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8, 2024

[撒母耳記下 ] 第二十四章 (全書完)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四章

我們在前章讀到大衛末了的話,那真是好,令人欽佩,本章我們讀到他末了的行為,卻不是最好的;不過他還是悔改了,改過自新,因而結局還是好的。這裡說的是:I。他犯了罪,出於內心的驕傲,數點百姓(第 1-9 節)。II。他認罪悔改(第 10 節)。III。刑罰因此臨到他(第 11-15 節)。IV。刑罰止息(第 16-17 節)。V。他築壇,象徵神與他和祂百姓和好(第 18-25 節)。

 

數點百姓(主前 1017 年)

1-91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2 大衛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從但直到別是巴,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3 約押對王說:「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神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得見。我主我王何必喜悅行這事呢?」4 但王的命令勝過約押和眾軍長。約押和眾軍長就從王面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百姓。5 他們過了約旦河,在迦得穀中、城的右邊亞羅珥安營,與雅謝相對,6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繞到西頓,7 來到泰爾的保障,並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又到猶大南方的別是巴。8 他們走遍全地,過了九個月零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9約押將百姓的總數奏告於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萬;猶大有五十萬。

 

這裡說的是:

I。大衛吩咐約押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第 1-2 節)。這裡有兩點似乎有些奇怪:

1。這居然算是犯罪。數點百姓有什麼害處呢?為何摩西兩次數點,都不算犯罪?統計人數不是君王國策的一部份嗎?當牧人的豈能不知自己羊群的數目?凡屬大衛子孫的,他豈不都能一一稱其名嗎?統計人數豈不是大有好處嗎?他如此行,有何禍患可言?答案:這一定是犯罪,並且是大罪,但錯在哪裡卻眾說紛紜。

1)有人覺得他錯在數點了二十歲以下還沒有足夠身量和力氣拿武器的人,這個數目沒有記錄下來,因為不合乎律法(歷代志上 2723-24)。

2)也有人覺得他錯在沒有徵收那半舍客勒,每次數點,都要徵收半舍客勒為聖所使用,作為生命的贖價(出埃及記 3012)。

( 3 ) 也有人覺得他數點人數,是想向他們徵稅,入自己的庫;知道了人數,便知要征多少稅。但這些都不像是真的,大衛也從不徵稅。

4)有人說他的錯在於他如此行,並不是神所吩咐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這是無端自找麻煩,也是給百姓找麻煩。

5)有人覺得這是干犯了神曾給亞伯拉罕的古老應許,就是他的後裔要像海邊的沙那樣多;數點人數有點不信那應許的意思,或者故意顯得這應許尚未完全實現。神說過不能數的,他偏要數。人若想要證明神的話是錯的,那就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6)數點百姓最糟糕的,在於大衛如此行,是出於心中的驕傲;希西家把自己的財寶拿出來給使者看,所犯的罪相同。

[1.] 這是自高自大,以為統領這麼多人;人數加增,本當完全歸功於神的祝福,他卻以為是自己的功勞。

[2.] 這是自恃有力量。在列邦公佈百姓人數,以為顯得更強大,打起仗來,必能率領大軍攻克敵軍,而不是信靠神。神判斷罪孽不同於我們。在我們看來無害的,至少害處不大,在神眼中可能是大罪;祂看人的出發點,祂鑒察人心,鑒察人心中的動機。但我們堅信祂的判斷都按真理。

2. 這裡所說此事的緣由更加奇怪(第 1 節)。 耶 和 華 向 以 色 列 人 發 怒 ,這不奇怪。神發怒乃是情理之中。以色列人在大衛治理下享福,卻不感恩,竟受人蠱惑,先是支持押沙龍,後又支持示巴。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因為平安富足,便自以為穩妥,放縱情慾,因而神向他們發怒。但令人不解的是,祂在怒中,竟然 激 動 大 衛 去 數 點 百 姓 。我們堅信神不可能叫人犯罪,祂從不試探人;經上說是 撒 但 激 動 大 衛 數  點 以 色 列 民 (歷代志上 121)。撒但作為仇敵,把犯罪的念頭放進猶大的心裡,使他出賣基督。神作為公義的審判者,允許這樣的事,意在藉著大衛犯罪,刑罰以色列其它的罪;大衛若不犯罪,神當然也能刑罰以色列民。但正如他先前因為掃羅犯罪而降饑荒,如今他也因為大衛犯罪而降瘟疫,好叫當王的從這些例子學功課,日後見神的審判臨到,就當警醒,看是否自己犯罪所致,並且及時悔改,改過自新,乃至帶動國民也改過自新;百姓也可從中學功課,為掌權的禱告,求神保守他們遠離罪孽,因為君王若犯罪,全國也跟著受擊打。

II。約押不同意大衛的命令。就連他都看出這其中有大衛的愚昧和虛榮。他注意到大衛並沒有解釋為何數點,只說:你去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於是約押試圖消除他的驕傲,並且語氣畢恭畢敬,與他在押沙龍死後試圖消除他情緒時的語氣完全不同;那時他的言語魯莽驕橫(19 5-7),這次則和他的身份比較相稱: 願 耶 和 華 你 的 神 再 加 增 百 倍 (第 3 節)。如今不需要徵稅,不需要徵召軍士,也不需要發放什麼。人人安居樂業;約押盼望百姓人數加增,盼望王雖年邁,也可活著看見他們加增,便心滿意足。我 主 我 王 何 必 喜 悅 行 這 事 呢 ? 這樣行有必要嗎?常言道:任憑窮人數羊群。大衛一向以神為樂,操練敬虔,如今年邁,理當摒棄幼稚想法,為何要喜悅(他用這個詞是客氣的,其實他的意思是驕傲)這種性質的事呢?注意:許多事本身不是罪,只因過份喜悅,才成為罪。約押意識到大衛虛榮,但大衛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如果我們的所言所行有什麼驕傲或虛榮,若能得一朋友誠實批評,那真是好事,因為我們經常無意間驕傲虛榮。

III。王命還是執行了。 王 的 命 令 勝 過 約 押 (第 4 節)。他一定要數點,約押就不好說什麼,免得別人以為他在王的事上不願盡心。大人物身邊有人協助作壞事,實在是不幸。約押奉命,不情不願地執行這令人不快的任務,並有眾軍長協助。他們從東邊最偏遠的地區開始,就是約旦河對岸(第 5 節),又到北邊的但(第 6 節),再往東邊的泰爾,再往南邊的別是巴(第 7 節)。數點人數花了九個月,在國中造成了很多麻煩和驚擾(第 8 節),最後將總數呈給耶路撒冷的王(第9 節)。這裡沒有說這些資料是否合乎大衛的期望,也沒有說他的虛榮是滿足還是打消。人數是很多,但也許不如他想像的那樣多。他們在迦南人數增長不如在埃及,只比四百年前在約書亞帶領下進迦南的時候多出一倍多;不過這表明迦南地十分富饒,這彈丸之地居然能養活幾百萬人。

 

因數點百姓而受刑罰(主前 1017 年)

10-1710 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11 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迦得,就是大衛的先見,說:12「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有三樣災,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與你。』」13 於是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願意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是在你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是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現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覆那差我來的。」14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15 於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人,自早晨到所定的時候;從但直到別是巴,民間死了七萬人。16 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滅城的時候,耶和華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民的天使說:「夠了!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那裡。17 大衛看見滅民的天使,就禱告耶和華說:「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做了甚麼呢?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

 

這裡說的是大衛認罪悔改,卻還是受到了刑罰;神後悔,不再降災,令大衛更加懊悔。I。大衛回顧數點百姓一事,心中後悔,並且認罪。大衛在數點人數的九個月裡,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犯罪,不然定會收回成命;一旦數點完畢,結果擺在他面前,那天夜裡他卻幡然猛醒,還沒來得及大大高興一番,就已感覺到痛,還沒來得及大大滿足,內心已是苦膽;罪惡感令他高興不起來(第 10 節)。

1. 他意識到自己犯了罪:先知還未來見他,他就已心中自責(我覺得第 11 節不應該翻成因為1,應該翻成正當大衛早晨起來,原文如此),良心向他表明此事的惡,原先以為無害,現在顯出罪來,並且此罪極大。他回想起來十分後悔,心中自責。注意:人若犯了罪,若能心中自責,便是好事,表示裡面還有恩德的原則,是向悔改自新邁出可喜的一步。

2. 他向神認罪,迫切請求饒恕。

1)他承認犯了罪,犯了大罪,儘管在別人眼裡這似乎根本不是罪,或只是小罪。凡是真心悔改的,良心溫順清醒的,都能看到罪之惡,別人看不到。

2)他承認所行的乃是愚昧,甚是愚昧,因為那是出於內心的驕傲;因人數眾多而驕傲,那是愚昧,因為這些都是神的百姓,不是他的百姓;即便人多,神也可很快使他們減少。

3)他呼求神寬恕他:耶和華啊,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便可憑信心求神赦免我們的罪(約翰一書 19),只要我們真心悔改,摒棄罪孽,神便藉著赦罪之恩,除去我們的罪。

1欽定本將第 11 節上半句譯為:因為大衛早晨起來。

II。大衛因為這罪,受了公義而又有必要的管教。他在罪惡感的折磨下,整夜輾轉不能入睡,全身的骨頭不得安歇,於是早晨起來,預備領受神的不悅,或打算和他的先見迦得談論此事。迦得稱作他的先見,因為他常在左右,在神的事上開導他,是他的知己和謀士;但神引導先知迦得把當說的話告訴大衛(第 11 節):

1. 有三件事非做不可:

1)大衛因為犯錯,必須受管教。此罪甚大,虧缺了神的榮耀,不可不罰,連大衛自己都這樣想。神所恨惡的七樣中,驕傲列在第一(箴言 617)。注意:真心認罪悔改而又蒙赦免的,往往在今世仍要受擊打。

2)所受的責罰必須和所犯的罪相稱。他因為人數多而驕傲,所受的管教就必須導致人數減少。注意:我們所引以為傲的東西,公義的神或挪去,或將之變為苦澀,或使之成為刑罰。

3)這刑罰必須由百姓一同擔當,因為神向以色列人發怒(第 1 節)。雖然打開水閘的是大衛犯罪,但匯成洪水的卻是百姓的罪孽。

2. 至於所要遭受的刑罰:

( 1 ) 神要大衛自己挑選管教的杖(第 12-13 節)。天父必須管教他,但為了表示祂很不情願管教他,就讓大衛自己在三樣災禍中選一樣:戰爭,饑荒和瘟疫,任何一樣都會大大削弱減少國民。神讓他自己選,其用意是:

[1.] 叫他為罪的緣故更為謙卑,想到每樣刑罰都格外可怕,就意識到自己的罪格外嚴重。

[2.] 譴責他自以為掌管全以色列就得意洋洋。他如此偉大,也許開始覺得自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神說:那好,這三樣,你要哪一樣?比較耶利米書 3417:看哪!我向你們宣告一樣自由,大衛的自由居然是刀劍、饑荒和瘟疫;再比較耶利米書 152:定為死亡的,必致死亡。

[3.] 叫他在管教之下稍得安慰,讓他知道神沒有將他全然丟棄,仍向他透露秘密,雖擊打他,仍考慮到他的軟弱,考慮到他的承受力。

[4.] 叫他更好地忍耐,因這杖是自己選的。先知吩咐他要揣摩思想,他好回覆那差他來的。注意:傳道人乃是神所差遣來的,他們的使命,將來都要交帳。所以我們都要好好思想如何回覆,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希伯來書 1317)。

( 2 ) 大衛只拒絕了刀劍的刑罰,另外兩樣則任由神來決定,但他還是暗示要選瘟疫(第 14節):我甚為難;他真該為難,恐懼、陷坑、網羅都臨近他,躲過一樣,躲不過另一樣(耶利米書 4843-44)。注意:罪孽使人為難;智慧良善的人常常因為自己的愚昧而憂心。

[1.] 他祈求不要落在人的手裡。無論如何,我不願在敵人面前逃跑三個月;這將使大衛得勝的榮耀盡都蒙羞,給神和以色列的仇敵有機可乘,耀武揚威;參考申命記 3226-27他們都是蛇蠍心腸,三個月內給國家造成的傷害,許多年都修復不了。

[2.] 他拜伏在神的面前: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祂有豐盛的憐憫。世人乃是神的手(詩篇 1714 如此說2,是神所差遣的刀),但有些刑罰更直接來自神,而不是來自人,譬如饑荒和瘟疫,大衛任由神在其中選一樣作為責罰,神選擇了持續最短的,為的是快快見證祂與他們和好。不過有人覺得大衛這句話,意在暗示他選擇瘟疫。當時的饑荒尚未過去,因為基遍人的事,全地受擊打已經三年,所以他說:我不願被那根杖所擊打,因那也會成為鄰國的笑柄(經上曾提到饑荒的譏誚;以西結書 3630);如果以色列民不得不減少,那我就選擇瘟疫,因為那是落在耶和華的手裡。瘟疫往往出自神貼身使者的手,就是天使,埃及滅長子之災就是如此。這樣的災禍襲來,大衛和自己家人乃至最卑微的臣民,都是機會均等,不同於饑荒和刀劍;大衛既深切意識到自己的罪,於是就選擇瘟疫。刀劍和饑荒或吞滅這人,或吞滅那人,但滅命的天使想必是拔刀對準在神眼中罪惡最大的人。瘟疫持續時間最短,他很懼怕在神忿怒之下遲遲脫不了身。使徒曾說: 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希伯來書 1031)!那是對死不悔改、自絕於神之憐憫的罪人而言。但大衛已經悔改,便敢於將自己交在神手裡,深知神有豐盛的憐憫。義人即便在神的忿怒之下,也不會對神心生歧見。祂雖殺我,我仍要信靠他3(約伯記 1315)。

( 3 ) 於是就有瘟疫襲來(第 15 節),其範圍從但直到別是巴,從王國的一頭直到另一頭,表示這場瘟疫直接出自神的手,不是自然產生。大衛所選的果然發生,他遭難乃是神蹟,不是普通原因。瘟疫時長從早晨(就是大衛作出選擇的那天早晨)到所定的時候,就是第三日(普爾先生如此說),也可能按派翠克主教和其他人的說法,只到第一日的晚上,獻晚祭的時候;他們計算這場瘟疫持續了九個小時,神憐憫大衛,縮短了先前提到的時間。瘟疫的後果極其嚴重。短短幾個小時,民間死了七萬人。以色列全地想必一片哀嚎,堪比埃及長子被殺的那天!但埃及事件發生在半夜,這次則是在白天;參考詩篇 916。可見天使,一旦得了神的使命,或拯救或毀滅,其能力何其大!約押握筆行走九個月,天使握刀行走只需九個小時,就走遍以色列全地各個角落。神叫最驕傲的罪人謙卑下來,真是輕而易舉;我們真是每日都離不開神的忍耐。大衛犯奸淫,當時的刑罰只是一個嬰孩死亡,但他犯驕傲罪,居然有數萬人死去,說明神極其恨惡驕傲。被殺人數幾乎達到了半個十分之一,七萬人大約是總數的二十分之一。想必大衛因懼怕神,肉就發抖,也怕他的判語(詩篇 119120)。

2 欽定本將詩篇 1714 中「求你用手救我脫離世人」譯為「求你救我脫離世人,他們是你的手」。

3 欽定本將約伯記 1315 上半句譯為:他雖殺我,我仍要信靠他。

III。災禍開始臨到耶路撒冷,神施恩減刑(第 16 節): 天 使 向 耶 路 撒 冷 伸 手 ,像是要大大降災,超過其它地區,甚至要滅城。全國都喝了苦杯,耶路撒冷必須喝爵。這裡似乎是數點人數的最後一站,因而受災也留到最後;也許耶路撒冷的惡比別處更多,更驕傲(這次所刑罰的罪就是驕傲),所以滅命天使的手伸出來;就在這時,耶和華後悔,就不降這災了,不是改變主意,而是改變方法;他吩咐滅民的天使說:「 夠 了 , 住 手 吧 !」憐憫向審判誇勝(雅各書 213)。耶路撒冷被放過,是為了約櫃的緣故,因為這是神所揀選要立名的所在。由此可見神十分願意饒恕,極不情願刑罰;願我們受鼓舞,在祂施行審判的路上藉著悔改迎上去。此事發生在摩利亞山上。萊福特博士注釋道,亞伯拉罕就在這裡得了天上的撤銷令,收手沒有殺兒子;這位天使也得了撤銷令,收手沒有毀滅耶路撒冷。我們早已丟棄了自己的生命,如今得以存留,免受滅命天使的手,乃是因為那至大祭牲的緣故。

IV。大衛見狀再次認罪悔改(第 17 節)。他看見了天使(神在此時開了他的眼),看見他伸出刀劍來,正要毀滅,手握髮火焰的劍,聽到住手的吩咐就收刀入鞘;他看到這一切就說,不是向天使說(他知道不該當著主人的面對僕役說話,不該把造物主當得的榮耀歸給被造物),而是對耶和華說:我犯了罪。注意:凡是真心悔改的,看見神赦免饒恕的恩典越多,就越謙卑認罪,越痛下決心抵擋罪孽,在神赦免他們的時候自覺抱愧(以西結書 1663)。請注意看:

1. 他認罪,仿佛認錯再多也不嫌多:我犯了罪,行了惡;犯罪的是我,請降災在我身上。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是我犯了罪,請讓我受罰。他甘願因自己的罪孽受罰,儘管他的價值超過萬人。

2. 他為百姓代求,百姓受苦哀慟,令他心碎耳鳴:這群羊做了什麼呢?做了什麼!是他們犯罪惹怒了神,神才任憑大衛犯錯;但他正如懺悔之人,對自己從嚴,對別人從寬。神的審判一旦臨到,大多數人只會怪別人,只顧自己逃脫,不顧別人倒下。但大衛不同,他具有懺悔的心志,一心為民的心志。願我們想起主耶穌的恩典,祂為了我們的罪捨己,甘願讓神的手擊打祂,叫我們逃脫。牧人受擊打,好叫羊群得赦免。

 

瘟疫除去(主前 1017 年)

18-2518 當日,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大衛就照著迦得奉耶和華名所說的話上去了。20 亞勞拿觀看,見王和他臣僕前來,就迎接出去,臉伏于地,向王下拜,21 說:「我主我王為何來到僕人這裡呢?」大衛說:「我要買你這禾場,為耶和華築一座壇,使民間的瘟疫止住。」22 亞勞拿對大衛說:「我主我王,你喜悅用甚 麼,就拿去獻祭。看哪,這裡有牛可以作燔祭,有打糧的器具和套牛的軛可以當柴燒。23 王啊,這一切,我亞勞拿都奉給你」;又對王說:「願耶和華―你的神悅納你。」24 王對亞勞拿說:「不然。我必要按著價值向你買;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獻給耶和華―我的神。」大衛就用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了那禾場與牛。25 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如此,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

 

這裡說的是:

I。大衛得了吩咐,要在他看見天使的地方築壇(第 18 節)。這是向大衛表示:

1. 因他多次順服謙卑,神如今已經與他全然和好,因為耶和華若要殺他,必不從他手裡收納燔祭和素祭(士師記 1323),當然也不會吩咐他築壇。神鼓勵我們向他獻靈祭,這是安慰人心的證明,表示祂與我們和好。

2. 神藉著祭物與罪人和好,不是別的,乃是藉著基督那至大的贖罪祭,律法祭祀都是預表。滅命天使奉命住手,乃是為了祂的緣故。

3. 神若施恩止住刑罰,我們理當感謝讚美。這壇乃是為了獻感恩祭。參考以賽亞書 121

II。為了築壇的緣故,大衛花錢買那塊地。原主人似乎是個耶布斯人,名叫亞勞拿;他雖生來是個外邦人,但想必他皈依了猶太信仰,因而不但被准許住在以色列人中間,還在城裡擁有一塊地(利未記 2529-30)。這塊地是個禾場,乃是卑微的所在,卻得了尊榮;是勞苦的所在,所以得尊榮。

1. 大衛親自去和主人談條件。可見他處事公平,地主雖是外邦人,他乃是一國之君,又得了神的明確指示要在此築壇,但他不直接徵用這地,而是開價購買。神恨惡把擄物當作燔祭1(以賽亞書 618)。又可見他極其謙卑,沒有一點架子;他雖是王,卻是個懺悔之人,所以他為了表示謙卑,並不打發人去傳喚亞勞拿,也不打發別人與他商議,而是親自前來(第 19 節),雖看上去有損身價,實際上尊榮一點不減。亞勞拿見到他,便臉伏於地,向王下拜(第 20 節)。大人物謙卑,別人不但不會輕看,反倒更加尊敬。

2. 亞勞拿一旦明白他的意圖(第 21 節),便願意慷慨相贈,不但給地築壇,還為他提供獻燔祭用的牛,和獻祭所需要的一切器具(第 22 節),並且全部免費贈送,還加上良好的祝願:願耶和華你的神悅納你!他如此行:

1)因為他產業大,心胸寬廣。他贈送起來像王一般2(第 23 節),雖是個普通臣民,卻有王者的心胸。希伯來原文作:他奉送,乃是王贈送給王,因而有人覺得亞勞拿曾在此地作耶布斯人的王,或者是耶布斯人的王族後代,只是當時已歸順大衛。

2)因為他極其尊重大衛;大衛雖征服了他的民,但他佩服大衛的個人品德,為他效力再多也不嫌多。

3)因為他愛以色列,迫切渴望瘟疫止住;如今他的禾場有幸成為瘟疫止住的所在,他就甘願將這一切都奉送給大衛。

3. 大衛決意按足價支付,便把價銀給了他(第 24 節)。兩顆慷慨的心在此相遇。亞勞拿很願意奉送,大衛卻決意要購買,並且他有很好的理由:他不願把免費的東西奉獻給神。虔誠的耶布斯人如此慷慨,他不願占他的便宜。他感謝他的好意,但還是用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了那禾場和牛,後來又付了六百舍客勒金子購買附近的地,預備建造聖殿。注意:只顧占便宜,只顧自己輕省,見不必出力出錢就暗喜,這樣的人不知道何為信仰。我們的錢財有何益處,不就是用來榮耀神的嗎?還有更美的用途嗎?

III。大衛築了壇,並在其上按規矩獻祭(第 25 節),獻燔祭榮耀神行使公義,又獻平安祭榮耀祂施恩,及時止住災禍。神由此表示(想必有火從天降下,吞滅祭物)祂垂聽國民所求的,施恩止住瘟疫,並表明祂與王和百姓和好。基督是我們的祭壇,也是我們的祭物;唯有在祂裡面,我們才能得著神的恩惠,脫離祂的忿怒,脫離祂的刀劍,脫離那把守生命樹道路的基路伯手中發火焰的劍(創世記 324)。(全書完)

 

1 欽定本將以賽亞書 618 上半句譯為:神恨惡把擄物當作燔祭。

2 欽定本將第 23 節中的「王啊,這一切,我亞勞拿都奉給你」譯為「亞勞拿像王一般,將這一切都奉給王」。

----------------------------------------------------------------------------------

第二十四章英文原文


[撒母耳記下 ] 第二十三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三章



筆者開始接近大衛統治的尾聲,便在此給我們講述:I。大衛受感留下遺言,關乎前章結尾時提到的那要存到永遠的後裔(第 1-7 節)。II。他手下的高官,特別是打仗的勇士,前三個(第 8-17節),後三個中的兩個(第 18-23 節),然後是三十個(第 24-39 節)。

 

大衛末了的話(主前 1015 年)

1-71 以下是大衛末了的話。耶西的兒子大衛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說:2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祂的話在我口中。3 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說: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4 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5 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祂豈不為我成就嗎?6 但匪類都必像荊棘被丟棄;人不敢用手拿它;7 拿它的人必帶鐵器和槍桿,終久它必被火焚燒。

 

這裡說的是大衛王的臨終遺言,應該算是遺囑的附錄,因他已確立將王冠傳與所羅門,將財富用於將要興建的殿。偉大而良善之人的遺言往往特別值得紀念。大衛這些話早已寫了下來,或出現在他的詩篇裡(好比前章的詩歌),或出現在他作王的史記中。尤其是第 5 節的話,前面雖曾記載過,但想必他經常重溫,即便快要咽氣了,仍在重複,以此安慰自己,所以稱為他末了的話。我們若見死亡將近,就應當用自己末了的話來榮耀神,造就身邊的人。唯願那些長期經歷神的良善和智慧之樂的,在即將走完人生道路時,能將自己的經歷記下來,見證應許的真實性。我們見過雅各和摩西的遺言,這裡是大衛的遺言;這些遺言都是留給後世的遺產。這裡告訴我們:

I。這是誰的遺囑。可能這像往常一樣,是立遺囑人自己寫的,也可能這是本書筆者所寫(第 1 節):

1. 說他出身寒微:耶西的兒子。人若升為高,成了房角石,理當多想想自己被鑿而出的磐石(以賽亞書 511),要常被提醒,也要自我提醒。

2. 說他升為高:得居高位,蒙神恩待,要作大事,興起作王,坐在列邦之上,又作為先知,洞悉將來;

1)因為他是雅各神所膏的,在屬神百姓的社會利益、國家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發揮作用。

2)因為他作以色列的美歌者,在他們的信仰操練方面發揮作用。他寫詩篇,定曲調,指定歌唱者和樂器,大大激發並推動義人的敬拜。注意:唱詩是甜美的聖禮,符合歡喜讚美神之人的心意。大衛乃是美歌者,這點算為他得居高位的尊榮,就是說他之所以偉大,不只是因為他是雅各神所膏的,也因為他是作美歌者。注意:若能在教會敬拜活動中發揮作用,推動禱告和讚美的蒙福之工,那就是得居高位。請注意看:大衛是王,乃是為雅各當王;他是美歌者,乃是為以色列作歌。注意: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哥林多前書 127),所以,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 410)。

II。主旨是什麼:形容他與神相通的經歷。請注意看:

1. 神在他作王的事上引導他,鼓勵他,這些對他的後繼同樣有意義。虔誠人想起神所說的,回想起祂的話來,並在腦海中不斷重溫,便覺甘甜。正所謂,神說一次,大衛聽兩次,聽多次(詩篇 6211)。這裡可見:

( 1 ) 是誰在說話: 耶 和 華 的 靈 , 以 色 列 的 神 , 以 色 列 的 磐 石 ,有人覺得這裡暗示三位一體的神: 以 色 列 的 神 為聖父, 以 色 列 的 磐 石 為聖子,加上來自聖父和聖子的聖靈,藉著眾先知說話,這裡有且藉著大衛說話,神的話不只是在他心裡,也在他口中,叫別人得益處。大衛在此聲稱他受神的靈感動,無論是他的詩篇,還是他說的這番話,都是 耶 和 華 的 靈 藉 著 他 說 話 。他和別的聖者一樣,都是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得後書 121),寫出神的話來。這使詩篇這卷書大得尊榮,值得我們在靈修中多多使用,因為這些都是聖靈所教導的話。

( 2 ) 說了些什麼:這裡似乎有神的靈藉著大衛說話,包括他所有的詩篇,也有以色列的磐石告訴大衛的話,關乎他自己和他的家人。但願傳道人都能明白,神既藉著他們向別人說話,他們就應當留心神向他們說話。專職教導人盡本份的,自己應當學會盡本份。這裡所說的(第 3-4 節):

 [1.] 可理解為針對大衛和他的王室成員。倘若這樣理解,那就是:

第一,囑咐他們掌權者的本份。神要向一個王說話,不會恭維他官高爵顯,而是要求他盡本份。我們常說王所當行的,這裡就是王所當行的:以公義治理人民,敬畏神執掌權柄;各地官員也當如此盡各自的本份。當官的應當牢記,他們所治理的是人,不是隨意奴役虐待的獸,而是與他們具有同等級別的有理性的人。所治理的人有自身的愚蒙和軟弱,應當包容。他們治理人民,但卻是在神之下治理人民,也是替神治理人民;因此:

1) 要以公義治理人民,對所治理的人要公義,保障他們的權利和財產,在人與人之間也要公義,行使權柄為受害的伸冤;參考申命記 116-17。不但自己不能傷害人,也不能允許別人傷害人。

2) 要敬畏神執掌權柄,就是說要有敬畏神的心,在實際生活中受約束,避免一切不義欺壓人的舉動。尼希米就是如此(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尼希米記 515),約瑟也是如此(創世記 4318)。他們還要在所治理的人當中推廣敬畏神的心。掌權的應當謹守十條誡命的上下兩個部份,既要捍衛敬虔,也要捍衛誠信。

第二,應許他們若能盡此本份,就必興旺。凡是敬畏神執掌權柄的,必像日出的晨光(第 4 節)。光是佳美的,是可悅的(傳道書 117),人若盡自己本份,便得安慰,他的喜樂便可見證他的良心。光是明亮的,好王也是輝煌的,他的公義和虔誠就是榮耀。光是一種祝福,百姓最大最廣的祝福,莫過於君王敬畏神執掌權柄。掃羅以後的大衛政權好比黑夜以後的晨光,最受歡迎(詩篇 753),漸漸加增,越來越明亮,直到正午;好的政權就是這樣光輝四射。這也可比作大地長出為人效力的嫩草,帶來豐收的祝福;參考詩篇 72616,那裡也是大衛的臨終遺言,似乎和這裡所記的相關。

[2.]也可應用於基督,大衛的子孫;這樣一來,這番話就是一個預言,原文也支持這樣的理解:在人間必有一王,或作必有一王治理人民,祂是公義的,敬畏神執掌權柄,就是按父神的意思規範信仰和敬拜事宜;並且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因祂是世上的光,又像嫩草,因祂是耶和華發生的苗,地的出產(以賽亞書 42);參考以賽亞書 111-5321-2;詩篇 722。神藉著祂的靈,使大衛預見到這些,便在諸多家庭災禍中得安慰,不致悲觀地以為自己的後裔要敗亡。

2. 他因神所說的話大得安慰,並且他的回應說明他虔誠默想神的話(第 5 節)。這有點像他在另一個場合下的默想(718 等)。那段默想發生在以色列的磐石向他說話以前,這段則是神的靈藉著他說話,是他信心的最佳表白,是他盼望永約的最佳表白。(1)雖有困難:雖然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雖然他沒有令其增長1。大衛家和神的關係不像第 3-4 節所形容的那樣,不如他所願,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幸福;他在世時已並非如此,他預見到死後也並非如此;後代雖有這樣的先祖,但不會像別人所期望的那樣虔誠,那樣興旺。

[1.] 在神面前並非如此。注意: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在神面前是什麼樣的人,就是什麼樣的人。大衛滿心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在神面前行正的事,以誠實待他,為祂大發熱心。但敬虔父母的兒女往往不如人願,不那麼聖潔,不那麼幸福。我們必須明白,敗壞是遺傳的,恩德卻不遺傳;快跑的未必能贏(傳道書 911),但神所賜的靈沒有限量。

[2.] 沒有令其增長,論人數論權柄,都沒有增長;家族增長與否,全在乎神(詩篇 10741)。義人見家庭凋零,往往悲觀。大衛的家預表基督教會,教會就是祂的家(希伯來書 33)。即便教會在神面前並非如此,不如我們所願,即便教會由於錯誤和敗壞的緣故,衰微,受苦,蒙羞,軟弱,甚至行將熄滅,但神已和教會的頭立約,就是大衛的子孫,必為他保守後裔,乃至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的家。神和他的約必堅立(以賽亞書 5310-12);我們的救主在受難時以此得安慰。

2)必有安慰: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神的兒女無論因何緣由擔心,總能得到這樣或那樣的安慰來加以平衡(哥林多後書 48-9),這位詩人的經歷最能說明問題;這可以理解為:

[1.] 神與大衛和他後裔所立的王約(詩篇 13211-12)。

[2.] 但我們應當看得更遠,看到神與所有信徒所立的恩典之約,就是神要在基督裡作他們的神;這也是王約所代表的,因而聖約的應許也稱為大衛那可靠的恩典(以賽亞書 553)。唯有這個約才是永約,大衛在詩篇很多地方清楚談到基督和福音恩典,決不可能在臨終遺言忘記這點。神在耶穌基督裡和我們立了恩典之約,這裡告訴我們:第一,這約是永遠的,約的設計和謀略是自有的,約的延續和結果是永有的。第二,這約是有序的2,凡事井然有序,要彰顯神的榮耀和中保的尊榮,也為了信徒的聖潔和安慰。這約有序,因為約中所要求的也都是所應許的,並非一旦干犯,就把我們摒棄在聖約之外,也因為我們的救恩不由我們保管,而是由中保保管。第三,這約是堅穩的,因為有序,所以堅穩;所賜的聖約乃為堅穩,所應許的恩典也堅穩,只要滿足條件。具體應用在真信徒身上堅穩,對一切後裔也都堅穩。第四,這約關乎我們的一切救恩。除此以外,別無拯救,乃是充足的,是我們得救的唯一倚靠。第五,所以說這約是我們一切所想望的。願我在這約中有份,在約的應許中有份,我就心滿意足,別無他求。

1欽定本將第 5 節中最後的短句「他豈不為我成就嗎」譯為「雖然他沒有令其增長」。

3. 宣告匪類的下場(第 6-7 節)。

1)他們必像荊棘被丟棄,被拒絕,被拋棄。他們像荊棘,一點都摸不得,十分衝動憤怒,通達誠實的批評不起作用,不得不用公義的律法和刀劍來約束他們(詩篇 329);

2)他們最後也必像荊棘,在一處被火全然燒盡(希伯來書 68)。

[1.] 這是要引導掌權者善用自己的權柄,懲罰並制止作惡,丟棄匪類;參考詩篇 1018

[2.] 這也是告誡掌權者,特別是告誡大衛的兒子和後繼,確保自己不要淪為匪類(他們當中很多人果然淪為匪類),如若不然,尊貴地位也好,與大衛的關係也好,都不能確保他們不被神公義的審判所丟棄。人管不住他們,神管得住。

[3.] 這也是預言一切頑固與基督國度為敵的,都必滅亡。有外在的敵人,公然抵擋,公然爭鬥,也有內在的敵人,暗中背叛,弄虛作假;兩者都是匪類,都是那惡者之子,蛇的後裔;兩者都是荊棘,都傷人,都煩人;兩者都要被丟棄;他們雖然敵視,基督仍要建立祂的國,祂必勇往直前,將其焚燒(以賽亞書 274),必在所定的日子賜平安給祂的教會,不再有刺人的荊棘,傷人的蒺藜(以西結書 2824)。凡不願悔改、不願歸榮耀給神的,必在審判的日子(迦勒底譯本提到這點),在無盡的火中燒滅。參考路加福音 1927

2欽定本將第 5 節中的「這約凡事堅穩」譯為「這約凡事有序堅穩」。

 

大衛的勇士(主前 1054 年)

8-398 大衛勇士的名字記在下面:他革捫人約設·巴設,又稱伊斯尼人亞底挪,他是軍長的統領,一時擊殺了八百人。9 其次是亞合人朵多的兒子以利亞撒。從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著上去,有跟隨大衛的三個勇士向非利士人罵陣,其中有以利亞撒。10 他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眾民在以利亞撒後頭專奪財物。11其次是哈拉人亞基的兒子沙瑪。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塊長滿紅豆的田裡,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12 沙瑪卻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 勝。13 收割的時候,有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兵在利乏音谷安營。14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恒。15 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恒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16 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恒城門旁的井裡打 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17 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做的事。18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他舉槍殺了三百人,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19 他在這三個勇士裡是最尊貴的,所以作他們的首領,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20 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子,21 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埃及人手裡拿著槍,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 去,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22 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個勇士裡得了名。23 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大衛立他作護衛長。24 三十個勇士裡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兒子伊勒哈難,25 哈律人沙瑪,哈律人以利 加,26 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亞人益吉的兒子以拉,27 亞拿突人亞比以謝,戶沙人米本乃,28 亞合人撒們,尼陀法人瑪哈萊,29 尼陀法人巴拿的兒子希立,便雅憫族、基比亞人利拜的兒子以太,30 比拉頓人比拿雅,迦實溪人希太,31 伯亞拉巴人亞比亞本,巴魯米人押斯瑪弗,32 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兒子中的約拿單,33 哈拉人沙瑪,哈拉人沙拉的兒子亞希暗,34 瑪迦人亞哈拜的兒子以利法列,基羅人亞希多弗的兒子以連,35 迦密人希斯萊,亞巴人帕萊,36 瑣巴人拿單的兒子以甲,迦得人巴尼,37 亞捫人洗勒,比錄人拿哈萊(是給洗魯雅的兒子約押拿兵器的), 38 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39 赫人烏利亞,共有三十七人。

 

I。筆者將大衛時期的勇士名單記錄在此,其用意是:

1. 大衛得榮耀;他指教他們打仗的技能,他以身作則,英勇頑強,作他們的榜樣。能得這樣的勇士輔佐,君王不僅得益,也得名聲。

2. 勇士得榮耀,他們在大衛登基、安邦定國、擴張疆界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注意:身居官職的,若能為國家利益奮不顧身,必得雙倍的尊榮,不但同時代的人敬重,後世也紀念。

3. 激發後世積極效法。

4. 表明信仰有助於激發人的真勇氣。大衛又寫聖詩,又在殿裡主動服事,在國內貴胄中大力推廣虔誠(歷代志上 296),他們既是出了名的虔誠,自然就是出了名的勇敢。

II。這些勇士在此分成三等:

1. 頭三位的成就最大,名聲也最大:亞底挪(第 8 節),以利亞撒(第 9-10 節)和沙瑪(第 11-12 節)。我覺得大衛的故事中從未提過這些人和他們的壯舉,除了這裡和歷代志上第 11 章。寫在史記裡的精彩大事件,大都關乎大衛作王期間的污點而不是榮耀,尤其是他在烏利亞的事上犯了罪以後,乃至我們可以斷定他的統治一定比我們所讀到的故事輝煌的多。這裡記錄這三位勇士的壯舉。他們在以色列和敵人的爭戰中,尤其是在和非利士人的爭戰中表現卓越。

1)亞底挪有一次用長槍殺死了八百人。

2)以利亞撒向非利士人罵陣,好比非利士人藉著歌利亞向以色列罵陣,但以利亞撒更有效率,也最勇敢;以色列人離去的時候1,他不但守住了陣地,還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神激發這位英雄的勇氣有多大,非利士人的驚恐就有多大。他手臂疲乏,卻仍緊握手中的刀2,只要力氣尚存,他就握緊武器,英勇殺敵。我們服事神也當如此,要有甘願和堅定的心志,儘管肉體軟弱疲乏;雖然疲乏,還是追趕(士師記 84),手臂疲乏,仍緊握手中的刀。以利亞撒打敗了敵人,本已撤離的以色列人(第 9 節),又轉回來奪取擄物(第 10 節)。人若看見有工要做就逃離,往往看見有利可圖就爭先恐後。

3)沙瑪遇到一大群非利士人正在搶劫,就大大擊殺了他們(第 11-12 節)。但請注意:這項壯舉和先前那項都說:耶和華使他們大獲全勝。注意:器皿再英勇,一旦獲勝仍要稱頌神。打仗的是他們,但得勝卻出於神。但願強壯的不要誇耀自己的勇力,也不要誇耀自己的戰功;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哥林多前書 131)。

2. 接下來三位比另外三十位更尊貴,但不如先前三位(第 23 節)。偉大的人各有不同。許多明亮可愛的星並非上乘,許多好船也並非一流。這個三人組中只提到其中二人的名,亞比篩和比拿雅;他們多次出現在大衛的故事中,地位雖不及前面三位,但所發揮的作用似乎並不遜色。

( 1 ) 這三個人聯手做了一件大事。他們在大衛受苦時跟隨左右;當時他正逃亡,躲在亞杜蘭洞裡(第 13 節),他們和他一同吃苦,所以後來被提拔。大衛和跟隨他的勇士與非利士人打仗時英勇無敵,但在掃羅作王期間卻因為時代的罪孽被趕得無處藏身,不得不躲在山洞或堡壘,難怪非利士人在利乏音谷安營,甚至在伯利恒設立防營(第 13-14 節)。如果教會的首領被誤導,甚至要逼迫教會最好的朋友和勇士,共同的敵人就一定會趁虛而入。如果大衛可以自由行動,伯利恆絕不會落在非利士人手裡。但事實就是伯利恆落在了他們手裡;這裡告訴我們:

[1.] 大衛渴望喝伯利恆井裡的水。有人覺得這是個一心為公的心願,意思是:但願我們能把非利士人的防兵趕出伯利恆,奪回我那可愛的城!井代表這座城,好比河流常用來代表它流經的地區。但他如果真是這個意思,那就是身邊的人沒有聽明白;所以這更可能是他軟弱的表現。當時正是收割的時候,天氣炎熱,他渴了;可能好的水不多,他就心生一個強烈的願望:甚願我能喝一口伯利恆井裡的水!他年輕時常喝那井裡的水解渴,如今他最想要的就是那水,儘管幾乎不可能得到。他奇怪地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心境。其它地方的水也能解渴,但他幻想那裡的水勝過一切。產生這樣的幻想是愚昧,而不顧一切想實現這樣的幻想,那就更是愚昧。即便真是可悅宜人之物,一旦過了量,也應當檢點約束自己(不可貪戀美食;箴言 233),而若只為迎合幻想,那就更應該檢點約束。

1欽定本將第 9 節中「以色列人迎著上去」譯為「以色列人離去」。

2欽定本將第 10 節中「手粘住刀把」譯為「卻仍緊握手中的刀」。

[2.] 他的三位勇士真是勇敢,亞比篩,比拿雅和另一位不知名的勇士竟然冒險穿過非利士人的軍營,身臨險境,瞞著大衛,到伯利恆井邊取水(第 16 節)。大衛雖渴望喝那水,卻絲毫無意讓他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打水;但這三個人竟然去了:第一,表示他們極其看重自己的王,為他效力,萬死不辭。大衛雖已受膏,但還在逃亡中,是個落魄的王,並無外在的優勢贏得別人的愛戴和尊敬,也沒有能力封他們為官,給他們賞賜;但這三個人為了他大發熱心,堅信得獎賞的日子一定會來到。唯願我們甘心為基督的事業冒險,哪怕是吃苦的事業,也要堅信祂必得勝,堅信我們最終決不吃虧。他們的王只是稍稍表露心意,他們就甘冒風險,一心要取悅於他,我們豈不更應該隨時聽從主耶穌藉著祂的話語、藉著聖靈、藉著天意所給我們的暗示,渴望蒙祂的喜悅嗎?第二,表示他們絲毫不怕非利士人。他們很高興能有機會藐視他們。我們不確定他們是偷偷穿過敵軍陣地,不被非利士人發現,還是公然闖過去,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使非利士人不敢阻攔;看來他們是闖過去的,握刀在手。但請看:

[3.] 大衛得了這用大價錢買來的、從遠處取來的水,竟然如此刻苦己心,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第 17 節)。第一,他以此表示十分在乎軍士的性命,決不揮霍他們的血(詩篇 7214)。在神眼中,聖徒的死極其寶貴。第二,他以此表示懊悔說了愚蠢的話,導致那些人前去冒險。坐高位的應當謹慎自己的言語,免得被身邊的人誤解。第三,他以此希望防止自己的人日後再有類似的莽撞行為。第四,他以此打消自己愚蠢的幻想,刑罰自己姑息和放縱,表示他克制了自己的衝動,哪怕是最心儀的,並且刻苦己身。如此坦然謙卑,才配得上智慧、偉大、良善。第五,他以此歸榮耀給神。他覺得用這樣的代價買來的水太過貴重,自己不能喝,只適合作為奠祭,倒在神面前。倘若這是勇士的血,那就唯有神才當得,因為血是永遠屬祂的。第六,派翠克主教提到,有人覺得大衛以此表示他真正渴望的,不是那水,而是彌賽亞,在他有生命河;他知道彌賽亞要生於伯利恆,所以非利士人必不能毀壞伯利恆。第七,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水,大衛尚且看為極其寶貴,那可稱頌的救主用祂的血買來的福份,我們豈不是更應該珍惜?唯願我們不要低估聖約的血;低估聖約的福份,就是低估聖約的血。

( 2 ) 這三個人中的兩個還有別的壯舉。亞比篩有一次殺了三百人(第 18-19 節)。比拿雅多次行大能的事:

[1.] 他殺了兩個像獅子般英勇兇猛的摩押人1

[2.] 他殺了一個埃及人,具體因何事沒有交代;那埃及人武器精良,但比拿雅沒有武器,只有一根棍子,但他巧妙地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第 21 節)。因為這些和其它類似的壯舉,大衛升他當了護衛長,或作常駐部隊的統領(第 23 節)。

3. 這裡還提到三十人的名字,官銜比第二個三人組稍低,但也很有名望(第 24 節等)。亞撒黑名列首位,他在大衛作王初期被押尼珥所殺,但沒有失去他在這名單上的位置。伊勒哈難名列第 二,他是第一個三人組中以利亞撒的兄弟(第 9 節)。這裡的姓氏似乎來自他們各自的出生地或居住地,我們許多姓氏原先也是如此。來自全國各地,最聰明最勇敢的被挑選出來服事王。這裡提到的名字中,有好幾個是大衛指定周年按月輪流十二班次的首領(歷代志上第 27 章)。表現優秀的,就按各人的表現當官。其中有一個是亞希多弗的兒子(第 34 節),父親在謀士當中出名,兒子在軍中出名。赫人烏利亞的名字出現在這些勇士的最後,不但令人想起大衛的罪來,也加重了他的罪:如此配得王和國家重用的人,竟被如此惡待。約押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這些人當中:

1)可能因為這裡所提到的都是軍長的首領,但約押乃是元帥,在他們之上。

2)也可能因為他很壞,不值得一提;他雖是公認的勇士,心裡又有神,願意將他的擄物歸給神的殿(歷代志上 2628),但他殺了大衛的兩個朋友,因而失去了他殺敵所得的功勳。

大衛的子孫基督也有祂的勇士;他們好比大衛的勇士,以祂為榜樣,為祂的國度打那屬靈的爭戰,因著祂的力量而得勝有餘。基督的眾使徒是祂的貼身護衛,為祂行大事,也為祂受大苦,最後和祂一同作王。他們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新約聖經,特別在啟示錄 2114,好比大衛勇士的名字出現在舊約聖經。不僅如此,凡是耶穌基督的好士兵,他們的名字比這些勇士的名字保存得更好,因為那是寫在天上的。祂的聖徒都有這樣的殊榮。

1欽定本將第 20 節中「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譯為「他殺了兩個獅子般的摩押人」。

----------------------------------------------------------------------------------



[撒母耳記下 ] 第二十二章 (馬太亨利完整聖經注釋)

 第二十二章

本章是一首詩,一首讚美詩;後來出現在大衛的詩篇(第 18 篇),內容稍有不同。這裡出現的是本詩的原作,供他自己吟唱彈奏;出現在詩篇的,則是後來交給伶長,供會眾敬拜使用,乃是第二版,稍有補充,因為本詩雖主要關於大衛的事,但可用作別人的靈修,為他們蒙拯救而感恩;也可用作鼓勵百姓與他一同感恩,因為他既是公眾人物,他蒙拯救就應當看作是眾人蒙福,眾人自然應當感恩。受感的作者在本書和前書多次描寫大衛蒙拯救的事,尤其是前章末尾的那一次;他覺得有必要將這首聖詩記錄在此,留作紀念。有人覺得此詩是大衛晚年的作品,回顧一生所經歷的憐憫,以及神從頭到尾對他的奇妙保守。我們在稱頌神的時候應當多多回顧,不可讓時間淡化我們蒙恩的感覺。也有人覺得這是他早年的作品,是他早年得救的時候所作,並且保存下來日後使用,每當得了新的拯救,他就吟唱這首歌。但詩篇這卷書表明他在不同情形下的感受不同,不限於一種形式。這裡說的是:I。詩的題目(第 1 節)。II。詩本身,含有極其溫暖的虔誠,和流暢豐富的言辭:1. 歸榮耀給神。2. 以神為安慰,從兩方面取材:(1)以往所經歷的恩惠;(2)盼望將來再蒙恩。這兩方面交織在一起,貫穿整首詩。

 

大衛的頌歌(主前 1020 年)

11 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

 

這裡要注意的是:

I。屬神的百姓常有許多仇敵,也常有落在他們手裡的危險;這是他們的份。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不是合人心意的人:有許多人恨他,尋索他的性命;這裡特別提到掃羅:1. 可能因為他有別於外邦仇敵。掃羅恨大衛,大衛卻不恨掃羅,因而不把他算為仇敵;2. 更可能因為他是首要敵人,比其他敵人更惡毒,更強大。神所愛的人若被世界所恨,不要覺得奇怪。

II。人在盡本份的路上信靠神,就會發現神是他們在大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大衛就是如此。神拯救他脫離了掃羅的手。他特別提到這點;我們在頌讚的時候應當特別強調奇妙的拯救。神也拯救他脫離一切仇敵的手,一個接一個,有時這樣,有時那樣;大衛以他切身經歷告訴我們, 義 人 多 有 苦 難 , 但 耶 和 華 救 他 脫 離 這 一 切 (詩篇 3419)。我們不可能蒙拯救脫離所有的仇敵,除非來到天堂;神必保守一切屬祂的進到那天上的國;參考提摩太后書 418

III。人若領受神許多奇妙恩典,就應當歸榮耀給他。手中每一樣新的恩典,都應當化成口中的新歌,稱頌我們的神。心裡有了感激之情,口裡就多多說出來。大衛不但向自己說出來,自娛自樂,不但向周圍的人說出來,教導別人,也向耶和華說出來,向祂念這詩,歸榮耀給他。我們向耶和華唱歌,就是唱讚歌。大衛在苦難中發聲哀告(詩篇 1421),因而也用那聲音感謝神。向神發出感謝,這是最美的歌聲。我們應當快快感謝回報:他在神拯救他的日子唱這首歌。趁著蒙恩的感覺最新鮮,內心的虔誠感最火熱,讓我們獻上感謝祭,用虔誠的熱火點燃。

 

大衛感恩(主前 1020 年)

2-512 說: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3 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祢是救我脫離強暴的。4 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5 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6 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7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祂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8 那時因祂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天的根基也震動搖撼。9 從祂鼻孔冒煙上騰;從祂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10 祂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祂腳下。11 祂坐著基路伯飛行,在風的翅膀上顯現。12 祂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雲為祂四圍的行宮。13 因祂面前的光輝炭都著了。14 耶和華從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15 祂射出箭來,使仇敵四散,發出閃電,使他們擾亂。16 耶和華的斥責一發,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17 祂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18 祂救我脫離我的勁敵和那些恨我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強盛。19 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來攻擊我;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20 祂又領我到寬闊之處;祂救拔我,因祂喜悅我。21 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22 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23 祂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祂的律例,我也未曾離棄。24 我在祂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遠離我的罪孽。25 所以耶和華按我的公義,按我在祂眼前的清潔賞賜我。26 慈愛的人,祢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祢以完全待他;27 清潔的人,祢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祢以彎曲待他。28 困苦的百姓,祢必拯救;但祢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29 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 30 我藉著祢沖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31 至於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們的盾牌。32 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 33 神是我堅固的保障;祂引導完全人行祂的路。34 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處安穩。35 祂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甚至我的膀臂能開銅弓。36 祢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祢的溫和使我為大。37 祢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我的腳未曾滑跌。38 我追趕我的仇敵,滅絕了他們,未滅以先,我沒有歸回。39 我滅絕了他們,打傷了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都倒在我的腳下。40 因為祢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祢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都服在我以下。41 祢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42 他們仰望,卻無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華,祂也不應允。43 我搗碎他們,如同地上的灰塵,踐踏他們,四散在地,如同街上的泥土。44 祢救我脫離我百姓的爭競,保護我作列國的元首;我素不認識的民必事奉我。45 外邦人要投降我,一聽見我的名聲就必順從我。46 外邦人要衰殘,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47 耶和華是活神,願我的磐石被人稱頌!願神那拯救我的磐石被人尊崇!48 這位神就是那為我伸冤、使眾民服在我以下的。49 祢救我脫離仇敵,又把我舉起,高過那些起來攻擊我的;祢救我脫離強暴的人。50 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祢,歌頌祢的名。51 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祂所立的王,施慈愛給祂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

 

我們在這首讚美詩中看到:

I。大衛如何稱頌神,因祂無盡的完美歸榮耀給祂。無人像祂,無人可與祂相比(第 32 節): 除了 耶 和 華 , 誰 是 神 呢 ? 其它被奉為神明的,都是假冒的。除祂以外,無一可靠。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他們都是死的,唯有 耶 和 華 是 活 神 (第 47 節)。膜拜他們的,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都失望。但 至 於 神 , 祂 的 道 是 完 全 的 (第 31 節)。世人的友善有始無終,有承諾,但不能兌現;但神成就祂的工,祂的話都經過考驗,十分可信。

II。他如何誇耀自己有份於神,與他有關係,並且這關係成了他領受一切福份的基礎:祂是我的神;他如此呼喊(第 7 節),也如此緊跟(第 22 節);既是我的神,就是我的岩石(第 2節),是我的力量,我的能力(第 33 節),是遮蔽我的磐石( 像 大 磐 石 的 影 子 在 疲 乏 之 地 ;以賽亞書 322),我的希望建立在這磐石之上(第 3 節)。我之所以有力量有支持,皆因神是我的磐石;祂更是拯救我的磐石(第 47 節),拯救我的力量在乎祂,也從祂而來。大衛常在磐石藏身(撒母耳記上 242),但神是他主要的藏身之處。祂是我的保障,我在裡面穩妥,也覺得穩妥;他是我的高臺,堡壘,我在裡面可免受真正的禍患;祂是我 救 恩 的 高 臺 1(第 51 節),不可圍困,堅不可摧。救恩本身救了我。我遇到患難,祂是我的拯救者;我受擊打,祂是我的盾牌;我被追趕,祂是我的避難所;我受壓迫,祂是我的救主,救我脫離尋索我命之人的手。不僅如此,祂還是拯救我的角,大大保護我,大大擊退仇敵。經上說基督是大衛家中拯救的角(路加福音 169)。我身背重擔,幾乎下沉,但神是我的倚靠(第 19 節),祂扶持我。我深陷黑暗,迷失方向,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第 29 節),照亮我的路,驅散黑暗。倘若我們真心以耶和華為神,這一切都適用於我們,超出我們所求所想。

III。他如何利用自己與神的關係。神既然是他的神:

1. 我要投靠祂(第 3 節),就是說:我要聽從祂的指示,倚靠祂的能力、智慧和良善來引導我。

2. 我要求告祂(第 4 節),因祂配得讚美。既然神配得讚美,我們就當激發自己求告祂,歸榮耀給祂。

3. 我要稱謝祂(第 50 節),還要在眾人面前稱謝祂。他在外邦人當中也承認他忠於以色列的神,從不害怕,也從不害羞。

1欽定本將第 51 節中「極大的救恩」譯為「救恩的高臺」。

 

IV。他為自己詳細記錄了神為他所行的又大又善的事,並且告訴別人。這點占了本詩的大部份篇幅。他歸榮耀給神,因為得救,也因為得勝,既表達他脫離危險,也表達他升高掌權。

1. 他稱謝神為他施行大救恩。神有時使他百姓陷入極大的危難,為的是在拯救他們的時候彰顯祂的榮耀,也叫他們蒙拯救的時候得安慰。大衛承認:祢是救我脫離強暴的(第 3 節),祢把我從仇敵手中救出來(第 4 節),救我脫離我的勁敵(第 18 節),指的是掃羅,神若不幫他,他無法勝過掃羅。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第 36 節)。他提到以下幾點來突顯神的救恩:

( 1 ) 神將他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這危難極大,危及性命。有人起來攻擊他(第 4049 節),有人恨他(第 41 節),是強暴的人(第 49 節),就是掃羅,意圖陷害他,全力追趕他。他用比喻來形容(第 5-6 節)。他被死亡四面包圍,即將沉沒,無路可逃。死亡的激流猛烈擊打他,死亡的繩索和網羅纏繞他,無法脫身,好比落入陰間一般。匪類的急流,就是那惡者以及他作惡的器皿,令他懼怕;不只是大地,就連死亡和陰間也拿起武器攻擊他,看到這些,他不由得顫抖。

( 2 ) 神的拯救是回應他的禱告(第 7 節)。大衛在此給我們留下好榜樣,叫我們遇到苦難,就執著呼求神,好比受驚的孩子呼叫父母;他見神在天上的聖殿隨時回應禱告,便大得鼓舞。

( 3 ) 神以不尋常的方式為他出頭,抵擋仇敵。這裡的言辭借用神的榮耀降臨在西奈山那一段(第 8-9 節等)。神為大衛而戰,似乎沒有用雷聲(在撒母耳時代發生過),沒有用冰雹(在約書亞時代發生過),也沒有用運行在軌道中的眾星(在底波拉時代發生過),但這些華麗的比喻用在這裡:

[1.] 是為了顯明神的榮耀,在拯救他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神的智慧和能力,良善和信實,公義和聖潔,乃至祂掌管一切被造物、掌管世人計謀的主權,最終叫大衛得益處,這一切在信心的眼目面前,都顯出神的榮耀來,又清晰又明亮,就像親眼見到神蹟一般。

[2.] 是為了顯明神向祂仇敵發怒;神明確支持他,表明凡與他為敵的,都是與神為敵;祂的怒氣發出,從祂鼻孔冒煙上騰,從祂口中發火焚燒(第 9 節),連炭都著了(第 13 節),像是射出箭來(第 15 節)。誰曉得祂怒氣的權勢和恐懼?

[3.] 是為了顯明仇敵大大驚恐,恐懼抓住他們;像是地搖撼戰抖(第 8節),大地的根基也顯露(第 16 節)。神一發怒,誰能站立得住呢?

[4.] 是為了表示神是他隨時的幫助:祂坐著基路伯飛行(第 11 節)。神似乎離得很遠,卻快快幫助他,及時拯救他;但祂又是自隱的神(以賽亞書 1415),以厚雲為行宮(第 12 節),令仇敵驚恐,使百姓得保護。

( 4 ) 這些拯救顯明神特別恩待他(第 20 節):他救拔我,因祂喜悅我。拯救並非出於普通的機遇,而是出於聖約之愛;他被當作神所喜悅的,因而他將這些拯救看作是神的恩典和安慰臨到他的心靈,看作是神與他相通。由此他預表基督;神扶持他,因為喜悅他(以賽亞書 421-2)。

2. 他稱謝神使他錦上添花,得勝有餘。神不但保護他,還使他興盛:

1)給他廣闊的空間。神領他到寬闊之處(第 20 節),使他有用武之地,腳下的地步寬闊(第 37 節),有展現才華的空間,不受限制,不受拘束。

2)給他爭戰的技能,又強壯又敏捷。他小時候雖習慣用杖,卻能熟練掌握打仗的技巧,善於應付打仗的艱險。神既呼召他打神的仗,就必裝備他打好神的仗。神使他變得身手敏捷:祂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第 35 節)。敏捷和勇力同樣重要,後面馬上說:甚至我的膀臂能開銅弓,不全是憑力氣,也需要心靈手巧。神使他變得英勇頑強: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第 40 節)。他因自己英勇善戰而歸榮耀給神。神使他步履如飛: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第 34 節)。這對進攻和撤退都很有利。

3)使他勝過仇敵,不僅勝過掃羅和押沙龍,也勝過非利士人,摩押人,亞捫人,亞蘭人和別的鄰國;這些他都制伏,都成為以色列的附庸國。第 38-43 節形容他奇妙得勝。這些都是速戰速決(未滅以先,我沒有歸回;第 38 節),又是全然獲勝。以色列的仇敵被打傷,被滅絕,倒在他的腳下,被踐踏在地,不能起來,引頸受死。他們呼天搶地,卻是徒然。無人拯救,無人敢替他們出頭。神不應允,因為他們不在神一邊,平時也不呼求祂,直到絕望。他們被拋棄,就成了大衛公義得勝刀劍的獵物,於是他搗碎他們,如同地上的灰塵,被風吹散,人人踐踏。

4)給他極大的尊榮和權柄。他尚未開始受苦,就先受膏,並且經歷了各樣危難,終於得著尊榮和權柄。神使他的道路完全2(第 33 節),凡事順利,使他在高處安穩(第 34 節),又安全又尊貴。神的慈祥、恩典和憐憫使他為大(第 36 節),大有財富,大有權柄,名揚四海。神保護他作列國的元首(第 44 節);神明顯保護他,表示必有大事為他存留:將來要當全以色列的王,儘管有百姓爭競;素不認識的民也必事奉他,包括很偏遠的民。於是,神把他舉起,舉上寶座,高過那些起來攻擊他的(第 49 節)。

V。他回顧自己的正直,便大得安慰,因為神藉著這些奇妙拯救,滿有恩典地認同並見證他的正直(第 21-25 節)。他說的正直,乃是特指他在掃羅和伊施波設面前,在押沙龍和示巴面前,以及在所有阻攔他登基或試圖顛覆他之人面前的正直。他們誣告他,污蔑他,但良心為他作證,證明他並非野心勃勃,不虛假,不好流人血,不像他們所說的;他從來不通過非法管道為自己謀利益或抬高自己,反倒凡事謹守本份;他平時的言行都以信仰為重,以神的恩惠為自己行義的賞賜,不是當得的,乃是恩典。神賞賜他,不是因為他的義,不是他從神手裡賺來的,但卻是按他的公義,是神所喜悅、所眷顧的。

2欽定本將第 33 節下半句譯為「他使我的道路完全」。

1. 良心證明他以神的話為準則,謹守遵行(第 23 節)。他無論在何處,都把神的判語擺在面前,引導自己;他無論去何處,都帶著信仰同行,即便被迫離鄉背井,被逼到別神那裡,他仍不離棄神的律例,而是謹守耶和華的道,並且行在其間。

2. 良心證明他謹慎避免犯罪的歧途。他從未刻意離開神。他不能說從未走錯路,但他從未離棄神,從未離棄神的道。軟弱犯罪在所難免,但神的恩典保守他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詩篇 1913),儘管有時他軟弱離開了神。因此,他在神面前作了完全人 (或作:他在神眼中作了完全人),就是保守自己遠離罪孽,具體表現在他本有能力殺掃羅,卻沒有殺他;但從廣義上說,他畏懼犯罪,常警醒自己,所說的、所行的,都出於良心。烏利亞事件是個例外(列王紀上 155),正如希西家的例外(歷代志下 3231)。注意:謹慎遠離自己的過犯,最能證明自己的正直;良心若能證明自己遠離過犯,便是極大的喜樂,不但能在逆境中減緩憂愁,也能在順境中更得安慰。大衛一想到自己勝過了罪孽,就大得安慰,強如勝過歌利亞和一切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他心中證明自己正直,這樣的感覺雖然無聲,卻是甘甜,勝過「大衛殺死萬萬」的歌聲。當官的若是個良善的人,就必以良善為滿足,勝過高官厚祿。但願神施恩給正直人,又願正直人的正直使神的恩惠更加甘甜,雙倍的甘甜。

VI。他展望神還要再施恩給他,並且大得安慰。他歡喜回顧,也歡喜展望,堅信神的慈愛為一切聖徒存留,為他存留,也為他的後裔存留。

1. 為一切義人存留(第 26-28 節)。神待大衛,乃是按祂的公義,待其他人也必如此。由此他展示了神對待世人的既定原則:

( 1 ) 凡心裡正直的,祂都恩待他們。我們對祂有心,祂對我們也有心。

[1.] 凡是憐憫人、善待人的,神的憐憫和恩典就是他們的喜樂。憐憫人的,也有需要得憐憫,也必得著憐憫。

[2.] 凡是在神和人面前都正直、公義、誠信的,神的正直、公義和信實就是他們的喜樂。

[3.] 凡是清潔、成聖的,神的清潔和聖潔就是他們的喜樂;他們一想到這些就感謝神。這些義人當中,若有人受苦,祂必拯救,或拯救他們脫離苦難,或在苦難中拯救他們,或在苦難後拯救他們。

( 2 ) 至於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神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正如他在另一首詩中所說的(詩篇 1255)。乖僻的人,祢以彎曲待他;這樣的人必被挫敗。 禍 哉 , 那 與 造 他 的 主 爭 論 的 (以賽亞書 459)!抵擋神的,神也抵擋他;不喜悅神的,神也不喜悅他。至於高傲的人,祂的眼目察看他們,像是在他們身上作記號,叫他們降為卑; 祂 阻 擋 驕 傲 的 人 (彼得前書 55)。

2. 為他自己存留。他預見到自己屢戰屢勝,疆界還要擴大(第 45-46)。外邦人聽見他捷報頻傳,聽見神與他同在,就極其驚恐,不得不歸順他,雖極不情願,不得不聽從他。他把先前的勝仗看作將來勝仗的憑據,看作通往將來勝仗的途徑。這麼多仇敵已被征服,誰敢抵擋他呢?大衛的子孫也是如此,祂要出來,勝了又要勝(啟示錄 62)。祂的福音已然得勝,並且勝了又要勝。

3. 為他後裔存留:神施慈愛給祂的受膏者(第 51 節),不僅施慈愛給大衛自己,也給他後裔,直到永遠。大衛自己是神的受膏者,不是篡位者,乃是蒙神呼召,蒙神裝備;所以他堅信神必施慈愛給他,神也曾應許這慈愛永不離開他和他的後裔(715-16);他倚靠這應許,定睛於基督,唯有基督才是他的後裔,直到永遠,祂的寶座和國度沒有窮盡,直到世界的末了,而大衛自己的後裔和譜系則早已斷絕。參考詩篇 8928-29。這樣看來,他所有的喜樂和盼望都在乎那至大的救贖主,我們也當如此。

----------------------------------------------------------------------------------