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3, 2025

[箴言] 補充:主題與經文(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到相應的標題之下;因此我在這裡把這些章節的內容整理到一起,希望便於在這裡查找某個主題下的所有經文。有些經文所在的主題可能與別人列的主題不同,但大多數(但願如此)應該是明朗的。

1.          關於父母因子女的智慧或愚昧、敬虔或不敬虔所得的安慰或憂愁,101152017212519132623151624252711293

2.          關於世界不能叫我們快樂,信仰能叫我們快樂(1023114),因此要愛慕道德的益處勝於世界的益處,1516171681617119128611

3.          關於懶惰和殷勤,104261211242713423151916261891915242041321525262213292430-342613-16271823272819。特別提到抓住機會或失去機會,66105

4.          關於義人的喜樂和惡人的悲哀,106916242527-301135-818-213112

1.          2371314212628136914152122251411141932156892426292072112151618212212281018296

5.          關於尊榮和羞辱,10712891332612721;關於虛榮,251427272

6.          順服的智慧和不順服的愚昧,1081712115131131815510123132191628479

7.          關於有損和有益,101023119-11232712561218201321422

2.          16293017112110248262327

8.          稱讚智慧良善的言語,以及不能控制口舌的傷害和羞辱,1011131420213132113014315247232816202324177184720212015212323924262511。、

9.          關於愛與恨,和諧與爭競,101215171719141918617-19203258261721299

10.     關於富足和貧窮,105221128137814202418112319147

3.          222227286112913

11.     關於謊言、虛假、偽裝,以及真理和誠實,10181217192213517420

4.          141726181924-2628

12.     關於誹謗,101816272523

13.     關於多言和寡言,101911121223133172728291120

14.     關於公平和不公平,1111316168111715261852010232228

5.          2310112924

15.     關於驕傲和謙卑,112131015253316518191812214256728252923

16.     關於藐視別人和尊重別人,11121421

17.     關於背後說閒話,111316281882019262022

18.     關於冒失和沉著,111415221813192205182129223258-10

19.     關於作保,1115171820162226272713

20.          關於好婦人和壞婦人(或妻子),1116221241411822191314219192524271516

21.     關於憐憫和無情,11171210142119172113

22.     關於對窮人的愛心和不寬厚,1124-2614311752291622232827297

23.     關於貪婪和滿足,1129151617272345

24.     關於發怒和溫順,121614172915118163217122619111922242525152826212922

25.     關於憂鬱和喜樂,122514101315131517221814252025

26.     關於希望和期望,131219

27.     關於智慧和愚蒙,13161481833151421162122172418215243-7266-11285

28.     關於背叛和忠誠,1317251319

29.     關於與好人作伴和與壞人作伴,1320147287293

30.     關於子女教育,132419182011226152313291517

31.     關於敬畏神,14226271516331661923224231718

32.     關於真見證和假見證,14525195928212824282518

33.     關於褻慢人,146921242210249298

34.     關於輕信和小心,1415162712

35.     關於君王和臣民,14283435161012-15196122028262822112423-25252-528231516292121426

36.     關於妒忌,尤其是妒忌罪人,143023171824121920274

37. 關於神的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153111614933173192120122421130312926

38.   關於好名聲和壞名聲,1530221

39.   關於自以為是,14121622520621226122826

40.  關於仰望神,倚靠神,1631810232627128252925

41.  關於蒙神喜悅的快樂,1672926

42.  關於得智慧的喜悅,1616181198202217-2123151622-252413142711

43.  警惕試探,16172927

44.  關於年邁和年輕,16311762029

45.  關於僕人,1721910291921

46.  關於賄賂,17823181621142821

47. 關於責備和管教,17101925292030211125122632756222823291

48.  關於忘恩負義,1713

49.  關於友情,17171824279101417

50.  關於宴樂,2117231-36-819-21277

51.  關於醉酒,201232329-35

52.  關於人性敗壞,209

53.  關於諂媚,201926282823295

54.  關於不孝之子,20202824

55.  關於不義之財不能持久,20212167228288

56.  關於報仇,202224171829

57.  關於褻瀆聖物,2025

58.  關於良心,20272719

59.  關於道德責任重於禮儀責任,15821327

60.  關於浪費和揮霍,2120

61.  智慧和敬虔的誇勝,2122241516

62.  關於剛愎和馴服,225

63.  關於不潔淨,2214232728

64.  關於在患難中膽怯,2410

65.  關於幫助患難中人,241112

66.  關於忠於政府,242122

67.  關於饒恕仇敵,252122

68.  關於無故的咒詛,262

69.  關於回答愚頑人,2645

70.  關於住無定所和不滿足,27820

71.  關於懦弱和勇敢,281

72.  百姓希望的君王特性,11101128122829216

73.  悔改和敬畏的益處,281314

74.  懲罰謀殺者,2817

75.  關於暴富,282022

76.  惡人對義人的敵意,291027

77.  恩典的必要,2918

[箴言] 第三十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箴言第三十章



這一章和下一章是所羅門箴言的附錄,但都在各自的第一節裡稱為真言,由此看來不管筆者是誰,都是受了聖靈的感動。這一章由一位稱為雅基的兒子亞古珥所寫。他是哪個支派的人,生在什麼年代,我們都不知道;他受聖靈的默示,記錄下來,

I信心的宣告,第 1-6 節。

II他的禱告,7-9 節。

III告誡不要錯怪僕人,第 10 節。

IV四宗邪惡的人,第 11-14 節。

V。 四樣不滿足的事(1516 節),又加上對不負責任的孩子的告誡,第 17 節。

VI四樣不可測透的事,第 18-20節。

VII四樣不能容忍的事,第 21-23 節。

VIII 四樣微小卻有智慧之物,第 24-28 節。

IX 四樣高貴之物,第 29 節到最後。

 

1-6 節:亞古珥的言語

1 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就是真言。這人對以鐵和烏甲說:2 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3 我沒有學好智慧,也不認識至聖者。4 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甚麼?他兒子名叫甚麼?你知道嗎?5 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6 他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他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

有人認為亞古珥不是作者的名字,而是他的身份;他是收藏家(這個詞的原意),收集者,就是自己不寫卻收集別人的箴言和觀點,整理別人的作品。有人說這能解釋為什麼他說(3 節) 我沒有學好智慧,意思是,我不過是個文士,替其他智者學者抄寫謄錄。注意,我們不能埋沒自己的才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才華也不能埋沒。領受多少恩賜,就當使用多少恩賜,即使只是收集別人的作品也不例外。不過,我們還是認為這是他的名字,在當時無疑還很有名,儘管聖經其他地方沒有提過這個名字。這裡提到以鐵和烏甲,

1. 可能是他學生的名字,他們受他教誨,視他為聖賢,尊重他的智慧和良善。也許是他們把他的口傳箴言記錄下來,就像巴錄寫下耶利米的口述一樣(耶利米書 364),借他們之手得以保存下來,且要證明這確是出於他,親口對他們所言,他們是見證人。

2. 也可能是他談話的題目。以鐵是神與我同在的意思,就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同在(馬太福音 123)。字面上是神與我同在,憑信心則可以這樣理解:神與我同在,他愛我,把他自己給了我,使我能得與他結合,與他相交。烏甲是全能者的意思,因為我們的幫助從全能者而來。因此許多好的解經家認為這裡指的是彌賽亞,既然聖經所有的預言都見證他,這裡豈能不是呢?這是亞古珥在談以鐵,談這名字的重點所在,以鐵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 714)。

先知在這裡有三個目的:

I。降卑自己。在宣告自己的信心以前先承認自己的愚蒙、軟弱、缺乏理性,表明我們實在有必要用信心來引領我們,管理我們。在談到救主以前,先談自己需要救主,談自己若沒有救主就是無有。我們必須走出自己,方能走進耶穌基督。

1. 他稱自己為缺乏公義,做了愚蒙的事,非常愚蒙的事。他反省的時候承認,我比眾人更像蠢笨各人都成了畜類耶利米書 1014),但知道己心的人知道自己的惡勝於知道別人的惡,以致他呼喊道,我不得不認為自己比眾人更蠢笨,無人能像我那樣心中敗壞詭詐。我的行為沒有亞當的聰明,所作所為像極端墮落的人,遠離人起初被造之時所具備的知識和公義。不僅如此,我不通常理,沒有人所應有的理性,不然就不會做我做過的事。亞古珥被別人稱之為聰明絕頂,卻承認自己比任何人都蠢笨。無論別人如何看高我們,我們自己應該心存謙卑,這是合宜的。

2. 他稱自己缺乏啟示引導他走真理智慧的路。他承認3 節),我藉著自己的能力沒有學好智慧(智慧之深奧遠超過我的極限),也不認識至聖者,指的是天使,我們最初未犯罪的父母,也不認識聖潔之神的事;我看不懂這些事,判斷不出來,只能看懂神樂意顯明給我的那些。肉身之軀,屬世之能力,看不懂聖靈的事,也不能領受聖靈的事(哥林多前書 212)。有人說,如果亞古珥像古時亞波羅的寓言那樣被問道,誰是最有智慧的人?他會說,最明白自己無知的人最有智慧,尤其是明白自己在神的事上無知的人。我只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II。強調耶穌基督,以及在他裡面的父(4 節):誰升天又降下來?

1. 有人將此理解為神以及他的工,無與倫比,深不可測。他挑戰世人,看誰能明白天上的天,誰能明白風、河流和大地: 誰能假裝自己曾經升天,見過上面的天體,然後又下來,給我們講述一番呢?誰能假裝自己能指揮大風,像神那樣能抓在手裡管理,或像神那樣能用繩子包住海浪呢?誰立定地的四極,或能形容這根基的力度或長度呢?告訴我能和神抗衡的人名叫什麼,做神謀士的人名叫什麼?如果他死了,那麼從這人那裡得到這驚天秘密的人名叫什麼?

2. 也有人認為這裡指基督,以鐵和烏甲,神的兒子,因為這裡詢問的是神子的名字,以及父的名字,這裡也是挑戰一切與神抗衡的人。今天我們稱頌的是完全顯明給我們的基督,在那時候基督卻是向他們隱藏的。他們聽到一些關於基督的事,但並不十分清楚明白。我們風聞其名,但描述不出來(約伯記 2822)。當然,聚風在掌握中、包水在衣服裡的必定是神,但他名叫什麼?神的名字是自有永有出埃及記 314),這是值得稱頌的名字,卻不為人所明白。他兒子名叫什麼?神藉著誰施行這樣的作為?舊約的聖徒們指望彌賽亞就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馬可福音 1461),在這裡提到的他,與父神有不同的位格,但他的名字卻還是隱藏的。注意,偉大的救贖主在神的主權和恩典的榮耀中,是無與倫比的,也是不可測透的。

1)他恩典國度的榮耀是不可測透、無與倫比的;因為除了他,還有誰升天又降下來?除了他,還有誰對兩個世界都瞭若指掌,能自由出沒於兩個世界之間,因而也適合以中保的身份在兩個世界之間建立關係,就像雅各的梯子一樣?他在天上父神的懷裡(約翰福音 1118),從那裡降到地上,取了人性加到自己身上,這是絕無僅有的。他又帶著人性升上去(以弗所書 49),要接受所應許的天堂裡的榮耀;除了他誰能做到呢(羅馬書 106)?

2他主權國度的榮耀也同樣是不可測透、無與倫比的。使天地合一的就是創造天地的造物主,也是管理天地和廢去天地的那一位。這裡特別提到他管理的三個基本要素:空氣、水和大地。

[1] 空氣的流動受他指引。撒但裝作自己是空中掌權者的首領以弗所書 22),實際上基督才擁有所有的能力;他斥責風浪路加福音 824),風浪就止息。

[2] 水的界限由他命定:他用雲彩當海的衣服,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約伯記 389-11)。

[3] 地的根基由他而立。他起初立定根基,如今仍然堅立。基督若不托住,地的根基早已在地上咒詛的重壓下垮掉,因為世人罪孽深重。做到所有這一切的大能者是誰?我們不能盡情測透神,也不能測透神的兒子(約伯記 117)。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馬書 1133

III。要叫我們確信神話語的真實,並傳給我們,第 56 節。亞古珥的學生希望他把神的事教導給他們。他說,啊!我沒有能力教你們;你們自己去讀神的話,看看話中有什麼意念和旨意顯明給你們。你們不需要知道別的,只要明白神話語中的教誨,且要大大倚靠這些教誨。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其中沒有混入一絲虛假和敗壞。人的話聽起來會令人嫉妒,也要打一些折扣,但我們沒有絲毫理由懷疑神的話;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詩篇 126),沒有一點點渣滓。神的話極其精煉詩篇 119140)。

1. 神的話確定,必須信靠它,我們的靈魂要倚靠它。在神庇護下投靠他的,神便藉著他的話和應許作他們的盾牌。憑信心把神的話行出來,我們就能在大危難中得平安(詩篇 4612)。

2. 神的話充足,不能加添(6 節):你不可加添,因為神的話純潔完全。要禁止一切與神的話語相抵觸的事物,也要禁止一切與神的話相提並論的事物。有人試圖以解釋神的話為由加上許多人的話,但若是試圖與神的話享有相同的權柄,這就是加添,是指責神的話不夠充足,甚至允許各樣的錯誤和敗壞的存在;因為一旦允許一件荒謬的事,就是把人的話如同對待神的話那樣,或把人如同對待神那樣去相信和尊崇,那麼荒謬的事就會一個接一個,沒有窮盡。我們要滿足於神定意向我們顯明的旨意,不可過分貪圖聰明,過於聖經所記的哥林多前書 46);因為,

1)神會把這當作極大的侮辱:恐怕他責備你,把你當成抵擋他的冠冕和尊榮的叛徒,把重咒加在你身上,如同加在添加或刪減神之話語的人身上一樣

命記 421232)。

2)我們自己也會大錯特錯:你會顯為說謊言的人,歪曲真理的言語,散佈異端學說,弄虛作假,偽造天堂的印記,假裝受聖靈的使命和感動,其實全是謊言。人可能上當受騙,但神是輕慢不得的(加拉太書 67)。

 

7-9 節:亞古珥的禱告


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9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亞古珥宣告了自己的信仰和信條,這裡又開始他的禱告,我們看到,

I。禱告的前言:神啊!我求你兩件事(就是懇求)。禱告以前先想好自己需要什麼,要向神求什麼,這是很好的。我們所面對的問題需要什麼?我們的心想要什麼?我們希望神為我們做什麼?事先想好,免得在禱告的時候臨時拼湊我們的請求。他乞求說,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禱告的時候我們要想到死且作出相應的禱告。主啊,赦免我,在我未死之先在去而不返之先詩篇 3913),賜給我平安和恩典;因為若在未死之先我不能更新不能潔淨,死後就不能夠了;若在未死之先我不能藉著禱告得勝,死後禱告就沒有用了,不,我不要做主啊、主啊(馬太福音 721)那樣的人。陰間裡沒有智慧也沒有工作傳道書 910)。不要不賜給我恩典,如果你不賜給我,我若死了就會滅亡;倘若你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詩篇 281)。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只要我還在活人之地詩篇 2713),請讓我仍在你的恩典和主權之下。

II。禱告本身。他所求的兩件事是豐富的恩典和夠用的食物。

1. 豐富的恩典為靈魂: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救我遠離罪惡,遠離一切敗壞的教義、行為和情感,遠離導致犯罪的錯誤和過犯,遠離貪愛世界以及其中之物的心,這些都是虛假和謊言有人將此理解為認罪的禱告,因為神若是赦免我們的罪,他就會挪去罪,罪就遠離我們。也可將此理解為像這樣的禱告:不要叫我們遇見試探馬太福音 613)。罪對我們的傷害最大,所以我們最最迫切的禱告就是救我們脫離兇惡。

2. 夠用的食物為身體。他先求神的恩典,再求神的恩惠,後者也是為了靈魂的好處而不是壞處。

1)他求神賜給他今生的分:賜給我需用的飲食,就是你認為對我最適合的分。我們要仰望神的智慧,由神命定賜給我們什麼樣的恩賜。也可理解為,賜給我合適的飲食,適合我自己,適合我的家人,也適合我在世的地位和環境。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擔待。我們的救主在教導我們如何禱告的時候也提到這點,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 611)。雅各的誓言中也提到,他也只求給我食物吃,衣服穿創世紀 2820)。我們應該滿足於夠用的食物,不要追求美食、多樣化或剩餘;只要所需的食物,不要為宴樂或裝飾;這才是要憑信心禱告且仰望神賜給我們的。

2)他求神保守他遠離可能成為試探的生活條件。

[1] 他禱告要遠離極端富有和極端貧困: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他並沒有規定神要給他多少,也沒有告訴神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也不是絕對不要貧困或富足,其實兩者本身都是惡的,唯有藉著神的恩典才能潔淨,成為我們的益處。他所求的是,第一,他想要表達,智慧良善之人過適中的生活是很寶貴的。主若許可,他希望過那樣的生活,不要大富大貴,也不要窮困潦倒。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在這兩種極端的生活環境下生存(像保羅那樣,腓立比書 412),但還是希望在這兩者之間過活。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曾說:最好的生活條件不是貧困,也不是另一個極端。第二,他在這裡表示,他非常害怕自己在苦難或富足的試探面前守不住自己。別人也許可以,但這兩種試探他都害怕,因此神的恩典教導他要禱告,不要太過富有也不要太過貧窮;只願神的旨意成全。

[2] 他在這裡說出一個敬虔的原因(9 節)。他沒有說,免得我一旦富足就擔驚受怕,或受鄰舍嫉妒,或欺壓僕人;也沒有說,免得我一旦貧窮就被人踐踏,或被迫做苦工。他卻說,免得我富足就犯罪,免得我貧窮就犯罪。義人所懼怕的是犯罪,在任何環境下、任何事情上都是這樣;看看尼希米是怎麼說的(尼希米記 613):賄買他的緣故,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第一,他懼怕在富足條件下的試探,因此他說:恐怕我飽足不認你(就像耶書侖那樣,他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神;申命記 3215),或像傲慢的法老那樣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出埃及記 52)?富足使人驕傲,容易忘記神,似乎不再需要他,所以不再負有責任。全能者能把我們怎麼樣呢約伯記 2217)?這樣他們就不再事奉神。連義人都懼怕犯罪,他們知道自己的心是多麼詭詐,知道世上最大的財富都不能與最小的罪相抗衡。第二,他懼怕在貧窮條件下的試探,於是他說:恐怕我貧窮就偷竊。貧窮是使人陷入不誠實的極大試探,許多人勝不過,反以為這是理由。但如果人在神的審判台前說,我偷竊因為我貧窮,這並不能過關;當然,賊因饑餓偷竊充饑,人不藐視他箴言 630),這或許值得同情,連有些誠實之心的人也可能會陷進去。但我們看看亞古珥所懼怕的是什麼,不是怕自己有什麼危險,他沒有說免得我偷竊會被絞死,會被鞭打或被當成奴隸賣掉,當時的猶太人中,可憐的小偷若無力償還會被當作奴隸賣掉。他懼怕的是使神的尊榮受到虧損: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就是說,因行為與信仰不符,使信仰受虧損。也可理解為,恐怕我偷竊被指控的時候起假誓。他害怕犯罪,因為一旦犯罪就會不斷犯罪,罪的道路就是下坡路。注意,他稱神為我的神,說明他懼怕做任何得罪神的事,是因為他珍惜與神的關係。

 

10-14 節:四宗邪惡的人

10 你不要向主人讒謗僕人,恐怕他咒詛你,你便算為有罪。11 有一宗人(宗:原文是代;下同)咒詛父親,不給母親祝福。12 有一宗人,自以為清潔,卻沒有洗去自己的污穢。13 有一宗人,眼目何其高傲,眼皮也是高舉。14 有一宗人,牙如劍,齒如刀,要吞滅地上的困苦人和世間的窮乏 人。

這裡說的是,

I。告誡不要因為是別家的僕人就惡待他們,也不要挑撥他們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因為這是惡的,會引起別人的憤恨,使你背上駡名,第 10 節。要考慮到,

1. 這是對這僕人的傷害,他的貧窮應該叫他成為同情的對象。而給痛苦中的人帶來新的痛苦,這是非常殘忍的:不要用舌頭傷害僕人(有人這樣注釋);用舌頭在背地裡擊打別人是非常卑鄙的,尤其是擊打一個僕人,他毫無還手之力。若是主人對他嚴厲,我們應該保護他,而不是令他更痛苦。

2.“這可能是對自己的傷害。如果僕人被惹怒,他會咒詛你,會指控你,你就會惹麻煩,或對你口吐惡言,玷污你的名聲,或求神來對付你,把神的憤怒轉移到你身上來,神要保護被欺壓的無辜者。

II。說完這個警告,這裡還形容四種人,他們被一切有道德的義人所憎惡。

1. 欺負自己父母的人,向他們說惡言,咒詛他們,罵他們,傷害他們。有一宗具有這種壞品質的人,他們聚在一起,互相咒駡自己的父母。這是一群奸詐之徒,咒駡自己的親生父母,咒駡掌權者,咒駡傳道人,因為他們不能負自己的軛。與他們常來往的人,雖然還不至於陷落到咒駡自己父母的地步,也同樣不祝福父母,不對他們說恩言,不為他們禱告。

2. 自欺欺人的人,表面裝得清潔,在別人面前,也許在自己面前也一樣,把極大的惡隱藏起來(12 節);他們自以為清潔,好像該受所有人的尊敬。他們自我感覺非常好,以為自己不但是義人,而且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啟示錄 317),實際上卻沒有洗去自己的污穢,就是心中的污穢,也就是他們認為是自己最好的那部分。也許他們清掃過,粉飾過,卻沒有清洗,沒有潔淨;如同法利賽人,內心滿是不潔淨(馬太福音232526)。

3. 目中無人的人,第 13 節。作者感歎他們令人不能容忍的驕傲和無禮:看哪!

他們的眼目何其高傲!他們帶著何等鄙視的眼光看周圍的人,似乎他們不屑與自己的狗同處!他們何等不希望與人往來!當他們看自己的時候,又是何等像孔雀那樣洋洋得意,以為自己招搖過市,實際上卻是丟人現眼!像這樣的人,那阻擋驕傲的神(雅各書 46)必要蔑視他們。

4. 兇狠對待窮人、殘暴對待乞求他們憐憫的人(14 節);他們的牙是鋼鐵做成的,像刀劍,是殘暴行徑的武器,用來吞滅窮乏人,且視之為極大的樂趣,如同饑餓中人切肉吃肉一般。神命定常有窮人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 2611),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申命記 1511);但是有人因為不願意救助他們,就極力要把他們從地上滅盡,從人世間趕出,尤其是屬神的窮人。有人理解為這些是用誹謗和污蔑傷害毀壞別人、惡毒攻擊別人的人;他們的舌和他們的牙(這些都是說話用的器官)像刀劍詩篇 574)。

 

15-17 節:四樣不滿足的事

15 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16 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並火。17 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穀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

前面提到那些吞吃窮人的人(14 節),把他們當作四宗人裡最壞的一宗;這裡他談到這些人吞吃窮人且不滿足。這是因為他們的殘暴和貪婪。螞蟥的兩個女兒,與螞蟥同宗,叫道,給呀,給呀,多一點血,多一點錢;流人血的嗜血成性,喝醉了人的血,反覺得口渴,要變本加厲地喝。貪愛銀子的也一樣,他們不因得銀子知足(傳道書 510)。這兩點不但說明他們吞吃窮人,還看出他們心裡毫無平安,如同大衛的仇敵一樣(詩篇 591415)。為了更加說明這點,

I。他特別提到四樣不能滿足的事,與這些吞吃人的人作比較,他們從不說,夠了,從不滿足於財富,永遠貪婪。這四樣永不知足的是,1. 陰間,大量的人掉進去,還有更多的人要進去,陰間能全部吞下去,沒有人返回,陰間和滅亡永不滿足箴言 2720)。輪到我們的時候,就會發現陰間早已準備好了(約伯記 171)。

2. 石胎,不能容忍不生育的苦楚,像拉結那樣叫道,給我孩子創世紀 301)。

3. 浸水不足的地,就是乾旱之時(尤其在炎熱的國家),一場大雨浸濕,過一會兒又要更多的水。

4. ,燒掉許多燃料卻仍要吞吃更多的易燃物。罪人的敗壞本性是何等不知足,也從來得不到滿足。

II。他加上一句可怕的話,要警告不聽話的孩子(17 節),警告四宗人中的第一宗,就是咒詛父母的人(11 節),

1. 什麼樣的人屬於這宗人,不光在烈怒中咒詛父母,也包括,

1)藐視他們的人,也許只是一個輕蔑的眼神,受了皮肉之苦就不屑一顧地看他們,或在受教的時候面露不滿,不願接受他們的督查,對他們發怒。孩子用什麼眼神看父母,神都看在眼裡,要清算對父母的橫眉冷目,惡眼相對,像清算惡言相向一樣。

2藐視不聽從父母的人,以為對父母盡責就是丟了面子,尤其是對母親,以為被她控制是恥辱;她生養他們時受很大的苦,而忍受他們這些行徑則是更大的苦。

2. 這樣的人要受什麼下場。神要追討不尊敬父母之人的罪;他們要鐵鍊纏身,飛鳥要啄出他們的眼睛,就是用蔑視的眼光看父母的眼睛。這些惡人的死屍過不了整夜,因為烏鴉要來啄出他們的眼珠。如果人不懲罰不盡責的孩子,神會懲罰,要叫褻慢父母的人受大災禍。許多在恥辱中收場的人都承認他們的惡道始於輕慢父母的權柄。

 

18-23 節:四樣不可測透的事以及四樣不能容忍的事

18 我所測不透的奇妙有三樣,連我所不知道的共有四樣:19 就是鷹在空中飛的道;蛇在磐石上爬的道;船在海中行的道;男與女交合的道。20 淫婦的道也是這樣:她吃了,把嘴一擦就說:我沒有行惡。21 使地震動的有三樣,連地擔不起的共有四樣:22 就是僕人作王;愚頑人吃飽;23 惡的女子出嫁;婢女接續主母。

I。 四樣不可測透的事,太奇妙,不能完全測透。

1. 前三樣是自然界的事物,只是用來與最後一樣作對比。我們不能得知,

1鷹在空中飛的道。鷹往哪兒飛,不像陸地上的野獸那樣能根據步伐或氣味判斷出來;也不能測定牠飛翔的迅速,何時飛出我們的視線。

2蛇在磐石上。蛇在沙土上我們能根據牠爬過的痕跡找到牠,在硬石上卻不能,也不能解釋沒有腳的蛇是如何一瞬間爬到岩石頂上去的。

3船在海中行的道。鱷魚誠然行的路隨後發光,令人想深淵如同白髮約伯記 4132),但船在海中行卻不留痕跡,有時在海浪中顛沛,令人不知它在海中如何生存,如何行駛。自然界的王國充滿奇妙的事,那都是神的作為,他的蹤跡何其難尋羅馬書 1133)!

2. 第四樣是罪惡過犯的奧秘,比前面那些都令人費解;它屬於撒但的深奧,是人心的詭詐和瘋狂的邪惡,無人能知(耶利米書 179)。這有兩個方面:

1)犯姦淫之人用該受咒詛的手段引誘女子墮落,拉她順從自己邪惡可憎的慾望。很早以前就有一個荒謬的詩人寫過一整本書專門談這個:奧維德的愛的藝術。以愛情為幌子,不可抗拒的風度,結婚的許諾,守秘密的保證,回報的承諾等等,使多少警惕性不高的女子出賣自己的貞潔、榮譽和平安,出賣自己的靈魂,都賣給那卑劣的匪徒;在愛情的王國裡一切罪惡的慾望都是這樣。試探越是巧妙,純潔的心就越要警惕,越要堅定抵制試探。

2)犯姦淫之女人用該受咒詛的手段隱藏自己的惡,尤其不叫早被她離棄的丈夫知道。她與淫亂的夥伴是如此默契,如此偽裝,就像鷹在空中飛那樣無法判斷他們的行蹤。她像亞當犯罪那樣偷吃禁果,然後把嘴一擦,為的是不露痕跡,裝出大膽無禮的神色說道,我沒有行惡

[1] 她向全世界否認這個事實,願意發誓她是守貞操重禮節的女子,從不會做別人懷疑她做的那惡。這些是暗昧無益的事以弗所書 511),極不願來到光中。

[2] 她向自己的良心否認自己的錯(如果她還有良心的話),不承認這樣的大惡是惡事,反而以為這是清白的娛樂。參考何西亞書 1278。有多少人是非顛倒,自以為義,同時卻毀了自己的靈魂!

II形容四樣不能容忍的事,指的是四種給鄰舍、親戚和夥伴造成極大麻煩的人:連地都因為他們而震動,因不能忍受而在他們腳下呻吟,這四種人都差不多:

1. 僕人得到晉升,被賦予權柄,立即變得侮慢、危險;看看亞捫人多比雅就知道了(尼希米書 210)。

2. 愚頑人吃飽,指的是愚蠢、粗魯、喧嚷、邪惡之人,一旦發了財就飲酒宴樂,高談闊論攪擾別人,嘲諷周圍的人。

3. 性惡劣、面目粗魯的女子得了丈夫,意思是,她以傲慢和壞脾氣臭名遠揚,大家都以為沒有人會愛上她,但她卻結婚了,這尊榮的身份令她更顯得不能容忍的輕慢和可憎。可惜原本應該是甜蜜的安排卻帶來完全相反的效果。恩德的女子一旦結婚就更加恩德。

4. 婢女倚仗女主人的勢力;女主人順她意隨她便,任她為所欲為,或對她太好,好像她要成為繼承人一樣。這樣的婢女變得難以容忍,驕傲邪惡,不紀念女主人給她的恩惠,一點小事都覺得受了委屈。出身卑微的人若是神的旨意叫他升到尊榮的地位,就千萬要警惕不要犯最容易捆綁他們的罪,驕傲,目中無人,這是最不能容忍、最不可寬恕的罪。這樣的人應當謙卑自己,要記住自己原來的身份。

 

24-28 節:四樣微小卻有智慧之物

24 地上有四樣小物,卻甚聰明:25 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預備糧食。26 沙番是軟弱之類,卻在磐石中造房。27 蝗蟲沒有君王,卻分隊而出。28 守宮用爪抓牆,卻住在王宮。

I。亞古珥在談了四樣看似偉大實則微小的事以後,這裡提到四樣看似微小卻令人讚歎的事,微小中的偉大,如派翠克主教所觀察的。作者要教我們幾方面的功課;

1. 不要仰慕人的外表、美貌或力量,不要用這些來評價人或因這些優點來抬高人。判斷人要按著他們的智慧、行為和勤奮,這些才是值得尊重的品性。

2. 在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動物身上看到造物主的智慧和能力,在螞蟻身上與在大象身上都能讚美神的智慧。

3. 責備自己不好好為自己的利益努力,連最微小的被造物都不如。

4. 不要輕視世上的軟弱之物;有些地上的小物,又窮又沒有地位,但卻甚聰明,他們的聰明在於靈魂,在於將來的世界。這些人甚聰明,比鄰舍都聰明。有人這樣注釋:他們聰明,因特別的自然本能而變得聰明。在救恩的事上聰明的人都是因著神的恩典而聰明。

II。他提到的四樣小物是,

1. 螞蟻,又小又弱,在積存食物方面卻異常勤奮,以一種奇妙的卓識在夏天最恰當的時候積存食物。我們可以從螞蟻身上學到一點智慧,就是有遠見的智慧,參考箴言 66少壯獅子缺食忍餓詩篇 3410),勤奮的螞蟻卻是有餘,不會缺乏。

2. 沙番,有人理解為阿拉伯鼠,是一種田鼠,弱小膽怯,卻有智慧在磐石中造房。牠能守護自己,自身軟弱,卻要在自然界的堅固堡壘中棲身。意識到自己貧乏軟弱,應當驅使我們倚靠那位比我們更高的磐石詩篇 612);在那裡能得以棲身。

3. 蝗蟲;他們也很小,也沒有君王,不像蜜蜂,但他們卻分隊而出,像軍佇列陣一樣;沒有君王並不妨礙他們秩序井然。他們被稱為神的大軍隊(約珥書 225);只要他願意,他能用蝗蟲排兵佈陣,能發起戰爭,就像他在埃及地那樣(出埃及記第10 章)。他們出去聚在一起(有人這樣注釋);意識到自己軟弱,應當使我們聚在一起,就能相互幫助而剛強。

4. 蜘蛛,雖然只是昆蟲,卻如螞蟻在地裡那樣,牠在屋子裡表現出同樣的殷勤。蜘蛛很善於織網,又漂亮又精准,世人的工藝品遠不能及。們用爪抓牆,從肚子裡吐出絲來,相當有藝術;們不僅出現在窮人的破屋裡,也出現在王宮裡,儘管那裡的人時時想要毀滅們。人不但不供應給們,還要試圖搗毀們,但神奇妙地叫這些被造物都能生存。能照管好自己事的人,能用手抓穩的人,就要在王宮裡;遲早要晉升,繼續前行,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和沮喪。若是一張漂亮的蜘蛛網被清除了,它會織出另一張來。

 

29-33 節:四樣威武高貴之物

29 步行威武的有三樣,連行走威武的共有四樣:30 就是獅子 - 乃百獸中最為猛烈、無所躲避的,31 獵狗,公山羊,和無人能敵的君王。32 你若行事愚頑,自高自傲,或是懷了惡念,就當用手摀口。33 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

I。 列舉四樣行走威武高貴之物:

1. 獅子,獸中之王,因為牠乃百獸中最為猛烈。在野獸中以力量為卓絕,但可惜的是在人也是那樣。人應當以智慧為尊榮,不是力量和強暴。獅子無所躲避,也不會因為害怕追逐者而換地方,因為牠知道牠沒有對手。所以義人膽壯像獅子(箴281),意思是他們不會因為害怕困難而躲避自己的責任。

2. 獵狗身輕,便於奔跑;或作(有人這樣注釋)馬,在行走威武的被造之物中不能忽略馬,尤其是披上甲胄之後更是如此。

3. 公山羊,他的威武在於他在前頭引領群羊。基督徒也應該在善事上走在前頭,引領別人走正路,這就是威武

4. 君王,當他在威武中出現,人人都投以畏懼崇敬的眼光,人人都知道他無人能敵無人能與之抗衡,無人能與之爭鬥,誰要是這樣做必然十分危險。若是地上的君王尚且無人能敵那麼與造他的主爭論的有禍了以賽亞書 459)。這裡要我們在一切德行上學習獅子的勇氣和堅韌,不要躲避所遇到的困難,學習獵狗的迅速敏捷,學習公山羊照顧自己的家人或屬下的人,學習君王把百姓凝聚起來。向他們學習好好行走,在日常交往中步伐有方,使自己不但穩妥,還行走威武

II提醒我們無論何時,無論別人如何惹你,都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在任何場合下都不要過分發怒,尤其是無人能敵的君王在場,或當統治者或我們的上司被惹怒的時候。這條規則總是對的。

1. 要控制自己的怒氣,當我們受到公正的譴責,要勇於承認,不要拒不接受:如果我們自高自傲,或是自以為是,或是與上司頂嘴,或違反了當時當地的法律,那就是行事愚頑。那些抬高自己、淩駕於別人之上的虛妄侮慢之人只能叫自己蒙羞,暴露自己的軟弱。不僅如此,如果我們有惡念,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心中生出惡念來,或別人把惡念給我們,就要用手,意思是,

1)要因自己所犯的錯而謙卑下來,在神面前俯伏,在塵土中悲哀,像約伯那樣,當他為自己說了愚妄的話而悔改的時候就用手約伯記 404),也要像確定長了大麻瘋病的人一樣蒙著上唇(利未1345。如果我們行事愚頑,不能在人面前固執,要默默承認自己的罪,這是讓對方平息下去的最好方法。

( 2 ) 要控制自己心中的惡念,不要用惡言把惡念爆發出來。不要把許可證發給惡念;不要允許它發佈出來;而是要用手。若有必要,要以聖潔的方式強迫自己,禁止自己說話;就像基督不許鬼說話一樣(馬可福音 134)。有惡念是壞事,而把惡念表達出來就更是壞事,因為這就意味著你認同自己的惡念,且故意要把惡念傳染給別人。

2. 不要惹怒別人。有些人說話辦事非常激烈,甚至激動怒氣。他們把周圍的人搞得怒氣四起,不管他們想不想發怒,甚至那些原來不想發怒或定意不發怒的人都發起怒來。激動怒氣必起爭端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 316)。正如大力搖動奶油會把牛奶弄壞,扭鼻子會出血,照樣激動怒氣會損壞人的身體,也損壞人的靈魂,會奪去人的一切良善。也可以這樣理解:就像搖牛奶或扭鼻子,兩者都是強迫,照樣靈魂藉著怒氣漸漸升溫;一句憤怒的話惹出另一句憤怒的話,又惹出第三句;一場激烈的辯論引出另一場,直到演變為不能和解的爭端。因此,說話做事都不要帶有暴力,凡事都要溫柔冷靜。


 

箴言第三十一章

這一章加到所羅門的箴言集,有人認為是由於這出自同一個作者,即利慕伊勒王就是所羅門;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因為內容的實質相同,但卻出自另一個稱為利慕伊勒的作者;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這是一篇預言,因此必是在神的感動和引領之下,由利慕伊勒受了感動寫成,也由他母親把內容口傳給他。這裡說的是,

I。 勉勵利慕伊勒,一位年輕的君王,要警惕不要受引誘犯罪,要在自己蒙召所處的地位盡責,第 1-9 節。

II。描述才德的女子,特別是妻子,家中的女主人,由利慕伊勒的母親所描述。這並非給自己的讚美詞,儘管這無疑就是她的真實畫像,而是教導她的女兒們,就像前面的經文是用來教導兒子們一樣;也可看作這是給兒子們的指示,告訴他們如何選擇妻子。她必須是純真謙卑,殷勤儉樸,忠於丈夫,照顧家庭,談吐有智慧,教育子女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必須以良心對神盡責:若是神看見這樣的人,就必然歡喜,第 10-31

 

1-9 節:利慕伊勒王來自母親的教訓

1 利慕伊勒王的言語,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2 我的兒啊,我腹中生的兒啊,我許願得的兒啊!我當怎樣教訓你呢?3 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4 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說濃酒在那裡也不相宜;5 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6 可以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7 讓他喝了,就忘記他的貧窮,不再紀念他的苦楚。8 你當為啞巴(或譯:不能自辯的)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9 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

大多數解經家認為利慕伊勒就是所羅門;這個名字意思是為了神,或獻給神,與神命定給所羅門的那尊榮的名字相吻合(撒母耳記下 1225),耶底底亞為神所愛。利慕伊勒應該是個美善、喜樂和親密的名字,母親用這個名字稱呼他;他自己也格外尊重母親對他的感情,所以他這樣稱呼自己也毫不羞恥。人們大概會很自然認為所羅門在這裡要談的是他母親的教誨,因為在前面44)他曾談到父親的教誨。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有猜測的成分)利慕伊勒是某個鄰國的君王,他的母親是以色列的後裔,也許來自大衛的家,把這些良善的功課教給他。注意,

1. 母親和父親都有責任教導自己的孩子何為善且叫他們去做,何為惡且叫他們遠離。孩子年幼的時候多半是在母親的眼皮底下,於是她就有機會調教塑造他們的思想,決不能失去這機會。

2. 連君王都是要教導的;最偉大的人也不會生來就懂一點點神的誡命。

3. 長大成人之後,人應該常常思想且常常提起自己年幼之時受過的良好教誨,這是為了告誡自己,也是為了造就別人,也是為了榮耀教導他們的人。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母親的教導(這位母后的教導),

I。她對年輕君王的規勸,且藉此特別囑咐他,關心他,喚醒他的注意力(2 節):我的兒啊!我要對你說什麼呢?她說話的語氣似乎要考慮給他什麼建議,尋找合適的話給他講道理;她是何等關心他的事!也可理解為,你做的是什麼呀?如同一句責備的話。她注意到他年輕的時候太在意酒色,覺得有必要對他大聲疾呼。我的兒啊!你就要這樣過你的日子嗎?我教你的就是這些嗎?我必須責備你,嚴厲地責備你,你要好好接受,因為

1. 你是我生的;你是我腹中生的兒,所以我說的話帶有母親的權柄和愛護,絕不是出於惡意。你本是我的一部分。我為你受了生養之苦,並不指望有別的回報。只要你聰明良善,我就心滿意足了。

2. 我把你獻給了神;你是我許願得的兒,是我向神求來、也曾許願要獻給神的,我也確實將你獻給了神(就像撒母耳是哈拿許願得的兒一樣);我常常向神禱告,求他把恩典賜給你(詩篇 721),用這麼多禱告托住的孩子會流產嗎?我在你身上的所有希望會落空嗎?我們為了神也奉神的名與神立約,把孩子藉著洗禮獻給神,這樣的孩子大可稱為許願得的孩子。就像我們在禱告中迫切一樣,在教導他們的時候也應當迫切;我們要告訴他們,你們已經受洗,是許願得的孩子,若是違背在嬰孩之時所立的聖約,那是非常危險的。

II。她告誡他遠離兩樁毀滅性的罪,就是不潔淨和醉酒,倘若他沉迷於這些就必然滅亡。

1. 不潔淨3 節):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這裡指的是外女。不要柔情似水,不要浪費時間與那些女人進行徒然的交往。她們應當把時間花在獲得知識分配工作上。也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就是靈魂的力量)耗費在逢迎奉承她們,應當好好料理自己的政權。尤其要遠離淫亂放蕩,這些行為浪費體力,容易得大病。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包括情感和談話;這些東西已經敗壞了許多人,在烏利亞的事上,連大衛自己的王國也曾受到大大的衝擊。讓別人的痛苦成為你的借鑒。這行為會有損君王的榮譽,使他們蒙羞。善於管理別人的豈能成為自己慾望的奴隸?這會使君王不配掌權,使宮廷充滿最低劣最邪惡的動物。君王敞露在這種試探面前,有人要取悅他們,也有人會替他們擔當罪的後果,所以他們應當格外警醒。倘若他們要保護百姓不受污穢之靈攪擾,那麼君王自身就應當有潔淨的樣式。這段告誡對地位較低的人也適用。不要將精力給那傷害人命的(以西結書 2227)。

2. 醉酒(45 節):不要過量喝酒或喝濃酒;不要坐下來喝酒,如同在我們王宴樂的日子,首領因酒的烈性成病何西亞書 75)。不管高朋美酒帶來多大的誘惑,都要堅決抵制。要有節制,要考慮到,

1)君王喝醉是羞辱的。不管別人如何稱醉酒為時尚或樂趣,這絕不是君王的所為。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這有損君王的威嚴,玷污他們的王冠,叫戴王冠的頭昏昏沉沉;使他們不像人,更不像君王。我們不僅要問:這些是鬼神嗎?不,他們連將要死亡的畜類都不如。神使所有基督徒都成為神的君王和祭司啟示錄 16),所以這點也適合應用在他們身上。基督徒喝酒,基督徒喝酒不相宜;若是喝酒就會令自己墮落,不配作王國的繼承人和屬靈的祭司(利未記 109)。

2)君王喝醉的惡果(5 節):恐怕喝了就失去你的聰明和記憶,恐怕喝了就忘記你用來管理百姓的律例;不但不能行使權力行善,反而要行惡,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不但不能替他們申冤,還要冤枉他們,令他們痛上加痛。先知書上有針對祭司和先知的悲哀的控訴(以賽亞書 287):就是這地的人也因酒搖搖晃晃,因濃酒東倒西歪;在君王也是一樣,一旦喝醉或陶醉於愛慕美酒,都會在審判中犯錯。審判人的必須頭腦清醒,頭昏眼花的人不能斷案,連最普通的事也不能判斷。

III。她勉勵他要行善。

1. 要用自己的財富行善。富足人不要以為自己的財富是用來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馬書 1314),有了財富就可更放縱;不是,相反他們應當用財富來周濟苦難中人67 節)。你有酒,也有濃酒可用;與其用來傷害自己,不如用來給別人帶來益處,讓有需要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不僅要把食物和水周濟給饑渴的人,還要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指在疾病或苦痛中的人,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指在悲傷中的人;因為喝酒的目的是叫人興奮,悅人心詩篇 10415),若有需要,酒就能悅人心;不是叫人消沉,若沒有需要,酒就能叫人消沉。我們必須抵擋肉體的享受,才能有能力幫助苦難中的人,才能滿有喜樂地看見自己的盈餘和豐富成就真正的善行,而不是叫自己的盈餘傷害自己。讓那些將亡的人喝一點酒,這能幫助他們振奮自己的心,就忘記他的貧窮,不再紀念他的苦楚,就能更好地面對死亡。猶太人認為,被定罪的死囚在臨行刑之前要喝一碗酒,這種做法源于這段經文。我們的救主當時也是這樣。但這裡主要是表明酒是興奮劑,應該有需要的時候才用 ,不是用來宴樂,只能叫需要興奮劑的人飲用,就像提摩太一樣,保羅勸他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可以稍微用點酒(提摩太前書 523)。

2. 要用自己的權力、知識和利益來行善,秉持公義要謹慎,有勇氣和熱忱,第 89 節。

1)臣民呈上來的案子要親自過目,也要監察手下的官員,以致在他們盡責的時候支持他們,在他們玩忽職守或偏心的時候罷免他們。

2)在眼前的一切事上,都要按公義判斷,不要懼怕人的情面,要勇敢秉公判決:你當開口,意思是君王和法官在宣判的時候應當大膽說話。有人認為這是督促智慧人開口,而愚昧人早已開口,早已滿口胡言。

3)要特別關照受欺壓的無辜人。下層的官長可能沒有足夠的熱忱和仁慈為一切孤獨的伸冤;所以君王要自己過問,要站在以下這些人的一邊:

[1] 被非法控以死罪的人,如同拿伯;這些人被斷送,無非是由於某些人或某些黨派的惡。君王最應該在這樣情況下出現,保護無辜人不致流血。

[2] 被無端陷害誣賴的人;他們的權利被剝奪,無非是因為他們困苦窮乏,不能保護自己,也沒有能力請律師。這種情況下君王也應該站在窮人一邊。尤其是,

[3] 啞巴,就是不知如何為自己說話的人,可能是出於軟弱或害怕,可能是被起訴人駁倒或被法院震懾而開不了口。替不會說話的人說話,替不在場的人說話,替說不清楚或不敢說話的人說話,這是義舉。我們的法律規定法官要為囚犯提供謀略。

 

10-31 節:才德的婦人

10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11 她丈夫心裡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12 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13 她尋找羊絨和麻,甘心用手做工。14 她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15 到黎明她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將當做的工分派婢女。16 她想得田地就買來;用手所得之利栽種葡萄園。17 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18 她覺得所經營的有利;她的燈終夜不滅。19 她手拿撚線竿,手把紡線車。20 她張手周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21 她不因下雪為家裡的人擔心,因為全家都穿著朱紅衣服。22 她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23 她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為眾人所認識。24 她做細麻布衣裳出賣,又將腰帶賣與商家。 25 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26 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27 她觀察家務,並不吃閒飯。28 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29 說: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30 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31 願她享受操作所得的;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

這裡形容才德的婦人,目的是告訴婦人如何做好妻子,也告訴男人如何選擇妻子。這裡一共有二十二節經文,每一節都以希伯來文字母表中的字母順序開頭,如同一些詩篇一樣;這讓一些人覺得這段話不是利慕伊勒王的母親給他的教誨,而本身就是一首詩,出自別人之手,也許常在敬虔的猶太人中誦讀,為了方便記憶就按字母順序寫出來。我們在新約看到這段經文的簡寫版(提摩太前書 2910;彼得前書 31-6),那些經文提到妻子的責任與這裡好妻子的形容是一致的。母親們要有智慧要良善,多多強調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家庭的屬靈氣氛,關係到把信仰傳給下一代,關係到家中可見的財富和昌盛最終要何去何從。人若要興旺,先看看妻子是否准許。

I。尋求才德的婦人(10 節),要注意,

1. 要尋求的人,就是才德的婦人,有力量的女人(字面解釋),儘管她是軟弱的器皿,卻因智慧和恩德、因著敬畏神而成為堅強:這個字也被用來描述良善官長的特點(出埃及記 1821),那裡的經文說他們是有才能的人,就是能勝任蒙召要做的事,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的人。由此可見,才德的婦人是有心志的人,能把握自己的心志,也知道如何管理別人的心志;她是敬虔殷勤之人,是男人的幫手。與這樣的力量相反,聖經中也出現過有關懦弱的心,就是不知羞恥的妓女的心(以西結書 1630)。才德的婦人是有主意的人,她擁戴良善的原則,且堅定地持守這些原則,不會因為懼怕困難而逃避責任。

2. 這樣的人難求:誰能得著呢?這裡表示才德的婦人並不多,許多看起來貌似如此,實際上不是這樣。人以為自己找到了才德的婦人,最終卻被騙了;一看是利亞創世紀 2925),不是所期望的拉結。計畫想要結婚的人應當努力尋找這樣的人;要睜大眼睛看,要多問,留心不要被美色、花哨、財富、出身、穿著或舞姿所迷惑。這些東西都可聚於一身而婦人仍沒有才德;反之有許多不擅長這些東西的婦人卻是真才德。

3. 這樣的人價值連城。丈夫應該如何看重這樣的妻子,就是要對神感恩,對妻子愛護和尊敬,為了她要不惜一切代價。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勝過那些徒然的婦人用來裝飾自己的貴重首飾。才德的婦人越少就越顯得寶貴。

II。詳細描述她以及她的優秀品德。

1. 她非常在乎丈夫的尊崇和愛護。良善之人能做好每一種角色,好女子一旦結了婚就是好妻子,全心叫丈夫喜悅(哥林多前書 734)。雖然她自己很有心志,但卻能為丈夫著想,明白他的想法,使自己適應他,且願意被他管轄創世紀 316)。

1)她的舉動令他十分倚重她,相信她的純貞;她從不給他任何機會懷疑自己,也不給任何機會引起他的嫉妒。她從不憂鬱寡言,而是沉著穩重,言行舉止處處表現出道德的印記。她丈夫明白這一切,所以心裡倚靠她;他很安逸,也使她安逸。他信任她所做的事;與別人的談吐,對事情的處理,她都是通達明智,從不給他帶來損害或責備。他信任她對自己利益的忠誠,從不背叛他的謀略,也不會在家庭以外謀求利益。當他有公事要出門的時候,他絕對相信她能妥善料理家中的事,如同他在家一樣。她是好妻子,值得信賴;他是好丈夫,願意將一切家事都託付給她。

2)她使他心滿意足,必不缺少利益。他在外不需要摸爬滾打,那樣的人家中必有驕傲揮霍的妻。她善於管理家事,使他總有盈餘,豐衣足食,不會落入算計鄰舍的試探中。他以她為福樂,從不妒忌世上的有錢人;他不需要那些錢財,有這樣的妻子,早已知足。這樣彼此滿足的配偶實在是幸事!

3)她總是致力於使丈夫有益無損,不做任何事損害他的利益,哪怕不是故意的(12 節)。她表明自己深愛他,這不是愚蒙的戀慕,而是通達親密,順應他的脾性,不向他發怒,對他說恩言而不是惡言,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更是如此;她潛心叫他安心,不論他是健康還是疾病,都體貼入微;若是有事攪擾他,她總是細心照顧,溫柔體貼。她從不故意做任何有損於他個人、家庭、產業或名聲的事。這些都是她一生所關心的事;不只是過去如此,也不是偶爾如此,也不是心情好的時候如此,而是一貫如此。她從來都不知疲倦為他盡責:她使他有益無損,不但在他的一生是如此,在她自己的一生也是如此。若是他先行離世,她仍使他有益無損,專心照顧他的孩子、產業、好名聲以及他的一切未了之事。我們以前在聖經裡讀過,恩慈不僅能給活人,也能給死人路得記 220)。

4)她幫助他在世上得好名聲(23 節):她丈夫在城門口出名,因為有好妻子而出名。別人通過他聰明的謀略和通達的處事之道,能看出他身邊必有一位聰慧的伴侶在幫助他,通過他喜形於色的表情和開朗豁達的脾性,能看出他家中必有賢妻。許多人由於家中沒有賢妻而脾氣古怪憂鬱。不但如此,通過他外表靚麗,衣著整潔,風度翩翩而非華而不實,能看出他的賢妻在家細心料理他的穿著打扮。

2. 她是一位非常盡責且以此為樂的人。這部分的特點在這裡被大大描述一番。

1她不願空坐著無所事事:她並不吃閒飯27 節)。雖然她不需要為謀生計而工作(她有產有業),卻也不願意光吃不做,因為我們若是無事可做,魔鬼就要給我們找事做;不勞而獲是不合宜的。有些人又吃又喝,因為沒別的事可做,於是就舉辦時尚的舞會,招待無聊的賓客。這些就是吃閒飯之人,而她對此不感興趣,因為她從不接待吃閒飯的賓客,也不會無事拜訪別人,也不與別人毫無意義地閒聊。

2)她努力填滿自己的時間,從不荒廢時光。即使天黑也不歇息,不會像在田間勞作的人那樣不得不停下來(詩篇 10423)。她的工作在室內,在燭光下,日夜工作,她的燈終夜不滅18 節)。日光西去有燭光,這是憐憫,而利用這憐憫得益處,這就是責任。俗話說,好文章散發燈油味。

3未到黎明她就起來15 節),給僕人分配早餐,使他們一到天亮就能歡歡喜喜出去工作。她絕不是那種坐著玩牌或跳舞直到半夜或直到天明、然後一覺睡到正午的人。不是,才德的婦人愛自己的工作遠勝於自己的舒適樂趣,每日每時都關心自己的責任,滿足於及時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不像那些整夜玩牌的人,只關心贏多少錢,或許更關心輸了多少錢。需要照顧家庭的人,在早晨不該賴床。

4)她妥善料理適合於自己的事。她所做的不是學者的事,不是政治家的事,不是農夫的事,而是女人的事:她尋找羊羢和麻,希望能找到物美價廉之物且隨時備用;她這兩樣都有庫存,預備一切所需之物用來紡線織布(13 節);這樣不但給窮人提供就業(這非常好),自己也能工作,且甘心用手做工;她的手靈巧且愉快地工作(字面意思);她靈巧而愉快地工作,不但用手也用心,從不疲倦。她手拿撚線竿,或作轉輪,手把紡線車(第 19 節),從來不覺得工作困身或有任何羞恥感,從來不覺得這與她身份不符。這裡提到的撚線竿和紡線車都是她的榮耀,而錫安女子的飾物被提起來則是咒詛(以賽亞書 316-24)。

5)她無論做什麼都盡心盡力,從不等閒視之(17 節);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她不會只挑輕鬆的活去做,也不會只是動動手指(有些活簡直就不是活),反而一有機會就全力去做,她也深知幹得越多,力量就越大。

3. 因她管理有方,所做的事都有好結果。她不會操勞一夜卻一無所獲;不會,她覺得所經營的有18 節);她知道諸般勤勞都有益處箴言 1423),且以此勉勵自己勤奮工作。她知道自己製作的東西比買回來的更好更便宜;她觀察分析哪樣生意能有最大的收益,就致力去經營哪樣。

1她為家庭的所需帶回來各樣的物品,第 14 節。她的能力連商船都及不上,連所羅門的船隊都望塵莫及。這些船隊出口貨物換來外國產品。她卻是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去換。自己的地裡不出產的,她一有機會就用自己的土產去換取,就是這樣她從遠方運糧來。這並不是說她稀罕遠方的東西,而是說這些東西如此遙遠,但只要有必要,她總有辦法弄來。

2)她買地,擴大家業(16 節):她想得田地就買來。她考慮到對家庭有什麼好處,會有多大的回報,所以就買下來;也可理解為,雖然她很想買下來,但卻先慎密考慮再三,看是否物有所值,自己是否拿得出這麼多錢,地契檔是否齊全,土地的品質是否如賣主所言,自己是否有這麼多錢來周轉。許多人草率添置以致潦倒;若要買划算的東西就必須考慮再三方可成交。她還栽種葡萄園,且是用手所得之利栽種的;她並未花積蓄,也沒有貸款,而是用平時省吃儉用的盈餘。人不應奢侈度日;蒙神的祝福,人應當殷勤工作直至有餘,且有能力添置,只有那時葡萄園的果實才會格外香甜,因為那是誠實殷勤的果實。

3)她把家裡佈置妥當,有好衣裳給自己和家人(22 節):她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懸掛在房間的牆上,她用這些毯子,因為這是她自己做的。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又高貴又細緻,合乎她的地位和身份。雖然她不會徒然浪費時間注重穿著打扮,不以服裝作為自己的裝飾,也不以此抬高自己,但是她的穿著仍然高貴大方。她丈夫所穿的官員長袍就是用她所織的布,看上去比外面買的更漂亮更合身。她還為孩子們預備暖衣,為僕人預備制服。她不必擔心寒風刺骨,因為她早已為家人預備禦寒的冬衣,衣服主要是用來取暖:因為全家都穿著朱紅衣服,又能禦寒又好看。他們都有兩套衣服(有人這樣理解),冬天一套,夏天一套。

4)她在外做生意,所賺的錢足夠自己和家人的花費且有餘。因此,當她為家庭留下足夠的儲存之後,就做細麻布衣裳出賣,又將腰帶賣與商家24 節)。商家將這些貨運往推羅,就是各國的貿易 所在,或運到其他貿易城去。賣得多買得少,這樣的家庭必能興旺;王國也是一樣,若是國中的商品大量出口,國必興旺。將剩餘的賣出去,經商走海運,這些都不羞恥。

5)她為將來積存: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因為她為家庭儲蓄了很多,也為子女預備了可觀的產業。年輕力壯的時候多多努力,到老了就有喜樂,回想起來是喜樂,收穫利益也是喜樂。

4. 她料理家庭以及一切的家事,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15 節),隨時給他們食物詩篇 14515),沒有僕人會抱怨分多分少。她還將當做的工分派婢女(不僅分食物,還分所做的工),人人都明白自己的工作,欣然接受任務。她觀察家務27 節),就是察看僕人的舉止,檢查哪裡有疏忽,督促他們妥善工作,要他們對神盡忠盡責,彼此盡忠盡責,也對她盡忠盡責;如同約伯,從帳棚中遠除不義(約伯記 2223),好比大衛,不允許惡事在家中(詩篇 10123)。她不干涉別家的事,認為看顧好自己的家就已經足夠。

5. 她對困苦人有愛心,第 20 節。她有得就有施,常常親手服侍窮人,伸出雙手,心甘情願,慷慨大方。她不僅周濟附近的窮人,且張手周濟困苦人,指遠方有需要的人,抓住一切機會行善捐輸希伯來 1316,與她所做的其他事一樣,這也是她分內的事。

6. 她說話談吐有智慧有分寸,不滔滔不絕,不尖酸刻薄,不輕易發怒。她開口就發智慧,一旦開口就有極大的智慧,且言簡意明;從她說的每一個字都能看到她是如何用智慧的法則管好自己。她不但以智慧要求自己,也給別人通達的建議;提建議的時候不是以發號施令的口氣,而是表現出朋友的關心和愛護: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她所說的都在這法則的管轄之下。仁愛和恩慈的法則刻在心裡,從口中表現出來;我們若是彼此親熱羅馬書 1210),就必會在言語中表現出親熱來。這裡稱為仁慈的法則,因為這對所有聽她說話的人來說是法則。她的智慧和仁慈加起來在她的話中形成權威,令人尊敬,令人欽佩。正確的話是何等有力!她舌上有恩典的法則,或憐憫的法則(有人這樣理解),明白神的話語和律法,她也極願意將神的話和律法分享給子女和僕人。她說話滿有敬虔信仰的內容,且恰如其分,說明她心中裝滿了對將來世界的盼望,儘管她仍在今世忙碌。

7. 她品性中最值得誇耀的一點就是她敬畏神30 節)。她有這麼多好的品德,仍不缺乏不可少的那一件路加福音 1042);她是真敬虔,在一切事上都受良心原則的引領和管轄,都敬畏神;這裡提到這點遠勝於虛假虛浮的美容,所有智慧良善的人都這麼認為,都不以美容為重。美容在神看來不算什麼,也不表示智慧和良善,反而欺騙許多人,誤以為這就是擇妻的標準。標緻美麗的身體裡面可能居住著一個不純不健全的靈魂。不但如此,有許多人因美貌反而受試探,毀了自己的貞潔、尊榮和寶貴的靈魂。至少容貌會褪色,所以是虛假虛浮的。一點小病會暫時玷污一點;一千件意外的事吹落正在綻放的花朵;而到了老年,花朵必然凋零,死和墳墓必要吞吃。然而心中敬畏神卻是靈魂的美容,能叫人蒙神的喜悅,在神眼裡看為至寶;它要永存,不懼死亡;死亡能吞吃肉體的美容,卻要成就靈魂的美容。

III。才德婦人的喜樂。

1. 她心中因才德而得安慰和滿足(25 節):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她穿上這樣的衣服,意思是她很享受,也如此出現在世上得稱讚。她喜歡堅定一貫的心志,能忍受許多的困難和失望;就連智慧人和有德之人也要在世上遇到這些困難。這就是她的衣服,是為了保護,也為了尊榮。她與人相處帶著尊榮,且以此為樂,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年邁的時候她回味無窮,因為她年輕的時候沒有荒廢時光,沒有無所事事。臨死之時她都喜樂,因為她想到自己活得有意義。不僅如此,她想到永恆就喜笑;因著她的良善,她要得大賞賜,就是滿足的喜樂,永遠的福樂(詩篇 1611)。

2. 她對家人是極大的福分,第 28 節。

1她的兒女長大接替她的工作,他們稱她有福。他們對她說好話,他們本身就見證她的恩德,他們也隨時稱讚她。他們為她代禱,感謝神賜給他們這麼好的母親。他們欠她很多,要像第五條誡命所規定的那樣孝敬她。有好父親又有好母親,這是雙倍的榮耀。

2她的丈夫因她感到非常幸福,一有機會就稱讚她,稱她為最好的女人。丈夫和妻子互相稱讚,這並無不妥當,反而是夫妻之愛的表現。

3. 眾鄰舍都稱讚她,如同路得,全城的人都知道她是個賢德的女子路得記 311)。德行要受稱讚(腓立比書 48)。敬畏神的女子要蒙神的稱讚(羅馬書 229),也要受人的稱讚。這裡表明,

1)她要得大稱讚(29 節):才德的女子很多。才德的婦人似乎像寶貴的珠寶,但並不像第 10 節所說的那麼稀少。才德的女子固然不少,但像這樣的卻絕無僅有。誰能與她相匹配呢?超過一切。注意,義人要努力追求德行。有許多女子在父家未嫁的時候都很有才德,但若是當妻子的有才德,則能超過一切,意思是比未嫁女子更能行善。也有人這樣解釋,論到人的家務事,許多個好女兒抵不上一個好妻子。

2)她受到的稱讚是異口同聲的,毫無非議(31 節)。有些人得稱讚過於自己所配得的,但稱讚她的人是因她操作所得的果實;她所得的稱讚的是她辛苦掙來的,非常配得,若不得就是對她不公。注意,操作所得的果實最配受稱讚。看果子就能知道樹,果子若是好的,樹也就得到稱讚。倘若她的子女有責任心,孝敬她,按規矩做人,他們就是她操作所得的果實,就是她當年辛苦養育他們的回報,且是豐厚的回報。孩子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提摩太前書 54)。但即使有人對她不公,事實仍勝於雄辯,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就是在眾人面前榮耀她。

[1] 她讓自己的行為榮耀自己,從不試圖取悅於任何人。喜歡聽好話的婦人不是真才德。

[2] 她自己的行為確實要榮耀她;即使家人和鄰舍都不說話,她的好行為也要宣告她的榮耀。這好比眾寡婦大大稱讚多加,拿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裡衣外衣給他看使徒行傳 939)。

[3] 鄰舍們最起碼應該讓她的工作榮耀她,不做任何攔阻的事。行善的,要叫他得稱讚(羅馬書 133),不要心懷妒忌說什麼或做什麼來詆毀別人行善,相反要受激勵,要效法。不要說別人的壞話,但願有真理給他作見證約翰三書第 12 節)。作者在這裡關上了女子的梳妝鏡,盼望婦人們打開這鏡子且用它來梳妝。若是能這樣,她們的裝
飾在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就是稱讚,是尊榮,是榮耀。

(全書完)

-------------------------------------------------------------------------------

 第三十章英文原文



補充:主題與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