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8, 2024

[撒母耳記下 ] 第二十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章

真是雨後雲彩返回(傳道書 122)!大衛一場災禍剛剛過去,另一場接踵而來;前面那場災禍乃是應驗神的宣告:刀劍必不離他的家;這場則是死灰復燃。I。他還未回到耶路撒冷,一場新的叛亂已經開始,領頭的叫示巴(第 1-2 節)。II。他回到耶路撒冷,第一件事就是定他嬪妃的罪,永遠打入冷宮(第 3 節)。III。他委派亞瑪撒帶人攻打示巴,亞瑪撒卻貽誤戰機,使得形勢嚴峻(第4-6 節)。IV。他的一個將領在前線謀殺了另一個(第 7-13 節)。V。示巴終於被困在亞比拉城(第14-15 節),城中百姓將他交出,交給了約押,於是叛亂瓦解(第 16-22 節)。本章最後簡述大衛手下的高官(第 23-26 節)。

 

示巴叛亂(主前 1023 年)

1-31 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2 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3 大衛王來到耶路撒冷,進了宮殿,就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禁閉在冷宮,養活她們,不與她們親近。她們如同寡婦被禁,直到死的日子。

 

大衛雖得勝而回,仍多有患難,王國受擾,家人蒙羞。

I。他的臣民竟然受挑唆發動叛亂,拋棄合神心意的人,去跟隨一個匪徒。請注意看:

1. 押沙龍叛亂剛剛平息,這件事就接踵而至。在這個世界上,倘若一場災禍的結束是另一場災禍的開始,不要覺得奇怪,深淵有時與深淵回應(詩篇 427)。

2. 百姓剛剛回歸忠誠,瞬間又開始造反。剛剛和好的,應當凡是謹慎,免得和平尚未穩固,就被破壞。斷骨接上,需要時間慢慢長好。

3. 這次叛亂領頭的叫示巴,是個便雅憫人(第 1 節),住在以法蓮山地(第 21 節)。示每和他都是掃羅支派的,都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蛇的後裔當中,有一種對彌賽亞國度的遺傳性敵意,總想伺機推翻祂的國(詩篇 21-2),但神坐在天上發笑。

4. 叛亂的起因就是我們在前章結尾處所見到的,以色列眾長老和猶大眾長老就大衛王回朝一事的無謂爭吵。爭論的焦點和面子有關,哪一方與大衛更親近。以色列長老說:我們人多;猶大長老說:我們和他關係更近。臣子之間能相互爭論誰愛戴他多一些,誰尊敬他主動一些,大衛應該很安全、很幸福才是;但就連這樣的爭論都會成為叛亂的起因。以色列人在大衛面前責怪猶大人輕看他們。倘若他出面調停,稱讚他們的熱 誠,感謝他們的支持,也許他們就死心塌地跟隨他;但他似乎偏袒自己的支派:有人把前章最後那句話理解為:猶大人的話勝過了以色列人的話。大衛傾向於支持猶大,以色列人見狀,便憤憤而去。王既然只聽猶大人的,那就讓他和他們狼狽為奸去吧,我們自己立王。原以為我們與大衛有十分的情分,但他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裡;猶大人實際上是在說,我們與他無份;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與他有份,他回耶路撒冷去,我們不再服事他,不再認他為我們的王。示巴就是這樣宣告的(第 1 節),可能他是個有名望的人,且在押沙龍叛逆事件中十分積極;心裡鬱悶的以色列人聞言,就離開大衛,跟隨示巴(第 2 節),大多數人如此行,只有猶大人仍跟隨大衛。由此可見:

1)君王偏袒臣民,和父母偏袒兒女一樣,都很不明智;君王和父母凡事都不可偏 心。

2)人輕看下屬的感情,不眷顧,不接受,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愛若被輕看,很可能會生出恨來。

3)紛爭的起頭如水放開,所以,在爭鬧之先必當止息爭競(箴言 1714)。一點火星可成熊熊大火!

4)肆意歪曲別人的話語,就是破壞和平;故意曲解所說的和所寫的,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來,往往造成極大傷害。猶大人說:王與我們是親屬。以色列人就說:他們的意思是說我們與他無份,其實他們根本不是這個意思。

5)人們很容易走極端。他們說:我們與大衛有十分情分;然後幾乎下一句話就是:我們與大衛無份。今天還在喊和散那,明天就喊把他釘十字架。

II。他的嬪妃被終身監禁,他不得不將她們軟禁起來,因為她們被押沙龍所玷污(第 3 節)。大衛有很多妻妾,違背了律法;這些妻妾令他頭疼,令他蒙羞。犯罪娶她們的時候興高采烈:

1. 如今不得不出於本份,將她們休掉,因為他兒子和她們親近,在他看為不潔。曾經可愛的,現在變為可惡。

2. 如今不得不出於明智,將她們悄悄藏起來,免得被看見,叫人想起押沙龍對她們的所為,這樣的事不可外揚(哥林多前書 51),唯願這醜聞被遺忘。

3. 如今不得不出於公義,將她們囚禁起來,因為她們輕易順從押沙龍的慾望;當時也許她們以為大衛回不來,將他徹底放棄了。作惡事的,沒有好下場。

 

亞瑪撒之死(主前 1023 年)

4-134 王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將猶大人招聚了來,你也回到這裡來。」5 亞瑪撒就去招聚猶大人,卻耽延過了王所限的日期。6 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恐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加害於我們比押沙龍更甚。你要帶領你主的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城,躲避我們。」7 約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並所有的勇士,都跟著亞比篩,從耶路撒冷出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8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裡,亞瑪撒來迎接他們。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約押前行,刀從鞘內掉出來。9 約押左手拾起刀來,對亞瑪撒說:「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10 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裡所拿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沒有再刺他,就死了。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11 有約押的一個少年人站在亞瑪撒屍身旁邊,對眾人說:「誰喜悅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去。」12 亞瑪撒在道路上滾在自己的血裡。那人見眾民經過都站住,就把亞瑪撒的屍身從路上挪到田間,用衣服遮蓋。13 屍身從路上挪移之後,眾民就都跟隨約押去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

 

這裡說的是亞瑪撒剛剛興起就倒下。此人是大衛的侄子(1725),曾是押沙龍叛軍的元帥和總指揮;叛軍被擊潰,他投誠了大衛,還得了大衛的承諾,給他當大衛軍中的元帥,取代約押。示巴的叛變給了大衛兌現承諾的機會;這機會比想像中來得快,但約押的嫉妒和競爭給亞瑪撒和大衛釀成惡果。

I。亞瑪撒奉命集結軍隊,鎮壓示巴叛亂;王吩咐他儘快集結(第 4 節)。猶大人在迎接王凱旋回朝的事上雖很主動,在打仗的事上卻似乎很被動;如若不然,他們在耶路撒冷迎接大衛的時候,就應當立即出兵追趕示巴,把這條蛇殺死在蛋殼裡。但大多數擁戴君王的,都貪圖安逸,不願付代價,在信仰的事上也是如此。許多人號稱和基督沾親帶故,卻不願為祂冒險。亞瑪撒奉命在三天內集結猶大人,但他們過於被動渙散,在指定時間無法集結(第 5 節);而當過押沙龍元帥的亞瑪撒升了官,他們倒是沒有意見,看作是證明大衛政權的寬容。

II。因為亞瑪撒的耽延,約押的兄弟亞比篩奉命帶領侍衛和常駐部隊去追趕示巴(第 6-7 節);若給了示巴時間,後果極其危險。大衛吩咐亞比篩帶兵,決意冷落約押,我懷疑未必是因為他卑鄙流了押尼珥的血,而是因為他正大光明流了押沙龍的血。皓爾主教說:約押被貶,是因為抗命。地上的官位真是不可靠!變幻無常!但蒙神恩惠的有福了,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約押雖蒙羞,卻擅自和他弟兄同往,自知他還能為大眾出力;也可能此時他已在盤算要除掉他的對手。

III。約押在基遍附近遇見了亞瑪撒,竟然野蠻地將他謀殺(第 8-10 節)。基遍的大磐石應該是他們約定見面的地方。競爭對手在那裡相見,亞瑪撒仗著有王命在身,是剛集結隊伍的元帥,也是亞比篩帶來老牌隊伍的元帥;約押卻在那裡冷不防親手殺了他;

1.他極其狡猾,是有預謀的,不是一時衝動。他紮緊外衣,免得妨礙他行事,腰束帶子,便於拔劍在手;他還把劍插在一個寬鬆的劍鞘裡,輕輕一搖,可隨時掉出來,像是不小心掉出來一般,然後撿起來,裝作要插回去,卻冷不防刺進亞瑪撒的腹中。犯罪越是有預謀,罪惡就越大。

2. 他極其詭詐,裝作很友好,令亞瑪撒猝不及防。他稱他為兄弟(他們是表兄弟),問他安(你好啊!),用右手抓住他的鬍子,像是很親熱的樣子,還與他親嘴,但另一隻手卻握著出鞘的劍,對準他的心臟。這豈是紳士所為?軍人所為?元帥所為?不,簡直是土匪所為,像個卑鄙的懦夫。只因他用類似手段謀殺了押尼珥,沒有被懲罰,所以就大膽再來一次。

3. 他極其狂妄,不是躲在角落裡,而是當著眾軍士的面,在眾目睽睽之下,毫無愧意,毫無懼色,心裡剛硬,定要流血謀殺,臉不發紅,手不發抖。

4. 他一擊致命,按我們的說法是好意奪命,不必再刺;他的手強壯穩定,只要一擊,便足以致命。

5. 他如此行是藐視大衛,是抗拒他給亞瑪撒的任命,而這任命正是他和亞瑪撒過不去的原因,因而這是間接擊打大衛,實際上是公然叫囂約押才是元帥。

6. 他如此行極其不合時宜,他們正要去攻打共同的敵人,理當同仇敵愾。這場不合時宜的紛爭可能導致軍心渙散,甚至互相殘殺,淪為示巴的獵物。然而約押為了個人復仇,竟然不惜犧牲王的利益,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

IV。約押立即接替元帥一職,帶領人馬追趕示巴,儘量避免自己的行為危及到共同大事。

1.他留下一人,向陸續上前來的軍士們宣告,說他們仍在為大衛而戰,只是現在要聽從約押的指揮(第 11節)。他知道自己在軍中有多少影響力,有多少人喜悅他,不喜悅亞瑪撒;亞瑪撒曾是亂黨,如今又當叛徒,從未立過功;他大膽倚賴這點,並且招呼眾人都跟隨他。又是老王,又是老元帥,猶大人何樂而不為呢?但殺人犯有何臉面追趕亂黨?他在罪惡的重負下,居然還有勇氣衝鋒陷陣,真令人詫異。想必他的良心已被熱鐵烙傷。

2. 留下的那人刻意將屍首挪開,用衣服遮蓋(第 12-13 節),因為眾民經過這裡都停下來觀看(和 223 相似)。惡人作惡,以為只要躲得過世人的眼睛,就覺得穩妥;只要躲得過,在他們看來就像沒有發生過一般。但用衣服遮蓋流血,阻攔不了這血向神發出伸冤的哀告,也不能使這哀告聲小一點。然而,既然沒有時間起訴約押,又為了百姓的安全必須火速前行,暫時將屍首挪開還是明智的,至少不會延誤大軍的行軍速度;於是人人都跟隨約押而去,而大衛想必很快得知這一悲劇,回想起來想必後悔沒有制裁約押謀殺押尼珥的罪,後悔不該封亞瑪撒當大官,反倒令他喪命。也許他想起是他利用約押殺了烏利亞,令他變得格外殘酷,便深深自責。

 

追趕示巴(主前 1023 年)

14-2214 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並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隨他。15 約押和跟隨的人到了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就對著城築壘;跟隨約押的眾民用錘撞城,要使城塌陷。16 有一個聰明婦人從城上呼叫說:「聽啊,聽啊,請約押近前來,我好與他說話。」17 約押就近前來,婦人問他說:「你是約押不是?」他說:「我是。」婦人說:「求你聽婢女的話。」約押說:「我聽。」18 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先在亞比拉求問,然後事就定妥。19 我們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為何要毀壞以色列中的大城,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20 約押回答說:「我決不吞滅毀壞,21 乃因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比基利的兒子示巴―舉手攻擊大衛王,你們若將他一人交出來,我便離城而去。」婦人對約押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22 婦人就憑她的智慧去勸眾人。他們便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而散,各歸各家去了。約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裡。

 

這裡說的是示巴叛亂的結局。

I。這叛亂分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發現眾人改變了主意,不像先前那樣踴躍跟隨,當時不過是一時性起要離棄大衛,他只爭取到了少數像他那樣的人,最後來到伯·瑪迦的亞比拉,列王紀下 15 29 提到那是位於北方拿弗他利境內的堅固城。他在那裡躲避,是強行佔領還是征得同意,這裡沒有交代,但跟隨他的大多數是比利人,來自便雅憫的比利(第 14 節)。壞人找壞人,找不到壞人就叫人變成壞人。

II。約押集結軍隊攻打該城,將其圍困,用錘撞牆,幾乎坍塌(第 15 節)。此地竟敢藏匿叛國者,受到如此猛攻,乃是咎由自取;人心若放縱叛逆情慾,不願基督作王,也是這樣的下場。

III。亞比拉城中有個聰明良善的婦人;她的通達之舉,令此事完美收場,既滿足了約押的要求,又保住了城邑。這裡說的是:

1. 她和約押談判,願意投降,約押願意撤軍,條件是將示巴交出來。看來並非亞比拉城中所有人都願意與約押談判,城中的長老和官員中也無一人願意談判,即便到了最後關頭也不願意。他們真是愚蠢,絲毫不關心大眾安危,也許他們崇拜示巴,也許以為不可能和約押談出什麼結果來,也許不知如何談判。但這婦人憑藉她的智慧拯救了整座城。心靈之美沒有性別之分。男人雖是頭,卻不意味著男人壟斷頭腦,因而也不應該按薩利克法1壟斷王冠。多少男性的心靈,甚至超越男性的心靈,住在女性的胸膛;軟弱器皿中的智慧寶庫同樣寶貴。這位無名女英雄和約押談判:

( 1 ) 她招呼約押近前來聽她說話(第 16-17 節)。想必約押在軍事問題上是第一次和女人談判。

( 2 ) 她代表她的城邑和他講理,並且十分巧妙。

[1.] 她說這城素以智慧聞名(第 18 節),正如我們的翻譯。她分辯說此城歷來多有通達的智者,國人常來求問,並且都認同城中長老的判斷。他們的判斷好比神的話,只要向他們諮詢,事情便有定論,人人聽從。難道這樣的城要毀於一旦,不能和解嗎?

[2.] 她說城中居民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的,忠厚的(第 19 節)。她不只是替自己說話,也代表她所代求的人。他們並非好鬥之徒,他們效忠君王,又和其他臣民和平相處,並非愛鬧事、愛打官司的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3.] 她說這城在以色列中為母,引導並養育周圍各城各村;她說這是耶和華的產業,是以色列的城,不是外邦人的城;毀壞它,勢必削弱神所揀選作他產業的國。

[4.] 她說他們指望約押按既定的打仗條例(申命記 2010),先提出和平條件,然後再攻城。我們的註腳寫道(第 18 節):他們一開始(就是剛開始圍城的時候)就清楚言道:他們必詢問亞比拉,意思是:圍城者一定會要求交出叛逆者,要求我們投降;倘若他們提出要求,我們很快就會同意,結束爭端。就這樣,她言下之意是責備約押沒有主動提出和談條件,但她希望事情仍有轉機。

( 3 ) 約押和這位亞比拉的代求者很快達成共識,把示巴的首級當成全城的贖價。約押雖剛剛因為私人糾紛的緣故,吞滅毀壞了亞瑪撒,但他如今成了元帥,便無意承擔無故流人血的罪名:我決不吞滅毀壞,除非為大眾安全的緣故不得已(第 20 節)。這件事不該如此。我們並非和你的城過不去,反倒願意冒死保護。我們只和藏匿在你們當中的叛逆者過不去;你們把他交出來,我們就罷兵。爭競各方若能相互瞭解,便可避免許多傷害。城中的人負隅頑抗,以為約押意在毀 滅。約押拼命攻城,以為全城的人都和示巴結盟。其實兩邊都弄錯了;但願雙方都弄清真相,事情自然就能解決。唯一的和談條件是交出叛逆者。神對付人的靈魂也是如此;靈魂被自責和苦惱所包圍,罪就是叛逆者,情欲就是亂黨;只要離開它,遠離過犯,一切都好。這是和談的唯一條件。這聰明的婦人立即同意他的建議:看哪,那人的首級必從城牆上丟給你。

1薩利克法:中世紀以來西歐通行的限制女性繼承王位的法典。

2. 她和城中居民談判。她帶著智慧去見他們(也許對付他們也很需要智慧,不亞於對付約押),勸說他們斬了示巴首級,也許通過官方下令執行,從城牆上扔給了約押。約押認得叛逆者的臉,於是就不再追究,無意叫跟隨他的受牽連。大眾安全得保全,他無意向眾人復仇。於是約押撤兵,回到耶路撒冷,高舉和平的獎盃,而不是打勝仗的獎盃。

 

大衛的臣宰(主前 1023 年)

23-2623 約押作以色列全軍的元帥;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24 亞多蘭掌管服苦的人;亞希律的兒子約沙法作史官;25 示法作書記;撒督和亞比亞他作祭司長;26 睚珥人以拉作大衛的宰相。

 

這裡描述大衛歸位之後的宮中情形。約押仍當元帥,他勢力太大,無人取代。比拿雅仍向先前那樣,當衛兵的總管。這裡新設了一個職位,是先前沒有的(816-18),就是財務大臣,掌管稅務的人1,大衛在他作王的晚期開始徵稅。亞多蘭任此職很多年,但最後因徵稅而喪命(列王紀上 1218)。

1欽定本將第 24 節中「掌管服苦的人」譯為「掌管稅務的人」。

 ----------------------------------------------------------------------------------

第二十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