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8, 2024

[撒母耳記下 ] 第十八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十八章

押沙龍謀反的事在本章告終,他的一生也在本章告終,大衛重回寶座,在下一章平安凱旋而歸。這裡說的是:I。大衛準備與叛軍交戰(第 1-5 節)。II。徹底擊敗押沙龍一夥,令其四散逃命(第 6-8 節)。III。押沙龍的死和埋葬(第 9-18 節)。IV。消息傳來,當時大衛正在瑪哈念駐紮(第 19-32節)。V.他因押沙龍的死悲痛欲絕(第 33 節)。

 

準備交戰(主前 1023 年)

1-81 大衛數點跟隨他的人,立千夫長、百夫長率領他們。2 大衛打發軍兵出戰,分為三隊:一隊在約押手下,一隊在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兄弟亞比篩手下,一隊在迦特人以太手下。大衛對軍兵說:「我必與你們一同出戰。」3 軍兵卻說:「你不可出戰。若是我們逃跑,敵人必不介意;我們陣亡一半,敵人也不介意。因為你一人強似我們萬人,你不如在城裡預備幫助我們。」4 王向他們說:「你們以為怎樣好,我就怎樣行。」於是王站在城門旁,軍兵或百或千地挨次出去了。5 王囑咐約押、亞比篩、乙太說:「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王為押沙龍囑咐眾將的話,兵都聽見了。6 兵就出到田野迎著以色列人,在以法蓮樹林裡交戰。7 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那日陣亡的甚多,共有二萬人。8 因為在那裡四面打仗,死於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

 

大衛如何集結軍隊,何人相助,這裡沒有告訴我們;很可能以色列各處的人,至少臨近幾個支派的人,紛紛前來相助,使他漸漸占了上風,正如亞希多弗所料。這裡說的是:

I。他數點人數,開始反攻(第 1-2 節)。他必是向神禱告,將出征的事交在神手裡;他在各樣患難中,只要禱告,都深得安慰。約瑟夫說他們當時不過四千人。他將軍隊分成幾隊,每隊設立軍官,然後部署在右翼、左翼和中軍,其中兩隊由身經百戰的元帥約押和亞比篩率領,另一隊則由他新結識的以太率領。人數眾多固然管用,但軍紀嚴明有時同樣管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力量,發揮最大潛能,這是智慧。

II。眾人力勸大衛不要親自上陣。若勸他上陣,迎合他的驕傲,那是十分不明智的,是幫押沙龍的忙;真正與大衛為友的不會讓他去,他們記得亞希多弗的詭計,要單殺王一人(172)。大衛願與眾人一同上陣(第 2 節),表示他深愛眾人;他們勸阻他,也是深愛他。若有人為了我們的好處力勸我們,不可當作是冒犯。

1. 他們決不會讓他去冒險,因他一人強似他們萬人。臣民理當這樣,愛護為他們赴湯蹈火的首領。

2. 他們決不會讓敵人的陰謀得逞;他若倒下,敵人必手舞足蹈,比打勝仗還要興奮。3. 他留在城裡更有用,後備軍駐紮在這裡,他可隨時調遣上陣。留在城裡雖無危險,卻是個真正有用的崗位。王聞言,就不再堅持(第 4 節):你們以為怎樣好,我就怎樣行。一意孤行並不明智,若要成事,就當甘願傾聽別人的意見,包括屬下的意見。大衛不該上陣,不僅是眾人明智通達,更是天意;他向來心地善良,若上陣,必力保押沙龍性命,但神早已定意要除掉押沙龍。

III。大衛吩咐手下不可加害於押沙龍(第 5 節)。約瑟夫說,大軍待命出征時,他親自鼓舞士氣,為他們禱告,並特別囑咐不可傷害押沙龍。真是典型的以善報惡!押沙龍一心想除掉大衛。大衛卻一心想放過押沙龍。兩者真是迥然有別!無人像押沙龍那樣逆性,對親生父親恨之入骨;也無人像大衛那樣順性,對親生兒子愛護有加。雙方都發揮到了極致,可見世人什麼樣的事都做得出來,做兒子的竟能如此惡待最善良的父親,做父親的又竟能如此善待最邪惡的兒子。這似乎很像世人惡待神,也很像神憐憫世人,很難說兩者之間哪樣更令人驚訝。大衛說:要寬待他,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他少不更事,莽撞衝動,要原諒他;他是我兒子,是我所愛的;你們若愛我,就要寬待他。大衛的語氣似乎已勝券在手。他所統率的是正義之師,又有良善的神同在,他堅信押沙龍必手到擒來,於是就千叮嚀萬囑咐,要善待他,饒他性命,接受審判。

皓爾主教對此頗有微詞:「為何這樣獻殷勤呢?這樣憐憫他公平嗎?為何要寬待逆賊?這麼多人叛逆,為何單單寬待兒子?這麼多兒子,為何單單寬待押沙龍?如此良善的父親,竟然出這樣的敗家子!還要說為我的緣故?他不是要奪你的王冠、流你的血嗎?若寬待他是為你的緣故,那追捕他又是為誰的緣故呢?難道憐憫他是因為衝突的起因嗎?當父母的再聖潔,也會過於寵愛自己的孩子,導致傷害,導致流血。但這件事豈不是預表以色列的大君和救贖主嗎?他的憐憫無法量度,他為逼迫他的人禱告,為謀害他的人禱告:父啊,饒恕他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他們。」神降災禍管教他的兒女,祂卻囑咐道:要為我的緣故寬待他們;祂體恤我們的軟弱。

IV。大衛擊敗了押沙龍的軍隊,大獲全勝。雙方在以法蓮樹林裡交戰(第 6 節),這裡是迦得的屬地,卻稱為以法蓮樹林,因紀念以法蓮人某項行動而得名。大衛意圖在郊野迎敵,不讓敵軍逼近瑪哈念,免得傷及善待他的城中百姓。戰鬥異常激烈。約瑟夫形容這場戰鬥十分膠著,最後叛軍潰敗,兩萬人陣亡(第 7 節)。這些人被誅是罪有應得,因他們背叛合法君王;如此良善的政權,他們竟心懷不滿,如此良善的君主,他們竟忘恩負義;如今終於明白為篡權者賣命是什麼下場,被他的恩寵所惑,導致滅亡。春風得意之時所承諾的賞賜和高升,如今都在哪裡?一心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詩篇 22-3),如今方知是什麼下場。為了叫他們知道是神在與他們交戰:

1. 他們被小股人馬所勝,很可能人數遠不如他們。

2. 他們以為逃進樹林就可活命,誰知反倒被殲滅。本以為可在林中避難,誰知死於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這是要他們知道,別以為躲開了大衛的人,心裡說,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撒母耳記上 1532),焉知公義的神追上他們,不容他們活。叛逆者豈能躲得過神的怒氣?除了死於刀下的兩萬人,可能還有許多四散逃命的以色列人死於林中的陷阱沼澤,樹叢灌木,以及林中的野獸(如迦勒底譯本所理解的)。神為大衛而戰,也向大衛開戰,因為死傷的都是他的百姓,王國的利益因此大受損傷。羅馬人若打內戰得勝,不許慶祝。

 

押沙龍之死(主前 1023 年)

9-189 押沙龍偶然遇見大衛的僕人。押沙龍騎著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他的頭髮被樹枝繞住,就懸掛起來,所騎的騾子便離他去了。10 有個人看見,就告訴約押說:「我看見押沙龍掛在橡樹上了。」11 約押對報信的人說:「你既看見他,為甚麼不將他打死落在地上呢?你若打死 他,我就賞你十舍客勒銀子,一條帶子。」12 那人對約押說:「我就是得你一千舍客勒銀子,我也不敢伸手害王的兒子;因為我們聽見王囑咐你和亞比篩並乙太說:『你們要謹慎,不可害那少年人押沙龍。』13 我若妄為害了他的性命,就是你自己也必與我為敵(原來,無論何事都瞞不過王。)」14 約押說:「我不能與你留連。」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著,就刺透他的心。15 給約押拿兵器的十個少年人圍繞押沙龍,將他殺死。16 約押吹角,攔阻眾人,他們就回來,不再追趕以色列人。17 他們將押沙龍丟在林中一個大坑裡,上頭堆起一大堆石頭。以色列眾人都逃跑,各回各家去了。18 押沙龍活著的時候,在王穀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說:「我沒有兒子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稱那石柱叫押沙龍柱,直到今日。

 

這裡說的是押沙龍奪路而逃,先是不知所措,後來丟了性命。他挑起爭端,滿以為能勝過大衛;若擒得大衛,必不會手下留情,如今偶然遇見大衛的僕人(第 9 節),竟然驚慌不已。大衛的僕人得了嚴令,不會傷害他,他卻不敢正面迎敵,見他們逼近,就猛踢座下騾子,慌不擇路,一頭栽進滅亡之路。正是:躲避恐懼的必墜入陷坑,從陷坑上來的必被網羅纏住(耶利米書 48 44)。大衛一心要饒他性命,但公義的神卻要追討他的叛逆罪,要取他性命,叫他被懸掛起來,被生擒,開腸破肚,拋屍荒野。

I。他被懸掛。他騎著騾子拼命奔跑,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這橡樹從未被修剪過,枝條甚低,可能是許多枝條纏繞在一起,也可能是一根樹幹橫跨出來,勒住了他的頭,可能是卡住了脖子,也可能是(有人覺得)纏住了他的長髮;曾經引以為傲的長髮,如今成了累贅;他極其驚慌,手夠不到,也可能纏繞太緊,雙手解不開,越掙扎就越狼狽。這使他成了大衛僕人的眾矢之的,真是又恐懼又羞愧,戰又不能,逃又不能,只好束手待斃。請注意看:

1.  所 騎 的 騾 子 離 他 去 了 ,仿佛如釋重負一般,把這累贅推給了大樹。正是,整個被造的世界在世人敗壞的重擔下歎息勞苦,但很快就要卸下這個擔子(羅馬書 821-22)。

2. 他被懸掛起來,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仿佛天地都容不得他;大地不願留他,蒼天不願收他,只好叫地獄張開大口接受他。

3. 此事令人詫異,極為不同尋常。他罪大惡極,遇到此事真是罪有應得:倘若他倉皇逃命,被騾子掀翻在地,摔得半死,大衛的僕人趕到,將他活捉,結果也差不多,但這樣就太便宜了他。神在此要創作一件新事,好比刑罰大坍、亞比蘭那樣,叫人明白此人是藐視耶和華(民數記 1629-30)。押沙龍被懸掛起來,是警示世人,不可對父母不敬;參考箴言 3017

II。他被大衛的一個僕人活捉;立即有人將逆賊的窘相報與約押知道(第 10 節)。他成了一台戲,又成了一個記號,義人看見就笑他(詩篇 526);他十分鬱悶,結識這麼多人,滿以為都是知己,此時掛在樹上許久,竟無一人出手相助。約押責備那人,為何不將他殺死(第 11 節),並說本可賞他十舍客勒銀子,一條帶子,那是軍官的待遇,腰帶可能表示官銜;參考以賽亞書 22 21。但那人雖對押沙龍義憤填膺,卻不願殺他,還振振有詞說:我決不能殺他;那是要掉腦袋的;你知道王有嚴令(第 12 節),若殺了他,就是與自己過不去(第 13 節)。約押不能反駁,不再責怪他,也不再回答,他推脫有事,徑直離去(第 14 節):我不能與你留連。當官的訓斥手下時,要考慮周到,免得事後尷尬,不能自圓其說。

III。他陷入困境,可說是醜態百出,叛逆者往往如此,悲悲切切掛在樹上,等死的時候還要經歷各樣驚恐,感受各樣痛楚。

1. 約押趁他在橡樹上還活著(第 14 節),就將手裡三杆短槍刺入他的胸膛,想必造成極大痛楚。我不知道約押公然抗命是否合理,這就是寬待這少年人嗎?大衛若在場,會允許他這樣做嗎?不過可以這樣說:他雖然違背了那過份寵愛兒子之父親的命令,卻是為王為國做了一件好事,若不殺他,於王於國都是禍害。常言道:百姓的安全是最高法律。

2. 約押手下十個少年人,也上前刺他,將他殺死(第 15 節)。他們圍住他,向他誇勝,然後將他殺死。 耶 和 華 啊 , 願 你 的 仇 敵 都 這 樣 滅 亡 (士師記 531)!隨後約押吹號收兵(第 16 節)。危險已過,押沙龍已死;百姓不日自當回歸大衛,無需再流血,不必抓俘虜,也不必審判叛逆者,殺雞儆猴,讓各人回歸自己的帳棚;他們都是王的公民,必再次成為好公民。

IV。他被拋屍荒野(第 17-18 節):他們將押沙龍丟在林中一個大坑裡;他們不願將他的屍體帶回去交給他父親(那只能徒增他的愁苦),也不願保存下來,按他的身份體面下葬,而是帶著怒氣,隨意扔進坑中。押沙龍英俊瀟灑,且常引以為傲,多少人羡慕,如今蕩然無存!他空有抱負,好比空中樓閣,如今也蕩然無存!謀算落空,人也落空。為表示他骨頭上有本身的罪孽(如先知所言;以西結書 3227),他們在他上面堆起一大堆石頭,見證他作惡多端,表示他叛逆父親,本當用石頭打死(申命記 2121)。有人經過此地,說那地方至今尚存,凡路過的,無不往裡扔石頭,說:逆子押沙龍當受咒詛,凡叛逆父母的惡人都當受咒詛。為突出押沙龍可恥,本書作者還提到他生前曾在耶路撒冷附近的王谷立柱,為自己樹碑立傳(第 18 節),也許想日後埋在石柱下。驕傲之人真是滿有愚昧無意義的謀算!許多人很在乎死後如何下葬,卻不在乎寶貴的靈魂有何著落!押沙龍有過三個兒子(1427),現在看來一個都不剩;神已將他們一一取去;逆子無後,這是公義的。他為彌補無子之憾,就立石柱作為紀念;不過神在這件事上也與他作對,所立起的不是大理石柱,而是一堆亂石。正是:凡自高的,必降為卑。他想青史留名,結果卻是遺臭萬年。他不甘心與大衛其他兒子一同默默無聞,除了留下名字,一無所有,他想出名,於是就落得臭名昭著。石柱為他留名,卻不是美名;本想得榮,卻見證他的愚昧。

 

大衛為押沙龍哀慟(主前 1023 年)

19-3319 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說:「容我跑去,將耶和華向仇敵給王報仇的信息報與王知。」20 約押對他說:「你今日不可去報信,改日可以報信;因為今日王的兒子死了,所以你不可去報信。」21約押對古示人說:「你去將你所看見的告訴王。」古示人在約押面前下拜,就跑去了。22 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又對約押說:「無論怎樣,求你容我隨著古示人跑去。」約押說:「我兒,你報這信息,既不得賞賜,何必要跑去呢?」23 他又說:「無論怎樣,我要跑去。」約押說:「你跑去吧!」亞希瑪斯就從平原往前跑,跑過古示人去了。24 大衛正坐在城甕裡。守望的人上城門樓的頂上,舉目觀看,見有一個人獨自跑來。25 守望的人就大聲告訴王。王說:「他若獨自來,必是報口信的。」那人跑得漸漸近了。26 守望的人又見一人跑來,就對守城門的人說:「又有一人獨自跑來。」王說:「這也必是報信的。」27 守望的人說:「我看前頭人的跑法,好像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的跑法一樣。」王說:「他是個好人,必是報好信息。」28 亞希瑪斯向王呼叫說:「平安了!」就在王面前臉伏於地叩拜,說:「耶和華―你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已將那舉手攻擊我主我王的人交給王了。」29 王問說:「少年人押沙龍平安不平安?」亞希瑪斯回答說:「約押打發王的僕人,那時僕人聽見眾民大聲喧嘩,卻不知道是甚麼事。」30 王說:「你退去,站在旁邊。」他就退去,站在旁邊。31 古示人也來到,說:「有信息報給我主我王!耶和華今日向一切興起攻擊你的人給你報仇了。」32 王問古示人說:「少年人押沙龍平安不平安?」古示人回答 說:「願我主我王的仇敵,和一切興起要殺害你的人,都與那少年人一樣。」33 王就心裡傷慟,上城門樓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

 

押沙龍叛亂已過;這裡告訴我們:

I。消息傳到大衛。當時他留在瑪哈念城裡,距離交戰的樹林有好幾公里,在以色列地的邊境。押沙龍全軍潰散,朝約旦河方向回家去了,那是往瑪哈念的相反方向,守望的看不見交戰結果,除非有信使專門送信來,所以王坐在城門口等候消息(第 24 節)。

1. 約押吩咐古示1去報信(第 21 節),從此人的名字來看,他應該是個古實人;有人說他生在古實,是個黑人,專門服事約押,可能是刺死押沙龍的十名少年人之一(第 15 節)。叫這十人中的一人報信給大衛有些冒險,難免落得報告掃羅死訊之人(撒母耳記下第 1 章)和報告伊施波設死訊之人(撒母耳記下第 4 章)的命運。

2. 年輕的祭司亞希瑪斯(曾向大衛報告押沙龍的動向;1717)主動要求去報信,因他興奮過度,無所顧慮,他提議由他將耶和華向仇敵給王報仇的信息報與王知(第 19 節)。他主動要求,不是想得賞賜(他不在乎賞賜),只想將喜訊報給他所愛的王。約押瞭解大衛勝過亞希瑪斯,知道押沙龍之死必令大衛不快;他愛亞希瑪斯,不願讓他去當信使(第 20 節),應該讓普通信使去,而不是祭司。但古示去了以後,亞希瑪斯仍迫切請求追上他,終獲首肯(第 22-23 節)。也許你會覺得奇怪,已有人去報信,他為何仍想要這份差事。

1)也許他想表示他跑得快;眼見古示腳步緩慢,雖走近路,卻不是大路,就一心想顯擺自己跑得快,證明他走遠路也能超過古示。祭司跑得快,不算真本事,但也許亞希瑪斯很看重這點。

2)也許他這樣做是明智之舉,是出於對王的愛戴。他知道他能趕在古示前面,希望說些模糊籠統的話,給王一些心理準備,然後才聽古示帶來的事實真相。即便壞消息躲不過,至少可以慢慢透露,叫人好受些。

3. 瑪哈念城門口上的守望者看見了二人,先看見亞希瑪斯(第 24 節),古示先出發,但亞希瑪斯很快超過了他;不多久古示也出現了(第 26 節)。

1)王聽說有人獨自跑來,就斷定是個信使(第 25 節):他若獨自來,必是報口信的;若戰敗,從前線逃回,必有許多人。

2)他聽說此人是亞希瑪斯,就斷定必有好消息(第 27 節)。看來人人皆知亞希瑪斯跑得快,很遠就認得出,又是個出名的好人,他當信使,必是傳好消息:他是個好人,專為王的利益,不傳壞消息。可惜福音的好消息並非都由好人來傳,我們真該看在好消息的份上,歡迎傳福音的人!

4. 亞希瑪斯急著要宣告得勝的消息(第 28 節),從很遠就叫起來:平安!平安了!戰後平安,那是雙重喜訊。我主我王!一切都好!危險已過,王若願意,我們可以回耶路撒冷了。他近前來,把戰事一五一十地說出:那舉手攻擊我主我王的人已被剪除;他身為祭司,向王報喜訊,也不忘歸榮耀給神,爭戰和平安的神,拯救和得勝的神:「 耶 和 華 你 的 神 是 應 當 稱 頌 的 !他是你的神,祂應許要堅立你的寶座(716),如今為你成就此事。」他說著,就在王面前臉伏於地叩拜,不只是尊敬王,也是謙卑稱頌神,因打了勝仗稱頌神的名。他引導大衛為勝仗感謝神,以此預備他接受即將傳來的壞消息。我們越是定意感謝神的憐憫,就越能忍受夾雜在憐憫中的苦難。可憐的大衛一心為父,早已忘記自己仍是君王,聽了得勝的消息居然不為所動,而是先追問少年人押沙龍平安不平安;他的心似乎為兒子顫動,有點像以利的心,在一件類似的事上為神的約櫃憂心。亞希瑪斯很快就看出,正如約押所暗示的,王子之死必令得勝的喜樂化為烏有,於是他故作含糊,閃爍其詞,不願使驚雷突然落到可憐的王身上,推說後面那位信使必有詳情,那時眾人已見他跑來。約押打發王的僕人(就是古示)和你的僕人前來報信;我聽見眾民大聲喧嘩,必有大事發生,消息也會漸漸傳來,但我實在無可奉告。我報的信已經帶到。古示可以告訴你詳情。我不願傳壞消息;不清楚的事也不願亂說。於是王命他站到一邊,等古示前來(第 30 節);想必古示更詳盡地講述了得勝的事,他的任務就是傳捷報。

5. 古示雖跑得慢,但性情耿直,除了證實亞希瑪斯的消息: 耶 和 華 今 日 向 一 切 興 起 攻 擊 你 的 人 給 你 報 仇 了 (第 31 節),還把押沙龍的事告訴了王(第 32 節)。大衛說:他平安不平安?他回答說:是的,他平安躺臥在墳墓裡;但他言辭巧妙,雖是壞消息,卻很難怪罪于信使。他沒有明說押沙龍被懸掛在空中,被刺死,被亂石所埋,只是說他的命運和所有悖逆王、悖逆王位和王權之人的命運相同:願 我 主 我 王 的 仇 敵 , 和 一 切 興 起 要 殺 害 你 的 人 , 都 與 那 少 年 人 一 樣 ,無一例外;我不必加上別的咒詛。

II。大衛聞言,竟忘了自身得解脫之喜,反倒因押沙龍之死悲痛欲絕(第 33 節)。他從古示的回答中聽出押沙龍已死,就不再追問,開始痛哭,並離開眾人,盡情哀慟;他朝自己的內室走去,邊走邊說:我 兒 押 沙 龍 啊 ! 我 兒 , 我 兒 押 沙 龍 啊 ! 我 恨 不 得 替 你 死 ,你活下來(迦勒底譯本加上這一句)押 沙 龍 啊 , 我 兒 ! 我 兒 !我為你哀慟!你何竟墜落!我真希望能將他的話理解為他關心押沙龍的永恆歸宿,之所以願意替他死,是因為他自己已有得救的指望,若押沙龍活著,就有悔改的機會。但看來他說這話是有欠考慮,是一時衝動,是軟弱。

1. 那身敗名裂的逆子已被神所拋棄,被眾人所拋棄,大衛不該因為他英俊瀟灑,就顯得依依不捨。

2. 掌管天意的神已然處理此事,他本當默然接受,公義的神已然作出判決,他更應當稱頌順服,不該有異議。看看比勒達的論點(約伯記 83-4):神豈能偏離公平?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祂;祂使他們受報應;你應當順服。參考利未記 103

3. 他身為君王,有責任統領國民,以國家利益為上,不該只顧兒女私情,置國民公平于不顧。

4. 神拯救他,拯救他的家人和王國,免遭押沙龍毒手,他不該輕看神的憐憫;只因神的憐憫是以押沙龍的命為代價,在祂就像是沒有憐憫、不值得感恩一般。

5. 他不該悲切過度,口出妄言。當另一個孩子死的時候,他表現得很有理智(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撒母耳記下 1223);有時他的心在裡面發熱,他就定意要用嚼環勒住自己的口(詩篇 3913),平時他也是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詩篇 131 2),如今卻將這些忘得一乾二淨。人再良善,也不能一如既往地良善。真是愛之深,痛之切,所以我們在感情的事上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心中所愛的被取去,應當嚴格控制自己,這才是智慧。失落之人以為能一吐為快,但一言既出,往往悔之莫及。憂傷痛悔的人應當獨坐無言(耶利米哀歌 328);但約伯更令人欽佩,他說: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 121)!

1欽定本將本章的古示人譯為人名古示。

----------------------------------------------------------------------------------

第十八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