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
參孫在眾聖經人物中最引起爭論。有人冠以英雄之稱謂,有人則批評他只顧私人利益,不顧國家大業;有人說他聖俗不分,身為拿細耳人但靈情品格全不合格;有人說他與敵為友,娶死敵的女子為妻,敵我不分,更引狼入室,火燒自家後園;有人說他風流浪漫,但身為一個男人,不單沒有把持貞潔,履行作為一家之主的責任,反放縱情慾,使自己身敗命裂,延害家人與國民;有人說他英雄難過美人關,但可能他只是咎由自取,自陷死路,自掘墳墓罷了。更可悲的是,他不單被敵人追殺,甚至連自己的同胞亦「樂意」雙手將他「奉送」給敵人。為何一個「英雄」會得到如此不同的評價、落得如此的收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亭拿之旅
亭拿是一個什麼的地方?參孫到亭拿做什麼?我們現時已沒有確實有關亭拿的資料,但有兩個要點可供思考,第一,亭拿有葡萄園,有葡萄就有酒,有酒就有歡樂但同樣也會有狂歡。第二,創世記也記載雅各的兒子猶大在亭拿遇上兒媳他瑪的典故,本為憾事,但靠著神的恩典,因猶大的反省和回轉,神將腐朽化為神奇。參孫不單去亭拿,還去去了亭拿的葡萄園,結識了一個非利士女子,雖在父母的反對下仍堅持要娶她為妻,更在那裏擺設結婚的筵宴。如何理解這個現象:是參孫的純粹好奇?是參孫的無知?是參孫自以為藝高人膽大?是參孫的漫不經心?或是參孫不理會他自己的身份,以身試法?作為拿細耳人,其中一個要求就是不飲酒和不食與葡萄有關的食物和飲料,參孫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但為何他仍然選擇走向這條死胡同,這條不歸之路呢?猶太拉比經書提醒他們的拿細耳人,當遇見葡萄園要繞道而行,為的是禦防,為的是避免受不必要的試探。可能參孫自持擁有「金鐘罩鐵布衫」的功夫,可以百毒不侵,可以勇闖敵陣與情關,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那怕你洪水猛獸,女人與葡萄酒!但「入雲深處亦沾衣」,上得山多終遇虎,縱有銅皮鐵骨,人總有意亂情迷的一天,終有軟弱失足的一日。參孫這位英雄硬漢也不能辛免!
拿細耳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
最令讀者困擾的是為什麼參孫充滿著這樣反叛的心態和行為?神在他的母親胎中已揀選他歸神作拿細耳人,更賦于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使命和責任。聖經多次提及神的靈和神的福份常與他同在,他絕不是孤軍作戰的。他就好像新約時代的施洗約翰,本有極大的榮耀,但為何他的表現與一個拿細耳人,一個神所揀選的僕人應有的表現南轅北轍?我們可能會問,做一個終身的拿細耳人是否太吃力,太沉重?是否拿細耳人的使命太困難,太艱辛,不單不能享受其光榮,反之,變成了參孫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放在他肩膀上國家民族大任的擔子是否太重,使他吃不消?父母的要求、眾鄉親父老的期望是否也成為他的重擔,以至他選擇放任反叛?是否參孫不甘心做一個拿細耳人?我們基督徒又如何?你會否也有這個感覺,做一個「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的基督徒是否也是太沉重?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無論參孫反叛的動機是什麼,他的亭拿、迦薩和梭烈谷之行都是一步一步的向地獄之門進發。是他想測試自己的能力?或是他想挑戰自己的極限?或更甚者,是他想試探神的底線,挑戰神的忍耐?亭拿的婚姻只是一個開始,一個註定失敗的開始。他徒手撕裂獅子,使他自吹自擂;他在死獅身上「用手取蜜、且吃且走」,使他自鳴得意;他向三十個婚禮陪伴玩有獎問答遊戲,使他自命不凡;他輕易擊殺了三十個非利士人獲取其衣裳,使他自行其是;他將非利士人的禾稼、禾捆、和橄欖園盡都燒了,且能成功逃脫非利士人的捉拿,使他自高自大。
他的心更「紅」,他的膽更大,他自覺天下無敵。無敵是最寂寞,這寂寞可能驅使他到迦薩、但也可能是飽暖思淫慾,便到梭烈谷去放縱和發洩自己的情慾。他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失去方向,甚至失去了理性,以「玩命」的心境挑戰自己、挑戰家人、挑戰本族、挑戰敵人、及挑戰神。舊約箴言七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正正描寫他的境況和結局:「…好像牛往宰殺之地、又像愚昧人帶鎖鍊、去受刑罰. 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鳥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己命。」他自陷死路,自投羅網,更自掘墳墓。他最終的失敗不是敗在一個女子的手上,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上。
參孫美麗的誤會—「髮在,力在,髮亡,力亡」
參孫對大利拉說:「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參孫相信他力大無窮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向來人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所以他深信「髮在,力在,髮亡,力亡」的魔法。孫的論點正確合理嗎?真的頭髮就有力量?人的力量真的建基在一個外在的形態中?但聖經斬釘折鐵的提供了另一個答案去回應參孫的結論,就是「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參孫只看見一個表面現象,就是他是拿細耳人,和他自出娘胎從沒有剃過頭。但每一個拿細耳人都不剃頭,而并非每一個都如他一樣力大無窮。是否我們和參孫一樣也忽略了一個很重大的聖經真理,就是神才是一切力量的創造者和源頭。
在士師記記載參孫的短短四章經文中,聖經用了最少四次「耶和華感動參孫」的字句。參孫以為是頭髮的影響,但聖經很清楚的指出,一切都是源于耶和華的主導和帶領。參孫失去力量是因為耶和華離開了參孫,是因為參孫離開了耶和華,是因為參孫主動和單方面的解除了做耶和華拿細耳人的約,因他違背了誓言,就是「…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不可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我們可能也犯同樣的錯誤,以為我們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財富、知識、才幹,與神沒有關係。以為擁有這一切就有力量,失去了就會軟弱像別人一樣。
盲了才看見神,盲了反看見神
參孫以為可以借助自己的成功作籌碼,來與神討價還價,甚至以拯救國家民族英雄的身份來「威脅」神。他深信是自己的驕人成就,打擊了非利士人,拯救了國民,忘卻了這全是神的恩典,是神揀選了他,是神感動了他,是神賜他力量,是神打敗了他的敵人。參孫看不見,他雖有眼睛但始終都看不見,直至…。這就是參孫的人生,充滿著吊脆,充滿著誤解,也許我們的人生也如是。參孫面對強敵應付自如,但面對柔情心計,他就被煩悶要死,鬆懈了警覺,終於舉手投降,自毀長城。
髮在神在、髮去神去,他的結果苦不堪言!可憐!可惜!可悲!但事情沒有就這樣結束。一首家傳戶曉的聖詩「奇思恩典」的部份內容,「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可能正正是參孫在這黑暗裡、死蔭中的寫照。聖經記載「他的頭髮被剃之後、又漸漸長起來了」,可能不單只是生理上的變化,參孫的心態、靈情也有重大的改變和更新。他第一次的禱告是一個勝利自滿、自命不凡、向神討價還價的禱告,甚至是一個批評和投訴神的禱告;但第二個禱告就絕然不同,類似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阿、求你眷念我.神阿、求你賜我這一次的力量?」參孫現在明白了,頭髮的多少長短絕不重要,關鍵是在神的恩典、作為和主權。他在黑暗絕望中領會了「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創造主耶和華神的道理,他領受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歷鍊,他懂得謙卑的向這位賜力量的神救多賜一次力量。
參孫—偉大的勇者
「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參孫以前可能不甘心作一個拿細耳人,但現在他願意以死代贖,贖回他過去的無知和放任,贖回他過去的失敗,贖回他過去的痛苦,贖回他過去與神疏離的關係。聖經對參孫下了一個評價:「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參孫願意為神犧牲,雖然死去,但他的成就和見証,比起他為自己而活的時侯何只千百倍!
文章轉載自: www.awakensouls.org甦靈男人事工
萧東山 - 奇異恩典薩克斯風SOL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