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篇
大衛作這首詩,可能是在他幾經周折,最終如願以償,完成統一大業之後。他激發同伴與他一同感謝神,不但歡喜承認神的慈愛,歡喜仰望將來的慈愛,也憑信心盼望所應許的彌賽亞;大衛的國預表他的國,大衛升為高,預表他升為高。先知很明顯在本詩的後半段為彌賽亞作見證。基督自己也曾引用(馬太福音 21:42),並且本詩的前半段也可理解為他和他的使命,不算勉強。有人覺得這首詩最先用在約櫃回歸大衛城的嚴肅會上,後來又用在住棚節的時候。大衛在詩中:
I。呼召周圍的人要因神的慈愛歸榮耀給他(第 1-4 節)。
II。鼓勵自己和別人信靠神,因他親身經歷過神的權能和憐憫,為他成就大事(第 5-18 節)。
III。感謝神使他登上王位,預表基督升為高(第
19-23 節)。
IV。百姓、祭司和詩人自己都因展望救贖主的國度而誇勝(第 24-29 節)。每當我們歌唱這首詩的時候,要因神的慈愛歸榮耀給他,就是他對我們的慈愛,尤其是在耶穌基督裡對我們的慈愛。
稱頌神的慈愛;感恩讚美
1-18。1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 願以色列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3 願亞倫的家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4 願敬畏耶和華的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5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6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7 在那幫助我的人中,有耶和華幫助我,所以我要看見那恨我的人遭報。8 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人;9 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王子。10 萬民圍繞我,我靠耶和華的名必剿滅他們。11 他們環繞我,圍困我,我靠耶和華的名必剿滅他們。12 他們如同蜂子圍繞我,好像燒荊棘的火,必被熄滅;我靠耶和華的名,必剿滅他們。13 你推我,要叫我跌倒,但耶和華幫助了我。14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15 在義人的帳棚裡,有歡呼拯救的聲音;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16 耶和華的右手高舉;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17 我必不致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18 耶和華雖嚴嚴地懲治我,卻未曾將我交於死亡。
大衛的詩常常表現出他心裡滿有神的慈愛,這裡也不例外。他喜愛思想並述說神的慈愛,強調神因此得稱頌,人得安慰。人心越能感受到神的慈愛,就越會在各樣的事上順服他。在這幾節經文裡:
I。大衛稱頌神的憐憫,並且呼召別人要在他們切身經歷中承認神的憐憫(第 1 節):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不僅本為善,對我們也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不僅泉源長存,神自己長存,並且他慈愛的湧流滔滔不絕,藉著被揀選、蒙憐憫的器皿(羅馬書 9:23),直湧到永遠;這些器皿將永遠紀念他慈愛的湧流。詩人曾經呼召以色列,亞倫家以及凡敬畏神的,都要信靠神(115:9-11);這裡則呼召他們要承認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以此鼓勵他們信靠他(第 2-4 節)。祭司和百姓,猶太人和外邦人,都要承認神的慈愛,高唱同一首感恩的歌;願他們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他們一輩子經歷了他的慈愛,堅信必有美事存到永遠。凡真正敬畏耶和華的,他們的讚美和感謝必蒙他喜悅,正如他喜悅以色列家或亞倫家的讚美和感謝。
II。大衛對神給他的恩典記憶猶新,他向別人述說,好叫他們也高唱頌歌,信心得扶持,並且神得著榮耀。大衛生前經歷過許多難處,令他大大經歷了神的慈愛。請注意看:
1. 他曾身陷憂患和危難之中。他回想過去,為的是突顯神愛他,使他現在興旺。許多人高升之時,不願再聽見或說起以往的苦難,但大衛卻常常想起自己曾經卑微。他曾在急難中(第 5 節),曾經窮途末路;許多人恨他(第 7 節),這對他無疑是極大的憂愁,因他具有正直的靈,很希望與人和好。萬民圍繞我(第 10 節)。以色列的鄰國虎視眈眈,在大衛登基時都想騷擾他,非利士人,摩押人,亞蘭人,亞捫人等。經上曾提到他有四面的仇敵(27:6),聯手攻擊他,意圖切斷他的一切援助。仇敵企圖包圍他,這在第 11 節重複出現:他們環繞我,圍困我,表示他們氣勢洶洶,並且暫時占了上風,即便受挫也仍捲土重來,誓不甘休。他們如同蜂子圍繞我,鋪天蓋地,喧嚷不斷;他們速速而來,一窩蜂而來,用毒刺攻擊他;然而這不過是自取滅亡,好比蜜蜂,失去了刺也就丟了性命。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3:1)。大衛在兩方面陷入困境:
(1)來自人的傷害(第 13 節):你推我,要叫我跌倒;你窮凶極惡,想把我推進罪孽,推向滅亡。你狠狠地推我(原意如此),我差點跌倒。撒但是我們的大敵,藉著試探狠狠地推我們,要叫我們跌倒,遠離神,遠離神所賜的安慰;若不是神藉著他的恩典扶持我們,我們早就被他推倒,早就喪命了。
(2)神把苦難加在他身上(第 18 節):耶和華嚴嚴地懲治我。仇敵推他,意在毀滅;神管教他,乃為教誨。仇敵推他,懷有極大的惡意,神管教他,懷有父親般的慈愛和溫柔。可能他所提到的苦難是神所發起的,是為了他的好處,使他在神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 12:10),只是人作為苦難的器皿,卻不是這樣的意思,他心也不這樣打算,他心裡倒想毀滅(以賽亞書 10:7)。人一心要作惡,神一心要行善,最後誰的計謀勝出,那是顯而易見的。神必叫他百姓所受的苦成為聖潔,因這是他管教他們,為他們謀利益;他必保守他們免於災禍,因那是仇敵的惡意;至於我們,就不必懼怕。
這段關於苦難的描述可用來形容主耶穌。有許多人恨他,無緣無故恨他。他們圍繞他,猶太人和羅馬人包圍他。他們推他,要叫他跌倒;魔鬼試探他是如此;逼迫者辱駡他也是如此;甚至連耶和華也嚴嚴地懲治他,擊打他,使他憂傷,為的是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 53: 5)。
2. 他在苦難中,神應許要施恩給他。
(1)神聽見了他的禱告(第 5 節):「他就應允我;他為我所作的,超過我所能求的;他已拓寬我禱告的心,而他所賜的,仍超過我所求的。」我們的版本譯作:他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使我有空間激發自己,有空間自娛,有空間成長;寬闊之地更安慰人心,因為他脫離困苦,進到寬闊之地;參考
4:1。
(2)神挫敗了仇敵的陰謀:他們好像燒荊棘的火,必被熄滅(第
12 節),一時火勢正旺,發出大響聲,熊熊燃燒,但很快要熄滅,不能再害人。大衛仇敵的怒氣就是如此,不過是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傳道書 7:6);愚昧人的怒氣不足為患,愚昧人的笑聲也不足為慮,只能表示遺憾。他們拼命推他,但耶和華幫助了他(第 13 節),幫助他站穩腳跟,不致跌倒。若不是神幫助我們,屬靈的敵人早就將我們毀滅了。
(3)他距離死不過一步之遙,但神保護了他的性命(第 18 節):「他懲治了我,卻未曾將我交於死亡,未曾遂敵人所願。」保羅似乎間接引用了這句話: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哥林多後書 6:9)。所以我們若受責罰,不可輕易絕望輕生,因為神雖使人歸於塵土,但他又說:你們世人要歸回(93:3)。
這也可用來形容耶穌基督。神應允他,把他安置在寬闊之地。他熄滅仇敵的火,他們的怒火只能吞滅自己,因他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希伯來書 2:14)。神幫助他完成使命,未曾將他交於死亡,沒有將他的靈魂撇在陰間,也沒有叫他見朽壞(16:10)。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羅馬書
6:9)。
3. 神的恩惠對他的正面影響:
(1)鼓勵他信靠神;他以自己的切身經歷說: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人;不只是更強,也更聰明,更安慰人心,更安全,更有理由,也更有效;是的,哪怕是王子,也比不上(第 8-9 節)。人若順從神的引導和管理,全然倚靠神的智慧、權能和良善,就必有很強的安全感,就必坦然,勝過世上萬物或世上的權柄所能提供的保護。
(2)使他因為信靠神而誇耀。
[1.]他以神為誇耀,誇耀與他的關係,在他裡面有份(第 6 節):「有耶和華在我一邊1。他是公義的神,必為我撐腰,替我伸冤。」我們若在神的一邊,他就在我們一邊;我們若擁護他,與他同在,他就為我們撐腰,與我們同在(第 7 節):「在那幫助我的人中,有耶和華幫助我,為我伸冤;他就在幫助我的人中間,於他們,於我都是綽綽有餘,而若離開了他,我就不能幫助自己,也沒有任何人在世上能幫助我。同樣地(第 14 節),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就是說,我把他當成我的力量,我的詩歌(若沒有他,我就軟弱沮喪,而有了他,我就有力量行事,也有力量吃苦;我在他裡面得安慰,如同我的詩歌,我用我的詩歌來表達我的喜悅,安撫我的憂愁),於是就發現他果然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他的恩典使我的心堅固,他的安慰使我的心快樂。」神是我們的力量,也應該是我們的詩歌;他既在我們裡面動工,我們就應當把所有的頌讚和榮耀都歸給他。他的百姓有時把他當成力量,卻沒有當成詩歌,得了屬靈的扶持,卻得不著屬靈的喜樂。但倘若神又是力量,又是詩歌,我們就有充足的理由在他裡面誇耀;既然他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詩歌,他就不但是我們的救主,也是我們的拯救;他既是我們的力量,就保守我們得救,他既是我們的詩歌,就是我們得救的憑據和預示。
1欽定本將第 6 節中的「有耶和華幫助我」譯作:有耶和華在我一邊。
[2.] 他向仇敵誇勝。現在他可以向他們昂首:
第一,因為他堅信他們不能傷害他:神與我同在,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第 6 節)?他可以藐視他們,巋然不動。他們所能做的,不能超過神允許的範圍,不能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因為不能將我與神分開,並且所做的,神都要化為於我有益。仇敵不過是人,是被造的,能力有限,服在更大的權能之下,所以不必怕他。你是誰,竟怕那必死的人(以賽亞書 51:12)?使徒引用了這句話,且應用於所有的基督徒(希伯來書 13:6)。基督徒可以坦然地說,像大衛那樣坦然: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儘管來吧!
第二,因為他堅信最終必勝過他們:「我要看見那恨我的人遭報(第 7 節);我要看見他們害我的計謀被挫敗,我還要靠耶和華的名剿滅他們(第 10-12 節);我信靠耶和華的名,必剿滅他們,我要奉他的名攻擊他們,倚靠他的力量,仰望他的應許,定睛於他的榮耀,不倚賴自己,不報私仇。」他出去迎戰歌利亞時就是如此,乃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撒母耳記上 17:45)。大衛的話預表基督,他向黑暗權勢誇勝,剿滅他們,明顯給眾人看(歌羅西書 2:15)。
[3.]他誇耀,因他堅信他必得安慰,必得勝,必得著生命。
第一,安慰(第 15 節):在義人的帳棚裡,有歡呼拯救的聲音,尤其是在我的帳棚,我的家。義人在世的居所不過是帳棚,又卑微又不穩定,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希伯來書 13:14)。但即便是帳棚也安慰人心,勝過惡人住王宮,因為在信仰主導的家中:
1. 有救恩,不致遭害,有永遠救恩的憑據,救恩到了這家(路加福音 19:9)。
2. 既有救恩,就有歡呼的緣由,常以神為樂。聖潔的喜樂稱為歡呼拯救,因為其中大有喜樂的題材。
3. 既有歡呼,就必有歡呼的聲音,就是讚美和感謝的聲音。願我們懷著歡喜快樂的心事奉神,願我們家中天天都聽見歡呼的聲音,歸榮耀給神,並且彼此鼓勵。
第二,得勝: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第 15 節),耶和華的右手高舉(第 16 節);有人理解為:耶和華的右手將我高舉。神的右手既為他百姓施展大能,就必得勝。在神的大能面前,誰能站立得住呢?我們軟弱,做起事來小心翼翼,但神大有能力,為我們施展大能,滿有烈怒和決心;參考以賽亞書 63:5-6。神為他百姓動工,不只是力量,也滿有活力。神的右手若為我們救恩的緣故施展大能,我們就應當用讚美將他高舉。
第三,生命(第 17 節):「我必不致死,仇敵必不能置我於死地,我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我要活著見證神的慈愛和能力;我要傳揚他的作為,一輩子讚美他,以他為大,以他為我一生的目標。」注意:人生的最大意義在於傳揚神的作為,在於榮耀他,鼓勵別人事奉他,信靠他。大衛的子孫就是這樣誇勝,他所行的必能成就,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以賽亞書 53:10)。
大衛以神為誇耀;彌賽亞降為卑,又升為高
19-29。19 給我敞開義門;我要進去稱謝耶和華!20 這是耶和華的門;義人要進去!21 我要稱謝你,因為你已經應允我,又成了我的拯救!22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23 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24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25 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26 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27 耶和華是神;他光照了我們。理當用繩索把祭牲拴住,牽到壇角那裡。28 你是我的神,我要稱謝你!你是我的神,我要尊崇你!29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這是一段精彩的預言,關乎我們主耶穌降為卑、升為高、受苦並得榮耀。彼得引用這段經文,直接針對祭司長和文士,他們當中無人能反駁他(使徒行傳 4:11)。請注意看:
I。這段寶貴預言的序言(第 19-21 節)。
1. 詩人渴望進入神的聖所,在那裡稱頌他的榮耀,因他是奉耶和華的名來的(第 26 節):給我敞開義門。聖殿的門稱為義門,因為未受割禮的不得入內,外邦人不得靠近,在那裡所獻的祭稱為公義的祭(4:5)。若想在聖禮上與神相通,必須謙卑求神的允准。當義門向我們敞開,我們就要進去,只要蒙允准,就要進至聖所,要進去稱謝耶和華。進了神的門,理當稱謝他;要渴望進去,直到天堂的門向我們敞開,便可進去,住在天上神的家中,繼續不斷稱謝他。
2. 詩人見他蒙了允准(第 20
節):這是耶和華的門,是他所命定的門,義人要進去,仿佛他說:「你所叩的門,如今敞開了,歡迎你進來。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 7:7)。」有人將這裡的門理解為基督,我們通過他與神相通,讚美蒙悅納;他就是道路,若不藉著他,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 14:6),他是羊的門(約翰福音 10: 9);他是聖殿的門,義人藉著他,也唯有藉著他,才能進去,才能進入神的義,如 69:27 所表達的那樣1。關閉了許久、叩了許久的義門,如今終於打開,詩人見狀歡天喜地。3.他承諾要稱謝神的恩惠(第 21 節):我要稱謝你。人若遠遠望見基督的日子,就會看見為之稱謝神的緣由,因為他們在基督裡看見神垂聽了他們,垂聽了舊約聖徒關於彌賽亞到來的禱告,看見神成了他們的拯救。
II。這段預言本身(第 22-23 節)。也許這番話與大衛升為高有關;他是掃羅和他大臣所棄的石頭,卻因著神奇妙的作為,後來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但這主要指的是基督:
1. 關乎他降為卑。他乃是匠人所棄的石頭,是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但以理書 2:14)。他是石頭,不只是有力量,穩固堅硬,也有生命,建造靈殿;他又是寶貴的房角石(彼得前書 2:6),因為福音教會的根基必須是藍寶石(以賽亞書 54:11)。這石頭被匠人所棄,被猶太人的官長和百姓所棄(使徒行傳 4:8,10-11),他們拒絕承認他是石頭,應許中的彌賽亞;他們不願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他上面,不願與他連合;他們不願使用他,在建造過程中不用他,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使徒行傳 3:13),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約翰福音 19:15)。他們將這塊石頭踩在腳下,拋在城外垃圾堆裡;他們被這塊石頭所絆倒。他們想要基督蒙羞,實際上反倒是凡輕看他的都滅亡。凡拒絕基督的,都被神所拒絕。
2. 關乎他升為高。他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他升為高,達到了尊榮的頂點,超越萬有,萬有都歸於他。他是根基的角石,猶太人和外邦人在他裡面聯合,共同建造聖所。他是房角上最高的那塊石頭,房屋因他而建成;他高於一切,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希伯來書 12:2)。他自己卑微,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腓立比書 2:8-9);我們既順應神的意思,就當以他為我們盼望的根基,團結的中心,生活的目標。因我活著就是基督(腓立比書 1:21)。
3. 神的手在其中:這是耶和華所做的;此事源自耶和華,與耶和華同在;這是他永恆謀略的產物,是他所計畫的。主耶穌降為卑和升為高,都是神的作為;參考使徒行傳
2:23;
4: 27-28。是神差遣他,封上印;他所行的,從頭到尾都有神的手,自始至終都按父的旨意行,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基督的名稱為奇妙(以賽亞書 9:6),他所施行的拯救是神所有奇妙作為中最令人詫異的,就連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彼得前書 1:12),並且不斷希奇讚歎,直到永遠;我們更應當希奇讚歎,因我們所有的,都是因著他的救恩。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提摩太前書 3:16)!
III。因這預言所產生的喜樂和歡呼。
1. 願我們將這日當成節日,大大歡喜榮耀神(第 24 節):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整個福音時代都是悅納的時候,是拯救的日子(哥林多後書 6:2),乃是耶和華所定的;這是個連續不斷的節日,要歡喜持守。這也可理解為基督徒的安息日,我們在那日成為聖潔,紀念基督復活,被棄的石頭被高舉;所以:
(1)這是基督徒安息日的學說:乃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是精彩的日子,聖潔的日子,不一般的日子;是他為世人所定的,因而稱為主的日子,有他的像,他的號(馬太福音 22:20)。
(2)要在他的日子守安息日,做安息日的工: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不只是因日子而歡喜,就是神為我們定下這日子,也要因這日子的起因而歡喜,就是基督成了房角石。要因之歡喜,視作他的榮耀,也視作我們的福份。安息日必須是歡喜的日子,這樣才能活出天上的日子。我們所事奉的主何等良善,竟為我們的事奉專門定下一日,叫我們懷著聖潔的喜樂歡度這日。
2. 願我們懷著歡喜的心高喊和散那,來迎接並等候被高舉的救贖主(第 25-26 節)。
( 1 ) 願人都向他歡呼,仿佛君王加冕。願效忠於他的臣民都歡呼:耶和華啊,求你拯救!這好比「萬歲」的呼聲,表達內心的喜樂,目睹他登上王位,全然滿足於他的政權,並且熱愛他政府的利益和尊榮。和散那的意思是:求你拯救!
[1.]「耶和華啊,求你拯救我;願這位救主成為我的救主,因而也成為我的王;我願歸在他庇護之下,甘心當他的臣民。他的敵人就是我的敵人;耶和華啊,求你拯救我脫離他們。求你使我有份於他國度的繁榮。求你使我的靈魂亨通,並且健康,享受他的政權所帶來的平安和公義(參考詩篇 72:3)。求你使我勝過與靈魂爭戰的私欲(彼得前書 2:11),願神的恩典在我心裡勝了又要勝(啟示錄 6:2)。」
[2.]「耶和華啊,求你保護他,保護救主,求你使他在各樣事上亨通,使福音廣傳,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哥林多後書 10:4),使靈魂都歸向他。願他的名為聖,願他的國降臨,願他的旨意成全。」願人常常為他禱告(詩篇 72:15)。當主日,當我們在他國裡歡喜快樂之際,應當祈求他的國度發揚光大,堅立在魔鬼國度的廢墟上。基督公開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有許多人前來歡迎他(馬太福音 21:9):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耶穌王萬歲!願他作王,直到永遠。
( 2 ) 願祭司,就是耶和華的使者,在這節日各盡其職(第 26 節)。
[1.] 願他們稱頌這位王: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耶穌基督就是那要來的,那時他要來,將來他還要再來;參考啟示錄 1:8。他奉耶和華的名而來,使命從他而來,為他辦事,按他的意思行,尋求他的榮耀,所以我們要說:那要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要歡喜,因為他已經來了;我們要頌揚他,讚美他,尊崇他,永遠效忠於他,稱他為蒙福的耶穌,永遠蒙福(45:2)。我們要由衷歡迎他,要說:「請進來,你這蒙福的主,藉著你的恩典,你的靈,進來,我願全然交托,我願屬於你。」我們要祝福那些奉他名而來的忠心傳道人,因他的緣故接待他們;參考以賽亞書 52:7;約翰福音 13:20。我們要祈求他的教會壯大,得造就,隨時準備迎接他再來;當他說:是了,我必快來!我們便可說:我願你來(啟示錄 22:20)!
[2.] 願他們藉著禱告祝福眾人: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基督的傳道人不只是蒙允准祝福,也是奉命宣告祝福,奉他的名,為所有忠於他、真心愛他、真心愛他治理的臣民祝福;參考以弗所書
6:24。「我們堅信你在耶穌基督裡蒙福,也藉著他蒙福,因為他來就是要賜福給你。你從耶和華的殿中得福,就是說:你得著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 1:3),所以你理當稱頌那賜福給你的。」
3. 他為我們獻上贖罪祭,願我們以感謝為祭獻給他,歸榮耀給他(第 27 節)。這裡說的是:
( 1 )我們因著耶穌基督得享特權:耶和華是神,他賜給我們亮光2。神就是耶和華,他以這個名顯明自己,他所應許的,必然成就,他所開始的,必然完成(出埃及記 6:3)。他賜給我們亮光,意思是:他賜給我們知識,使我們認識他,明白他的意思。有人理解為:他光照了我們,恩待了我們,笑臉光照,使我們展望天上永遠的光,便得了歡喜快樂的緣由,就是光照進了靈魂。耶和華所定的日子帶來了光,乃是真光。
2欽定本將第 27 中的「他光照了我們」譯為:他賜給我們亮光。
(2)這特權所要求的責任:用繩索把祭牲拴住,且按律法所規定的,宰殺之後,把祭牲的血灑在壇角那裡;也可能當時的習慣是在作宰殺的準備工作時,先把祭牲拴在壇角(但在別處並未提及)。也可能這裡有特別的意義;我們感謝神救贖的大愛向他獻祭,所獻的就是我們自己,不是宰殺在壇上,而是活祭(羅馬書 12:1),拴在壇角,就是心裡滿有祈禱和讚美的靈祭,好比用繩索把祭牲拴在壇角,決不收回。
4. 詩人最後因神的恩典獻上自己的感謝,並且呼召別人與他一同感謝(第 28-29 節)。
(1)他自己稱頌神,在心中努力高舉他,也在別人心中努力高舉他,皆因神與他立約,皆因他在神裡面有份:「你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我所愛的,你認我,我也認你;我要尊崇你。」
(2)他希望周圍的人都感謝神,因這大好的消息關乎萬民,就是有一位救贖主,主基督。因著他的緣故,神善待世人,他的慈愛永遠長存。恩典的約在他裡面立定,在他裡面生效,成為永遠的約。本詩的結尾和開頭相同(第 1 節),因為神的榮耀是阿拉法,又是俄梅戛,是首先的,又是末後的。願他的名為聖,榮耀歸於他。這是關乎基督預言的恰到好處的收尾。眾天使因為人得蒙救贖就感謝神: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路加福音 2:14),而在地上有平安,所以我們要用和散那來回應,就如他們在天上回應一樣:因為基督在天上有和平,所以在至高之處有榮光(路加福音 19: 38)。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