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篇
詩篇的第一篇和最後一篇的經節數目相同,都很短,也都很好記。但兩者的內容完全不同:第一篇重在教訓我們盡本份,預備領受敬虔的好處;這篇則是興高采烈,欣喜若狂;也許此詩的用意就是作為聖詩的最後一首,表明聖詩的意圖乃是幫助我們讚美神。詩人在前面自己滿有讚美之詞,這裡則是叫所有的人都滿有讚美之詞:他一次次呼召他們: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要讚美他,讚美他!短短六節經文,重複不下十三次。他指出:
I。為何神是應當稱頌的(第 1-2 節)。
II。如何稱頌神,如何表達內心的喜樂(第 3-5 節)。
III。人人都應當稱頌耶和華(第 6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的時候,應當深受感動,因為他是完美的神,現在和將來永遠得稱頌,世世代代都得稱頌,直到永遠。
要讚美神;一切被造之物都要讚美神
1-6。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2 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3 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4 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5 用大響的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6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詩人在此以最大的迫切感,激發我們讚美神;有人覺得這首詩主要是為利未人寫的,要激發他們在耶和華的殿中盡職,唱歌奏樂;倘若如此,我們就應當看作是在向我們說話,因為我們是神的屬靈祭司。這裡不斷呼召我們要讚美神,說明這是不可或缺的偉大責任,我們應當多多參與,多多提倡,但也說明在這方面我們本能地滯後、冷漠,所以有必要命上加命,律上加律,叫我們投身進去,不再離開。請注意看:
I。讚美聲從何處興起,在哪些地方迴響。
1. 來自神的聖所;在那裡讚美他。願他的祭司和在那裡等候他的百姓,都以讚美的聲音服事他。他在聖所以特殊方式彰顯他的榮耀,施恩給他的百姓,這豈不是讚美他的最佳所在嗎?要因聖所的緣故讚美他,要讚美他,因為聖所在我們當中,使我們得享聖所的福份;參考以西結書 37:26。有人理解為:在神的聖民讚美他;要在成聖之人身上看見神的形象,因神形象的緣故愛他們;每當稱讚他們,要讚美在他們裡面的神。
2. 來自他顯能力的穹蒼。要讚美他,因為他的能力和榮耀彰顯在穹蒼,浩瀚,明亮,雄偉壯麗的萬象,以及對這世界的強大影響力。願住在他顯能力之穹蒼的,就是聖天使,帶頭讚美神。有人將這裡的聖所和顯能力的穹蒼理解為至高的天,神榮耀的居所;那誠然是他的聖所,他的聖殿,他在那裡不斷得著稱頌,遠勝過我們稱頌他。我們自己雖做得很差,那裡卻做得很好,真是安慰人心。
II。為何要讚美他:有許多原因,具體地說:
1. 因他大能的作為(第 2 節):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因他的大能(原文如此),因他能力的各樣體現,包括護理的能力和恩典的能力,因他為普天下的人尤其是為他自己的教會和兒女所彰顯的創造、治理、救贖世界的能力。
2. 因他的榮耀和威嚴:要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哈蒙德博士譯作:按著他豐盛的輝煌讚美他。這不是說我們的讚美及得上神的大德,我們的讚美有限,但既然他遠遠超過我們所能表達、所能領會的,我們就當盡可能提高自己的思維和表達。不要擔心讚美神的時候言語過多;我們稱讚大人物、稱讚好人的時候往往言語過多。說起神的事,沒有誇張的話,只會說得太少,所以即便盡了力,也不得不承認我們讚美他,只是想起他的大德,而不是與他的大德成比例。
III。如何讚美他:用當時在聖殿服事中使用的各樣樂器(第 3-5 節)。我們不必探究這些到底都是些什麼樂器,只需知道這些在當時人人都知道。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
1. 這表示詩人心裡充滿讚美之詞,渴望這善工能繼續下去。
2. 我們事奉神,要不惜代價,全力以赴。
3. 在神心目中最美好的音樂,乃是虔誠的心,不是旋律美妙的樂器,而是旋律美妙的心。我們讚美他,要有堅固的信心,有聖潔的愛和聖潔的喜悅,要全然信靠基督,向黑暗勢力誇勝,迫切渴慕他,以他為全然的滿足;我們讚美他,要全面聽從他的一切命令,歡喜順從他的一切安排;我們讚美他,要以他的愛為樂,擁戴他的大德;我們讚美他,要促進他恩典國度的利益,並且帶著活潑的盼望,仰望他榮耀的國度。
4. 讚美神的時候雖使用各種樂器,但仍應當完美和諧;不可互相干擾,應當互相襯托。新約的音樂會不用許多樂器,而是一心一口榮耀神(羅馬書 15:6)。
IV。誰應當讚美他(第 6 節):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詩的開頭呼召在聖所供職的,參與聖殿服事的,詩的結尾則呼召所有的人,展望外邦人都進入教會的時候,那時在各處都有人奉他的名燒香(瑪拉基書 1:11),不只是耶路撒冷。有人覺得這裡凡有氣息的應該包括動物(如創世記 7:22 所言):鼻孔有氣息的生靈。牠們讚美神,乃是按各自的能力。小鳥啼叫,是一種讚美;動物實際上在對人說:「只要我們做得到,一定會讚美神;請你替我們做。」約翰在異象中聽見的讚美歌,來自天上、地上、地底下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啟示錄 5:13)。也有人覺得只包括人,因為神用特殊方式將生氣吹進人的鼻孔,他們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 2:7)。如今主吩咐要傳福音給凡受造的(馬可福音 16:15),就是傳給每一個被造的人,那麼就要求每一個被造的人讚美耶和華。我們有氣息,有靈,有何用處呢?不就是用來讚美神的嗎?還有更好的用途嗎?禱告也稱為呼吸(耶利米哀歌 3:561)。凡藉著禱告向神呼吸的,願他們在嘗到甜頭的時候,也向他發出讚美的呼吸。我們既有氣息,願讚美之詞使我們發出香氣,時時不斷讚美他;願我們在讚美的時候得心應手;願讚美之詞好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一旦離開就活不成。有氣息在鼻孔裡,就應該思想自己仍有氣息,並且很快就呼出,不再轉回。既然不久以後要呼出最後一口氣,所以趁著還有氣息,要讚美耶和華,這樣才能滿懷安慰呼出最後一口氣;當死亡降臨、不再有氣息時,便可來到更美的世界,呼吸著更自由、更美的空氣讚美神。
1欽定本將耶利米哀歌 3:56 中的「你不要掩耳不聽」譯為「你不要掩耳不聽我的呼吸」。
詩篇的五卷書,前三卷(按照希伯來聖經的分法)的結尾都是阿們、阿們(41:13,72:19, 89:52),第四卷的結尾是阿們,哈利路亞(106:48),而最後一卷的結尾,也是整部詩篇的結尾,卻只有哈利路亞(150:6),因為最後六首詩全部都是讚美神,其中沒有一句哀歎或祈求的話。好的基督徒越是到最後,就越要充分讚美神。有人覺得最後這首詩意在向我們展現得榮耀的聖民在天上的作為,他們在那裡晝夜不斷讚美神,這裡所提到的樂器不能完全按字面來解釋,就好比用黃金、珍珠和寶石來鑲嵌新耶路撒冷一樣(啟示錄 21:18-19)。不過,黃金、珍珠和寶石說明天上的榮耀乃是最美好的榮耀,同樣地,這裡所說的各樣樂器也說明天上聖徒的讚美乃是最美好的讚美。到了天上,禱告要化為永遠的讚美;讚美聲永不中斷,永不疲倦:哈利路亞要永遠迴響,並且都是新歌。願我們懷著喜悅的心,常常思想得榮耀的聖徒在天上做些什麼,思想我們曾在地上相識、如今卻比我們先行前往那裡的人在天上做些什麼。願我們渴望加入到他們中間,並且激勵自己在世上按神的旨意行,正如他們在天上按神的旨意行。願我們盡可能多花時間做這善工,因為我們盼望在喜樂的永恆也做這善工。哈利路亞是天上用詞(啟示錄 19:1,3);願我們現在就回應天上的用詞,並且盼望不久以後置身在其中。哈利路亞,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