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4, 2025

[詩篇 ] 第一百二十八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五)

 第一百二十八篇



這首詩與前面那首一樣,也是為家庭所寫。前面那首教導我們,家庭興旺仰賴神的祝福;這首則教導我們,過敬畏神、順服神的生活,乃是家庭蒙福得安慰的唯一途徑。人若如此行,就必蒙福124 節),具體表現在:

I。事業興旺發達(2 節)。

II。家人和睦(3 節)。

III。有生之年兒孫滿堂(6 節)。

IV。滿足喜樂,看見神的教會興旺(5-6 節)。每當我們高唱這首詩歌,必須堅信這條真理:信仰和虔誠是世間興旺的良友。我們要稱頌神,因他叫這一切成真,且叫我們親眼看見;要以此自勉,也要彼此共勉。

 

敬虔人的福份

(上行之詩。)1-61 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2 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4 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6 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這段經文的主題是:敬虔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 48

I。多次強調一條不容置疑的真理:真聖潔,就真有福。這裡向我們保證,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指的是在靈裡深深敬畏神、且表現在始終不渝遵行他的旨意,這樣的人便為有福。一旦敬畏神成了心中的首要原則,行為舉止必相應有所表現;若不願發自內心遵行他的道,反倒輕看或偏離他的道,就不可能敬畏神。敬畏神的人便為有福1 節),必要這樣蒙福4 節)。神賜福給他們,他既宣告他們有福,他們就真有福了。他們現在蒙福,將來也必蒙福,直到永遠。之所以蒙福,是因為神賜福。

1. 這應許針對所有的聖徒:無論何人,凡敬畏耶和華的人便為有福;任何一個民族的人,無論在世貴賤貧富,只要敬畏神,並且行義,就蒙悅納,也就蒙福;信仰若能管轄他,就能保護他,豐富他。

2. 這應許特別針對這樣的聖徒:這樣的人便為有福,不只是民族蒙福,教會蒙福,聖徒在個人利益上也蒙福。

3. 我們若應用在自己身上,便大得鼓舞(2 節):「你要享福;只要你敬畏神,遵行他的道就必因這應許而得安慰,得益處,仿佛非你莫屬一般。你要享福,意思是你必一切都好1;不論遇到何事,都必有好結果;你若在世,一切都好,你若離世,一切更好,等到了永恆,一切最好。」第 4 節用了一個語氣詞,吸引人的注意: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我們對此要深信不疑,因為神是信實的;我們對此要希奇,因為我們乏善可陳,配不上他施恩賜福。

1欽定本將第 2 節中的「事情順利」譯為「一切都好

II。特別應許敬虔的人。敬虔人倚靠神的應許,一心為神的榮耀和義人的益處,不為其它。

1. 因著神的賜福,他們必誠實度日,且活得安穩。神沒有應許他們生活安逸,遠離憂慮痛楚,但他應許他們要吃勞碌得來的。這是雙倍的應許:

1)必有工可做(無所事事的人生是可悲無安慰的人生),有健康,有力量,且有健全的思維,不必被迫依賴別人得存活,不像有殘疾的窮人,不得不靠別人的勞力才能生存。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帖撒羅尼迦後書 312),這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恩典。

2必事業有成,與家人一同享受勞動果實,沒有旁人來奪他們口中的糧,沒有兇惡的官長或入侵的外敵來搶奪。神不將其吹去(不像哈該書 19 所言),反倒祝福,叫你所得的細水長流。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那是一種安慰;勞碌的人睡得香甜傳道書 5 12),吃得也香甜。

2. 他們必因家人多有安慰。妻兒固然是男人的負擔,但神若施恩,使他們各盡本份,妻兒也可成為男人的樂趣,世間任何安慰愉悅,不能與之媲美。

1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不僅長勢喜人,更是多結善果,並且所結的,神和人都喜悅(士師記 913。葡萄樹乃是軟弱纖細的植物,需要扶持、呵護,又是有價值的植物;有人覺得分別善惡樹是葡萄樹(因為拿細耳人禁用一切葡萄加工的食物)。丈夫的家就是妻子的所在,那是她的作坊,也是她的堡壘。你妻子撒拉在哪裡?在帳棚裡創世記 189);除了帳棚,還會在哪裡呢?妻子就在丈夫的內室,不在腳下被人踐踏,也不在房頂專橫跋扈(不像下一首詩所言,成了房頂上的草129 6),而是在內室,出自男人的肋旁。她必是可愛的妻子,像葡萄藤緊緊纏繞,又是順服的妻子,像葡萄藤柔韌有餘,順勢而長。她必像葡萄樹多結果子,不只是生養眾多,還結出智慧的果子,公義的果子,持家的果子,好比多結果子的樹枝,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創世記 4922;參考詩篇 8011),不拖累大地,不結酸葡萄,不是所多瑪的葡萄樹申命記 3232),只結好葡萄。

( 2 ) 你兒女好像橄欖栽子,將來長成橄欖樹,雖本是野橄欖,卻嫁接在好橄欖枝上,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羅馬書 1117)。父母的一大樂趣,就是擺設飯桌,哪怕是粗茶淡飯,看著子女圍繞桌前,兒孫滿堂,圍滿整張飯桌,並且在他們身邊,不分散各處,也不被迫分離。約伯在回顧以往的好日子時,最先提到的就是兒女環繞他約伯記 295)。父母喜愛兒女圍繞桌前,談笑風生,喜愛他們人人健康,只吃美食,不必吃藥,喜愛他們像橄欖栽子,挺拔青翠,得著良好教育的肥汁,將來大有作為。

3. 敬虔人必得著神所應許的,得著他們所求的:耶和華必從錫安賜福給你1;錫安乃是約櫃的所在,是虔誠的以色列人敬拜神的地方。來自錫安的福份乃是上好的福份;來自錫安的福份淵源流長,非同一般,乃是特別的恩典;參考詩篇 202

1欽定本用應許的口吻翻譯第 5-6 節:耶和華必從錫安賜福給你!你必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你必看見你兒女的兒女!你必看見平安歸於以色列!

4. 他們必延年益壽,得享子孫後代的安慰:「你必看見你兒女的兒女,像約瑟那樣(創世記 5023。你的家必堅立,後繼有人,並且你必親眼看見。」子孫若行義,就是老人的冠冕箴言 176);老人往往視孫輩為掌上明珠。

5. 他們必看見神的教會興旺,看見自己的故鄉興旺;凡敬畏神的,都關心故鄉,如同關心家人。「你必得享錫安的福份,且必感覺得到。你必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不論活多久,也必看見,你心中的安慰必不受外界災禍的影響。」義人看見兒女的兒女,並無安慰可言,除非他同時也看見平安歸於以色列,看見純全的信仰有望傳承給後代。純全的信仰乃是上好的產業。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