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8, 2015

將臨期—主啊,我願袮來




區伯平

北美洲社會有一項源於思念和稱謝上主眷佑的傳統節慶,稱作”感恩節”。初時各地民眾舉行慶賀的日期並不一致,後來美國才訂定劃一這日子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於是今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就是美國舉國熱鬧的”感恩節”,並且由此啟動了隨後一個月、直至”聖誕節”來臨的喜洋洋氣氛。

很多信徒都忽略了,在”感恩節”與”聖誕節”之間的這一個月,是具有一千多年歷史、古教會傳統的、意義深長的”將臨期”(Advent)。

古代教會慶祝聖誕節,焦點要旨跟今代教會並不一樣。前賢信徒歡欣度過”聖誕節”,目標不單在回顧、紀念救主昔日降臨人間。這節期的用意也是前瞻的,為要盼望主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古教會訂立聖誕日之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Advent)。在這段日子,教會要安排一些特別活動,目的是培育信徒,預告、預備、和預祝”基督再來”;這原本就是信徒在這短暫而不美善的地上人生中的終極安慰與盼望。

昔日以色列民亡國四散,受壓困苦。他們引頸渴望上帝的解救,帶來釋放。這是民族至大的出路。耶穌基督降生,是”以馬內利”的來臨,顯明了上帝的同在。上帝並未有忘記在困苦人生中的子民,耶穌基督降生成就救恩,更要成為罪惡世界的出路。

今日的信徒,生活在一個人類拒絕上帝的自大年代,又是邪惡權勢盛氣凌人的黑暗世代。聖經中的蒙福應許似乎都要落空了。信徒可要像昔日的以色列人渴望拯救一般,警醒盼望榮耀的主的來臨。這正是”將臨期”的用意。”將臨期”的活動,以在敬拜聚會中燃點燭光最能具有簡明有力的象徵意義。在這四次主日敬拜中,首先依次每週燃亮一枝紫色燭光。當日耶穌被捕而受兵丁戲侮,披上原本只有權貴王族才可以穿戴的紫布。因此古代教會的禮儀習慣,就用紫色表徵困苦、悲傷、受壓、懺悔、警醒、和禁戒。燃點紫色燭光,表示在這罪惡邪情的世代,信徒應當全面的警醒、歸正、盼望,預備迎見勝過罪惡、永恆凱旋的主基督。

到第四次主日,四枝紫色燭光點齊之後,算是信徒在多方面預備好了;也是主來的時候要到了。在平安夜,就是聖誕日前夕,再燃亮一枝放立於紫色燭光中央的、外觀比對稍為大碼的白色燭光。白色表徵純潔、喜樂、和真理之光。因為”祂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1:9)。最後燃點的這枝白色燭光,表示至聖的主必要臨到。這枝位於中央而且更長而高的白色燭光,表徵榮耀的基督要驅除幽暗,帶來拯救。到了基督至終凱旋的日子,”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上帝要光照他們”(啟示錄22:5)。

這些象徵作用的燭光稱作”將臨燭”(Advent candles);是古教會的苦心設計、培育智慧,是在教育未普及的年代對大量文盲信徒的活潑教材。”將臨燭”絕不是為了催生一點聖誕氣氛的;雖然有不少聖誕咭的設計也畫上”將臨燭”。

在臨近”聖誕節”的日子,人們總會感受多一點人間溫情暖意。不過生活於繁複都市的現代人,也許亦包括不少信徒,都會輕易落入計劃聖誕禮物、計劃聖誕活動的團團轉中,既忙亂、又煩惱。”將臨期”這傳統是一項寶貴的古教會遺產,催使我們返樸歸真,聚焦思念”昔在、今在、永在”的主。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即是”感恩節”之後的第三天,就是”第一將臨主日”;十二月十八日就是”第四將臨主日”。”將臨期”的意念使我們有充足的日子調校心靈,不至落入世俗;既要避免喧賓奪主式的慶祝聖誕,亦要避免習以為常的循例慶祝。

抹除了耶穌基督,”聖誕節”變成了荒誕節;這是世俗社會的悲歌。教會記念救主降生,一方面見證了我們的信仰的歷史性。教會慶祝聖誕,也展示了我們的信仰的終極盼望。”將臨期”提醒我們,”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阿摩司書 4:12);那是我們的永恆歸屬。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