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4, 2025

[詩篇 ] 第一百三十一篇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卷五)

 第一百三十一篇



這首詩乃是大衛聲稱卑微,謙卑感謝神的恩典,不務虛榮。多數解經家認為大衛作此詩,可能是為了回應掃羅和群臣的誹謗,他們污蔑他野心勃勃,假意奉神之命,實則謀逆篡位,心裡高傲。他求神替他作證,

I。從不貪慕高位(1 節)。

2。坦然領受神量給他的任何境遇(2 節);

III此他鼓勵所有良善的人都要像他那樣信靠神(3 節)。有人覺得不可高唱大衛這首詩,因為並非人人都能說:我的心不狂傲。心裡狂傲的固然不少,但我們高歌的目的與誦讀的目的相同,都是學做該做的人,勸勉自己,且彼此共勉,若有不足就悔改,並且謙卑求神施恩,叫我們做該做的人。

 

謙卑信靠

(大衛上行之詩。)1-31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3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這裡有兩點安慰人心:

I。知道自己正直。大衛喜樂,因為他的心證明他謙卑與神同行,儘管飽受譭謗的試探。

1. 他不貪慕高位,不圖在世立名,只要神一句話,他甘願在羊圈中度過餘生。他的親兄弟在怒中責備他驕傲(撒母耳記上 1728),但這樣的責備毫無根據,也毫無道理。鑒察人心的神知道:

1)他不高看自己,不高估自己的義行: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謙卑的聖徒不高看自己,不會過於別人看自己,不孤芳自賞,也不誇耀自己的造詣和成就。心中滿有對神的愛,就必制伏自憐自愛。

2)他的眼目不輕狂:「我的眼不高大,不嫉妒在我以上的,也不輕看在我以下的。」心裡高傲,往往眼目也高傲(箴言 617),但那稅吏謙卑,連舉目望天也不敢路加福音 1813)。

3)超出他職權範圍之外的,重大和測不透的事,他都不做。他不圖過於高深的學問,一心默想神的話,對無實的猜測或無謂的爭議不感興趣,不貪圖聖經以外的智慧。認識神,認識自己的本份,這些足夠叫我們學一輩子。他不求重大的事,從小放羊,不是政客,連士兵都不是,兄弟們上了戰場,他卻留在家裡放羊。凡事不越界,看不清的不涉足,不屬於自己的不干涉,這是智慧,也必得稱讚。君王和學者不可涉足重大和測不透的事;地位較低的,普通平民百姓,不可嘗試力不能及、不屬於自己的事。人若擅取不配得的榮耀,到頭來合該蒙羞。

2. 他能順應神安排給他的任何環境(2 節):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他不覬覦王國,自從神命定叫他得國,他從未瞧不起人,也沒有在時候未到以前擅取王冠;

1)他乃是謙卑,像嬰孩剛剛斷奶,決不好高騖遠,完全聽憑神的安排,好比嬰孩聽憑母親或奶媽的安排;雖已受膏為王,仍樸實無華,不把自己看得過高,仍像嬰孩抱在懷裡。我們的救主用這樣的比喻叫我們謙卑:你們要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馬太福音 183)。

2)他乃是輕看世上的財富和榮華,好比斷奶的孩子輕看母乳。哈蒙德博士將這句話譯為:我端平自己,平穩安靜,好像斷奶的孩子。這表示人心本能地貪戀世上之物,好比嬰孩本能地渴望母乳,並且貪戀、哭求、喜愛、把玩母乳,離開了就活不成。但成聖的靈魂藉著神的恩典,不再貪戀這些東西,像斷奶一樣。神按他的旨意,把茵陳放在母乳上,幫助我們斷奶。嬰孩斷奶時也許哭鬧煩躁,以為失去了母乳就必滅亡。但一兩天后他就遺忘了,不再煩躁,並且完全適應新的進食方法,不再需要吃奶,可以吃乾糧了。蒙恩的靈魂也是如此,即便所愛的失去,所盼望的落空,心裡仍平穩安靜,無論發生何事,都坦然面對,活得瀟灑,仰望神和聖約的恩典,而被造之物不過像乾癟的母乳。我們不能叫環境適應意念,但必須叫意念適應環境;這樣才能叫自己平安,周圍的人也都平安;那時我們的靈魂就好比斷過奶的孩子。

II。信靠神;這點大衛早已推薦給屬神的以色列,想必也是他親身經歷的(3 節):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要不斷仰望神,從今時直到永遠。大衛自己雖能耐心等候為他存留的一切,但也有人可能視他為天之驕子,隨時願意在日子未到之前,先行助他一臂之力;所以他竭力叫這些人平穩安靜,引導他們盼望耶和華,必適時見到真實面目。正是: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耶利米哀歌 326)。

---------------------------------------------------------------------------------

第一百三十一篇英文原文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