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 2024

[列王紀上 ] 第十八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十八章

前面說到先知以利亞被困在無名之地。看來食物增多、孩子復生這些事,都沒有使他在撒勒法引起注意,如若不然,亞哈定會發現他;他意在行善,不在出名。但是到了本章,他就不再隱居,而是在眾人面前現身了;所定叫他藏匿的日子已到,他得了吩咐要去見亞哈,並且要有雨降在地上(第 1 節)。我們在此見到,他按照所吩咐的:I。與亞哈的臣僕俄巴底見面,通過他告訴亞哈,他馬上要來了(第 2-16 節)。II。與亞哈本人見面(第 17-20 節)。III。在迦密山和全以色列民見面,在耶和華和巴力之間當眾做一了結,乃是一場最別具生面的聚會:1. 巴力和眾先知大大蒙羞。 2.神和以利亞大得尊榮(第 21-39 節)。IV。向巴力的眾先知施行審判(第 40 節)。V。開口禱告,恩典回歸,大雨降在地上(第 41-46 節)。本章經文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內容。

 

俄巴底的品行;以利亞和俄巴底見面(主前 906 年)

1-161 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2 以利亞就去,要使亞哈得見他。那時,撒馬利亞有大饑荒;3 亞哈將他的家宰俄巴底召了來。(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華,4 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裏,拿餅和水供養他們。)5 亞哈對俄巴底說:「我們走遍這地,到一切水泉旁和一切溪邊,或者找得著青草,可以救活騾馬,免得絕了牲畜。」6 於是二人分地遊行,亞哈獨走一路,俄巴底獨走一路。7 俄巴底在路上恰與以利亞相遇,俄巴底認出他來,就俯伏在地,說:「你是我主以利亞不是?」8 回答說:「是。你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裏。」9 俄巴底說:「僕人有甚麼罪,你竟要將我交在亞哈手裏,使他殺我呢?10 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無論哪一邦哪一國,我主都打發人去找你。若說你沒有在那裏,就必使那邦那國的人起誓說,實在是找不著你。11 現在你說,要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裏;12 恐怕我一離開你,耶和華的靈就提你到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這樣,我去告訴亞哈,他若找不著你,就必殺我;僕人卻是自幼敬畏耶和華的。13 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我將耶和華的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裏,拿餅和水供養他們,豈沒有人將這事告訴我主嗎?14 現在你說,要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裏,他必殺我。」15 以利亞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萬軍之耶和華起誓,我今日必使亞哈得見我。」16 於是俄巴底去迎著亞哈,告訴他;亞哈就去迎著以利亞。

 

這幾節經文說的是:

I。當時以色列的慘狀,從兩方面來描述:

1. 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第 4 節),第 13 節重複。她是個拜偶像的,逼迫人的,還把亞哈變成了拜偶像、逼迫人的。即便在那糟糕的時代,拜金牛犢,離棄耶路撒冷的殿,但仍有義人敬畏神,事奉祂,仍有好先知教導眾人學習神的知識,幫助他們靈修。祭司和利未人都去了猶大和耶路撒冷(歷代志下 1113-14),於是神興起這些先知代替他們誦讀並解釋律法,或在暗中聚會,或在持守正直的人家中,因當時似乎沒有會堂;這些先知沒有以利亞那樣的先知之靈,不獻祭不燒香,但能教導眾人過聖潔的生活,親近以色列的神。耶洗別意在剷除的,就是這樣的人,並且她已經殺了不少;這不僅是社會罪孽,也是社會災難,使以色列中僅存的一點信仰面臨滅頂之災。少數逃脫刀劍的被迫躲藏,躲在洞穴裡,像是被活埋、被剪除一般,儘管性命無憂,卻不能發揮作用;唯有發揮作用,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安慰;一旦眾先知受逼迫,被趕到角落裡躲藏,凡與他們為友的,就是那地僅存的義人,無疑也受到牽連。然而,儘管情況十分糟糕:

( 1 ) 仍有一位大好人,他在宮裡當大官,名叫俄巴底,並且能活出他名字的意義:耶和華的僕人;他是敬畏神、忠於神的,卻當了亞哈的家宰。請注意看他的品行:甚是敬畏耶和華(第 3 節),不僅是個好人,還是個滿腔熱忱、出類拔萃的好人;他在宮中的地位使他的良善錦上添花,給他帶來很多行善的好機會;他自幼敬畏耶和華(第 12 節),幼時就有信仰,並且一如既往。注意:幼年時敬虔,將來往往是出類拔萃的敬虔,幼年時是好人,長大很可能就是大好人;年輕時敬畏神,長大就甚是敬畏祂。若要興旺,就得早起。不過奇怪的是,如此優秀的好人竟然當了亞哈的管家,那可是位高權重的官職。

[1.] 奇怪的是像亞哈這樣的惡人竟然封他當這樣的官,還留他在任很長一段時間;這定是因為他是出了名的誠實、勤快、聰慧,是值得信賴的,亞哈信任他的眼睛,如同信任自已的眼睛一般(第 5 節)。約瑟和但以理當官,也是因為無人比他們更稱職。注意:有信仰的人應當憑藉自己的正直、忠誠和勤奮,贏得哪怕是沒有信仰之人的尊敬。

[2.] 奇怪的是像俄巴底這樣的好人竟然願意在如此迷戀偶像、在各方面都敗壞的王宮裡當官。我們可以肯定他不必隨從王的信仰,不必遵循 暗 利 的 惡 規 (彌迦書 616)或亞哈家的規條,也可在宮裡當官。倘若必須向巴力屈膝才能在宮裡當官,俄巴底決不會接受那官職;亞哈也不至於如此愚蠢,只因他們不願與他一同拜偶像,就一概棄用可用之才。凡是向他的神盡忠的,都會向他的王盡忠。所以俄巴底大可心安理得當官,哪怕預見到他在任上不可能隨意行善,也不必拒絕,不必放棄。世界雖壞,凡敬畏神的,都不必住在世界之外。

[3.] 奇怪的是他沒能使亞哈變好,亞哈也沒能使他變壞;看來二人都很有定力,污穢的,仍舊污穢,聖潔的,仍舊聖潔。凡甚是敬畏神的,哪怕時代惡劣,環境惡劣,仍然敬畏他;俄巴底就是這樣。各個階層都有神餘剩的民;尼祿家中有聖徒,亞哈家中也有。

( 2 ) 這位大好人利用他的權柄保護神的先知。逼迫嚴峻的時候,他將一百人藏在洞穴,拿餅和水供養他們(第 4 節)。他認為自己敬畏神還不夠,既然有足夠的資產和權柄能如此行,他就認為有義務幫助其他敬畏神的人;他不會覺得只要善待他們即可,自己不必當義人,而是兩者皆有,自己甚是敬畏神,又大大幫助敬畏神的人。看看神如何奇妙興起友人幫助祂的傳道人和百姓,在困難時成為他們的避難所,甚至是最叫人意想不到的人。當時的餅和水奇缺,俄巴底卻能為神的先知弄來充足的餅和水,使他們存活,眼下雖被放在一邊,日後必有大用。

2. 耶洗別剪除神的先知,神就降大旱,剪除必要的糧食供應。耶洗別逼迫神的先知,理由可能是誣賴他們釀成這場災禍,因為以利亞曾有過預言。將基督徒扔進獅子坑!然而神要叫眾人知道,事實正相反,因為饑荒要持續下去,直到巴力的先知被澆奠,並且水源奇缺,就連王也不得不親自和俄巴底一同走遍這地,為牲畜尋找青草(第 5-6 節)。天意使然,叫亞哈親眼看見這場災禍所造成的惡果,也許就能稍微聽得進以利亞的話,他要把終結饑荒的唯一出路指給他看。亞哈所在乎的是 免 得 絕 了 牲 畜 ,因他已經失去了很多;但他不在乎自己的靈魂,不在乎失喪靈魂;他大費周折尋找青草,卻不尋求神的恩惠,他想避免其果,卻不求問如何挪去其因。猶大地和以色列地相接壤,但我們沒有聽說那裡也埋怨無雨, 猶 大 靠 神 掌 權 , 向 聖 者 有 忠 心 (何西阿書 11 12),向先知有忠心;相比之下,以色列見神 降 雨 在 這 城 , 不 降 雨 在 那 城 (阿摩司書 47),本可明顯看出神為何與他們相爭,但他們瞎了眼,又鐵了心,就是不願意看。

II。解決難處的步驟,由以利亞以 提 斯 比 人 的身份,以以色列改革者的身份(有人認為提斯比的意思是改革),再次出現在舞臺上。他們背叛了萬軍之耶和華神,只要回轉,一切就會立即好起來;這就是以利亞所行的。參考路加福音 116-17

1. 亞哈急著想找到他(第 10 節);他懸賞捉拿,打發探子到他治下的各支派各族(有人這樣理解),或作打發人到鄰近與他結盟的各邦各國(也有人這樣理解);若有人說沒有他的消息,他還不信,除非他們賭咒發誓說沒有見到他,還要賭咒發誓說倘若發現,就立即上報,將他捉拿。看來他急著想找到他,不是要刑罰他宣告災禍將至,而是求他挪去災禍,收回判決,因為他說過饑荒將要繼續, 除 非 他 發 話 ;他對以利亞的看法,就像是愚人對待巫師一般(只要能求他們祝福先前所詛咒的,那就一切都好),摩押王對巴蘭的看法也是這樣。我傾向於這樣認為,因為後來當他們見面時,以利亞既知亞哈心中所想,就與他約好在迦密山上見面,並且亞哈應約而來,儘管以利亞收回判決、祝福這地的手段也許是亞哈始料不到的。

2. 神最後吩咐以利亞在亞哈面前露面,因為 降 雨 在 地 上 (第 1 節)的日子已到,更確切地說是神要降雨在那地。以利亞藏在基立溪旁一年,又藏在撒勒法的寡婦家超過兩年;這裡說 第 三 年 (第 1 節),指的是他寄居在那裡的第三年,實際上是饑荒的第四年;我們在後面看見這場饑荒持續了三年零六個月(路加福音 425;雅各書 517)。以利亞對巴力崇拜如此憤慨,對他的同胞如此憐愛,想必是很不願意躲在角落裡,但他仍不露面,直到神吩咐他: 你 去 , 使 亞 哈 得 見 你 ,你的時候到了,憐恤以色列的時候到了(詩篇 10213)。注意:神若呼召祂的傳道人出來,吩咐他們出現在眾人面前,那民就有福了,因為這是個兆頭,表示祂要 降 雨 在 地 上 ;至少 我 們 的 眼 睛 看 見 我 們 的 教 師 , 雖 然 以 艱 難 當 餅 ,也覺得滿足(以賽亞書 3020)。

3. 以利亞先是向俄巴底自首,更確切地說是先在他跟前露面。他憑藉先知的靈,知道能在哪裡遇見他,這裡告訴我們二人之間的對話。

( 1 ) 俄巴底對他表示極大的敬意,他臉伏於地,謙卑問道: 你 是 我 主 以 利 亞 不 是 (第 7 節)?他曾對先知門徒表達父親般的慈愛,如今又對先知之父表達兒子般的尊敬;由此可見,他果然 甚 是 敬 畏 神 ,乃至如此尊敬神的特使,尊敬天之驕子。

( 2 ) 以利亞在回答中:

[1.] 將他的敬意轉到亞哈身上去:應該稱他為主,不是我;這頭銜更適合君王而不是先知,君王 受 從 人 來 的 榮 耀 (約翰福音 541)。先知應當稱為先見、牧人、守望者、使者,而不是主,因為他們專注本份,不專注管轄別人。

[2.] 吩咐俄巴底去告訴王,他有話對他說: 你 去 告 訴 你 主 人 說 , 以 利 亞 在 這 裡 (第 8 節)。他要事先讓王知道,免得他詫異,也是叫他知道這是先知主動要求見他。

( 3 ) 俄巴底請求寬恕,因他不願傳這話給亞哈,免得丟了性命。

[1.] 他告訴以利亞,亞哈正在動用很多人尋找他,一心要把他找到(第 10 節)。

[2.] 他以為以利亞一定會再次躲藏(第 12 節): 耶 和 華 的 靈 提 你 到 我 所 不 知 道 的 地 方 去 (先前想必就是這樣,因為亞哈以為確知他在何處,卻沒有找到)。參考列王紀下 216。他以為以利亞吩咐他去告訴亞哈他在哪裡,其實並非真想見亞哈,只是想要證明他的惡謀不能得逞,他知道亞哈配不上先知的恩情,他也不願看見他傷害先知。

[3.] 他深信倘若亞哈前來找他卻找不到,一定會大發雷霆,一定會怪俄巴底捉弄自己,怪他沒有親手捉住以利亞,並將他處死(第 12 節)。獨裁者和逼迫者在發怒的時候往往極其不可理喻,即便對友人和心腹,也是如此。

[4.] 他申辯說他不該這樣冒生命危險: 僕 人 有 什 麼 罪 (第 9 節)? 豈 沒 有 人 告 訴 我 主 我曾把眾先知藏起來嗎(第 13 節)?他提起這件事,不是誇口不是炫耀,而是向以利亞表明,他雖是亞哈的僕人,但不是他的心腹,不該被捉弄,不該被視作亞哈逼迫人的工具。他既保護了這麼多先知,很希望自己的性命不會喪在這位大先知手裡。

( 4 ) 以利亞讓他放心,傳這話給亞哈不會有性命之憂;他起誓說他在這天定會出現在亞哈面前(第 15 節)。要讓俄巴底知道,他的話當真,他真是這樣想的,不必有任何顧慮,只管去傳話。以利亞指著萬軍之耶和華起誓,一切權柄都在祂手裡,因而祂有能力保護祂的僕人,抵擋地獄和地上一切權勢。

( 5 ) 於是很快有話傳給亞哈,說以利亞向他挑戰,要在某處立即與他見面;亞哈接受了挑戰: 他 就 去 迎 著 以 利 亞 (第 16 節)。亞哈聽見有以利亞的消息,想必是大吃一驚,因他尋找他很久都尋不見,如今他不再尋找,反倒找到了。他原先出來尋找青草,卻找到了他,又要從他口中得知快要下雨了。但他罪惡的心對此並無指望,反倒害怕會有別的災禍臨頭。倘若是他的探子首先發現以利亞,那是他使以利亞驚訝,便可向他誇勝;現在是以利亞使他驚訝,想必見了他的面都會顫抖,對他是又恨又怕,如同希律見約翰那樣。

 

以利亞和亞哈見面(主前 906 年)

17-2017 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18 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19 現在你當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使他們都上迦密山去見我。」20 亞哈就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先知都上迦密山。

 

這裡說的是亞哈和以利亞見面,一個是使世界從未如此遭災的惡王,一個是使會眾從未如此蒙福的好先知。

1. 亞哈仍像過去那樣,卑鄙地責怪以利亞。他想起耶羅波安擊打先知,伸出來的手頓時枯萎,於是不敢出手打人,但還是惡言相向;這也是大大冒犯差遣先知前來的那一位,不亞於下手拿他。他一開口說話,語氣就很不客氣: 使 以 色 列 遭 災 的 就 是 你 嗎 (第 17 節)?這話與俄巴底的問安話簡直有天壤之別(第 7 節):你 是 我 主 以 利 亞 不 是 ? 俄巴底甚是敬畏神,亞哈卻把自己賣給了邪惡之王;二人對先知所說的話清楚表明各自的品性。只要看一個人對神的百姓和傳道人是何態度,便知他對神是何態度。以利亞此次前來,是給以色列帶來祝福,帶來好消息,馬上就要下雨了;但他卻如此受冒犯。倘若使以色列遭災的真是他,亞哈身為君王,自然應該譴責他。確有人因為作惡而使以色列遭災,凡維護社會和平的,都應當過問。但以利亞決非這樣的人,他不但不會損害以色列的利益,反倒是大大維繫以色列的利益,他是 以 色 列 的 戰 車 馬 兵 (列王紀下 212)。注意:再好再有用的,也會被算為使這地遭災之人,被視作社會的敗類,這是他們的份。就連基督和祂的使徒也都受過這樣的污蔑(使徒行傳 176)。

2. 以利亞仍像過去那樣,勇敢地反過來指責王,並且證明給他看, 使 以 色 列 遭 災 的是他(第 18 節)。以利亞不是那亞干:使 以 色 列 遭 災 的 不 是 我 ,我從未傷害過他們,也無意傷害他們。造成傷害的是那些招來神刑罰的,不是那預言刑罰將至的,他們不過是警告國民,領他們悔改,避免刑罰。我想醫治以色列(何西阿書 71),是他們不願被醫治。亞哈才是那亞干,是始作俑者,他拜巴力,那些都是可詛之物。最能使地遭災的,莫過於君王和王家的不敬虔和褻瀆。

3. 他儼然像是直接從萬王之王得了權柄,吩咐在迦密山上召開全民大會,那裡曾經有一座為神所建的壇(第 30 節)。可能山上有一處有名的高地,純潔的敬拜原先可在那裡進行,也可在別處,不限於耶路撒冷。全以色列都要來參加以利亞的大會;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巴力先知,以及充當耶洗別宮中祭司的亞舍拉先知,都要親自前來。

4. 亞哈照他所吩咐的發出詔令,召開全民大會(第 20 節),可能因為他怕以利亞,不敢違拗他的意思(掃羅怕撒母耳,勝過怕神),也可能因為他希望以利亞祝福這地,說出該說的話來,便可下雨,倘若如此,人人都會聽從他的吩咐。即便是輕看他、恨惡他勸言的,也都願意有份於他的禱告。正是: 那 撒 但 一 會 的 , 自 稱 是 猶 太 人 , 其 實 不 是 猶 太 人 , 神 要 使 他 們 來 , 祂 腳 前 下 拜 , 也 使 他 們 知 道 神 是 已 經 愛 他 了 (啟示錄 39)。

 

以利亞試驗假先知;巴力先知被誅(主前 906 年)

21-4021 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眾民一言不答。22 以利亞對眾民說:「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23 當給我們兩隻牛犢,巴力的先知可以挑選一隻,切成塊子,放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預備一隻牛犢放在柴上,也不點火。24 你們求告你們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華的名。那降火顯應的神,就是神。」眾民回答說:「這話甚好。」25 以利亞對巴力的先知說:「你們既是人多,當先挑選一隻牛犢,預備好了,就求告你們神的名,卻不要點火。」26 他們將所得的牛犢預備好了,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踊跳。27 到了正午,以利亞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28 他們大聲求告,按著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29 從午後直到獻晚祭的時候,他們狂呼亂叫,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也沒有理會的。30 以利亞對眾民說:「你們到我這裏來。」眾民就到他那裏。他便重修已經毀壞耶和華的壇。31 以利亞照雅各子孫支派的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耶和華的話曾臨到雅各說:「你的名要叫以色列」),32 用這些石頭為耶和華的名築一座壇,在壇的四圍挖溝,可容穀種二細亞,33 又在壇上擺好了柴,把牛犢切成塊子放在柴上,對眾人說:「你們用四個桶盛滿水,倒在燔祭和柴上」;34 又說:「倒第二次。」他們就倒第二次;又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第三次。35 水流在壇的四圍,溝裏也滿了水。36 到了獻晚祭的時候,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37 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38 於是,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裏的水。39 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40 以利亞對他們說:「拿住巴力的先知,不容一人逃脫!」眾人就拿住他們。以利亞帶他們到基順河邊,在那裏殺了他們。

 

亞哈和百姓指望以利亞在全民大會上祝福這地,為他們求雨;但他首先有別的事要做。百姓必須悔改,唯有那時才能尋求挪去災禍。這才是正理。神必先預備他們的心,然後才側耳聽他們的祈求(詩篇 1017),先使我們回轉,然後才使我們得救(詩篇 803)!凡是離棄神的,都不能指望得神的恩惠,除非首先回歸忠誠。以利亞可以求雨七十個七次,卻仍得不到,除非他首先按正確途徑作工。三年半的饑荒沒能使他們回歸真神。以利亞要努力叫他們在審判下知罪;他之所以把神和巴力之間的糾紛擺在眾人面前,必是藉著來自天上的特別授權和指示。神竟然允許將如此簡單的案件擺出來爭論,竟然允許巴力與祂相爭,實在是大大的俯就屈尊,但神由此要叫人人都閉口無言,凡有血氣的都要在祂面前肅靜。神的公義無可爭議,其證據不怕任何人審視查驗。

I。以利亞譴責眾人將敬拜神和敬拜巴力混為一談。這還不只是一些以色列人敬拜神,另一些敬拜巴力,而是同一批以色列人,有時敬拜神,有時敬拜巴力。他將此稱作(第 21 節) 心 持 兩 意 ,心中有兩種意念。他們敬拜神為了取悅先知,敬拜巴力為了取悅耶洗別,想在宮中得好處。他們好比那些撒馬利亞人,以為兩邊不得罪,便可萬事大吉(列王紀下 1733)。現在以利亞指出這樣做極其荒唐。他不強調他們和耶和華神的關係,不說:祂豈不是你們的神、是你們祖宗的神嗎?巴力豈不是西頓人的神嗎? 豈 有 一 國 換 了 他 的 神 嗎 (耶利米書 211)?他不強求,而是直擊問題的關鍵:只能有一個神,乃是無限的至高神;只需要一個神,乃是無所不能的神。既是完美,為何要添加呢?如果試驗結果表明巴力就是那獨一無限、無所不能的存在,是那至高的恩主,那你們就該摒棄耶和華,單單拜巴力;但如果耶和華是那獨一的神,巴力是假的,那你們就必須徹底摒棄巴力。注意:

1. 在神和巴力之間心持兩意,那是很糟糕的事。皓爾主教說:若是可調解的糾紛,那就該在行為和觀點上相互通融,方為上策;而若是像在神和巴力之間這樣不可避免的敵對,那就是 不 與 神 相 合 的 , 就 是 敵 神 的 (馬太福音 1230)。參考馬可福音 938-39。人若在事奉神和事奉罪孽之間心持兩意,在基督為主和我們的私慾為主之間心持兩意,那是十分危險的。若有人在認罪的事上舉棋不定,目的性不明確,多有承諾,卻不行出來,開頭好,卻不能堅持,言行不一,或對善事漠不關心,不冷不熱,那就是心持兩意。這樣的人 心 懷 二 意 (何西阿書 102);在神面前若非全然奉獻,就是全然不獻。

2. 神讓我們自己 選 擇 所 要 事 奉 的 (約書亞記 2415)。若能找到一位比神更有權擁有我們、更好的主人,那就以他為神,後果自負。神對我們的要求,不會超過祂理當擁有的。以利亞在此所提的建議,何等公平合理,乃至眾人不知如何回答: 眾 民 一 言 不 答 ,無法說出任何話替自己辯護,也不願說出任何話定自己有罪;他們好比糊塗之人,只好任憑他說話。

II。他建議將這件事作一個公平的了結,又因從表面來看巴力占盡優勢,所以顯得更加公平。王和宮廷都擁護巴力,百姓中多半也是如此。服事巴力的有 450 人,個個吃得滿嘴流油(第 22 節),除了這些人,還有很多支持者(第 19 節)。而服事神的只有一人,且是個前不久還流放在外、差點餓死的可憐人;神的案件本身公義,無需旁證。所要做的實驗是:雙方各預備祭物,各向自己的神禱告, 那 降 火 顯 應 的 神 , 就 是 神 ;倘若各自的神都不顯應,那眾民就該當無神論者;倘若雙方的神都顯應,那就該讓他們繼續 心 持 兩 意 毫無疑問,以利亞做這樣的實驗,是因為他具備從神而來的使命,不然這樣做就是試探神,是冒犯信仰;但這樁案件極不尋常,最後的判決不僅在當時很有意義,對歷代也很有意義。以利亞為神的事敢於單打獨鬥,不懼強權勢眾,體現出他的勇氣;而事情的結局則鼓勵所有為神作見證的,不要怕人的臉色。以利亞沒有 說:那降水顯應的神(儘管水才是國民最需要的),而是: 那 降 火 顯 應 的 神 , 就 是 神 ,這是因為代贖必須通過獻祭,方能在憐憫中挪去審判。所以,唯有具備赦罪能力、並且用燒毀贖罪祭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神,才是有能力拯救我們脫離災禍的神。既能降火,就必能降雨;參考馬太福音 926

III。眾人同意他的提議: 這 話 甚 好 (第 24 節)。他們覺得這建議極為公平合理:神經常降火顯應;倘若巴力做不到,那他就是假冒的,應當將他逐出去。他們很想看看這場試驗,並且似乎決意要按試驗結果來定勝負。原本就在神面前堅定不移的,都堅信最後必是神得著榮耀;而原本漠不關心的,也都願意下定決心;亞哈和巴力的眾先知因為怕眾人,不敢反對,他們指望自己能得著天火(儘管從未得過),因為他們所拜的巴力是太陽神(有人這樣認為),即便得不著,料他以利亞也得不著,因為神常在聖殿彰顯榮耀,而這裡不是聖殿。只要在試驗中打個平手,他們就足以借用別的優勢贏得勝利。那就來比個高低。

IV。巴力的先知率先嘗試呼求他們的神,卻是徒然。他們搶先動手,不只是想搶先出風頭,只要稍有得手的跡象,便可禁止以利亞,不讓他嘗試。以利亞允許他們先來(第 25 節),允許他們占得先機,好叫他們更加蒙羞;但他深知撒但作工常行虛謊的奇事,於是就謹慎確保其中沒有詭詐: 不 要 點 火 。請注意看他們的實驗:

1. 巴力的先知在求告過程中何其吵嚷,糾纏不休。他們把祭牲準備妥當,不難想像,450 個人一同嘶聲喊叫,那聲音真夠大的: 巴 力 啊 , 求 你 應 允 我 們 ! 並且喊了好幾個時辰,比那些拜戴安娜的人喊得還要久: 大 哉 ! 以 弗 所 人 的 亞 底 米 啊 (使徒行傳 1934)!他們竟然求告巴力,何等荒誕,禽獸不如!

1)他們好比愚頑之人, 跳 上 祭 壇 1,仿佛要和肥牛一同當作祭牲,也可能由此表達極大的迫切感。他們跳上跳下,有人理解為在壇四圍踴跳,指望這樣便可取悅神明,好比希羅底取悅希律一般(馬太福音 146),便可得著所求的。

2)他們好比瘋狂之人, 用 刀 槍 自 割 、 自 刺 (第 28 節),因見沒有動靜就心裡慌張,也可能表達一種占卜的瘋狂,既不能用祭牲的血來換得神明恩惠,那就甘願獻上自己的血。神從來不要求敬拜祂的人用這種方式來榮耀祂,然而凡事奉魔鬼的,雖在有些事上得以放縱肉體,有時對肉體實在是極為殘忍,譬如妒忌和酗酒。這似乎就是敬拜巴力的方式。神明確禁止敬拜祂的人 用 刀 劃 身 (申命記 141)。祂強調要治死自己的情慾和敗壞,而如天主教徒所使用的那些肉身的苦修和自殘,本身並無治死情慾和敗壞的功能,也不蒙神的喜悅。 誰 向 你 們 討 這 些 (以賽亞書 112)?

1欽定本將第 26 節中的「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踴跳」譯為:他們跳上祭壇。

2. 以利亞對他們是何其尖銳(第 27 節)。他站在一邊,耐著性子聽他們求告偶像達幾個時辰,心中滿有義憤和厭惡;到了正午,正是日頭炎炎之時,倘若有天火降下,應該就在此時,他開始嘲笑他們的愚昧,儘管他的職任十分穩重,眼前的工作十分嚴肅,但他仍嘲諷他們說:大 聲 求 告 吧 ! 因 為 他 是 神 ,是個斯文的神,若不大聲吵嚷,必是聽不見。他或在散步,或在默想,或正在沉思(用我們的話說是想得入神),正在想別的事,顧不上自己的事,不知眼下正關係到你們的信譽,關係到他的一切尊榮,關係到以色列民對他的看法。若不趕緊醒過來,恐怕要滿盤皆輸。注意:拜偶像是最荒唐的事;以利亞如此形容,叫人蔑視,這只能算是公義的。但這不意味著見到別人在基督裡敬拜神的方式與自己不同,就隨意嘲諷。巴力的先知受了以利亞的嘲諷,不僅不認罪,不蒙羞,反倒變本加厲,更加瘋狂,行為更加荒唐。正是: 心 中 昏 迷 , 使 他 偏 邪 , 他 不 能 自 救 , 也 不 能 說 : 我 右 手 中 豈 不 是 有 虛 謊 嗎 (以賽亞書 4420

3. 巴力對他們是何其聾啞。以利亞並不打斷他們,任憑他們叫喊,直到喊累了,並且幾乎絕望,那時 已 是 獻 晚 祭 的 時 候 (第 29 節)。他們當中,有的從頭到尾在祈禱,有的在說預言、唱歌,可能是讚美巴力的歌,更確切地說是給祈禱的人打氣壯膽,告訴他們巴力最後一定會應允的,然而 沒 有 應 允 的 , 也 沒 有 理 會 的 。偶像什麼都做不了,或賜福或降禍,都做不了。空中掌權者若得神的許可,可在這時從天上降火下來,他為助巴力一臂之力,也很願意如此行。經上說那欺騙世人的獸誠然做過這樣的事: 他 叫 火 從 天 降 在 地 上 , 就 迷 惑 住 在 地 上 的 人 (啟示錄 1313-14)。但這一次,神不許魔鬼如此行,因為雙方同意要按試驗結果來定勝負。

V。以利亞很快就從神得了應允,有火降下來。拜巴力的不得不放棄,現在輪到以利亞了。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果效如何。

1. 他修復了一座壇。他不用他們用過的壇,因那壇已被污穢,他們在其上求告巴力;他在那裡發現了一座早已荒廢的壇,是以前用來事奉耶和華的;他選擇將其修復(第 30 節),要向眾人表示他並非引進新的信仰,而是恢復對列祖之神的信心和敬拜,使他們恢復起初的愛心,起初的善工。他不能領他們到耶路撒冷的壇前,除非先使兩國統一(神眼下無此打算,為的是管教雙方),所以他憑藉他的先知權柄,在迦密山上築壇,也因此認可先前在那裡所築的壇。我們即便不能如願施行改革,也當盡力而為,寧可容忍一點敗壞,也要盡全力除掉巴力。 他 照 雅 各 子 孫 支 派 的 數 目 , 取 十 二 塊 石 頭 (第 31 節)來修復祭壇。雖然十個支派已經背叛神投向巴力,但他仍視他們為屬神的,只因神與他們的列祖有約在先;又雖然那十個支派與另外兩個支派之間各有自己的社會利益,但在敬拜以色列神的事上他們彼此相通,十二支派仍是合一的。這裡提到神給他們的祖先雅各起名叫 以 色 列 , 神 的 王 子 (第 31 節),這是叫他墮落的後裔羞愧,因為他們拜一個明知不能聽、不能應允他們的神明,這也是鼓勵先知,因他正在像雅各那樣與神摔跤;他也必成為神的王子。 這 是 尋 求 祢 面 的 雅 各 (詩篇 246)! 祂 在 那 裡 曉 喻 我 們 (何西阿書 124)。

2他 為 耶 和 華 的 名 築 了 壇 (第 32 節),乃是按祂所指示的,是定睛於祂,不是為自己的榮耀,又預備好祭牲(第 33 節)。 請 看 , 祭 牲 與 柴 都 有 了 , 但 火 在 哪 裡 呢 ? 神 必 自 己 預 備 火 (創世記 227-8)。只要我們誠誠實實將自己的心獻給神,祂必藉著祂的恩典,在我們心裡點燃聖潔的火。以利亞不是祭司,他的助手也都不是利未人。迦密山沒有會幕沒有聖殿,那兒距離約櫃以及神所揀選的那地甚遠;這也不是使禮物成聖的壇,然而從未有過如此蒙神悅納的祭牲。利未祭祀制度的具體條例常被撇棄(在士師時代和撒母耳時代曾被撇棄,眼下又被撇棄),使人覺得這些條例更多是起預表作用,要在福音時代全然應驗,而不是嚴格遵循。誠如使徒所言,這些條例 正 用 的 時 候 就 都 敗 壞 了 (歌羅西書 222),表示這些條例 必 快 歸 無 有 了 (希伯來書 813)。

3. 他在壇的四圍挖溝蓄水,又吩咐在壇上大量澆水(第 32 節);有人覺得這壇是空心的。他把十二桶水倒在祭牲上(可能是海水,因為那裡靠近大海,在大旱期間用這麼多寶貴的淡水,實在是浪費),共澆水三次,每次四桶,這是避免有人懷疑有火藏在下面(即便有火,也早已被澆滅),使即將發生的神蹟顯得更加精彩。

4. 隨後他在壇前藉著禱告莊嚴向神說話,謙卑祈求 悅 納 他 的 燔 祭 (如詩篇 203 所言),並且證明果然是悅納了。他的禱告不長,因他 不 用 許 多 重 複 話 ,也不以為 話 多 了 必 蒙 垂 聽 (馬太福音 67);話雖不多,卻是又莊嚴又冷靜,表示他內心鎮定自如,與巴力先知的狂熱和瘋狂截然不同(第 36-37 節)。他雖不在所定的地點,卻選擇了所定獻晚祭的時候,因而見證他與耶路撒冷的壇相通。他雖知道會降火顯應,但他還是勇敢地走到壇前,並不擔心被火燒到。他稱神為 亞 伯 拉 罕 、 以 撒 、 以 色 列 的 神 ,表示他堅信神在古時的聖約,也提醒眾人他們與神的關係,與族長的關係。他祈禱的緣由有兩點:(1)榮耀神:耶和華啊,求祢垂聽我的禱告, 使 人 知 道 祢 是 以 色 列 的 神 (多數人現在不承認這點,或者忘記了這點),唯有祢才配得以色列的敬拜, 也 使 人 知 道 我 是 祢 的 僕 人 ,我過去、現在和將來所行的,都是作為祢的代理,都是 奉 祢 的 命 ,不是滿足自己的脾性或衝動。是祢打發我行的,耶和華啊,求祢顯出是祢打發我行的;參考民數記 1628- 29。以利亞不求自己的榮耀,而是從屬於神的榮耀,同時也很有必要替自己正名。(2)造就人:使 這 民 知 道 祢   -   耶 和 華 是 神 ,好經歷祢的恩典,又藉著這場神蹟, 叫 這 民 的 心 回 轉 ,歸向祢,使祢沿著施憐憫的路轉向他們。

5. 神立即降火應允他(第 38 節)。以利亞的神不在聊天,不需要被叫醒,也不需要催促;以利亞還未說完, 耶 和 華 降 下 火 來 ,並且不只是像其它時候那樣(利未記 924;歷代志上 2126;歷代志下 71 燒 盡 燔 祭 和 木 柴 ,象徵神悅納所獻的祭物,還要 燒 乾 溝 裡 的 水 ,令其蒸發,化作霧氣上騰,好降下雨來,這雨是獻祭和禱告的結果,不是自然因素所致。正是: 祂 使 雲 霧 從 地 極 上 騰 , 造 電 隨 雨 而 閃 (詩篇 1357);為這場雨,祂兩樣都做了。至於那些註定要落入神忿怒之火的,他們就如荊棘疾藜,水不能遮掩他們。參考以賽亞書 274-5。這還不夠,這火還要燒毀 壇 上 的 石 頭 和 塵 土 ,表示這不是凡火,也許還表示神雖從這壇上悅納所獻的祭牲,但日後仍當拆毀所有的邱壇,平時獻祭仍該在耶路撒冷。摩西的壇和所羅門的壇都有火從天降,成為聖潔,但這座壇卻被燒毀,因為不可再用。不難想像,罪惡的亞哈和所有拜巴力的人見了這火,是何等的驚恐,個個逃之夭夭,逃得越遠越好,越快越好,說:恐怕這火把我們也燒了(民數記 1634)。

VI。這場公平的試驗結果如何。巴力先知的證明完全失敗,不能代表他們的神明擺出任何證據來,反倒證明那都是假的。以利亞則憑藉最有說服力、最沒有爭議的證據,證明他代表以色列的神所宣告的都是真的。

1. 眾民好比是陪審團作出裁決,並且一致同意;案件十分明顯,不必退堂討論諮詢:他們 俯 伏 在 地 ,異口同聲回答說: 耶 和 華 是 神 (第 39 節)!他們本該因此得出結論說:祂若是神,就必是我們的神,我們要單單事奉祂;如約書亞記 2424 所言。希望他們當中有人開始回心轉意,但大多數只是信服,卻不悔改,只是承認神的真實性,承認祂是神,卻不認同祂的約,不認祂是他們的神。他們看見了,卻仍不信,而沒有看見就信、就被改變的人有福 了,勝過那些看見的。但願這將永遠被視作判斷一切假冒者的依據(因為它通過了完整的聽訟過程,又是面對以色列的神所遇見的挑戰者中最狂妄、最具威脅的):耶和華是神,獨一的神。

2. 巴力的先知成了罪犯,按律被捉拿,被定罪,被處死(第 40 節)。既然耶和華是真神,巴力是假神,這些以色列人背叛真神歸向假神,還引誘別人拜假神,所以按照神明確的律例,要將他們治死(申命記 131-11)。這件事不需要證據,全以色列人都親眼看見了;以利亞(憑藉他所具備的特殊使命,下不為例)吩咐將他們立即處死,因為使這地遭災的就是他們;亞哈本人見火從天降,嚇得魂飛魄散,不敢阻攔。這些是 450 個巴力先知;而亞舍拉的 400 個先知(有人覺得他們都是西頓人)雖然也被召出席(第 19 節),但似乎沒有來參加,因而躲過了這次行刑,也許亞哈和耶洗別還慶倖他們得以逃脫,但事實證明他們存得性命,是要充當毀滅亞哈的工具,因為沒過多久,他們就鼓勵他上到基列的拉抹去(226)。

 

雨降在地上(主前 906 年)

41-4641 以利亞對亞哈說:「你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42 亞哈就上去吃喝。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43 對僕人說:「你上去,向海觀看。」僕人就上去觀看,說:「沒有甚麼。」他說:「你再去觀看。」如此七次。44 第七次僕人說:「我看見有一小片雲從海裏上來,不過如人手那樣大。」以利亞說:「你上去告訴亞哈,當套車下去,免得被雨阻擋。」45 霎時間,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亞哈就坐車往耶斯列去了。46 耶和華的靈降在以利亞身上,他就束上腰,奔在亞哈前頭,直到耶斯列的城門。

 

以色列既然有所改觀,承認耶和華是神,又同意處決巴力先知,不致再被他們引誘,儘管這遠非徹底改革,但神還是願意悅納,乃至打開天上的瓶子,將福份傾倒在祂的地上,並且就在他們行此善事的當晚(看來是如此),這本該堅固他們改革的決心;參考哈該書 218-19

I。以利亞打發亞哈 去 吃 喝 , 只 管 去 歡 喜 , 因 為 神 已 經 悅 納 他 的 作 為 (傳道書 97),馬上要下雨了。亞哈已經全天禁食,可能是信仰的原因,那日是禁食日,也可能無心吃喝,那日將有大事發生;現在他應該去吃喝,因為別人雖看不見任何下雨的跡象,以利亞憑信心聽見了 多 雨 的 響 聲 (第 41 節)。神將隱密事顯明給祂的僕人先知;然而即便沒有啟示,我們也可預見到,一旦人的刑罰如流水過去,神的憐憫就會顯明。雨是 神 的 河 (詩篇 659)。

II。他自己則退身禱告(神雖應許要下雨,他仍需要求告;撒迦利亞書 101),感謝神降火顯應,如今要指望祂降雨顯應。他在禱告中說了什麼,這裡沒有說,不過:

1. 他退到一個奇怪的所在, 上 了 迦 密 山 頂 ,很高,很隱密。經上說有人 藏 在 迦 密 山 頂 (阿摩司書 93)。他獨自在那裡。凡是蒙召為神的緣故在眾人面前有所作為的,都應當擠時間與神獨處,在安靜處保持與祂相通。他在那裡站定,像那 立 在 望 樓 上 觀 看 的 先 知 (哈巴谷書 21)。

2. 他擺出一個奇特的姿勢。他屈伸下跪,表示謙卑、尊敬和迫切,將臉伏在兩膝之中(就是向下低頭,乃至頭碰到了膝蓋),神如此賜尊榮給他,他反倒深感自己的卑微。

III。他吩咐僕人,一看見有雲從海平面升起,就立即通知他;他指的是地中海,從迦密山頂能眺望廣闊的海域。至今水手們仍稱那裡為 迦 密 海 角 。他僕人六次上到山頂,什麼都沒看見,沒有好消息帶給他主人;以利亞繼續禱告,一點不分心,也沒有想自己去看,還是打發僕人去,看是否能發現什麼有指望的雲彩,他自己則專心禱告,並且堅持下去,堪比他祖雅各的決心: 你 不 給 我 祝 福 , 我 就 不 容 你 去 (創世記 3226)。注意:神雖未必立即回應我們熱切而有信心的祈求,但我們仍應當不斷祈求,不可灰心,不可放棄, 因 為 必 然 臨 到 , 並 不 虛 謊 (哈巴谷書 23)。

IV。終於有一小片雲彩出現,如巴掌大,瞬間鋪滿天空,降下雨來(第 44-45 節)。極大的福份往往始於小的開端,一小片雲彩一旦延伸,就降下充沛的雨水。願我們不要 藐 視 這 日 的 事 為 小 (撒迦利亞書 410),要有盼望,在小事中等候大事發生。這不像早晨的雲彩,瞬間過去(儘管以色列人的良善是瞬間過去),而是能降下大雨的(詩篇 689),預示著更多的雲要出現。

V。以利亞立即催促亞哈回家,並與他同行。亞哈乘車輛,又舒適又有氣派(第 45 節)。以利亞則徒步在他前頭跑。亞哈本該敬重以利亞,請他上車(好比那太監請腓利上車;使徒行傳第 8 章),在以色列眾長老面前尊敬他,並就全國改革的事繼續向他討教。但他內心的敗壞還是占了上風,反倒很想擺脫他,就如腓力斯想要擺脫保羅一樣,推說等他得便的時候再討論(使徒行傳第 24 章)。既然亞哈不邀請他上車同行,他就 奔 在 亞 哈 前 頭 (第 46 節),像是他的隨從一般,免得他因得了神所賜的尊榮就沾沾自喜,也免得他因責備他的王就減少對他所應有的禮節。神的傳道人因傳神的話而顯為大,但無論如何顯為大,都不可貪戀屬世的風頭;屬世的風頭還是留給地上的王。

----------------------------------------------------------------------------------

第十八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