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聖誕.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聖誕.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December 14, 2019

柏遼茲(Berlioz) - 神劇《基督的童年》Op.25


基督的童年》, 是法國作曲家埃克托·柏遼茲基於耶穌基督童年時,隨家人走避埃及的經歷寫成的合唱曲,並由作曲家自己負責作詞。《基督的童年》(法語:L'enfance du Christ),作品號二十五,該曲主要創作於18531854年間。而全曲還包含了此前在1850年開始創作的《入埃及記(La fuite en Egypte)》的合唱曲。全曲於18551210日首演於巴黎海茲音樂廳(Halle Herz),由柏遼茲親自指揮巴黎喜歌劇院(Opéra-Comique)的團員演出。
創作背景
《基督的童年》全劇的意念起源於1850年,當柏遼茲的朋友約瑟-路易·杜克(Joseph-Louis Duc)委託柏遼茲寫一部風琴曲《牧羊人的告別(L'adieu des bergers)》,講述聖家和伯利恒的牧羊人告別,逃亡埃及的故事。而柏遼茲創作出了一首合唱曲,並在18501112日,訛稱是17世紀作曲家杜克瑞(Ducré)的作品上演,反而獲得柏遼茲反對者的讚賞。一位夫人更說到:柏遼茲絕對不能寫出,如這老杜克瑞的小作品,那般簡單而又可愛的作品。
其後柏遼茲為男高音編寫了《聖家稍息(Le repos de la sainte famille)》的篇章,再加上序曲,便成為1852年發表的《入埃及記》,並在次年12月首演於萊比錫。首演相當成功,柏遼茲在朋友慫恿下,開始添加第三樂章,《聖家抵步塞易斯(L'arrivée à Sais)》。其後柏遼茲可能為求平衡,在《入埃及記》前加入第一章,《黑落德王之夢(Le songe d'Hérode)》,全曲因而成形。


劇情簡介
取材自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章節
作曲:赫克多.柏遼茲
首演:1851.12.10
主要角色
·        瑪莉亞(基督的母親)女高音約瑟夫(基督的父親)男中音
·        希律王男中音以賽馬利神父男低音
·        古羅馬帝國百夫長男高音侍衛隊長男低音
·        說書者男高音預言者、牧羊人、士兵、天使合唱團
《基督的童年》劇情簡介
第一部希律王的夢
由「旁白者」開場的序幕,敘述在伯利恒的馬槽裡,誕生了一位嬰兒,他就是後來成為救世主的耶穌基督,這也是飽受希律王暴虐統治的人民所期待的解救時刻。
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希律王的侍衛隊長率領士兵們在街上巡邏,途中,侍衛隊長遇到一位羅馬百夫長,兩人談及希律王對於「嬰孩誕生」的惡夢徵兆感到恐懼的情形。
此刻在宮殿裡,以陰謀手段奪取權位的希律王,正擔心自己的王位寶座會不會有朝一日也被別人篡位?自己哪一天會不會也慘遭別人暗殺?希律王甚至為此常常半夜驚醒。 愛樂,協會
這一天,希律王又做了惡夢,他夢見自己的王位,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男孩取代,而這個惡夢也已經出現過好多次,希律王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卻始終擺脫不了這個干擾,於是他召集了宮廷裡的預言家,把一切夢中情境說個明白,請他們來解夢。預言家們聽過希律王的敘述之後,也證實了夢中徵兆的真實性,但就是不知道:這個神秘的小男孩是何許人也?來自何方?預言家們索性建議希律王:乾脆下令殺掉所有新生嬰兒,永絕後患。
生性殘暴的希律王竟然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以這個方法消除惡夢威脅。至於在伯利恒耶穌出生的馬槽房裡,這時耶穌已經是一、兩歲大的男孩,他的父(約瑟夫)(瑪莉亞)萬分疼愛這個上天所賜予的孩子。就在耶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突然傳來天使們的警告聲,他們要約瑟夫與瑪莉亞趕緊帶著耶穌逃難,因為希律王已經下令要把國家裡所有兩歲以下的孩童殺死!為了避免厄運,約瑟夫與瑪莉亞趁著天黑之前,趕緊帶著耶穌逃往埃及。
第二部埃及逃亡記
耶穌一家人動身前往埃及避難前,牧羊人群集在耶穌家的馬槽房裡,祝福耶穌未來一切平安,如果遇到挫折,他們也會張開溫暖的雙手、歡迎耶穌回來。在逃難路途中,天使們則是一路相伴,為這一家三口解決饑渴之苦,希望小耶穌平安抵達埃及,未來能夠成為解救蒼生的救世主。
第三部抵達薩伊斯
耶穌一家人歷經艱辛,終於抵達埃及薩伊斯,但這一家三口卻被視為流浪者、甚至是被社會唾棄的人,儘管瑪莉亞與約瑟夫挨家挨戶地懇求,就是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這孤苦無依的一家人。
就在約瑟夫用盡最後力氣敲著某個人家的大門時,卻走出來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者,他是「以賽馬利家族」的大家長,他熱情地歡迎狼狽不堪的耶穌一家人,並且幫助他們沐浴、提供飲食,給了這家人即時的溫暖和關懷;以賽馬利大家長看約瑟夫是一位木匠師傅,遂提議留他在家中工作,同時耶穌也可以在此地獲得保護;瑪莉亞與約瑟夫萬分感激以賽馬利長老的幫助,耶穌也在此長成為具有悲天憫人胸懷的聰明少年;十年之後,耶穌跟隨父母親回到出生的地方-以色列,展開他拯救世人的工作。
此時合唱團與旁白者在幕後歌頌,並祈求這位救世主賜予慈愛。
《基督的童年》作品結構
第一部曲:黑落德王之夢(Le songe d'Hérode)
第一場景:旁白:搖籃之中..”("Dans la créche") copyright SCNUAY
該曲並沒有任何純音樂序曲,而是唐突地由男高音旁白耶穌出生時,所在地的環境狀況。
夜間進行曲 (Marche nocturne)
描述羅馬士兵在黑落德王宮外夜巡景象的賦格。
波呂多洛斯:誰人正往此處來?("Qui vient")
夜間進行曲(再續)
第二場景:黑落德王的詠歎調
全曲的名段,這段悠長的詠歎段,表達了黑落德王內心的絕望,講述了他倍受一個惡夢折磨,一個小孩將推翻他的王位的惡夢。此段柏遼茲也安排了長號作伴奏,如同《浮士德的天譴》中的魔鬼梅菲斯特的唱段一樣。
第三場景:波呂多洛斯:主公”("Seigneur")
波呂多洛斯通報猶太巫師抵達宮廷
第四場景:黑落德王與巫師,黑落德王向巫師訴說夢境。
巫師開始猶太的求神驅邪儀式,柏遼茲寫下了一段短而狂野的7/4拍子舞曲。
巫師:那聲音說出了真相”("La voix dit vrai")
巫師證實夢境將會成真,並建議他殺掉所有轄地上初生的嬰兒。
黑落德王:好吧!” ("Eh bien")
黑落德王同意並發佈殺嬰令 
第五場景:伯利恒的馬糟
基督降生馬槽,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為嬰兒唱搖籃曲
第六場景:天使合唱:約瑟!瑪莉!” (Joseph! Marie!")
天使警告聖家逃往埃及,免受黑落德王的壓迫。柏遼茲仿效了高塞(François-Joseph Gossec)的《聖誕頌》(La nativité, 1774),安排後臺的合唱團代表天使。
第二部曲:入埃及記 (La fuite en Egypte)
序曲,三拍子的賦格
牧羊人的告別(L'adieu des bergers)
常常被單獨演奏的名段。
聖家的稍息(Le repos de la sainte famille)
一段柔和的樂章,講述聖母瑪利亞、聖約瑟和耶穌在樹蔭下稍息。
第三部曲:聖家抵步塞易斯(L'arrivéeàSaïs)
旁白:三天以來...”("Depuis trois jours")
旁白描述聖家由伯利恒到塞易斯旅途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第一場景:塞易斯城內
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瑟乞求有人收留他們,但他們的猶太人身份,導致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們。該段落的伴奏顯示了相當的痛苦。 本文來自愛樂協會
第二場景:一戶以實瑪利人住家中
終於一戶以實瑪利人的家長同情他們,請聖家到他家中去。
以實瑪利家長:偉大的上帝!”("Grand Dieu!")
以實瑪利家長下令家族成員好好照顧聖家。
以實瑪利家長:看到你們一臉倦容”("Sur vos traits fatigués")
家長得知聖約瑟也是木工,便邀請他和自己一起工作,約瑟一家得以住下。
以實瑪利家長:為好好結束這夜”(Pour bien finir cette soirée)
家長更以音樂緩和聖家的情緒。
為兩支長笛和一部豎琴所作的三重奏
純音樂間奏曲,罕見的柏遼茲室內樂作品。對長笛和豎琴的應用明顯受夏爾·古諾的首部歌劇《莎孚》(Sapho)的影響,以塑造遠古的氣氛。
以實瑪利家長:你在哭泣,年輕的母親”("Vous pleurez, jeune mère)
家長勸聖母瑪利亞早點睡覺,無需擔憂。
第三場景:尾聲
旁白敘述耶穌如何在埃及渡過十個春秋的童年
旁白及合唱:!我的靈魂” ("O moname")
全曲以男高音領唱的大合唱結束。
《基督的童年》相關介紹
柏遼茲以宗教三部曲(Trilogie sacrée)”來歸類該曲:第一樂章講述猶太的黑落德王為保王位,而要下令殺死所有猶太的新生嬰兒;第二樂章則是描述天使為聖家帶來了追殺令的警報,因此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帶著耶穌逃往埃及;而最後一個樂章講述聖家逃到埃及的塞易斯,並獲以實瑪利人的家庭收留。 華南師範大學愛樂協會
值得留意的是,柏遼茲並非一個忠實教徒,創作此曲僅僅顯示了他對羅馬天主教的宗教音樂的贊許。而這部作品當中,也有不少地方顯示,柏遼茲的創作,受其入門導師讓·弗朗索瓦·勒絮爾(Jean-François Lesueur)的聖經故事神劇作品所影響。 
作品評價
《基督的童年》這部作品中,很多人想像自己可以偵測到我的風格和手法出現了劇烈轉變。這種觀點是毫無根據的。這個主題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溫和而簡單風格的音樂,明顯不是為了迎合他們的品味和理解力。時間可能有助這些風格的形成,但我相信二十年前的自己也會以同樣風格寫出《基督的童年》。
巴黎的觀眾和樂評人向來認為柏遼茲的音樂是相當奇異且刺耳的,因此柏遼茲的音樂很難獲得他們的好評。但《基督的童年》可謂取得即時的成功,巴黎除了兩位樂評人以外,各份報章都給予一致好評。部份人認為,這些好評是源于柏遼茲在該曲所顯示的比較和緩的新風格,但柏遼茲對此表示強烈否認。 愛樂,協會
在聖誕期間,聆聽《基督的童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Berlioz : L’Enfance du Christ (the Childhood of Christ)


Sunday, December 23, 2018

耶穌是誰?

陳啟興牧師

按教會傳統,昨天是將臨期(Advent)的第一個主日,將臨期是記念耶穌基督的降生。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神何故化身為人?究竟祂是誰?千百年來很多人仍在追尋。




耶穌生於中東,終其一生也在中東一帶活動。第一世紀著名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在其著作《猶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中提及「這時猶大地出現一位名叫耶穌的智者(如果我們能這樣稱呼他的話),因他能行許多神蹟與奇事,又是許多喜歡追求真理之人的導師。….. 基督徒就是從基督而得名的,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絶跡。」第一世紀末另一著名羅馬歷史學家塔西圖(Cornelius Tacitus)在其著作《年鑑》(Annals)中也提及「基督教的創始人基督,在羅馬皇帝提庇留在位期間(西元14-37年間),被統管猶大地的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處死。這種迷信雖曾一度被壓制下來,但後來又死灰復燃,不但在猶大地,而且一直漫延到羅馬城。」約瑟夫與塔西圖是舉足輕重的歷史學家,他們都不信耶穌,但他們都印證耶穌其人的存在及其言行。

耶穌是誰?他宣稱自己是神,大致只有三個可能性。第一、他是一個瘋子,以為自己是神,其實不是,像曾灶財自稱是「九龍皇帝」,其實他不是。耶穌的敵人屢次試探、以詭計誣害他,耶穌往往以極具智慧的言行完勝對手,絶不是瘋子所能做到的。第二、他是一個騙子,明知自己不是神,卻招搖撞騙,好像祈福黨,實乃神棍一名。耶穌若是騙子,他騙了什麽?他絶對可以騙錢、權、色,但他沒有。他若是騙子,最後為何甘願受死?在客西馬尼園,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耶穌絶對有能力逃之夭夭,但他卻選擇從容就義。沒有騙子甘願賠上性命。第三、他真的是神。穌穌降世為了上十字架擔當了我們擔不起的罪,成就了這莫大的救恩。在上十字架之前,耶穌用了數年時間訓練了一批門徒,在他升天後延續他在地上的工作。

耶穌是誰?瘋子、騙子或聖子?我們可以選擇,選擇拒絶祂是聖子基督的人,進了寛門,行了大路,卻通往滅亡;選擇相信祂是聖子基督的人,進了窄門,行了小路,卻得著豐盛的生命和永生的盼望。耶穌降世,挑戰我們作智慧的選擇。




這位奇妙嬰孩是誰 what child is this


轉載自 銀行同業福音團契牧者心聲

Friday, December 25, 2015

聖誕頌歌

李炳光牧師


聖誕詩歌有誰不喜歡,但能唱出真義,表達愛意,動人心弦,則談何容易。

  第一首聖誕歌是在二千年前的伯利恆的曠野唱出,當年天使的歌聲安慰和感動了無數失望痛苦的群眾,但願今天仍帶給我們希望和信心:

1.不要懼怕(安慰的聲音)
2.大喜的信息(歡樂的佳音)
3.關乎萬民的(屬於所有人的)
4.為你們生了救主(拯救者的來臨)
5.包着布、臥在馬糟裏(窮人的福音)
6.那就是記號了(希望的記號)
7.至高榮耀歸上帝,地上平安屬世人(榮神益人的表現)

  這首聖誕歌的中心是主耶穌,因着他的誕生帶給人類平安的喜訊和對將來的盼望,但是,這首歌已唱了二千多年,人心仍是如此頑梗,平安仍是那麼遙遠,平安的歌聲,處處可聞,實際上人心仍盪亂不安。這使我聯想到1914年的聖誕節,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與協約國的軍隊在法國戰線的戰壕對峙,但在12月24日聖誕夜,在西方戰線沿線的交戰點,德軍士兵將點上蠟燭的樹放置在戰壕的胸牆上,並且唱起「平安夜,聖善夜……」來,協約國士兵也善意回應,雙方共同創造意外的和平,原本互相為敵的士兵,竟然握手,唱詩和交換禮物,這就是所謂「聖誕休戰」,發生在一百年前的今天,但今天人類仍生活在一個不安的世界,戰爭、兇殺、飢荒、地震、顛沛、流亡、生離、死別、恐佈仇恨……今天,這傳奇故事仍會發生嗎?

  最近,聽了一首賺人熱淚的短歌「To Believe信靠」,由一位年輕的歌手Jackie Evancho唱出,個人認為這是一首最能表達聖誕真義的詩歌:

  「每當我躺下睡覺前,我向主提個小要求,雖我有一切所需,但這次不為我自己,這世上有太多的人,連一塊棲身之地也沒有。

  讓爭鬥平息,讓你兒女們能平安,擦乾他們的眼淚。

  讓他們都相信,有一天,當飢餓和戰爭都遠離,絕望之中有希望,每隻麻雀祢都已數算過,祢當然垂聽他們哀求禱告,讓我們每天都能夠信靠,能同情他人的悲傷,叫我們不要忽視窮苦人的悲泣,否則他們的痛苦仍然存在……

  讓我們行在祢旨意中,那時互相都能看見祢慈愛的顔容……

  但願今天我們唱聖誕詩歌的時候,真能唱出上帝真摯的大愛,「在至高榮耀歸上帝,在地上平安歸世人」阿們。


To Believe



Tuesday, December 8, 2015

將臨期—主啊,我願袮來




區伯平

北美洲社會有一項源於思念和稱謝上主眷佑的傳統節慶,稱作”感恩節”。初時各地民眾舉行慶賀的日期並不一致,後來美國才訂定劃一這日子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於是今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就是美國舉國熱鬧的”感恩節”,並且由此啟動了隨後一個月、直至”聖誕節”來臨的喜洋洋氣氛。

很多信徒都忽略了,在”感恩節”與”聖誕節”之間的這一個月,是具有一千多年歷史、古教會傳統的、意義深長的”將臨期”(Advent)。

古代教會慶祝聖誕節,焦點要旨跟今代教會並不一樣。前賢信徒歡欣度過”聖誕節”,目標不單在回顧、紀念救主昔日降臨人間。這節期的用意也是前瞻的,為要盼望主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古教會訂立聖誕日之前的四個星期稱為”將臨期”(Advent)。在這段日子,教會要安排一些特別活動,目的是培育信徒,預告、預備、和預祝”基督再來”;這原本就是信徒在這短暫而不美善的地上人生中的終極安慰與盼望。

昔日以色列民亡國四散,受壓困苦。他們引頸渴望上帝的解救,帶來釋放。這是民族至大的出路。耶穌基督降生,是”以馬內利”的來臨,顯明了上帝的同在。上帝並未有忘記在困苦人生中的子民,耶穌基督降生成就救恩,更要成為罪惡世界的出路。

今日的信徒,生活在一個人類拒絕上帝的自大年代,又是邪惡權勢盛氣凌人的黑暗世代。聖經中的蒙福應許似乎都要落空了。信徒可要像昔日的以色列人渴望拯救一般,警醒盼望榮耀的主的來臨。這正是”將臨期”的用意。”將臨期”的活動,以在敬拜聚會中燃點燭光最能具有簡明有力的象徵意義。在這四次主日敬拜中,首先依次每週燃亮一枝紫色燭光。當日耶穌被捕而受兵丁戲侮,披上原本只有權貴王族才可以穿戴的紫布。因此古代教會的禮儀習慣,就用紫色表徵困苦、悲傷、受壓、懺悔、警醒、和禁戒。燃點紫色燭光,表示在這罪惡邪情的世代,信徒應當全面的警醒、歸正、盼望,預備迎見勝過罪惡、永恆凱旋的主基督。

到第四次主日,四枝紫色燭光點齊之後,算是信徒在多方面預備好了;也是主來的時候要到了。在平安夜,就是聖誕日前夕,再燃亮一枝放立於紫色燭光中央的、外觀比對稍為大碼的白色燭光。白色表徵純潔、喜樂、和真理之光。因為”祂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1:9)。最後燃點的這枝白色燭光,表示至聖的主必要臨到。這枝位於中央而且更長而高的白色燭光,表徵榮耀的基督要驅除幽暗,帶來拯救。到了基督至終凱旋的日子,”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上帝要光照他們”(啟示錄22:5)。

這些象徵作用的燭光稱作”將臨燭”(Advent candles);是古教會的苦心設計、培育智慧,是在教育未普及的年代對大量文盲信徒的活潑教材。”將臨燭”絕不是為了催生一點聖誕氣氛的;雖然有不少聖誕咭的設計也畫上”將臨燭”。

在臨近”聖誕節”的日子,人們總會感受多一點人間溫情暖意。不過生活於繁複都市的現代人,也許亦包括不少信徒,都會輕易落入計劃聖誕禮物、計劃聖誕活動的團團轉中,既忙亂、又煩惱。”將臨期”這傳統是一項寶貴的古教會遺產,催使我們返樸歸真,聚焦思念”昔在、今在、永在”的主。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即是”感恩節”之後的第三天,就是”第一將臨主日”;十二月十八日就是”第四將臨主日”。”將臨期”的意念使我們有充足的日子調校心靈,不至落入世俗;既要避免喧賓奪主式的慶祝聖誕,亦要避免習以為常的循例慶祝。

抹除了耶穌基督,”聖誕節”變成了荒誕節;這是世俗社會的悲歌。教會記念救主降生,一方面見證了我們的信仰的歷史性。教會慶祝聖誕,也展示了我們的信仰的終極盼望。”將臨期”提醒我們,”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阿摩司書 4:12);那是我們的永恆歸屬。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Thursday, December 26, 2013

聖經中的乳香

餘暇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馬太福音2:1-11)
  從上列的聖經章節中可以看出,在二千年前,“乳香”Frankincense能與黃金,沒藥並列,是一種非常矜貴的物品,所以從東方來的幾位博士才會把乳香獻給“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馬太福音2:2)。
“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要用細麵澆上油,加上乳香;帶到亞倫子孫作祭司的那裏,祭司就要從細麵中取出一把來,並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然後要把所取的這些作為紀念,燒在壇上,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利未記2:1-2)
  從這一節中,可以知道,原來在耶穌出生之前,乳香已經是獻給神的祭品之一。到底乳香是甚麼呢?

乳香
  乳香的英文除了Frankincense之外,又叫Olibanum。很多樹木受傷,或被蟲蛀,或受到真菌感染時,會在傷口分泌出一種帶有油脂的液體用來保護自己,這些液體凝固後,便是樹脂。有一種橄欖科Burseraceae的植物,叫“乳香木”Boswellia spp.,這種樹的樹脂,含有揮發性的油脂,燃燒時會散發出帶有香味的煙,這些煙不但能驅除蚊蟲,也能舒緩呼吸系統的不適,和醫治關節炎等疾病,這種乳香木的樹脂,便是乳香。
  顏色愈白的乳香,是愈純的乳香,一般的乳香都會帶有黃色或紅色。據說,不同品種的乳香,氣味並不相同;再者,即使是同一種乳香木,在不同的年份採收,乳香的氣味也會有所不同。
“…示巴的眾人,都必來到;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傳說耶和華的讚美。”(以賽亞書60:6)
  “示巴”是一個古時位於現今非洲的埃塞俄比亞(Ethiopia,又譯作“衣索比亞”)至阿拉伯半島的也門(Yemen,又譯作“葉門”)一帶的國家,當地一直都是黃金和乳香的產地之一。聖經中所提到的示巴國來的乳香,品種很可能是產自埃塞俄比亞的Boswellia thurifera,或是產自阿曼(Oman)的Boswellia sacra。其實那一帶還有其他品種的乳香木,例如產自索馬里(Somalia,又譯作“索馬利亞”)的Boswellia carterii。順帶一提,印度也有乳香出產,“齒葉乳香”Boswellia serrate便是來自印度;不過,古時交通並不發達,在以色列能獲得的乳香,應該是來自非洲至中東一帶(即是來自示巴)的品種。
“埃及的民哪,可以上基列取乳香去;你雖多服良藥,總是徒然,不得治好。”(耶利米書46:11)
  這一節所說的乳香,英文版本是Balm,就是“香脂”或“香膏”的意思。根據張文亮教授的解說(註一),基列是出產一種叫Populus candicans的楊樹的地方,這種楊樹的樹皮有淡淡的香味,樹皮中含有“水楊素”Salicin,有止痛及抑制發炎的作用。在古時這種樹皮很可能會用來製成藥膏,由於Populus candicans並沒有對等的中文名稱,所以這種藥膏便被翻譯為“乳香”。
“在基列豈沒有乳香呢?在那裏豈沒有醫生呢?我百姓為何不得痊愈呢?”(耶利米書8:22)
  也有人認為,“基列的乳香”可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耶利哥香脂樹”Balanites aegyptiaca(註二)(又譯作“乳香樹”),或漆樹科Anacardiaceae的“乳香樹”Pistacia lentiscus(又譯作“乳香黃蓮木”)(註三),耶利哥香脂樹的果實能提煉藥油,有治療皮膚上的傷口,和防腐的作用;而乳香黃蓮木的樹脂能止血,並有怡神作用;可是以上論及的這三種植物,都未能確定就是“基列的乳香”。然而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知道,示巴的乳香,和基列的乳香,兩者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植物。
  過度的收割,放牧,開墾農地,加上自然的火災,蟲害等等因素,令各種乳香木Boswellia spp.的數量急劇下降;剩下來的,由於生存環境太惡劣,結子不易,即使能成功結子,發芽率也偏低,導致乳香木已經成為瀕危植物。
  雖然可能會失去這麼珍貴的樹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可是:
“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15:22)
  希望大家能好好地愛惜天父賜給我們的大自然,同時能每天都在主內成長。在此與大家分享一首詩歌。祝大家聖誕快樂!

WHAT CAN I GIVE HIM?
by Christina Rossetti
(1830-1894)
獻甚麼給主
克莉絲蒂娜.羅塞蒂
(1830-1894)
What can I give Him, poor as I am?
If I were a shepherd, I would bring a lamb.
If I were a wise man, I would do my part.
Yet what can I give Him?
Give my heart.
我這樣貧窮,獻甚麼給祂?
如果我是牧人,獻隻羊給祂;
如果我是博士,獻黃金,乳香,沒藥。
但我能夠獻甚麼?
獻我心。

註:
(一)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plant/picture/ppicture-38.htm(2013-11-8)
(二)http://hadavar.org.hk/link/Plant%20names%20Chi%20v01%20web%20version.htm(2013-11-8)
(三)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dict/plants/frankincense.html(2013-11-8)

參考資料:
  • http://blog.roodo.com/spice/archives/1941930.html(2013-11-8)
  •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extinction-countdown/2011/12/21/christmas-frankincense-uncertain-future/(2013-11-8)
  •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incense(2013-11-8)
  • 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plant/picture/ppicture-37.htm(2013-11-5)
  • 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plant/picture/ppicture-38.htm(2013-11-5)
  • http://www.5plus2edu.org.tw/product_cg102293.html(2013-11-8)
  •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dict/plants/frankincense.html(2013-11-5)
  •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dict/plants/frankincense.html(2013-11-8)
  • http://www.emirates.com/hk/chinese/destinations_offers/destinations/middleeast/yemen/(2013-11-6)
  • http://www.kew.org/plants-fungi/Boswellia-sacra.htm(2013-11-7)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A1%9E%E4%BF%84%E6%AF%94%E4%BA%9A(2013-11-6)


What Can I Give Him?



轉載自翼報  http://www.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31207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大喜信息從天降

作者 林向陽

人間最寶貴的信息

在美國,有兩個最重要的節日,都是與創造宇宙萬物、惟一的真神耶和華有關,一個是聖誕節-記念神獨生的兒子耶穌基督降生,另一個是復活節-記念耶穌基督為救贖世人,捨命十字架上,並且在死後三天復活。聖誕節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盡量佈置一棵掛滿燈飾的聖誕樹,家庭成員都會在此假期趕回家,與家人大團聚,非常隆重。

近年美國有不信主的政要,鼓吹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法庭禁止國人在公眾地方擺設神子降生馬槽和天使高歌報佳音的景物,怕麻煩、只求利益的商人,乾脆把「聖誕快樂」卡片改印成「節日愉快」。各大商場有聖誕老人駐守,張燈結彩,不停播放聖誕歌曲,處處人頭湧湧,拎著大包小包,血拚購物的人們。還有很多人利用聖誕節,開舞會、醉酒、大吃大喝、盡情放縱狂歡,漠視聖誕的真正意義,能不令人握腕嘆息!

看到這裏,可能你會說,我祇是入鄉隨俗過聖誕節,耶穌基督降世對我們市井平民意義何在?

親愛的讀者,基督的降生對世上每一個人都有極大的關係,祂的降生,的確是人間最大、最寶貴、最重要的消息,甚至連人類的歷史都因祂的降生被分成兩半,耶穌基督降生之前稱為公元前(BC),降生後稱為公元後(AD),請看我們的日曆,今年是2013年,正是指主耶穌降生塵世後的年日,而世界各地,世人一切的起居作息、生意的來往、所發的信件、所寫的支票......一切與年日有關的事務都提醒我們:耶穌基督的確已經降生了,基督降生對人類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

基督降世的意義極大,略舉以下幾個要點﹕

1.基督降生、彰顯神的信實


聖經記載,起初神創造宇宙萬物,又創造了人,讓人享受祂一切的豐盛。可惜始祖犯罪離棄神,結果與神隔絕、永遠滅亡。神是信實和慈愛的,當神審判蛇與始祖時,慈愛的神已經把祂的救恩明說出來,神用野獸的皮為始祖作衣服,預表救贖必須要流血。神對蛇如此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與女人的後裔,也要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祂的腳跟。」(創三﹕15)而女人的後裔,就是道成肉身、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的耶穌基督,祂要使撒旦受到致命的重創。

整本舊約聖經,記載了歷代先知預言救主降生的經文多不勝數,如﹕基督降生之目的、降生地點、甚至連如何代人類受死都講得極度詳細。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在耶穌降生前七百多年前,神藉著先知以賽亞所說﹕「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賽七﹕14),以及『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祂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祂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九﹕6-7)。

的確如此,「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童貞女)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四﹕4-6)耶穌基督的降世與一
生,無懈可擊地完全應驗了舊約指著祂所說的一切預言。

2.基督降生、普世歡騰

基督道成肉身降生塵世,震動天地。聖經記載﹕「在耶穌降生時,在伯利恆的野地裏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報此佳音﹕『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記號。』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參看路二﹕8-14)

聖經還記載了當時的天象奇景,神以「伯利恆之星」宣告神子降生,普世驚異,甚至在遙遠的東方博士也看見了那星,於是他們不惜千辛萬苦、長途跋涉來到耶路撒冷尋找祂,說﹕『那生下來要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裏?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那星把博士們引到小孩耶穌和祂母親馬利亞的房子,博士就俯伏拜耶穌,並把黃金、乳香和沒藥為禮物獻給祂......。(參看太二﹕1-12)

3.基督降卑,降生馬槽

耶穌基督並沒有選擇降生在王宮,那裏只有少數的貴族才能接近祂。祂卻甘願降生在極卑微的馬槽,因為馬槽是任何人都可以親近和朝拜的地方,這表示神願意人來親近祂。請看,當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祂接納願意親近和仰望祂的人。由此可見,耶穌基督一視同仁地愛我們,祂願意親近我們,拯救我們。只要你願意悔改歸向祂,祂就接納你,赦免你的罪孽,把救恩賜給你,使你因祂的救贖與父神和好,得著永生。

4.基督降生、捨命代死

基督降生施救贖,是因為神愛我們至切,聖經對此講得非常清楚﹕因為神「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而且「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壹4:10)、「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

耶穌又親口把祂降生之目的說出來﹕『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要「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故此,「因祂受的懲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參看賽五三:4-5)

親愛的讀者,你能想像宇宙的創造主,披上肉體,從嬰孩開始一天天成長,忍受肉體限制,得如人類一樣忍受痛苦、悲哀、饑餓,並得以人的能力來抵擋從撒但而來,千方百計要破壞神救恩的攻擊嗎?主耶穌也像我們凡事受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祂還要為擔當我們的罪,甘心受苦捨命,被釘死十字架上,使我們因祂而白白稱義,神子捨身之愛,的確比天還高,比深海更深,如此徹底犧牲,能不令你、我感動淚下?

5.基督降生、顯示救恩的惟一途徑

看到這裏,可能你會說﹕神既然有大愛,滿有憐憫,為何不乾脆來個大赦免?對世人的罪孽全不追究?耶穌為甚麼一定要道成肉身,還要上十字架受死?

親愛的讀者,神的確滿有憐憫與大愛,但是神也全然公義的,絕不會把「不義」當作「公義」的。而「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在基督裏,因祂的救贖而白白地稱義」(羅三:23)。基督耶穌是世人得救贖的惟一途徑,也只有神子的寶血才有救贖的功效,因為「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故此,世上雖然有其他眾多宗教,但是所謂的教主都是會死亡的人,所跪拜的偶像都是人手所造,他們泥菩薩過海,自身難保,怎能拯救你和我?況且,有限的人,怎能用有限的智慧來尋著永恆的全能神?故此,只有基督降生塵世,親自向人指示得救之途徑,如羊走迷途的人類才會如夢初醒,悔改歸正。主耶穌親口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基督的確是神與人之間惟一的中保。

6.大喜信息、恩及萬民

又正如天使所宣告的﹕『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神的救恩大有功效,且恩及萬民,不分種族階級、貧富貴賤,神一視同仁地深愛我們,祂的救恩同樣臨到我們。使我們能因信靠耶穌基督而罪孽得赦免,能與永生神和好,得著神所賜的永生。因為「凡信靠祂(耶穌基督)的,就是信祂(耶穌基督)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

蒙恩得救的人,他們有「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的人生。那是極度豐盛、喜樂的人生,因有聖靈居住心中,作隨時的幫助,無論在任何環境,處於多大的危險,我們藉著禱告,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典作隨時的幫助。」因為主耶穌在世上時,也凡事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祂經歷過人生一切的試探與痛苦,祂明白我們的軟弱與痛苦,祂聆聽我們的禱告,願意幫助我們,使我們在祂裏面得享安息與平安,那是環境不能改變的。

而耶穌基督福音所到之地,如野火燎原,帶來天翻地覆的更新﹕先是人心悔改歸向神,靠主砍斷罪惡的捆綁,成為新造的人,有神的聖潔與公義,繼而帶來社會驚人的更新改革﹕離棄惡習、取消奴隸制度、尊重人權,提高婦女地位、廢除裹足、多妻畜婢,故此,神子降世是與萬民福分息息相關,是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

親愛的讀者,你認識這位愛你至切、為你降生、捨命並且復活的耶穌基督嗎?



星輝晚上


真理報 2013年12月 http://www.globaltm.org/index.php/item-main-new/itm-atc-30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話別天堂口

李順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薄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好一首優美的送別詩。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刻駐足在古道荒野旁的小亭。遙望即將西下的夕陽,晚風吹送著我所能為你吹奏的最後一首笛歌,大碗喝下餞別的酒,把友情銘刻在記憶的最深處。

揮別小學49位同窗,還算不難。我們唱了驪歌,領了獎,拿了證書,瀟灑地步出關廟國小的大門,不曾經歷多少傷感。12歲的小男孩,哪懂得多少離愁的滋味。

向杜鵑花城的椰林大道說聲再見,稍微難些。四年的大學生涯,醉月湖畔的腳印,新生活動中心的撞球場,土木系館裏土壤力學實驗用的烘乾機,淡淡三月天裏的杜鵑花豔開,還有半夜鐘聲。穿上學士袍,繞校一周,傷感輕襲心頭。回頭向校門口的石墩行個禮,一轉身就邁向軍隊徵召令。也沒多少時間去品嘗離情。

離情依依

30歲時從外地趕回故鄉,告別91歲壽終正寢的老祖父,望著靈柩,想起他的音容,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了一場。小學到高中畢業,夜夜我睡臥在祖父身旁,如今那熟悉的鼾聲成為歷史;缺乏零錢時向他撒嬌討個五毛的特權,已消失在時光隧道裏。憶起他慈祥的皺紋和掌上的厚繭,淚水就不聽使喚。

52歲,鬢髮開始泛白的我,要送別女兒赴墨西哥作宣教士,心中所感受到的割捨最是深刻。把她奉獻給神,比我25歲時奉獻自己作全時間傳道更難。一個廿出頭剛大學畢業的青嫩女子,憑著愛主的單純,要前往他鄉異國,學習另一種語言,服事另一種民族。一想到那裏的公共衛生落後,萬一感染了B型肝炎怎麼辦?天候水土如果瞅準了這個外來客肆虐,五千英哩外的老爸又能奈何?妳真的要去墨西哥作宣教士嗎?父親的胸間所懷的不是疑問,而是難以割捨的關切。送別女兒有這麼難。

天堂的門口,天父即將送別愛子耶穌基督。

「你真的要走了嗎?」父神的心坎所懷的不是問號,而是揮別獨生愛子的離愁。從永恒到歷史的紀元起點,父子從未經歷過的別離,現在為了十架救恩的神聖計劃,必須默默承受。

釘痕的手

父親緊握愛子的手,在天堂的門口千萬叮嚀:
「你的手將會被木匠的刨刀銼傷而流血;
你的手將因觸摸麻瘋病人凸曲的肌膚而有被感染的可能;
你的手將以王者的尊貴洗去凡人腳底的塵埃;
你的手將會接觸到B型肝炎的病毒;
你的手將被羅馬的鐵釘釘牢在十字架上,你肯嗎?」

耶穌基督輕舉雙手,凝視著手心。祂手上的皺折裏,浮現著祂雙手所懸掛的億萬星宿與銀河。如今這雙手將去實踐一項比創造宇宙更神聖的使命,赴歷史的時空走一遭,換回手心的兩個釘痕。

「是的,這雙手將會受咒詛,以致人類可蒙祝福。」

受譏的耳

望著獨生愛子的使命感,父神感到自豪。但想到罪惡所扭曲的世界,所將橫加在兒子身上的烙痕,父神的心劃過幾許酸楚:

「你習慣了萬千天使的歌頌,如今,你的耳將會承受瘋狂群眾的叫囂:釘他十字架!
你的耳將會親聞殘酷的嘲笑:猶太人的王,救救自己啊!
你的耳將會聽見彼得的否認:我不認得這個人!
你的耳將會響起祭司的爪牙戲弄:先知啊,說說看打你的是誰?
你的耳將會奏響彼拉多的風涼話:真理值幾毛錢?你肯嗎?」

耶穌基督回眸安慰父神的憂戚:「想像一下大功告成時,新天新地裏,萬族、萬國、萬方、萬民的禮讚吧!」

哀傷的眼

聽見愛子積極的語調,父神稍微寬了心。只是想起此去受難的悲苦道路,難免激蕩起離情依依,陽關四疊又唱:
「你的眼將因透視到祭司長的嫉妒而酸楚;
你的眼將因目睹馬大弔哭亡弟拉撒路而淚流成河;
你的眼將因親見被鬼所附之人的慘狀而哀淒;
你的眼將因目擊了十字架下,馬利亞絕望的臉而痛苦;
你的眼將因眼見猶大的不肖而哭腫,你肯嗎?」

「我肯!父神。」簡單的四個字,表達了完成救恩的決心,表達了對創造、救贖計畫的忠誠,表達了對人類無限的關愛。這愛是父、子在天、地兩個分割的空間裏,所共用的美妙質素。

破碎的心

父神的左腳跨出了天堂門口,囑咐殷殷:

「你的心將被人類誣告的荊棘所刺透;
你的心將被罪人的愚昧所撕碎;
你的心將被歷史的不義所研磨;
你的心將被罪惡的毒瘤所苦害;
你的心將被褻慢人的忤逆所創傷,你肯嗎?」

耶穌基督抬起頭來,深邃的眼神探進時空之前的永恆,那時父、子、靈共商創造大計,所研擬的藍圖正是愛、自由意志、墮落的可能、道成肉身、寶血的感化力這五大要素。

「我們所策劃的,不正是道成肉身的奧祕嗎?」
那裏有愛,手上的釘痕,成為 榮耀的記號。
那裏有愛,心頭的創傷,化為 美麗的祭物。
那裏有愛,耳中的嘲笑,變成 頌讚的歌聲。
那裏有愛,眼裏的痛楚,化成 尊貴的冕旒。

話別,千古以來,以天堂門口的這次最難,也最美麗。


(本文轉載自《永恆的投影》,1997年,「校園書房」出版。)



平安夜、聖嬰孩主耶穌






轉載自 飛揚雜誌 2012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