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6, 2024

[路得記] 第一章 (馬太亨利聖經注釋簡本)

 路得記 第一章

在本章我們看見拿俄米的苦難。I。因為饑荒,他們搬遷到摩押地(12節)。II。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相繼死去(3-5節)。III。她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6-13節)。俄珥巴傷心地離開(14節)。路得敬畏神,與婆婆一直不離不棄(15-18節)。IV。兩個可憐的婦人回到伯利恒19-22節)。所有這些事情都很悲慘,看似拿俄米事事不順,然而所有這些都將引向良善。

 

1-51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2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裏。3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她兩個兒子。4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5瑪倫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

 

首先記述了這事的時間。這是在士師秉政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個士師,但是應該是在士師年代開始不久的時候;因為後來娶路得波阿斯,是從喇合生的;喇合約書亞的年代曾經接待那些以色列人的探子。當士師在以色列地這城或是那城作士師治理以色列的時候,在本章,神的啟示特別地注目於伯利恒這裡;在這裡,將有以色列的王,那位彌賽亞從這裡而出;祂也是出於兩個外邦人的女子,合和路得。

I。國中遭遇饑荒,就是在這流奶與蜜的迦南地。這是神曾經針對以色列人犯罪的警告(利261920)。在神公義的府庫中,有許多利箭。在士師的時候,以色列被敵人欺壓;然而若這些懲罰仍不能使以色列人離開罪,神就以饑荒對待他們;神的審判必不落空。伯利恒的名字是表示糧倉;然而在伯利恒這裡也出現了匱乏。一個本來果實豐富之地,就這樣變成貧瘠;這是為了更正、約束住在其中之人的罪孽和奢侈。

II。特別記述了在饑荒之中一個家庭的困境;就是以利米勒的家庭。以利米勒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的神就是我的王;這也表明當以色列在士師秉政治理的時候,他們應當以神為王;雖身居苦難,然而神就是他們的安慰,是永遠掌管他們的;神是他們的神。以利米勒的妻子是拿俄米;這名字表示幸福。然而她的兩個兒子名叫瑪倫基連,意思是疾病和消亡;或許是為表明這兩個孩子都身體孱弱,不能活長久。令我們喜悅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生出軟弱和孱弱來;轉瞬即逝,眼看著逝去。

III。為了饑荒的緣故,這家人從伯利恒搬到約旦河對岸的摩押地。看起來,當以色列地饑荒的時候,摩押地卻有豐富果實。神的意旨安排,有時使那些不認識神的人,比認識真神、敬拜神的人,得到更多的豐富物質。摩押自幼年以來,常常安逸(耶4811),而以色列則四處奔波;這並非是因為摩押人更愛神,而只是神所給他們的分。以利米勒一家搬去了那裡;不是在那裡紮根,而是在那裡寄居;正如亞伯拉罕在類似的情況下去埃及暫住。1. 以利米勒對家庭和妻兒的照顧,無疑是值得稱讚的。(提前58人 若 不 看 顧 親 屬 , 就 是 背 了 真 道 , 比 不 信 的 人 還 不 好 。 不 看 顧 自 己 家 裡 的 人 , 更 是 如 此 。當在困境的時候,以利米勒沒有拋下家人不管,自尋生路;而是就像一個溫柔的丈夫和慈愛的父親一樣,照管家人,同生入死;(伯3916)。2. 但是,我看不出此時他們搬入摩押就是正確的。亞伯拉罕以撒的時候,他們只是迦南的寄居者;然而現在迦南地已經賜給以色列人,他們要在那裡永久地安居,因此不應該離開迦南、去到外邦之地。有什麼理由使以利米勒比其他的鄰舍更需要搬遷呢?如果是因為他耽延耕作,沒有勞作,以至於轉出了土地(像(得434)那樣),因而使他貧窮的話,那麼神的律法(利2535)可以使他的鄰舍舒解他的困境;但是他們離開迦南摩押的時候,是雙手滿滿的(21節)。對那些其餘在家耕作的以色列人,似乎這饑荒並不是極端嚴重得不能活下去;而且以利米勒的兒女負擔並不多,只有兩個兒子。如果是他不能忍受那些鄰舍都可以忍受的貧窮匱乏,在饑荒之時覺得不如以前物質豐富;又或是他覺得對將來沒有盼望,不能耐心等待豐年的來到;那麼,這是以利米勒的錯。因為他放棄了神所賜他的良善土地,也給別人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要是別的以色列人都是這樣,迦南就沒有人了。當我們一遇到各樣的困難和不順利,就趕緊離開神所安排給我們的地方;那麼,這就顯明了我們心中的不信和不滿,顯明了我們不穩重可靠的心靈。人常愚妄地以為,只要逃避眼前的困難,自己就能興旺。有智慧的人,應當充分利用眼前的環境和條件;若只是簡單地改換環境,往往並不能解決問題。另外,如果以利米勒一定要搬遷,為什麼要去摩押地呢?若他謙卑地求問、尋求神,或許會去以色列別的支派之地,比如約旦河對岸的以色列地,那裡就緊鄰摩押。若他敬拜尊崇神,有對神的熱忱,有對以色列弟兄的感情,他就不會輕易決定到摩押去寄居。

IV以利米勒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娶了兩個摩押女子(4節)。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們違背了神的命令,不可娶外人的女子;如果他們不願單身,完全可以回到旁邊的以色列地,為自己找到以色列女子作自己的妻子。以利米勒搬到摩押的時候,本該想到,自己的兒子們會有與摩押人聯姻的危險。如果我們中間有人使自己的孩子結交罪惡,遠離對神的敬拜;那麼,這樣的父母,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最終會是什麼結果。看起來這兩個摩押女子並沒有因為跟以色列人結婚,就自動因此轉向以色列的神;因為在(15節)說俄珥巴歸回到她自己所拜的神那裡去了。

V以利米勒以及兩個兒子都死了;拿俄米陷入孤苦無助的境地。1. 無論我們搬遷到哪裡,卻沒有人能夠和死亡賽跑;它的毒箭射向地上任何之處。2. 當我們離開自己職分的時候,不要指望自己會興旺。用任何自己的方法想要使自己逃脫死亡,最終卻不過是丟掉自己的性命。3. 當死亡臨到一個家庭的時候,常常在荒涼之上再添荒涼。當一人的性命被奪走,然而若其餘的人不能在苦難中轉離己罪、尋求神,那麼神會使更多的災禍臨到。當拿俄米失去丈夫的時候,她會把更多的依靠和慰藉都寄予兒子們身上;但是看哪,那早晨還在青綠生長的,晚上就已經枯乾凋零;他們婚後不久就死了,誰都沒有留下子嗣。我們在世上的歡樂,就是這樣不可依靠,轉瞬即逝。因此,有智慧的,應當把慰藉寄於那死亡所不能奪去的、那確據可靠的救恩。現在可憐的拿俄米身處怎樣一個悲慘荒涼的境地;此時她還有何依靠、還能依靠誰呢?(賽479)(賽5119)。如此境地的人,只有在神那裡才能找到慰藉。

 

6-186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7於是她和兩個兒婦起行離開所住的地方,要回猶大地去。8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9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她們就放聲而哭,10說:「不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11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吧!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嗎?12我女兒們哪,回去吧!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13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14兩個兒婦又放聲而哭,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15拿俄米說:「看哪,你嫂子已經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裏去了,你也跟著你嫂子回去吧!」16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7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18拿俄米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

 


I。聽見神在以色列地的眷顧,拿俄米渴慕、盼望回到家鄉。儘管在饑荒的時候,她沒有在那裡堅守,但是現在當饑荒過去,她再也不願意在外多待了。雖然摩押地給了她暫時的居所,然而她卻不願在那裡永久居住。只有那聖地才是安居之所。

1. 神最終把恩慈賜給祂的百姓。正如,當以色列人犯罪時,神使他們被外敵欺壓;但是過一段時間,他們呼求神的時候,神派遣士師來拯救他們;神以饑荒來懲罰以色列人的罪也是如此。最終,神恩典地把糧食賜給他們。神的恩典是豐富的;神的所賜使我們活著,使我們的靈魂在生命之中。在饑荒之後,糧食顯得尤其寶貴;但是當我們平日享用的時候,也應該知道這是來自多麼寶貴的神的恩慈。

2. 拿俄米返回家鄉。就像先知的僕人,眺望七次卻沒有雨的跡象,然而最終天邊有巴掌大的雲,並且迅速遍滿了整個天空;現在拿俄米終於得到家鄉的好消息,因此她要動身回猶大地了。在摩押的經歷和親屬,卻不能使她忘記以色列的親人。雖然我們會因各樣原因落在罪惡之地,但是當那個原因消失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再在罪惡的環境下流連忘返了。我們被迫離開神的典章制度,被迫與惡人同在,這對我們都是很大的苦難;但是當這種強迫之力消失的時候,如果我們再那樣持續下去,那就成為了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成為了我們自己的罪。看起來拿俄米是在兩個兒子死後就立刻準備起身回程。(何267)如果是神以荊棘堵塞了我們的道路,那麼我們要對自己說,我要歸回到自己原來的丈夫那裡去。摩押地現在對拿俄米也不再有什麼吸引了;她的丈夫兒子都已經去世。如果神把我們身邊的慰藉拿走,把我們在寄居之地所依靠的東西移走,那麼,這就更應該促使我們盼望思念那個更美的家鄉。地土終將是我們的苦楚,天國才是我們所愛、所戀慕的。

II拿俄米的兩個兒婦對她的深摯情感,尤其是其中的路得拿俄米與她們的回話。

1. 拿俄米啟程回猶大的路上,她們兩人都陪伴拿俄米行路。這兩個兒婦沒有勸拿俄米仍然住在摩押,而是,既然她去意已決,就陪她一同上路。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拿俄米作為一個以色列人,對她們恩慈,並贏得她們的愛。拿俄米是一個好婆婆的榜樣。俄珥巴路得也以恩慈回報拿俄米

2. 她們走了一段路程以後,拿俄米極其動情地勸她們返回(89節):你 們 各 人 回 娘 家 去 吧 。(1拿俄米以稱讚的口吻差遣她們回去。你們是好妻子,好兒婦;你們恩待了我,也恩待了你們的丈夫。若我們向親人盡了我們的職分,那麼,即使因為死亡或是別的什麼原因使我們分離,我們的心中仍有安慰。親人的友愛使我們分離的苦楚減輕;我們的心中不會有遺憾,因為我們已經彼此恩待。(2拿俄米也向神禱告,願耶和華恩待她們。她以祝福勸她們各回娘家。她兩次提到耶和華,就是以色列的神,那唯一的永生真神;願神以恩待回報她們。願 耶 和 華 使 你 們 各 在 新 夫 家 中 得 平 安 。【1】(提前514)。年輕的寡婦應該另嫁。【2】婚姻是人的安息與平安之所。【3】這平安是來自神的恩賜。神是我們靈魂的安息之所。(3拿俄米極其動情地向她們告別:拿 俄 米 與 她 們 親 嘴 。若我們與親人不得不分離,就讓我們在愛中彼此告別。

3. 兩個年輕寡婦不願離開拿俄米。她們不僅放聲而哭,也表達要與婆婆在一起的心願(10節):不 然 , 我 們 必 與 你 一 同 回 你 本 國 去 。即使俄珥巴後來回到自己的神那裡去,現在也表示依依不捨;然而,分離的悲哀和眼淚,若沒有堅定的心意,也只能說說軟弱的話語而已。

4. 拿俄米盡力勸說她們不要跟隨(11-13節)。(1拿俄米向兒婦們強調自己現在所處的苦境。如果拿俄米還有別的兒子,或是在迦南有近親,或許還能給她們一些盼望,可以一起回到伯利恒安居。但是她已經年老,再無子嗣,也沒有近親,因此,回到伯利恒以後也很難會使她們再有丈夫。最令她愁苦的是,雖然她願意善待兒婦們,但是卻沒有能力。我 為 你 們 的 緣 故 , 甚 是 愁 苦 , 因 為 耶 和 華 伸 手 攻 擊 我 。她把這苦境看作是神對自己的懲罰;因為我是一個罪人。她為這困難也涉及到了她們而愁苦悲哀。拿俄米自己困乏,也比看著她們和自己一起身處苦境而更好受。(2)但是,若拿俄米帶她們一起回到迦南,豈不是可以挽救她們,離開那摩押的偶像假神,而把她們帶入到對以色列的永生真神的敬拜之中嗎?無疑,拿俄米肯定是願意如此的。【1】然而,若兒婦們真地與自己一起去迦南拿俄米願意她們是出於她們自己真心的決定,而不是僅因為婆婆的緣故。僅僅因為親戚朋友的原因,而進入一個信仰的表面形式,這是不能長久的,也不是真正的信仰。【2】若兒婦們真地與自己同去迦南拿俄米願意她們是出於仔細認真的考慮。在(太81920),當那個文士出於一時的熱情對耶穌說:「夫 子 , 你 無 論 往 哪 裡 去 , 我 要 跟 從 祢 」;我們的救主耶穌也是這樣回答:「狐 狸 有 洞 , 天 空 的 飛 鳥 有 窩 , 人 子 卻 沒 有 枕 頭 的 地 方 」。在這裡,拿俄米也是如此回答她的兒婦們。心思意念只有經過仔細思考才能變成心裡的決意和決志;而速熟的往往會速速淡去。

5. 俄 珥 巴 與 婆 婆 親 嘴 而 別 ;她又回到她的親屬、父家以及摩押人的敗壞之中去了。俄珥巴路得都是放聲而哭(14節),都被拿俄米說的真情肺腑之言所感;然而在她們兩人身上卻有不同的效果。對俄珥巴來說,拿俄米的話使她退縮返回;然而卻使路得跟從婆婆的心意更加堅定。(1俄珥巴吻別婆婆,向她道別。這吻表明了俄珥巴對婆婆的眷戀不捨;然而這吻也表明了她沒有足夠的愛而願意就此離開自己的國家。許多人對基督也是抱著如此的感情,對祂眷戀不捨;然而他們卻錯過了基督的救恩;因為在他們心中對世界有更大的眷戀與不捨。他們愛基督,然而卻離開基督;因為他們的愛並不足夠,因為他們愛別的事情更甚於對基督的感情。(太1922)那個憂憂愁愁地走了的年輕人就是如此。(2)但是,路得的心意極其堅定,一定要跟隨婆婆到底。

6. 拿俄米進一步勸路得回去(15節):「看 哪 , 你 嫂 子 已 經 回 她 本 國 , 和 她 所 拜 的 神 那 裡 去 了 , 你 也 跟 著 你 嫂 子 回 去 吧 」

7. 路得激情的回答,結束了她們之間關於此的對話(1617節)。(1)沒有什麼比這些話說得更好,更深摯,更充滿勇氣;嫂子走了以後,路得現在的心情更加堅定。這是神的恩典,使人靈魂中的決意通向更美之路。拉著我、引領我們,我們就來快跑地跟隨你。婆婆勸阻的話讓路得更加決絕;正如約書亞對百姓說,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而他們說,不,我們要事奉祂。路得乞求婆婆不要再說勸阻的話:「不 要 催 我 回 去 不 跟 隨 你 」。她明確地說,自己要一直跟隨拿俄米;她的語言如此動情,正如一個深摯地尋求神、尋求天國的人。路得如此地愛自己的婆婆,不是因為婆婆有什麼美貌,財富,或是歡愉(這些都終將會枯萎);而是因為婆婆的智慧,貞德,恩典。她要與婆婆一路相伴:「你 往 哪 裡 去 , 我 也 往 哪 裡 去 」。即使是去一個我從未見過、距離我家鄉遙遠的國度;不管是去哪裡,只要能與你相伴,就是我的幸福。她要與婆婆一同起居:「你 在 哪 裡 住 宿 , 我 也 在 哪 裡 住 宿 」。不管是茅廬還是陋舍,甚至就像是雅各以石為枕;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你 的 國 就 是 我 的 國 」。從拿俄米的身上,路得能夠想見,以色列是一個偉大而智慧恩慈的國度,在那裡有敬虔慈善的民。路得相信,若自己能成為拿俄米的國民中的一員,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正如人從聖徒的身上,看見那天上更美的家鄉。路得更加動情地說:「你 的 神 就 是 我 的 神 」。我要告別、離棄那些摩押的偶像神的虛謊;我要敬拜那以色列的神,那獨一的永遠的真神;我要單單信靠祂,服事祂,祂是我的神。路得更說:「你 在 哪 裡 死 , 我 也 在 哪 裡 死 ,也 葬 在 那 裡 」。我的骸骨也要葬在你的旁邊;我不再對摩押有任何留戀。最後,路得莊重地發誓:「除 非 死 能 使 你 我 相 離 , 不 然 , 願 耶 和 華 重 重 地 降 罰 與 我 」。這誓言結束了路得和婆婆關於這件事情的對話,也清楚地表達了路得的心跡和決意;在這誓言的約束下,她永遠不會離棄自己所揀選的這良善之路。死亡,的確能使人與人分離;這是我們每個人應當思想和作好準備的事情;然而,除此以外,再沒有什麼,能使路得和婆婆分離:無論是對路得本國之民的牽掛,又或是在以色列會遇到的困難;不,無論怎樣,我也不離開你。(2)這裡所記載的事情,是一個人歸向神、歸向信仰的榜樣。我們總要面臨這樣一個選擇的點,【1】我們必須選擇耶和華為我們的神。祂是我永永遠遠的神;我要永永遠遠地跟隨祂。【2】當我們以神為我們的神,我們必須選擇屬神的百姓為我們的民;雖然他們或在我們的眼裡看起來貧窮卑微,然而,若他們是屬於神的,那麼我就要和他們在一起。【3】我們的產業和承擔都應該與屬神的民一樣。我們必須同負一軛,信實地彼此聯合,承擔同樣的困難,歡欣地背起同樣的十架。去任何神所差派我們去的地方,在神所安排我們的地方住宿;儘管前方可能是漂泊,哪怕監獄是居所。在神所安排我們死的地方死,把我們的骸骨埋葬在正直人的墳墓旁;進入和平與安息的床。【4】我們必須決意持守,跟隨基督;更應該比路得跟隨拿俄米那樣更加緊密。路得說,除了死亡才能把她和拿俄米分離。如果我們堅定地定意,即使死亡也不能阻止我們對基督的職分;那麼,我們就會確知,即使死亡也不能隔離我們在基督裡面的幸福。【5】我們要約束自己的靈魂,不可離開這些敬虔的誓言和決意;永遠地跟隨主。

8. 拿 俄 米 見 路 得 定 意 要 跟 隨 自 己 去 , 就 不 再 勸 她 了 拿俄米所說的話,就是願路得心意堅定;現在,沒有什麼,比路得剛剛說過的話更能表示她的堅定心意。

 

19-2219於是二人同行,來到伯利恆。她們到了伯利恆,合城的人就都驚訝。婦女們說:「這是拿俄米嗎?」20拿俄米對她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21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這樣,你們為何還叫我拿俄米呢?」22拿俄米和她兒婦摩押女子路得,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拿俄米路得經過長途的路程,終於回到了伯利恆。這正是開始割大麥的時候。現在拿俄米可以親眼證實她在摩押所聽見的消息;神又眷顧了他們。而路得則可以看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的收穫何等豐富。我們的時間都是在神的手中;無論是時間的安排還是事件的發展,都是出於神的手。

I伯利恆合城的人都很驚訝(19節)。拿俄米的舊識都過來圍繞她們,詢問她們的境況,歡迎拿俄米回到伯利恆。她們互相說著,這是拿俄米嗎?拿俄米經過這苦難和風霜,一定顯得蒼老了許多;以至於她們都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人就是當年她們熟悉的拿俄米。玫瑰枯萎的時候,很難仍有它當年的美麗。苦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帶來極大的變化。

II拿俄米的心沉靜平和。經過了那許多的苦難,她仍有極大的敬虔和忍耐;並以此忍受了那苦境的折磨(2021節):不要叫我拿俄米,叫我瑪拉拿俄米表明甜和歡樂,然而那些讓我歡愉的事情已經消去;叫我瑪拉,因為我現在是一個經歷了悲哀和苦痛的婦人。

1. 拿俄米描述自己的境況,對神的意旨安排充滿敬虔和敬意,而沒有絲毫抱怨和怨言。(1拿俄米經歷的,是令人心酸和悲哀的變化。她出去的時候,雙手滿滿;那時她的身邊有丈夫和兩個兒子,幸福溫馨。我們在世上的許多滿足和安慰都是來自於我們的親人。然而拿俄米現在歸來的時候卻是雙手空乏;她現在是一個年老寡婦,而且沒有子嗣,除了身上的衣服,也沒有什麼財物。我們在世上的滿足和歡愉,就是這樣瞬息萬變,轉瞬即逝(撒上25)。即使當我們在世上得到最多滿足的時候,也仍然會面臨前方的困境。然而,有一個滿足,是在屬靈裡的、是屬乎神的,在那個滿足裡,我們永遠不會空乏,也不會被人奪去。(2拿俄米承認這苦難是出於神的手。是耶和華使我兩手空空地回來,是全能者使我受苦。(撒上318這 是 出 於 耶 和 華 , 願 祂 憑 自 己 的 意 旨 而 行。(伯121賞 賜 的 是 耶 和 華 , 收 取 的 也 是 耶 和 華 。耶 和 華 的 名 是 應 當 稱 頌 的 。若全能者使我們受苦,我們就更應該順服於祂。祂是與我們立約的神,祂的豐富和完全是我們在苦難中的支撐和供應。若祂把我們倒空,除去那些世上短暫的東西;那麼,祂更知道怎樣把我們裝滿,以祂自己充滿我們,把那永遠不能朽壞衰殘的生命賜給我們。(3拿俄米深情地、哀傷地說,全能者使我受苦。這苦難的杯,的確是苦味的杯;雖然後來這杯中要結出平安的、義的果子,然而在現在不是令人歡喜的,而是令人哀傷;(來1211凡 管 教 的 事 , 當 時 不 覺 得 快 樂 , 反 覺 得 愁 苦 。 後 來 卻 為 那 經 練 過 的 人 , 結 出 平 安 的 果 子 , 就 是 義 。約伯也曾這樣哀歎:(伯1326祢 按 罪 狀 刑 罰 我 , 又 使 我 擔 當 幼 年 的 罪 孽 。(4拿俄米承認,這是神在管教她、立見證攻擊她;當神更正我們的時候,祂是在管教我們;(伯1017祢 重 立 見 證 攻 擊 我 , 向 我 加 增 惱 怒 , 如 軍 兵 更 換 著 攻 擊 我

2. 拿俄米的心順服於神。不要叫我拿俄米,因為我不再歡愉;要叫我瑪拉,因為這更符合我現在的境況。許多人當境遇窘困貧乏的時候,反而願意給自己取一些空洞虛榮的頭銜或是名號;然而拿俄米不是如此。她心中的謙卑使她並不看重榮耀的名稱。若神苦待她,她就順服於神的旨意之下,願意自己被人叫做瑪拉。神的意旨安排要使我們謙卑自己,我們也應當這樣使自己的內心真正地謙卑。如果,我們的境況卑下的時候,我們的心靈也柔軟而謙卑,而不是剛硬和頑梗;那麼,我們所經歷的困難,就會磨練我們,潔淨我們;我們也必因而得到安慰;因為神在那背後良善的旨意,必是使我們得益處。苦難加增我們的忍耐。

----------------------------------------------------------------------------------

第一章英文原文


下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