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7, 2025

[箴言] 第一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箴言第一章



讀過大衛詩篇的人,尤其是讀到快結束的地方,可能會以為信仰就是癲狂,除了狂喜別無它物。毫無疑問,信仰確有狂喜的成分,假如天堂就在地上,我們自然就狂喜不已。但是,我們還在地上,不能完全沉浸在狂喜之中。我們還在世上生活,還要待人處事,所以這卷書要我們學會如何在世界上行出我們的信仰。這是很理智的事,對管理人生很有用處,能使我們慎重虔誠,在人前臉面發光,在交往中顯出明智、誠實、有益處,同時內心仍保持對神的聖潔虔誠的火熱。在這一章我們看到,

I.全書的標題,表明書的內容和目的,第 1-6 節。

II。 推薦書中的第一原則叫我們認真思想,第 7-8 節。

III勸誡不要與惡人交往,10-19 節。

IV 就智慧問題與世人談誠信而生動的道理,以及因為不聽這些道理而走向滅亡的人,第 20-33 節。

 

1-6 節:箴言的目的

1 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2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3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4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5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6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這裡是全書的引言。有人說這一段是後來像以斯拉這樣的編撰人加上去的;但我認為這是所羅門自己寫的,他在一開始就說明自己寫作的目的,可以叫自己專注且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看到,

I。寫這些智慧的諺語的人,第 1 節。這是所羅門的箴言。

1. 他的名字是平安的意思,他靈裡的特點和作王的特點都印證了這一點,都相當平安。大衛經歷非常坎坷的一生,寫出了靈修的書;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雅各書 513)。所羅門經歷平順的一生,寫出了教導的書,教會都得平安,受造就使徒行傳 931)(譯者注:和合本譯為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和平時期我們自己學習,也教導別人,這樣在艱難時期別人和我們都能行出來。

2. 他是大衛的兒子,與這位偉大的人物攀上關係,這是所羅門的榮譽。他這麼想是有原因的,也因此得到極大好處列王紀上 1112)。他受過很好的教育,做過許多好的祈禱(詩篇 721),這兩點都反映在他的智慧和益處上。正直人的後代詩篇 1121)有時就是這樣蒙福,他們在自己的年歲裡成為別人的福分,大大的福分。基督常常被稱為大衛的子孫,在這點上所羅門是基督的預表,其他地方也是這樣,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詩篇 782)。

3. 他是以色列的王,是一位王。教導無知之人、做嬰孩的教師並不辱沒君王。他是以色列的王,這個民族高舉神的名,尊神為大。他向這個民族學智慧,也向這個民族傳遞智慧。世上的人都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他的智慧超過所有人的智慧(列王紀上 4301024)。這樣的統治者,這樣的聖賢,對以色列民族來說是榮耀。所羅門以他的格言聞名;他字字千斤,語驚四座,且能造就人。他的隨從聽了他的智慧話,收集了 3000 句寫在日記裡;但箴言書是所羅門自己寫的,加起來不到一千句。他寫這些是受了聖靈的感動。有人認為次經裡的德訓篇和智慧篇收集了他其餘的未被受感的格言。那裡也有許多精彩的格言,也很有用,但是總的說來,還是比箴言裡的遜色不少。羅馬皇帝各有自己的標誌或格言,許多其他人也有各自的盾徽。但所羅門的格言不像他們那樣從別處抄襲,相反,這全都是神授予他極大智慧的產物。

II。寫這些諺語的目的(2-4 節),不是為了作者的聲譽,也不是更加贏得臣民的欽佩,而是為各地方各時代所有人的用處和利益,使他們能用這些警句管好自己,認真研習。這卷書能幫助我們,

1. 對事物建立正確的觀念,在頭腦中清楚分辨事物,能曉得智慧和訓誨;通過訓誨,通過神的啟示而得的智慧,能使人知道如何用智慧說話辦事,並能教導別人。

2. 分辨真假,分辨善惡,分辨通達的言語,能理解,能判斷,預防錯誤,把所學的應用在自己身上得益處,使自己能分別是非,而不是受人支配,能喜愛那美好的事,不失去好處,就像使徒祈禱的那樣(腓立比 110)。

3. 叫我們凡事處理得當,第 3 節。這卷書提供智慧的訓誨,叫我們領受智慧,就是在仁義、公平和正直方面(3 節)引導我們的行為;這知識使我們凡事處理得當,在信仰上把神的事歸於神,並按照我們在關係、職能、契約或其他事上的責任,把人的事歸於人。注意,唯有一貫憑良心做事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聖經的目的就是把智慧教導給我們。有人把這幾項加以區別,仁義表現在對神的責任,公平表現在對人的責任,正直(就是誠信)則表現在對神對人兩方面的責任。

III。領受這些諺語的人,第 4 節。這是寫給所有的人,特別是,

1. 寫給愚人,好使他們靈明。這些訓誨簡單易懂,最平凡的人也能看懂,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致失迷以賽亞 358);能意識到自己無知、有受教之需且渴望訓誨的人最能從中得益處;而在光和能力之中領受訓誨的人,雖然是愚人,也能成為靈明,能聰慧地明白如何規避犯罪,如何盡自己的責任,如何躲避惡者的引誘。馴良像鴿子的人若遵從所羅門的警示,就會靈巧像蛇;在過犯中愚昧的人若開始用神的話管理自己,就會變得聰慧。

2. 寫給年輕人,使他們有知識和謀略。青年時期是學知識的時候,接受訓誨,大受影響,且能記住所領受的;所以在這階段好好調教他們的思想,日後必大有好處。而所羅門的箴言就最適合他們。青年人往往魯莽任性,不替別人著想;人生在世好像野驢的駒子約伯記 1112),所以要用這卷書裡的法則控制和管理他們。年輕人若是照著所羅門箴言的話去走他們的路,就會得到古人的知識和謀略。所羅門寫這卷書的時候心中想著後代,盼望藉著這卷書能以大量的智慧和美德教導新生一代的思想。

IV。這些諺語的用途,第 56 節。年輕愚蒙的人能藉著這些諺語變得聰明,不會被排除在所羅門學校之外,像被排除在柏拉圖學校之外那樣。只有這點用嗎?不止這些;這不光是給嬰孩的奶,也是給成年人的乾糧。這卷書不光叫愚昧的變聰明,叫壞的變好,也叫聰明的變更聰明,叫好的變更好;就算愚蒙年輕之人有可能輕視這些訓誨,對他們不起作用,但是智慧人要聽見。智慧要被智慧之子證明,而不是被市井之輩證明。注意,智慧人也要聽,不能以為自己夠聰明不必學。智慧人知道自己的弱點(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智慧人勇於進取,要增長學問,要知道得更多更好,更清楚分明,並且知道如何應用智慧。只要還活著,我們就要努力增長有用的知識。有一位偉大的拉比曾說,倘若我們的知識不增長,那就是浪費;而要增長知識就必須研習聖經,因為聖經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提摩太后書 317)。智慧人增長知識,不僅對自己有益處,也對別人有益處,

1. 作為謀士。聰明人通過比較和觀察明白這些智慧的諺語,就得著智謀;他能判斷事物的輕重緩急,能像賢士提供諮詢,能受託管理公共事務,能坐掌舵之位。注意,勤奮出榮譽;蒙神賜福有了智慧,就當研究如何根據自己的能力善用智慧。做君王的謀士固然顯出尊貴,但做窮人的謀士則顯出愛心,就像約伯所做的那樣(約伯記 2915):我為瞎子的眼

2. 作為解釋之人(6 節):明白箴言。所羅門自己以解釋謎語解決難題而出名,古時的東方諸王非常欣賞這一點,目睹他從容回答示巴女王考問他的問題。在這裡他要叫讀者得到這天資,且為了最好的目的使用出來。他們要明白箴言,並且解釋出來(譯者注:解釋一詞在和合本譯為譬喻);若不解釋,箴言就是未打開的堅果;如果他們聽到一句帶有寓意的智慧話,就當解釋出來,且知道如何應用。智慧人的言詞有時是謎語。保羅的書信中有些難明白的(彼得後書 316);但是熟悉聖經的人,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哥林多前書 213),就能通達穩妥;以致倘若你問他們,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馬太福音 1351),他們會說,都明白了。注意,誠實之人通達明理,這是信仰的作用;因此所有良善之人都要有智慧,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但以理書 124)。

 

7-9 節:父親的勸勉

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8 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譯:指教);9 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你項上的金煉。

所羅門為了要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在這裡為他們定下兩條法則,就是敬畏神和孝敬父母,畢達哥拉斯的金言就是用這兩條基本道德律開頭的,只是這頭一條被大大地篡改:要拜不朽之神明,要孝敬父母。要叫年輕人敬畏神且孝敬父母,就必須,

I。叫他們將神奉為至尊。

1. 所羅門設立這條真理: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7 節);這是最重要的知識,是知識之首,意思是,

1)在一切知識學問中這是最顯要的;要敬畏神,要尊敬、事奉、敬拜神。這是知識的開端,不明白這點就等於什麼都不知道。

2)為了學到一切有用的知識,敬畏神是最有必要的。若不是我們的思想被聖潔可畏的神所佔據,若不是我們的每一個心思意念都順服在他之下,那我們就不配在一切訓誨上得益處。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約翰福音 717

3我們的知識必須從敬畏神而來,也以敬畏神為核心,並在敬畏中得以完全。知道如何敬畏神就有知識,在一切事上蒙神的喜悅,不會在任何事上惹怒神。神是知識的阿拉法,是知識的俄梅戛。

2. 他要強調這條真理,叫我們單單仰望神,且以此作為我們追求一切知識的引導和動力。他觀察到,愚妄人(就是無視神的無神論者)藐視智慧和訓誨,不懼怕神的忿怒,不求神的恩惠。若是你告訴他們該如何行才能躲避神的忿怒並得到他的恩惠,他們不會對你說聲謝謝。他們對全能者說,離開我們吧約伯記 2217),不僅不敬畏他,還與他為敵,難怪他們不追求神的知識,藐視訓誨。注意,不敬畏神不珍惜神的話語,就是愚妄人;雖然他們表面上都喜愛才智,實際上一點都不懂智慧,是智慧之敵。

II。要他們尊敬自己的父母(89 節):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他的意思不僅要自己的兒女聽他所說的話,不僅要那些來向他求學的學生待他如父親,像孩子那樣聽他的箴言,也要所有的兒女對各自的父母盡責盡孝,遵守父母教導的美德和信仰,就像十誡中的第五誡所言的那樣。

1. 他很確定父母必會將自己所有的智慧教導兒女,必會以自己所有的權柄管教他們做好人。年輕人是有理智之人,不該一味管教而不教導。我們必須把他們當成年人看待,每當告訴他們要做什麼事,必須告訴他們原因。但是他們又敗壞又任性,所以除了教導還要管教。亞伯拉罕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又教導又命令。父親和母親都必須盡全力給自己的兒女提供好的教育,多多益善。

2. 他勉勵兒女要領受且牢記父母給他們的教導和管教。

1)要隨時領受:要聽你父親的訓誨;要聽且要留心聽;要甘心樂意地聽,且要感恩,要牢記。

2)要牢牢記住: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不要以為你已經長大,不需要再受管教,可以任意而為。不,你母親的法則是按著神的法則,所以決不能離棄。你是按著當走的路受培育,長大了也不要離棄。有人注意到外邦人的道德觀裡,就是波斯和羅馬的法則裡,只提到兒女要尊敬父親,但神的法則也提到尊敬母親。他強調孝敬父母是非常得體的事,會加添我們的榮耀:遵行父母的教導和管教且將之活出來,能作你頭上的華冠9 節),這是在神眼中的華冠,非常貴重,能使你看上去像是戴著項上的金煉一樣。讓神的真理和誡命成為我們的冠冕,或 SS 勳章,那是一等榮譽勳章;讓我們珍惜神的真理和誡命,且引以為榮。以美德和虔誠為貴,而不是以世上的財富和名譽為貴,這樣的人真實可貴,必會被看重。

 

10-19 節:父親的勸勉

10 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11 他們若說:你與我們同去,我們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無罪之人;12 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吞下;他們如同下坑的人,被我們囫圇吞了;13 們必得各樣寶物,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14 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15 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16 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 17 好像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18 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19 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

為了叫年輕人找到並持守智慧之路,所羅門在這裡給他們另一條法則,就是留心與壞人交往的網羅。大衛的詩篇就是以這樣的告誡開始,所羅門的箴言也是這樣;與壞人交往是最具毀滅性的,不管是深交還是一般的交往(10 節)都是這樣:我兒,我所愛的,我所關心的,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父母送孩子走上社會之時,這是最好的告誡;彼得以同樣方式告誡剛信主的人(使徒行傳 240),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注意,

1. 惡人如何企圖引誘他人走毀滅之路:他們用誘惑的方式。罪人喜歡與罪為友;墮落的天使一旦犯了罪就立即開始誘惑人。他們不威脅不爭論,而是用花言巧語誘惑人,用誘餌叫缺乏警惕的年輕人上鉤。倘若他們以為叫別人也參與犯罪,也像他們那樣受捆綁,自己就能減輕罪的代價,那真是大錯特錯,其實這反而會加重他們的罪。

2. 年輕人如何要謹慎不受誘惑:你不可隨從;雖然他們引誘你,卻不能強迫你。不要說他們說的話,不要做他們做的事,也不要做他們要你做的事;不要和他們交往。為了強調這個告誡,

I。他模仿罪人在誘惑人時使用的謬論,以及在引誘軟弱靈魂犯罪時所用的哄騙伎倆。他特別提到那些拼命拉人入夥的強盜, 第 11-14 節。看看他們叫年輕人都幹些什麼:跟我們來(11 節),讓我們交個朋友。起先假裝沒別的要求,但後來就不同了(14 節):你與我們大家同分;來與我們合夥,聯合起來,讓我們同生共死,有難同當,共用一個囊袋,可以快快樂樂一起享用我們的所得,這就是他們的目的。他們急切要滿足兩種不可理喻、不能滿足的欲望,且以此引誘獵物掉入陷阱:

1. 殘忍。他們渴望流人血,仇恨無辜之人,仇恨素未招惹他們的人,因為無辜之人的誠實和勤奮令惡人羞愧,令他們受譴責:我們埋伏流他們的血,蹲伏害他們。這些無辜人不知道什麼是罪,也不懂什麼是危險,必是行路不提防,所以這獵物很容易到手。把他們活活吞下該多好啊!12 節。這些流人血的人像饑餓的獅子吞吃羊羔那樣貪婪。若是有反對聲音說,被謀殺之人的屍體會敗露謀殺者;他們會回答,沒問題;我們把他整個吞吃,像是埋了一樣。誰能想像人性敗壞到如此地步,人竟以殺人為樂趣!

2. 貪婪。他們希望能借此獲得好掠物(13 節):我們這麼幹,必得各樣寶物。不然何必冒風險?我們要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看這裡,

1)他們對屬世財富的看法。他們管這個叫寶物;其實這不是物也不是寶,不過是影子,是虛空,搶來的東西尤其是這樣,詩篇 6210。掠物是無有,不會給人充實的滿足。這是廉價之物,普通之物,但在他們看來卻是寶,因此他們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甚至賭上自己的靈魂,也緊追不捨。過分看重世間的財富且視之為寶物,這是許多人的致命通病。

2)他們對屬世財富的貪婪:我們要裝滿房屋。與罪做交易的人以為自己賺大了,要發大財(引誘者說,我把這一切都賜給你,馬太福音 49)。但是他們這是白日做夢;滿屋的財富要變得所剩無幾,像房頂上的草一樣。

I。他指出這些做法的危害,以此說明我們應該警惕(15 節):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不要與他們交往;離他們越遠越好;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不要學他們的樣子,不要做他們所做的事。我們本性敗壞,很容易踏足在歧途上,因此要嚴格控制自己的腳步,且時時刻刻省察自己。要想到,

1. 這些做法的本質是何等有害(16 節):他們的腳奔跑行惡,這是神所不喜悅的,也有害於人,因為他們急速流人的血。注意,罪人所走的路是下坡路;不僅自己停不下來,而且會越跑越快,急速下滑,像是迫不及待想幹壞事,不能有片刻耽延一樣。他們說要慢慢來(讓我埋伏流人之血,第 11 節),但你會發現他們是急急忙忙的,叫撒但佔據了他們的心。

2. 這些做法的結果是何等有害。他們很清楚這樣下去會導致自我毀滅,但仍然堅持這麼做。因此,

1)他們就像是愚蠢的鳥,明明看見在前面有張開的網羅,還是被誘餌吸引著飛過去,完全不理會自己的眼睛發出的警告,第 17 節。但是我們自認為要比飛鳥貴重得多馬太福音 626),也更有才智,行為更明智。神使我們有聰明勝於空中的飛鳥(約伯記 3511),我們能像飛鳥那樣愚蠢嗎?

2)他們比飛鳥更愚蠢,更缺乏理性,因為老鷹知道不能在飛鳥眼前設圈套,就想法把圈套隱藏起來。但是罪人看見最後的毀滅;殺人的和偷竊的,他們看見面前的監獄和斷頭臺,甚至看見地獄就在面前;守望者告訴他們這樣必定死,但他們仍是無動於衷。他們沖向罪惡,沖進去,像戰馬沖入敵陣一樣。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 1819 節。他們埋伏、蹲伏,要流別人的血, 取別人的命,但最終是自流己血,自害己命,最終要落得個可恥下場。即使能躲過世上官長的懲罰,也決不能躲過神的審判。天理不容他們活著(使徒行傳 284)。對物質的貪婪驅使著他們,這些行徑會叫他們活不過半世,會大大縮減自己的壽數。他們實在不能誇耀自己的財富,因為這財富要奪去得財者之命,並落到他人手中。人若賺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他再也不能在世上享樂;而若是失去了自己的靈魂,在毀滅中沉淪,像許多貪愛錢財的人那樣,那就更糟糕了。

雖然所羅門只是提到在大路旁埋伏搶劫的人,其實指的是惡人誘惑人所作的一切惡事。酗酒之人和不潔淨之人也都是如此。他們放縱於這些享樂,足以毀掉他們的今生和來生。所以,不要效法他們。

 

20-33 節:智慧的勸勉;執迷罪人的下場

20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21 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22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褻慢人喜歡褻慢,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23 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 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24 我呼喚,你們不肯聽從;我伸手,無人理會; 25 反輕棄我一切的勸戒,不肯受我的責備。26 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27 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28 那時,你們必呼求我,我卻不答應,懇切地尋找我,卻尋不見。29 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30不聽我的勸戒,藐視我一切的責備,31 所以必吃自結的果子,充滿自設的計謀。32 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33 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所羅門指出順從撒但引誘的危險性之後,在這裡指出不順從神呼喚的危險性,無視神的呼喚就會終身後悔。請注意,

I。神藉著誰呼喚我們:藉著智慧。是智慧在寬闊處發聲。智慧一詞用複數,因為神不僅有無窮的智慧,也有百般的智慧以弗所書 310)。神藉著各樣的智慧向世人說話;神的每一個意念,每一個字,都是教誨。

1. 人的悟性是智慧,是光,是自然規律,邏輯推理的能力,以及良心的作用(約伯記 3836)。神藉著這些與世人說話,與他們辯論。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箴言 2027);人走到哪裡都能聽見一個聲音在後面說,這是正路以賽亞書 3021)。良心的聲音就是神的聲音,不都是微聲細語,有時是大聲疾呼。

2. 世上的政權是智慧;政權是神所命定的,掌權者是神的代理。神藉著大衛曾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詩篇 754)。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這些是執法的所在。掌權者,就是國家的智慧,奉神的名呼喚惡人要悔改回轉。

3. 神的啟示是智慧,一切命令,一切律法都是智慧。神通過聖經的話,通過把祝福和咒詛都顯明給我們的摩西律法,通過傳承知識的祭司之口,通過他的僕人先知以及所有的傳道人,向罪人宣告他的意念,清楚提出警告,就像在街上或在法庭上的疾呼者一樣。神不僅用他的話開啟審理程式,還與世人辯論。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以賽亞書 118)。

4. 基督本身就是智慧,就是百般的智慧,因為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歌羅西書 23),他是所有神啟示的核心,不僅是重要的智慧,更是永恆之道。神藉著他向我們說話,且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約翰福音 5 22)。因此他替罪人代求,也審判罪人。他稱自己為智慧路加福音 735)。

II。神如何呼喚我們,以什麼方式。

1. 公開的呼喊。凡有耳的都能聽見,所有人都能從中得益,都要留心聽。智慧的法則在街頭發佈,不單在學校,不單在宮廷,也在熱鬧的街頭,在平民百姓來來往往的城門口和城中。在魚多的地方撒下福音的漁網是合宜的,這樣能捕到一些魚。我們主耶穌應驗了這一點,他在聖殿、在人群中公開教訓人,在暗地裡並沒有說什麼約翰福音 1820),要他的使者在房上宣揚福音(馬太福音 1027)。神說,我沒有在隱秘黑暗之地說話(以賽亞書 4519)。沒有任何一種語言不含有智慧的聲音詩篇 193)(譯者注:和合本譯為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真理不在角落裡躲藏,美德從不自我羞愧。

2. 情真意切的呼喊。智慧喊叫,再喊叫,急切地喊叫。耶穌站著高聲說約翰福音 737)。智慧發聲,發出言語,清楚明白,情真意切。神期望我們聽見,留心聽。

III。神和基督呼喊的是什麼。

1. 他責備罪人的愚昧和頑梗,第 22 節。請注意,

1)智慧在這裡要責備勸告的是誰。一般來說,這些是愚昧之人,所以當受鄙視,也包括喜愛愚昧之人,所以令人絕望。但即使對那些毫無指望的人也不能放棄,因為我們不知道神恩典的能力。這裡要呼喚三種人:

[1] 愚昧人喜愛愚昧。罪即是愚昧,罪人即是愚昧之人。他們做愚昧的事,非常之愚昧。喜愛愚昧的人,他們的光景非常糟糕,以愚昧判斷善惡,以愚昧的偏見抵擋神的道理,行愚昧之事且樂得其所,在邪惡中自欺自誇且以此為樂。

[2] 褻慢人喜歡褻慢,指喜歡淩駕於眾人之上的驕傲之人,喜歡取笑世人、遇到什麼事都要嘲笑一番的人。這裡特別指蔑視信仰的人,這是最壞的罪人,他們蔑視真理,不遵從基督的法則,蔑視基督之道的責備和勸誡,誹謗一切聖潔莊重之事且以此為樂。

[3] 恨惡知識的愚頑人只有愚頑人才恨惡知識。對信仰一竅不通的人才是信仰的敵人。恨惡教誨不願悔改的人是最愚頑的人,他們從骨子裡抵擋真敬虔。

2)這責備如何表達出來:要到幾時呢?這暗示天上的神渴望罪人悔改,不願意他們滅亡,他非常不喜悅他們的頑梗和耽延,他滿有恩典地等待,願意與他們辯論。

2. 他要他們回轉,做智慧人,第 23 節。這裡,

1)這命令非常簡明: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倘若我們不從惡道上回轉到正道上,那就是沒有聽從這些責備,因為這責備就是要我們回轉的。回轉,意思是恢復你正常的理智,轉向神,轉向你的責任,當回頭而存活以西結書 1832)。

2)神的應許非常鼓舞人心。喜愛愚昧的人處於一種道德無能的狀態,他們不能靠自己改變想法和行為,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回轉。神回應說:看哪!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要叫你們盡力而為,神的恩典要與你們同在,在你們裡面做工,叫你們有意願並有能力行出來,沒有恩典就做不到。你要努力,神會幫助你。伸出你枯萎的手來馬太福音 1213),基督要醫治,要給你力量。

[1] 恩典的源頭是聖靈,這是應許: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像膏油,像活水;你要大大得著聖靈,活水的江河約翰福音 738)。我們的天父要將聖靈給求他的人路加福音 1113)。

[2] 恩典的管道就是神的話,若是我們認真領受就能回轉,這是應許:我要將我的話指示你們不僅告訴你們,還要叫你們明白。注意,真正的回轉需要特別恩典,而真心尋求且順服的人必能得到恩典。

3. 對於那些繼續頑固抵擋恩典之人,他指出他們的下場。那是可怕的下場,第 24-32 節。智慧呼喚罪人回轉,然後停一下要看看這呼喚的果效,留心聽,聽見他們說不正直的話(耶利米書 8 6),所以她繼續告訴他們這會是什麼下場。

( 1 ) 他再次形容這些令人髮指的罪行。看看這些罪行,在主的日子審判臨到這些頑梗的罪人,你一定會說他們是罪有應得,神的審判是公義的。簡單來說,他們抵擋基督,抵擋基督的恩惠,拒絕服從福音;這福音能拯救他們脫離神的咒詛,脫離罪惡的權勢。

[1] 基督向他們呼喚,警告他們有危險;他伸手要施憐憫,要幫助他們脫離困境,伸出手好讓他們抓住。可他們拒絕,無人理會。有些人不在乎,不留心,也不在意講些什麼。有些則是故意的,儘管不可避免聽見了基督的話,卻當面拒絕,不肯接受,第 24 節。他們喜愛愚昧,拒絕成為聰明。他們頑固抵擋一切試圖叫他們回轉的努力。神伸出手來要施憐憫給他們,而當憐憫不管用的時候,又施行管教,仍然沒有用。他們輕視神的警告,也同樣輕視神的管教。

[2] 基督責備勸誡他們,不僅責備他們的過犯,還勸勉他們要行善。這些都是訓誨的責備(箴言 623),是慈愛良善的證據。但是他們輕棄他的勸誡,充耳不聞,不肯受他的責備,對這責備似乎不屑一顧,好像自己沒做什麼該受責備的事,第 25 節。30 節又重複道:他們不聽我的勸誡,用不屑的態度拒絕接受。他們把責備當作埋怨,當作羞辱(耶利米書 610)。更有甚者,他們藐視我一切的責備,似乎這都是玩笑,不必嚴肅對待。注意,對責備和勸誡充耳不聞的人註定要滅亡。

[3] 智慧勸勉他們要順服於正確的理性和信仰,而這兩樣他們都抵制。第一,理性管不了他們,因為他們恨惡知識29 節),恨惡神真理的亮光,因為這亮光要照出他們的惡行(約翰福音 320)。他們不愛聽也無法忍受知識。第二,信仰管不了他們,因為他們不喜愛敬畏耶和華,反而行他們的心所願行、看他們的眼所愛看傳道書 11 9)。智慧勸勉他們要常將耶和華擺在面前詩篇 168),而他們卻喜歡丟棄神,把敬畏之心丟在背後尼希米書 926)。注意,不喜愛敬畏耶和華的人正說明他們是沒有知識的人。

( 2 ) 他宣告判決,這真是毀滅性的判決。不順服神管教的人必要在神的忿怒和咒詛之下滅亡,福音本身不會救他們。他們得不到神的憐憫,必要在神的公義之下滅亡(291)。這裡的嚴厲警告 會在頑梗之人受永刑的審判日子完全彰顯出來,而今世的審判還有管教的目的。

[1] 罪人昌盛安逸,活得自在,拒絕哀慟。但是,

第一,災難要來臨(26 節);疾病要臨到他們,這些疾病是死的預兆。其他急難也會來臨,包括意念上的和物質上的急難,要叫他們知道遠離神是何等愚昧。

第二,災難要叫他們大大驚恐。恐懼佔據他們的心,且懼怕事情會越來越糟。當審判來臨之時,安中的罪人都懼怕,不敬虔的人被戰驚抓住以賽亞書 3314)。死是恐懼之王(約伯記 15211811);這恐懼常常折磨他們。

第三,災難要正如他們所懼怕的那樣降臨。驚恐臨到他們(所驚恐的事臨到他們),好像狂風,像巨大的洪水要衝毀面前一切擋道的。毀滅來臨,那是徹底的、最後的毀滅,如同暴風,忽然臨到,卷走一切糠秕。注意,那些不願意懼怕神的人,常常懼怕許多別的東西,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四,他們的懼怕要成為絕望:急難痛苦臨到他們身上因為他們跌進了所懼怕的深淵,看不見任何出路,第 27 節。掃羅喊道(撒母耳記下 19),苦抓住我;在地獄裡有許多人因痛苦哀哭切齒馬太福音 1342,罪人的靈魂飽受患難困苦羅馬書 29), 這都是公義的神忿怒的結果。

[2] 神憐憫他們的愚昧,卻要嗤笑他們的災難26 節):我還要笑你們的困苦,就像你嗤笑我的勸誡一樣。藐視信仰的人要在世人面前被藐視。義人要笑他們(詩篇 526),因為神自己要笑他們。這意味著他們要永遠與神的愛相隔絕,他們抵擋神的憐憫太久了,以致要失去憐憫。我眼必不顧惜,也不可憐他們(以西結書 910)。不僅如此,神的公義要在他們的毀滅中得著榮耀,神且要因此大大喜樂,不過現在神仍希望他們回頭而存活以西結書 1832)。哎!我要向我的對頭雪恨以賽亞書 124)。

[3] 今天若是尋求他,神就願意聽他們的祈禱,施憐憫給他們;到那時門關了,他們呼求也沒有用(28節):那時他們必呼求我,但是太遲了,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馬太福音 2511)。今天他們拒絕神的憐憫,將之視為兒戲,到那時卻又想要得到;我卻不答應,因為我呼喚的時候他們不肯聽從。到那時唯一的回答就是,我從來不認識你們,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 723)。有些人今生就已遇到這樣的事,譬如掃羅,神不藉烏陵或先知回答他撒母耳記上 286)。不過一般來說,只要還活著,就有祈求的餘地和回轉的希望,所以這裡必是指最後的無情審判。到那時,那些輕視神的人要懇切地尋找神,卻尋不見,因為他們在可尋找的時候不去找(以賽亞書 55 6)。在地獄裡的富人哀求,卻被拒絕。

[4] 今天他們盡情放縱,玩弄伎倆,到時必然玩火自焚(31 節),像俗語所言,要自食其果,必吃自結的果子,所得的工價要根據他們的行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 678)。注意,

第一,滅亡是罪的必然傾向(雅各書 115)。罪人必吃自結的果子,結局必是可慘的。

第二,滅亡的人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這是他們自設的計謀,讓他們吹噓去吧。神要揀選迷惑他們的事以賽亞書 644),

[5] 今天他們以自己世上的財富為貴,到那時就要加劇自己的滅亡(32 節)。

第一,今天他們洋洋得意離神而去,不受信仰的約束;但這本身就必殺他們,要刺透他們的心。

第二,今天他們誇耀自己的安逸和情慾,但是愚昧人安逸必殺己身,越覺得安逸就越要滅亡,且這毀滅也越可怕,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因為他們驕傲自大,心中體貼世界,滿是慾望之火,硬著心作惡。

4. 最後他確信一切順服於智慧教誨的人必有平安和喜樂(33 節):唯有聽從我的,就是遵行我法則的,就要,

1安然居住;他要在天父的特別庇護下居住,免受任何傷害。2得享安靜,不會遇到吵雜不安的危險;不僅不受到惡的攪擾,也不怕災禍地雖改變我們也不害怕詩篇 4623)。我們希望不受惡的攪擾、不怕災禍嗎?那就讓信仰永遠管理我們,讓神的話成為我們的教誨。這樣在今生就能安然居住,在來生也不怕災禍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