為敵:約伯沒有向我爭辯。我並不反對他講話的要點,也認同他的原則。我只是有些不滿意他過火的表達方式。

2)他不會重複其他人的觀點,也不認同他們的原則:我也不用你們的話回答他。我不用相同的題材,若只是重複你們的話,你們大可打斷我。我也不用相同的方式,既然不贊同你們對他發怒,我自己當然也不會發怒。爭論已經完全展開,聰明人不會再畫蛇添足,除非他能改變什麼,不然何必多此一舉呢?

 

15-2215 他們驚奇不再回答,一言不發。16 我豈因他們不說話,站住不再回答,仍舊等候呢?17 我也要回答我的一分話,陳說我的意見。18 因為我的言語滿懷;我裏面的靈激動我。19 我的胸懷如盛酒之囊沒有出氣之縫,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20 我要說話,使我舒暢;我要開口回答。21 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22 我不曉得奉承;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滅我。

 

以利戶居然在如此敏銳高深的較量中插話,他提出三點,以表歉意:

1. 因為冷場。他並沒有打斷任何一方:他們驚奇15 節),他們站住不再回答16 節)。他們不但不再說話,還站著不動,想聽聽是否還有人談自己的看法,他這才有機會開口。他們仿佛並不十分滿意自己說的話,好像還期待著什麼,不然就會休庭而不是只站著不動。所以他說,我也要回答我的一分話。我不會作出最終的判決,惟有主才能判決,惟有他才能判定何為正確何為錯誤。不過,既然你們每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也要說說我的觀點,即使說得不對,也在所不辭。再拙劣的觀點,若是如此謙卑地提出來,也就只好認真聽,認真考量。有人認為以利戶在這裡暗示自己就是這卷書的作者,我覺得這樣的假設不無道理,他在這裡像個史學家。言歸正傳,他在前面幾節經文裡要求他們注意聽,他們覺得驚奇,於是就相互嘀咕一番,終於沒有斥責他放肆,而是站著不動,想聽他說些什麼,且因他這番既大膽又謙卑的前言感到驚訝。

2. 因為他深感不安,甚至心痛,必須要說出自己的觀點,必須讓他發言,不然實在忍不住了。的心在他裡面發熱(詩篇 393),誠如先知所說,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他骨中(耶利米書 209),又好比乳母奶水漲溢急需解脫,以利戶也急忙忙要對約伯的事發表見解(18-20 節)。這些辯論者中若有人曾提過他所想的問題焦點,他就必心安理得,閉口不言。但他覺得他們都不著要領,於是就希望自己嘗試一下。他說,

1)他有許多話要說:我的言語滿懷,我曾仔細琢磨你們的話,仔細思想。老年人若是論到神的旨意時言語乾枯,才盡詞窮,神可以興起別人來,包括年輕人,賜給他們當說的話,為的是造就教會。因為這個題目本身沒有窮盡,儘管談論這個題目的人會窮盡。

2他非說不可:我裡面的靈激動我,不只是教導我該說什麼,還催促我快說。我若不趕快說出來(我的思緒如此湧動),就會像新皮袋快要破裂19 節)。看看良善的傳道人,言語滿懷,滿有基督,滿有天堂,很想說出來使別人得益。但若是不准他開口,若是將他撇在一邊,那是多麼大的痛苦!

3)若是說出來就痛快就滿足(20 節):我要說話,使我舒暢,不只是解脫壓抑的痛苦,還能有全心行善、量力而行的樂趣。義人為榮神益人而暢所欲言,實在是一大快事。

3. 他定意要毫無保留且誠心誠意說出他認為是正確的觀點,不會試圖取悅別人(2122 節):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不像偏待人的法官那樣,只知道肥自己的腰包,不顧公道。我定意不奉承人他要說的都是心裡話,

1)不會因為約伯十分可憐且在受苦就說同情話,這樣會無濟於事,還會加增他的痛苦。可我必須把真理告訴他,希望他能忍耐。我們不該奉承苦難中人,應以誠相待。苦難若是臨到任何人,因他擔罪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利未記 1917),因為這只會加增他的苦難。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屈枉窮人,也不可袒護窮人出埃及記 233),不可因為人可憐或傲慢就偏離公道,不然就是奉承人。也可理解為:

2)不會因為約伯三個朋友的亨通和名譽就說好聽的話。希望他們不要以為他定會和他們說得一樣,也不要以為他定會附和他們的觀點,或因他們的權貴而喝彩。不,雖然以利戶是年輕人,但他不會放棄真理而取悅權貴。他立下良善的心志:我不曉得奉承,從不說奉承話。這心志有良善的原因: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滅我。對神的審判心存敬畏,這是好事。我們的行為若不檢點,造我們的主能在怒氣中將我們除滅。他憎惡一切的虛偽和奉承,必要剪除一切油滑的嘴唇和誇大的舌頭詩篇 123)。我們越是注目造物主的威嚴,越懼怕他的忿怒和公義,就越不容易害怕人或奉承人。

--------------------------------------------------------------------------------------------------------------

第三十二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