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2, 2025

[箴言] 第二十七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箴言第二十七章

 


1-22 節:其他諺語

1 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

1. 很好的提醒,不要為將來誇口:不要為明日自誇,更不要為數日後甚至數年後假設什麼事。這並不表示不必為明日預備,而是不要為明日假設。我們不能假定自己的生命和安逸能持續到明天,我們必須順服在神的旨意之下,要像有理性的人,說起將來帶有一些不確定性。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 634),要把憂慮放在神面前。參考雅各書 413-15。不要把悔改的大事推延到明日,似乎我們很確定還有明日一樣;這是頭等的大事,今日就要聽神的聲音,趁著還有今日希伯來書 313)。

2. 很好的想法,是這個提醒的依據: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將來孕育著什麼事件,只有發生了才會揭曉(傳道書 115)。一點點時間就能生出許多變數超出我們的想像。我們不知今日要生何事,到了晚上才知道。你不知晚上會生何事。神滿有智慧地不叫我們知道將來的事,只叫他自己知道,如同冠上之花,以此來教導我們要倚靠他,且隨時準備應付各樣的事(使徒行傳 17)。

 

2 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

1. 我們要做廣受稱讚的事,要做連陌生人都要稱讚的事。我們的光要照在人前馬太福音516),要行善叫人看見,但不能為了叫人看見而行善。讓我們行善,讚美進入他的院詩篇1004);參考腓立比書 48

2. 行善不能自誇,那是驕傲、愚昧和自私的表現,有損人的名聲。人人都要將自高之人降為卑。我們有時可能需要證明自己,但不要抬高自己。凡自誇的污穢自己的嘴。

 

3 石頭重,沙土沉,愚妄人的惱怒比這兩樣更重。4 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

這兩節經文說明兩項不可容忍之事的危害,

1. 失去控制的怒氣。愚妄人的怒氣一旦發作起來就不顧一切,比沉重的石頭和沙土更憂心。它重壓在愚妄人自己身上。不能控制怒氣的人在這重壓下沉下去。愚妄人的怒氣也重壓在對方身上,憤怒中可能會給對方造成傷害。因此,不要惹怒愚妄人,這是智慧;而一旦他發起怒來,就要遠離他。

2. 根深蒂固的惡念,這比前面說的更糟糕;如果前者是火燒荊棘,那麼後者就是炭燒樹林。誠然,忿怒為殘忍,對許多人來說簡直是野蠻,怒氣為狂瀾,但是對另一個人暗中的敵意,譬如妒忌他的富有,為某些傷害或侮辱而算計報復等,則危害更大。人能躲避一時的怒火,就像大衛躲閃掃羅的槍(撒母耳記上 1910),但若形成一種固有的妒忌,就像掃羅那樣,則無人能敵得住;它會窮追不捨,直到追上為止。嫉妒他人者會極力損害他人,怒氣也永不會消失。

 

5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6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

1. 朋友責備我們,指出我們的錯誤,這是好事。倘若心中的真愛有足夠熱忱和勇氣表現出來,能坦然面對朋友,責備他們言行的過失,這要強如背地裡的仇恨(利未記 1917),甚至強如背地裡的愛情,指的是愛鄰舍的心,但卻沒有在這善果中表現出來,反而在他們犯罪時稱讚他們,不利於他們的靈魂。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儘管當時有傷痛。這表現我們的朋友果然是忠誠的,他們愛我們的靈魂,不願看見我們犯罪,也不願不管我們。醫生所關心的是醫治病人的病,而不是為了取悅自己。

2. 仇敵親嘴奉承是很危險的,他們連連親嘴卻是欺騙(譯者注:和合本譯多餘)。我們不會高興,對他們也沒有信心(約押和猶大的親嘴都是欺騙),所以要警惕,不要上他們的當,要抵擋他們。有人這樣理解:神拯救我們脫離仇敵的親嘴,說謊言的嘴唇,詭詐的舌頭。

 

7 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人饑餓了,一切苦物都覺甘甜。

所羅門常在書裡表示窮人在某些方面優於富人,這裡也不例外;原因是,

1. 他們較之富人更能品味自己的享受。饑餓是最好的調味品。粗糧對饑餓中人來說是美食,而因貪食醉酒累住了心的人路加福音 2134)卻無法理解。日日暴食的人連美食都會厭惡,如同以色列人厭惡鵪鶉一樣; 而對缺吃少穿的人而言,再苦的食物也是甜的;他們盡情地吃,消化,且重新得力。

2. 他們更能為自己的享受而感恩:饑餓中人感謝神賜給他們乾糧和水,而飽食之人縱有山珍海味也不以為然。聖母瑪利亞似乎也提到這一點(路加福音 153):饑餓的人知道珍惜神的祝福,叫他們得飽美食,富足的人蔑視窮人,叫他們的空手回去。

 

8 人離本處飄流,好像雀鳥離窩遊飛。

1. 有許多人不知何為好,只是不滿意現狀,終日思變。神按照自己的旨意給他們命定一處居所,叫他們得安慰;但是他們卻不耐寂寞,喜歡到處流浪,四處出遊,不想在一個地方住太久。不用說,他們不工作也不管自己的事,反倒與毫不相干的事攪在一起。

2. 像這種拋棄自己崗位的好像雀鳥離窩遊飛。這是他們愚蒙的表現,像一隻笨鳥,行蹤不定,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不能得安息。這麼做很不安全;遊飛的鳥容易被發現。人的住處就是他的城堡;棄之而去的容易成為別人的獵物。鳥離了巢穴,鳥蛋和小鳥就被忽略。喜歡出遊的人,家中的事就無法做。因此,各人蒙召的時候是甚麼身分,仍要守住這身分哥林多前書 720),要在神面前守住哥林多前書 724

 

9 膏油與香料使人心喜悅;朋友誠實的勸教也是如此甘美。10 你的朋友和父親的朋友,你都不可離棄。你遭難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

1. 要我們對朋友忠誠,一如既往,保持親密關係,隨時準備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有朋友真好,指的是無拘無束、無所不談的知心朋友。這樣的朋友不一定是家人,也不一定是遠親,不過倘若親戚中能找到這樣的朋友那就最好。彼得和安德列是兄弟,雅各和約翰也是兄弟;但所羅門常常把朋友和弟兄區別對待。人應從住在附近的鄰舍中擇友,可以時時交往,互通友愛。向自己家人的朋友表示特別的尊敬也是好事:你的朋友,尤其是你父親的朋友你都不可離棄,若有機會,不可不幫助他,也不可不用他。他是經過考驗的朋友,知道你的事,特別關心你,因此要聽他的勸告。父母離世的時候,要敬重他們的朋友,請教他們,這是我們欠父母的責任。所羅門的兒子拋棄了他父親朋友的意見,就自取滅亡。

2. 看重真友情、謹慎擇友的原因。

1)因為友情帶來歡樂。與知心朋友交流談心是何等甘美。這如同膏油與香料,既有馨香之氣又能振奮人心。友情使人心喜悅;向朋友開懷暢談能減輕自己的重擔,朋友的關懷給我們極大滿足。友情的甘美不在於開懷大笑,而在於誠實的勸教,就是忠心的勸教,誠心誠意,沒有恭維,是藉著靈魂的勸教(原文如此),一針見血,深入人心,是關乎靈魂的勸教(詩篇 6616)。要知道最使人喜悅的談話就是關乎屬靈之事的談話,是對靈魂大有益處的談話。

2)因為友情大有益處大有好處,尤其是在遭難的日子。這裡勸我們不要上弟兄的家去,不要因為他是親戚就指望他的幫助,因為親戚的責任往往只在名分上,一旦試煉來到就蕩然無存。我們還不如去找鄰舍,他們就在身邊,隨時準備在危難關頭施以援手。平時施恩與鄰舍是智慧,在遭難之時就會有好處,那時會發現他們也會如此待我們(參考 1824)。

 

11 我兒,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

這裡勉勵子女要有智慧,要善良。

1. 好叫父母得安慰,使他們的心歡喜,即使在衰敗的日子(傳道書 121)來到的時候也是這樣,要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參考 2315)。

2. 好給父母增光: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他們譏誚我曾經對子女過分嚴厲,用錯誤的方法限制他們的自由。我兒,你要作智慧人,這樣才能顯出我教導子女的方法是最有智慧的。人若是蒙福接受了信仰教育,應當在一切事上都為他們所受的教育增光,叫那些說年輕聖人老魔鬼的人閉嘴,恰恰相反,要做年輕聖人老天使。

 

12 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這句我們在前面見過(223)。注意,

1. 禍患是可以預測的。凡是有試探的地方,我們很容易預見若是跳進去就會犯罪,也很容易預見若是敢冒罪之險就必受罪之刑罰。一般來說,神在懲戒以前都會事先警告,他設立守望的人照管我們耶利米書 617)。

2. 我們的前景如何直接取決於能否預見擺在我們面前的災禍:通達人預見災禍,能適當預測災禍的到來,於是就藏躲起來,但是愚蒙人卻遲鈍看不見,或故意懶散不想躲避,於是就安心前往,終受其害。若能為日後作預備,就必有好結果。

 

13 誰為生人作保,就拿誰的衣服;誰為外女作保,誰就承當。

這句前面也出現過(2016)。

1. 指出什麼樣的人會加速走向貧困,就是輕易替人作保,輕易替外女作保的人。這樣的人拼命借錢,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最終必是欺騙債主,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在欺騙債主。誠實人可能被迫淪為乞丐,但故意把自己弄成乞丐的決非誠實人。

2. 忠告我們要謹慎料理自己的事務,不要借貸給那些揮霍家產的人,除非他們有能力償還。愚昧的借貸對家人不公平。所羅門並沒有說,去找另一個人來作保,因為常常借錢的人若能找到保人,也必是與他們一樣無力償還的人;因此你還不如拿他的衣服

 

14 清晨起來,大聲給朋友祝福的,就算是咒詛他。

1. 過分讚揚自己的好朋友或恩人,這是愚妄。我們有責任稱讚別人,讚揚那些很有知識、有道德和有益處的人,認同且感謝他們對我們的仁慈。但若是清晨起來大聲稱讚,舊調重彈,對所有人都這樣,甚至當著朋友的面,或想方設法故意要叫他聽見,好像早晨起來必做之事,誇大朋友的優點且帶著虛偽,這就是過分恭維,令人作嘔,有虛偽和別有用心的嫌疑。這樣的人稱讚別人,為的是想得到更多好處,人人都知道寄生蟲式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頌詞或華麗的寫作來混飯吃。有人認為清晨起來要做的事應該是稱頌神,故而把這句理解為:不能把屬於神的頌讚給了我們的朋友。也有人理解為,我們稱讚人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急於吹噓他們的能力和表現,要叫他們先證明自己,免得他們驕傲自大,懶散昏睡。

2. 若喜悅自己被人過分稱讚,那更是愚妄。智慧人還不如將此視為咒詛,要心中警覺,這可能不只是算計,可能真會於自己不利。適當的稱讚可啟發在場的人同聲稱讚,但過分稱讚卻會令人反感,甚至反過來責備被過分稱讚的人。再則,過分稱讚一個人會使他成為妒忌的對象;人人都希望有好名聲,若是別人獨佔了名聲或風頭蓋過自己,難免心生妒忌。最大的危險在於這是驕傲的試探;若是別人把自己抬得過高,自己就很容易把自己想像得過高。看看蒙福的保羅是如何提防不過於看高自己的(哥林多後書 126)。

 

15 大雨之日連連滴漏,和爭吵的婦人一樣16 想攔阻她的,便是攔阻風,也是右手抓油。

這裡和前面一樣,所羅門為那些有容易動怒婦人的家庭而歎息,她們不斷吵鬧,叫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惶惶不可終日。

1. 這是不可躲避的苦惱,如同大雨之日連連滴漏。鄰舍的吵鬧可能像疾風暴雨,一旦來襲雖說苦不堪言,但畢竟能躲避;而妻子的吵鬧則如同陰雨不斷,無法躲避,只能忍受,參考箴言 1913

2. 這是不可掩蓋的苦惱。聰明人想盡方法將之掩蓋起來,為了顧及自己的名聲和妻子的名聲,但卻不能,如同不能掩蓋颳風的聲音或不能掩蓋強烈的氣味。難以駕馭、吵鬧不休的人會把什麼醜事都抖出來,即使朋友們有心遮蓋,也無濟於事。

 

17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原文是磨朋友的臉也是如此。

這句話表示朋友交往的樂趣和好處。孤身一人什麼都不是,躲在角落裡死讀書也成不了學識淵博的人。滿有智慧且大有益處的談話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連滿腹經綸的人也能在交談中學到東西。它能使人精神煥發,臉上充滿朝氣活力,表現出喜悅的神情,也使周圍的人受到喜悅的感染。義人的恩德在與其他義人的交談中顯得更突出,而惡人的慾望和怒氣也在與其他惡人的交談中顯得更突出,好像鐵磨鐵一樣,特別是用銼刀磨鐵。人藉著交談猶如被磨,變得平順光潔,方能辦事(過去曾是粗糙、遲鈍、沒有活力的人)。這句話的目的是,

1. 向我們推薦這良方磨自己,也要我們謹慎和誰交談,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這極大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2. 引導我們關心這些交談的目的,就是要叫別人叫自己都變得更好,不是荒廢時日,也不是互相打鬧,而是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 1024),叫眾人更有智慧,更良善。

 

18 看守無花果樹的,必吃樹上的果子;敬奉主人的,必得尊榮。

這句話意在鼓勵我們殷勤、忠誠、持之以恆,即使自己的職業不好也當這樣。雖然所蒙的召又累又卑微,只要堅持下去就會發現一些益處。

1. 看守無花果樹的人,不要灰心;雖然培育這些樹需要長期的呵護看管,長成以後還要維護修剪,到了季節還要摘果子,但他必將得到回報:他必吃樹上的果子,參考哥林多前書 97

2. 還有,地位卑微的僕人,不要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得主人的賞識,倘若他維護自己的主人(原文如此),就是不遺餘力維護主人以及主人的名聲,精心看管主人的財產不致浪費或損壞,這樣的僕人必得尊榮,不僅得到稱讚,還要得賞識,得獎賞。神是主人,他定意要賜尊榮給忠心事奉他的人(約翰福音 1226)。

 

19 水中照臉,彼此相符;人與人,心也相對。

這裡告訴我們一種方法,

1. 可以瞭解自己。就像在水中看見自己的倒影,人心也能透過鏡子被人發現,意思是被自己發現。人應該察驗自己的良心、意念和動機,應該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雅各書 123),這鏡子就是神的律法;能看清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真實的品性是什麼。正確瞭解自己對每個人來說都很有用。

2. 可以通過自己瞭解別人;這就好比人的臉與水中的倒影極其相似,人心與人心之間也極其相似,因為神塑造的人心都相似;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藉著自己判斷別人。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 631),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另參考出埃及記 239。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如同人與人那麼相似,人與人之間的相似就如同人與自身一般。人心的敗壞極其相似,人心的潔淨也極其相似,前者具有屬地的形象,後者具有屬天的形象。

 

20 陰間和滅亡永不滿足;人的眼目也是如此。

這裡說到兩件事永不滿足,這兩件事真像親兄弟 死亡和罪。

1. 死亡永不滿足。第一次的死和第二次的死都是如此。每天都有成堆的死屍扔進墳墓,而墳墓卻不滿,仍是敞開的墳墓(羅馬書 313),大叫道:再來,再來。陰間也擴大了,有足夠空間容納那些被咒詛被關押的靈魂。陀斐特又深又寬以賽亞書 3033)。

2. 罪永不滿足:人的眼目也是如此,屬世的心對利益或樂趣的追求也是如此。眼看,看不飽傳道書 18),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傳道書 510)。人辛苦勞作積攢財富,卻不得滿足;不但不滿足,簡直是失望至極。這樣長期不斷的煩躁不安就是人的命運,因為我們的始祖也不滿足於伊甸園中諸多的果樹,而要去玩弄那棵禁樹。惟有定睛在神身上的才能得滿足,而且是永遠的滿足。

 

21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

這裡給我們一塊試金石,可以試煉自己。就像金銀可在鼎和爐中試煉,同樣人可在稱讚聲中得試煉。讓他得大稱讚,他就會顯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1. 人若是在稱讚聲中變得驕傲、自滿、輕蔑,若是像希律王那樣竊取神的榮耀,若是稱讚聲越大就越不檢點自己的言行,若是因為出了名就一覺睡到正午,那麼看起來他就是徒然愚昧之人,儘管受稱讚,其實並無真材實料。

2. 相反,人若是在稱讚聲中感謝神,對朋友更加尊敬,更提防任何可能玷污自己名聲的事,更努力提高自己,為別人帶來利益,以回應朋友對他的期望,這樣的人看來是智慧良善的人。他思路清晰,知道如何在惡名美名面前都巍然屹立(哥林多後書 68)。

 

22 你雖用杵將愚妄人與打碎的麥子一同搗在臼中,他的愚妄還是離不了他。

所羅門在前面說(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趕除,因為孩童時候的思想能被改造,惡習尚未生根。但在這裡他說的是,如果孩童時代不好好管教,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管教了;一旦病入膏肓就再不能治癒。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耶利米書 1323注意,

1. 有些人已經敗壞到極點,溫和的辦法早已不管用,只好用嚴厲的辦法對付他們;必須把它們搗在臼中。神要藉著審判這樣對付他們;掌權者必須藉著法律的力量這樣對付他們。不受理性、愛心和自己利益所管轄的人,只能用武力對付他們。

2. 有些人簡直是無可救藥,連最嚴厲的辦法都不管用,他們的愚妄還是離不了他們,仍是滿心作惡(傳道書 811);他們常在杖責之下卻仍不謙卑,在熔爐之內卻不煉淨,反而像亞哈斯那樣越發犯罪(歷代志下 2822)。這樣的人除了被神遺棄以外還能有什麼下場呢?

 

23-27 節:精明能幹的回報

23 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24 因為資財不能永有,冠冕豈能存到萬代?25 乾草割去,嫩草發現,山上的菜蔬也被收斂。26 羊羔之毛是為你作衣服;山羊是為作田地的價值,27 並有母山羊奶夠你吃,也夠你的家眷吃,且夠養你的婢女。

這裡說的是,

I. 命令我們在各自的崗位殷勤不懈怠。這是對農夫、牧人和從事畜牧業的人說的,但可以引申到其他所有正當職業。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戶內還是戶外,都要思想它。這條命令意味著,

1. 我們在世上應當有一份職業,而不是遊手好閒。

2. 我們應當正確完全瞭解自己的職業,知道該做什麼,而不是玩弄自己不懂的事。

3. 我們應當親歷親為,而不是把責任都推到別人頭上。應當親眼察驗羊群的景況,惟有主人的眼才能叫羊群肥壯。

4. 我們在管理上應當精明能幹,考慮周到,要知道事情的景況,留心料理,確保萬無一失,不貽誤戰機,事事都合時合宜,爭取最大的效益。

5. 我們應當殷勤努力,不只是坐著盤算,也要起身去做:心系羊群,關心羊群;投身到你的事業中去。

II. 強調這道命令的原因。要思想,

1. 世上財富的不確定性(24 節):資財不能永有

1)其它資財不如這些那麼耐用:留心料理你的牛群,料理你在莊園裡的產業和牲畜,因為這些是固定產業,經久耐用,而貿易商品的資財則不是這樣;連冠冕都可能不像牲畜那麼確定。

2)若是不好好看管,這些產業也都要衰殘。人若是有一個大莊園(打個比方),但他又懶又浪費,遲早也會揮霍殆盡。若不精心料理,連它的冠冕和收入都要蒙受損失,若不好好管理也不能存到萬代。儘管大衛早已王冠在手且要傳給家人,他仍照看自己的羊群(歷代志上 272931)。

2. 大自然的慷慨惠贈,更貼切地說是大自然之神的慷慨惠贈,和他的旨意(25 節):乾草割去在料理牛群的時候,

1不需拼命工作,不需耕地播種;牛群的食物是大地的自然產物;無需勞作,只需在夏天將乾草收回,使嫩草發現,然後收斂山上的菜蔬以備過冬。神已經做了他的工;你若是不做你那一份,那就是對神沒有感激之心,拒絕順服神的旨意。

2乾草出現的時候 要抓住機會,利用機會;倘若你不把握住這個時候,你的牲畜就要受損。我們要為自己,也為牲畜,像螞蟻那樣夏天準備過冬的食物。

3. 管好農活對家庭的好處:看顧你的羊,你的羊就會看顧你;你就會有食物給你的子女和僕人,並有母山羊奶夠你吃27 ),夠吃如同宴席。你也會有衣穿:羊羔之毛是為你作衣服。你會有錢付租金;你所賣的山羊要作為你田地的價值不但如此,正像有人這樣理解的,你要成為買主,買地留給子女。26 )。注意,

1)我們若是有吃有穿,又有餘分給各人,就應當知足,更要感恩。

2)一家之主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家人,且要確保僕人有適當的度用。

3)粗茶淡飯若是足夠,就應當是我們的目標。若你穿的是自己羊毛織出來的布,喝的是自己的羊奶,那就可算是豐衣足食了;夠你吃,也夠你的家眷吃,且夠養你的婢女。不要貪圖又貴又不實用的美食。

4)這是要勉勵我們在事業上盡心盡力,就能有餘力供養家人;我們要勞碌得來的詩篇 1282)。

-------------------------------------------------------------------------------

第二十七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