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7, 2012

從挪亞看順服 - 陳明斌

一個帶著使命的人
挪亞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帶著使命的人。挪亞的希伯來原文,與「安慰」諧音。其父拉麥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創五29)似乎亞當犯罪後,地被咒詛到一個地步,靠農務為生是甚艱苦的事;艱苦到一個地步,需要得「安慰」。挪亞怎樣帶來「安慰」眾說紛紜,相信與洪水過後,神允許人類在農作之餘,「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創九3)有關。人類不再單靠與氣候息息相關的農業為唯一食用的來源。


但這僅為挪亞生命中真正使命的副產品,神在挪亞身上早已定下更重要和艱巨的使命。這使我聯想到神所呼召的宣教士。他們都帶著使命,要為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作見證,這是每個信徒必要肩負的使命。但跟挪亞一樣,神更給予宣教士極重要和艱巨的使命: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順服和擺上;是要經歷更大的考驗;從而帶來更具國度性的長遠影響。


今日的信徒,包括神學家在內,低估「呼召」的必須性是錯的。神昔日和今日作事的原則在這方面從沒改變。昔日,挪亞若沒有神清楚的呼召,他何以建方舟拯救全家,代表人類承受神重新的約,更成為基督耶穌救恩的預表呢?宣教士雖不一定能與挪亞相比,但教會歷史卻充滿了因有清晰呼召而至死忠心的宣教士,為神的國度帶來突破的事蹟。


至此,或許我們會問:神為何揀選挪亞?是因挪亞而揀選挪亞?還是絕對與挪亞無關?


神的揀選
保羅在羅馬書告訴我們:「……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羅九11)但並不是說,神是隨便的揀選,更不是說,神不理會祂所揀選的僕人的為人、心志和與祂的關係。不論是亞伯拉罕、摩西或大衛,他們都是滿有瑕疵的人。神不希望他們單單完成其使命,而是在過程中,能模造祂僕人的生命,教他們不但配承擔使命,更漸漸進而了解神的心,以致真的與祂同工。換句話說,神盼望使命的完成,是藉著(because of)祂的僕人,而非雖然(in spite of)他們不中用,只因祂的全能才叫使命得以完成。


挪亞生命的模造
挪亞所處的是叫人吃驚的世代,聖經用「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來形容,又說「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神是長久忍耐的神,是慢慢動怒的神。若非當時的惡到了神忍無可忍的地步,神絕不會用洪水毀滅那世代。但挪亞竟能出污泥而不染,不僅被稱為義人、完全人,更寶貴的是他像其曾祖父以諾一樣,「與神同行」。這意味著一個非單有道德修為的生命,更是與神建立了緊密關係的生命。跟以諾一樣,這個「與神同行」的生命不是一個避世的生命,乃是一個「並且生兒養女」的生命。


當然,「與神同行」的生命不是一個不會犯罪或跌倒的生命。挪亞晚年所犯的錯,更給人類帶來長久禍患(參創九20-27)。但在神揀選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神在其生命中的模造。


神本可不以方舟來保存挪亞一家,和祂所要留存的生物,但祂卻特要挪亞,相信用了一段相當長的時日,逐步按圖則建成方舟。我們可想像這過程中給挪亞不少操練:


1. 事業的放棄:相信挪亞並非以建築為生,而是務農。要建龐大的方舟,很可能就要停止務農,完全改變其事業。像宣教士一樣,完全放下自己的事業,不但會遭人笑話,更要面對家人的反對。


2. 傳沒有即時果效的信息:彼得後書說挪亞是那傳義道的(參彼後二5)。他一邊建方舟,一邊勸導世人悔改。結果呢?他似乎是歷來最失敗的宣教士,因除其家庭外,他沒有說服任何一人進入方舟。然而他忠心所完成的使命,不但給世人留下餘種,更成為神普世救恩完成的出口。這使我想起向美國印第安人宣教的先驅布萊納(David Brainerd),他短短的宣教生涯,只能帶領寥寥可數的幾個人信主,但他忠心的事奉,卻成為後世不少神僕的榜樣。缺乏立時的果效往往是宣教士最大的挑戰,但卻也是模造生命是否忠心的過程。


3. 全家承擔使命:挪亞的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立室。縱然當時是父系社會,他們應聽挪亞的話。但這不是普通的信服。他們同樣要停下原來的工作,同樣承受旁人笑罵,更付出勞力建成方舟。若非在建方舟前,已清楚看見父親與神同行的明證,他們絕不會聽從父命,可能老早已離開父親了。一個神的僕人在家庭中與神同行的生命是何等重要!挪亞一家同心順服,不但是挪亞的福氣,更是神呼召的確據明證。


4. 時間的操練:神吩咐挪亞建方舟,一面藉這漫長的時間,給予當代人悔改的機會,但同時是給予挪亞一家信心和順服的操練。在這期間,總有不同意見的產生,總有懷疑情緒的起伏,也總有面對這龐大工程的難處。但神所寶貴的,並非我們一時衝動的順服,乃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順服。


事情的結局大家均耳熟能詳。但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聖經記載挪亞出方舟後所作的第一件事: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聖經說:「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創八21)這氣味之馨香哪在乎壇上所燒的祭物呢?其實是挪亞所獻上的順服,因為「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

本文連結自:www.ccmhk.org.hk
文章出自《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17期,版權屬「中國信徒佈道會」所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